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70929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9 6 蝤庄金塑旦煎垫! Q 生i 旦筮! 鲞筮! ! 翘! 也丛蔓! 迎型墨型i ! 趔哑g 型望:! 堡垫! Q ,! 些! 盟垒! ! 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 冯建革,张博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于2 0 0 6 2 0 0 7 年随机抽取徐州市l o 所学 校,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调查5 1 3 0 例,并给予集体驱虫,分析防治效果。结果总感染率为 1 3 0 2 ,共检出肠道寄,! 三虫1 3 种,集体驱虫后,3 个月后复查,总感染率为4 8 9 ,检出肠道寄生虫1 2 种。结论有 效的集体驱虫干预是降低人

2、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集体驱虫 【中图分类号】R1 9 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 3 2 9 6 ( 2 0 1 0 ) 1 1 一0 0 9 6 0 2 为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集体驱虫 干预对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我院于2 0 0 6 2 0 0 7 年随机抽取徐州市1 0 所学校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的调杳,并给予集体驱虫干预后。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徐州市1 0 所中小学学校在校学生。 1 2 方法 1 2 1 抽样:按随机抽样原则进行抽样。本研究抽取徐

3、州市 l O 所中小学学校在校学生,共5 1 3 0 名。按全国人体寄生虫 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用碘液直接涂片法查原虫包 囊,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查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 和带绦虫卵。 1 2 2 驱虫药物与方法:使用阿苯达唑片( 史克肠虫清) 每天 4 0 0 m g ,连用3 d 的驱虫方案,对5 1 3 0 名中小学生进行集体 驱虫。 I 2 3 防治效果评价:集体驱虫3 个月后,对已确定的抽样学 校进行复查。调查方法同前,评价防治效果。主要评价指标为 人群寄生虫感染率的下降百分比。 1 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 2 检验,P 0 0 5 ) 。

4、 2 3 不同年龄学生寄生虫感染情况7 9 岁年龄组肠道寄 生虫感染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渐降低。不同年 龄组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显示见表1 。 2 4 肠道寄生虫防治情况经过集体驱虫干预后,在复查中 仍检出肠道寄生虫1 2 种,其中原虫8 种、蠕虫4 种。寄生虫感 染率为4 8 9 ,较驱虫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不同 表1不同年龄组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例) 7 94 8 21 1 82 4 4 8 4 7 8 1 1 72 4 4 89 6 02 3 52 4 4 8 9 一l l5 0 79 21 8 1 55 0 0 8 5 1 7 0

5、 01 0 0 71 7 7 1 7 5 8 l l 1 35 0 56 31 2 4 85 0 16 51 2 9 71 0 0 61 2 8 1 2 7 2 1 3 1 5 4 9 64 08 0 6 4 8 33 98 0 79 7 97 98 0 7 1 5 1 74 6 22 45 1 94 5 62 14 6 19 1 84 5 4 9 0 1 71 2 621 5 91 3 421 4 92 6 041 5 4 盆荭踅! i i 2 1 i :! i箜丝 ! 丝! ;:! 竺i ! i !丝! ! i :蝗 作者单位:2 2 1 7 0 0 江苏省丰县套楼乡卫生院( 冯建革) ;

6、2 2 1 7 0 0 江苏省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博) 年龄组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 渐降低。笔者认为该结果可能与本地区既往进行过集体驱虫 干预有关。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同一年龄组内男女学生之间感 万方数据 堕压盒理垣荭垫! Q 生旦笙! 鲞筮! ! 朔g b 也丛g ! 型型曼型l 塑型望型g 型塑:! 罂垫! Q :! 吐i 奠璺! ! 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集体驱虫干预后,在复查中共查 出肠道寄生虫1 2 种,其中原虫8 种、蠕虫4 种。寄生虫感染率 为4 8 9 ,较驱虫前( 1 3 0 2 )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集

7、体驱虫干预效果显著。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驱虫 前检出的各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均显著下降,但感染率下降程 度不等,以蛔虫、蛲虫、钩虫感染率下降最为显著,这可能与驱 虫给药方案有关,对于特殊虫体感染的患者应该增加粪检次 数,明确感染虫体种类,选择更有针对性的驱虫药物。 9 7 参考文献 l 罗卫平,李宝山,童苏祥等乌鲁木齐市少年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 调查与防治效果评价【J 地方病通报,2 0 0 3 ,1 8 ( 3 ) :3 0 3 2 2 屠兴围,姚立农肠道寄生虫感染下预策略和措施的评价 J 中国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 0 0 3 ,2 1 ( 5 ) :3 0 7 3 l O 3 宋海红上海市

8、南汇区寄乍虫病流行与防治策略 J 中国热带医 学,2 0 0 6 ,6 ( 1 0 ) :1 8 1 0 1 8 1 3 ( 收稿日期:2 0 1 0 一0 3 一0 6 ) 小肠改良式双重造影的临床应用 陈玉明 【关键词】小肠双重对比;插管;顺逆双向注气 【中图分类号】R8 1 4 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 7 4 3 2 9 6 ( 2 0 1 0 ) 1 1 0 0 9 7 0 1 近年来我院采用小肠改良式双重造影检查腹部病变5 0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本组5 0 例患者,男2 8 例,女2 2 例。年龄 4 4 7 4 岁。患者入选标准

9、:胃肠道出血经其他检查,排除食 道、胃、十二指肠和结肠m 血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肿块需 排除小肠受累者;不明原因的发热;胃肠道其他部位的病变需 要排除小肠受累者,如胃肠道息肉、皮肤黏膜斑综合征、结肠结 核、克伦病等;小肠先天疾病,J 、肠不全梗阻。排除年老体弱, 食道狭窄,贲门、幽门或十二指肠严重溃疡变形,不能插管者, 小肠功能性病变不宜用山莨菪碱或胰高糖素等低张药物者。 1 2 造影方法 1 2 1 造影前准备:血糖、脂肪和蛋白质过高,镇静及低张药 物均能抑制或减弱小肠蠕动,使灌注的造影剂难以或延迟到达 回盲部。因此,造影前3 d 必须停用镇静或低张药物。因小肠、 回肠或右半结肠的内容物

10、影响造影质量,造影前1 d 不吃带渣 食物,晚上服缓泻剂( 如硫酸镁或番泻叶) 。检查当日早晨禁 食、禁水。 1 2 2 造影剂:常规胃肠道造影的硫酸钡( B S ) 颗粒粗、易沉 淀、很难涂布在肠壁上。用于双对比造影的复方B S 的颗粒微 细,直径为0 3 5 “m ,其黏度低,流动性好、黏附性强,易涂布 在肠壁上。钡剂浓度以4 0 一5 0 ( W V ) ,剂量以4 0 0 一 5 0 0 m l 为宜。浓度过低,则涂布的钡层太薄影像太淡,难以显 示病变;太厚,影像太浓,宜遮盖细小病变。同样剂餐太少,造 影剂不能到达回盲部,位于盆腔的小肠难以显示;剂量太多,虽 能迅速充盈全部小肠但因肠曲

11、醇叠,多余钡剂积于肠曲低洼 处,或闪钡剂进入结肠与小肠重叠而影响效果。此外。注气后 常出现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气泡,易误认为病变,如在钡混悬 液中加2 3 m l 消泡剂,叮避免这一缺陷,阳性率为3 6 6 7 。 1 2 3 检杏前肠道准备:为使小肠及回盲部呈空虚状态采取 检查前1 d 进少脂或无脂食物,多喝开水晚口服1 0 甘鳐醇 5 0 0 m l 或5 0 硫酸镁4 0 r n j ,检查前不需灌肠,否则易使肠液滞 作者单位:0 3 0 6 0 0山西省晋中市第阴人民医院放射科 临床诊疗 留于回肠末端。检查当日禁早餐,排清大便来科检查。采用 B D 管,配有导丝导向和胶质肛管。由于受x

12、 机型的限制,患 者取坐位经鼻插管,导管头过咽后,立于透视下用导丝导向井 观管。当导管达幽门前区,改为仰卧位,将导丝后退3 5 c m , 使导管头部保持柔软易弯曲,左侧位缓慢地随呼吸动作边退导 丝边向前送导管,使导管头部到达曲氏韧带附近,固定导管根 部然后侧位插入肛管并固定。B D 管连接灌肠筒并调节高度。 3 0 硫酸钡混悬液7 0 0 r a l ,在透视下以1 0 0 m L m i n 速度注入。 同时跟踪钡首严密观察,钡首达回盲部开始改注入气体约 5 0 0 7 0 0 m l ;然后再经肛管向结肠内注气,气量以患者的忍耐 性而定,为6 0 0 8 0 0 m l ,最后快速点片,

13、全部需3 0 3 5 m i n 。 2 结果 小肠恶性淋巴瘤3 例,均术后证实;小肠息肉3 例,小肠炎 性改变2 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小肠蛔虫3 例,经内科治疗痊 愈;小肠憩室8 例;子宫肌瘤1 例,术后证实;卵巢囊腺恶变l 例,术后证实;未见异常2 9 例。 3 讨论 常规双对比造影对中、小病变的诊断是很有效的方法,特 别是对小的凹陷性病变能发挥最大的诊断作用。双对比造影 对小的点状溃疡的显示率可达5 0 ,对中等大小的溃疡显示 率更高,对纵行溃疡町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对带状溃疡以及形 成“面”的溃疡更易显示。缺点易造成肠管堆积重叠,无法显 示疾病的真正影像表现,不能了解肠管的功能状态及肠

14、管的移 动性,故容易漏诊。口服法简便、易行,并可用压迫法榆查,检 查小肠的移动性,确定有无粘连;可观察小肠功能以及观察小 肠有无位置异常等,但检查很费时间,肠袢相互重叠,妨碍病变 的观察;不能消除功能性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小病变的发现,更 不可能发现微细病变。X 线检查时,可见肠管走行及位置异 常。由于肿瘤占据部位小肠肠管被推移、压迫,常可依此改变 推断肿瘤发生的脏器;进一步判断肿瘤性质需依靠其他检查, 如血管造影、C T 、超声波以及间位素扫描等。基层医院设备条 件有限,不能从多方位观察盆腔小肠病变,采用此法安全易操 作,经济实用,对完善小肠的X 线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 收稿1 3 期:2 0 1 0 0 3 2 8 )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