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安装规程.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1125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0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轮机安装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轮机安装规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 页 共 17 页 水水 轮轮 机机 安安 装装 规规 程程 1. 1. 1. 1.总则总则 1.1. 本规程适用于 HL(E)-LJ-215 水轮机及辅助设备的安装 1.2. 施工单位应根据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规范 GB8564-88、本规程以及制造厂提 供技术条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水轮机及辅助设备的安装与调整。 1.3. 凡本规程及其它技术条件、图样未能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应同制造厂协商确 定。 1.4. 水轮机及辅助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试运行应作出详细记录,并应得到 施工单位与制造厂的认可,记录汇总成册后,应递交制造厂一份。 2

2、. 2. 2. 2.安装前的一般要求安装前的一般要求 2.1. 机组基础已经完成,经过检查合格并清理干净。 2.2. 在安装现场,已正确牢固地设置机组中心线和高程的基准点。 2.3. 为安装调整或固定用的零件等均已预埋完成。 2.4. 厂房安装间的建筑应满足机组安装时的使用要求。 2.5. 必要的测量工具装备齐全。 2.6. 应具备有关设备安装图样与技术条件,以及施工用的特殊工具。 3. 3. 3. 3.埋入部分的安装埋入部分的安装 3.1.3.1.3.1.3.1. 肘管的安装肘管的安装 3.1.1. 肘管的安装前要检查几何形状尺寸,必要时需校正。 3.1.2. 检查肘管 X、Y 线是否对齐,

3、调整肘管中心与高程。 3.1.3. 按图样要求将其焊接为一体,其过流面焊缝需打磨光滑且与附近表面接平。 3.1.4. 肘管中心和高程,利用肘管底部的斜子板及拉筋来调整。在外壁应按地基 图有关图样规定设置拉筋,并牢固的地焊接在混凝土的钢筋上。 3.1.5. 肘管内要设置足够的支撑,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变形。 3.1.6. 浇捣混凝土时,应防止肘管变形和位移,混凝土与肘管的结合应密实,不 允许有空隙。 3.1.7. 安装质量要求 3.1.7.1. 肘管上管口中心与机组中心允许偏差 2mm。 3.1.7.2. 肘管上管口法兰平面高程允许偏差3mm。 3.1.7.3. 肘管上管口法兰平面不平行度允许偏差

4、 0.10mm/m。 (径向测量) 3.2.3.2.3.2.3.2. 上、下尾水锥管安装上、下尾水锥管安装 3.2.1. 上、下锥管安装前要检查几何外形尺寸,必要时需校正。 3.2.2. 在肘管法兰面上加若干块 12mm 厚垫块。按埋入部分装配图(和地基图) 吊入上、下尾水锥管及伸缩法兰等组合连接件。将各零部件安放就位,上 下尾水锥管及伸缩法兰的 XY 线一致。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2 页 共 17 页 3.2.3. 上下尾水锥管的安装质量 3.2.3.1. 尾水锥管上管口中心与机组中心允许偏差 1.5mm。 3.2.3.2. 尾水锥管上管口法兰平面高程允

5、许偏差2mm。 3.2.3.3. 肘管上管口法兰平面不平行度允许偏差 0.10mm/m。 3.3.3.3.3.3.3.3. 蜗壳座环的安装蜗壳座环的安装 3.3.1. 蜗壳座环安装前应清洗、打扫干净。 3.3.2. 安装蜗壳起重器,调整高程和水平。 3.3.3. 将蜗壳座环吊入机坑,架于起重器上,座环上的 X、Y 线应与基准线一致。 3.3.4. 调整蜗壳座环的中心和高程。 3.3.5. 为防止蜗壳座环的位移与变形等,进一步加固对蜗壳座环的支撑工作。 3.3.6. 上述工作结束后,应再检查一次安装尺寸,并作出记录。 3.3.7. 蜗壳座环安装质量要求: 3.3.7.1. 座环上的 X、Y 标记

6、与机组 X、Y 基准线允许偏差为 1.5mm。 3.3.7.2. 座环高程允许偏差2mm。 3.3.7.3. 座环上部平面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0.05mm/m。 (径向测量) 3.3.7.4. 座环上下内圆各半径差不超过 0.100mm。 3.4.3.4.3.4.3.4. 蜗壳水压试验蜗壳水压试验 3.4.1. 按蜗壳水压试验工具图,装配水压试验各零部件,使各零部件就位。 3.4.2. 按蜗壳水压试验图中技术要求对蜗壳做水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作记录。 3.4.3. 水压试验满足要求后。将水压按蜗壳水压试验中技术要求降至 4.0MPa。 3.4.4. 重新检查座环的安装尺寸,使其符合 3.3.8

7、 条中质量要求。 3.4.5. 各拉杆、支撑调整用的起重器等均须点焊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蜗壳 的变形和位移。 3.5.3.5.3.5.3.5. 机坑里衬的安装机坑里衬的安装 3.5.1. 按座环内圆调整机坑里衬的中心,按座环平面调整高程,根据图样要求对 准 XY 线,然后按图样要求焊接,并通过焊接将机坑里衬固定在座环上。 配割、焊接、接力器座、锁定基础板机坑进入门等。 3.5.2. 安装质量要求 3.5.2.1. 对座环中心的同轴度允许偏差为5mm。 3.5.2.2. 机坑里衬上口直径的允许偏差为5mm。 3.6.3.6.3.6.3.6. 接力器座的安装接力器座的安装 3.6.1. 接力器

8、座调整合格后要牢固地固定,并焊接于机坑里衬上,复核一次法兰 面垂直度、中心高程、至机组中心线距离。 3.6.2. 安装质量要求 3.6.2.1. 接力器座法兰面的垂直度 0.3mm/m。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3 页 共 17 页 3.6.2.2. 接力器座中心及高程允许偏差为1mm。 3.6.2.3. 接力器座的法兰面及中心线与机组座标基准线距离允许偏差为3mm。 3.7.3.7.3.7.3.7. 蜗壳上管子的安装蜗壳上管子的安装 3.7.1. 管路中各水、气及仪表系统管路要畅通,不得有任何杂质存在。 3.7.2. 配制管路时,管截面的椭圆度不超过管径的

9、10;管子切口局部凹凸不得 大于 3mm。 3.7.3. 机坑里衬上各法兰位置由顶盖中的各管子位置配置而定。 3.8.3.8.3.8.3.8. 混凝土的浇灌混凝土的浇灌 3.8.1. 保压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浇捣中应密切监视座环的水平,圆度等的检测。 3.8.2. 浇捣混凝土时,应有防止座环变形的措施。控制混凝土浇注上升速度及每 层浇高,施工时应监视座环的变形,并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浇注顺 序。 3.8.3. 蜗壳保压至混凝土保养期结束后才能撤压。 4. 4. 4. 4.导水机构的预装导水机构的预装 4.1. 将蜗壳保压工具中零部件(除底环及导叶)吊出,按 3.3.8 要求复查座环。 4.2

10、. 复查底环和装在底环上的下固定止漏环、导叶,再吊入顶盖和装在顶盖上的 固定止漏环。检查上下止漏环的同轴度,确定上止漏环的中心线为机组基准 中心线。 4.3. 尾水锥管固定于底环上。尾水锥管与肘管联接处的法兰在主轴盘车后紧固。 4.4. 检测底环、要求以机组基准中心线为基准,检查底环上的下止漏环同轴度和 圆度。 4.5. 底环止漏环与顶盖止漏环同轴度允许偏差为0.10mm。 4.6. 底环止漏环及顶盖止漏环的圆度偏差为0.10mm。 4.7. 导叶的预装数量 23 只。 4.8. 顶盖、底环调整后,一般拧紧一半数量的螺栓。检查导叶端部间隙及立面间 隙在设计范围内。 4.9. 预装符合要求后,吊

11、出顶盖,底环不必吊出机坑,与座环同钻铰定位孔。 5.主轴与转轮的安装主轴与转轮的安装 5.1. 主轴和转轮在联接前,法兰面与螺栓孔须要清理干净,不得有赃物及毛刺。 厂家若将泵板与转轮已联接在一起,安装时原则上可不必拆装但应检查,并 清除转轮上冠内的一切杂物。 5.2. 主轴与转轮的联接应对称拧紧螺栓,尽可能一次完成。通过火焰加热装置来 预紧螺栓,螺栓的伸缩长值为 0.510.56mm。 5.3. 由于主轴与转轮间采用摩擦传递转矩的联接方式,转矩通过摩擦面(法兰把 合面)由转轮传到水轮机轴,再传到发电机轴。联轴螺栓只受拉力作用,对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4 页

12、 共 17 页 联接螺栓来说,其受力与转矩无关,不管该转矩零还是最大值,只要保持适 当的拉应力,即保证其最大转矩下俩摩擦面不打滑。彻底清洁摩擦表面非常 重要,在联接水轮机轴与转轮前,必须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5.3.1. 为便于去除油污,摩擦表面加工刀痕必须清洗干净。法兰螺孔周围也要用 细油石抛光。 5.3.2. 用稀释剂冲洗摩擦表面,同时彻底清除毛刺飞边。润滑螺母下端面及所有 螺纹,同时必须避免摩擦表面被润滑剂损害。 5.3.2.1. 螺柱的螺纹涂上一层二硫化钼润滑剂。 5.3.2.2. 在螺柱放入螺孔及螺母拧上螺柱之前,螺母螺纹和转轮螺纹孔螺纹涂上一 层稍厚的二硫化钼润滑剂。 5.3.2.3

13、. 把螺母拧到法兰之前,在螺母下端面涂上一次薄二硫化钼润滑剂。 5.3.3. 用“测量螺栓伸长量的测量仪器”测量每个螺柱的长度 C1,把所有测量值 记录在表格中。 5.3.4. 按如下图拧紧各螺栓,用把手打紧各螺栓柱,然后测量各螺柱长度 C2,并 记录在表格中。 (C2 伸长量不小于 0.10mm) 5.3.5. 用墨汁在螺母上及平面处作出各螺母的相应位置标记 5.3.6. 计算冷拧紧的角度1 1K(C2C1)其中 K360/4(式中 4 为 M684 的螺距) 190(C2C1) 5.3.7. 用“角度样板”在螺母上平面处从点标出余弦角2 2tot1并在法兰面上作出标记 水轮机轴和转轮相联接

14、处螺栓 tot360/40.5650.4;螺栓总伸长量l0.56mm 250.490(C2C1) 5.3.8. 1, 2记录于在表格中。测量完毕后,加热前,将螺母旋松使螺母与法 兰间有一定的间隙(不小于 0.2mm) 5.3.9. 用“联轴螺栓加热装置”加热螺柱,转动螺母到2标记处,螺母要在法兰 直径方向对称拧紧,其它螺柱也用同方法拧紧。 5.3.10. 螺柱冷却到室温后,测量螺柱长度 C3,并记录在表格中,计算伸长量l C3C1 误差范围:要求各螺栓伸长量在l 范围内(0.510.56mm) 如螺柱伸长量未满足要求,则要校正螺母角度。 5.4. 转轮与主轴联接后,依次涂密封胶, (紧固 Lo

15、ctite 胶水)以防松。 5.5. 安装质量要求: 5.5.1. 螺栓需有足够紧度,测得的伸长值为(0.510.56mm) 。 5.5.2. 主轴与转轮联接法兰的结合面要严密,用 0.02 毫米塞尺检查,不能通过。 5.6. 转轮吊入安装时,放置在较设计标高低约 17 毫米左右的位置上,吊入时应缓 慢轻放。 5.7. 调整主轴的垂直度。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5 页 共 17 页 5.8. 安装质量要求: 5.8.1. 与顶盖上止漏环相对处的同轴度及圆度允许偏差0.10mm。 5.8.2. 与底环下止漏环相对处的同轴度及圆度允许偏差0.10mm。 5.8.

16、3. 主轴垂直度不大于 0.02mm/m。 说明: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及圆度,以主轴为中心进行检查。 6.导水机构装配 6.1. 导叶按编号顺序安装,然后吊入顶盖、套筒、导叶摩擦装置,导叶剪断装置 等,调整顶盖使各导叶转动灵活。 在顶盖未装入前,清扫干净各排水孔。 6.2. 装入顶盖支座、控制环及各连杆零件。装入控制环前,支座滑动槽应清理干 净。 6.3. 安装调整好控制环导叶锁锭装置高程和水平。 6.4. 检查导叶开度。 6.5. 安装质量要求。 6.5.1. 导叶转动灵活。 6.5.2. 导叶的上、下端面间隙符合图样要求。 6.5.3. 导叶在全关位置时,导叶立面允许的局部间隙,符合图样要求

17、。 6.5.4. 各止漏环间隙于设计间隙之差不应超过0.15mm。 7.机组轴的联接与盘车 7.1. 联轴前应具备如下条件 7.1.1. 发电机已单独进行盘车,且摆度符合要求。 7.1.2. 水轮机轴的中心与垂直度已找正合格。 转轮止漏环处各间隙与设计间隙之差,不超过0.15mm。 7.1.3. 发电机已与水轮机轴精确对准中心,其准确度达到 0.1mm。主轴垂直度偏 差不应大于 0.02mm/m。 7.2. 联轴前俩法兰表面及联轴螺栓孔要清理干净。 7.3. 用联轴工具使水轮机转轮与主轴平稳上升,按要求预紧联轴螺栓,螺栓的伸 长值 0.380.42mm。预紧联轴螺栓时,应对称进行。 7.4.

18、预紧联轴螺栓后,检查法兰的组合面,组合面应无间隙,用 0.02mm 塞尺检 查,不能塞入。 7.5. 预紧螺栓联接预紧采用火焰加热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可参考转轮与主轴间联 轴螺柱的预紧方法。 7.6. 用盘车方法检查调整机组轴线摆度。 7.7. 安装质量要求 7.7.1. 联轴螺栓要有足够的紧度,测得其伸长量。 7.7.2. 机组轴线调整完毕后,在水轮机导轴承颈处绝对摆度不超过 0.10mm。 7.7.3. 转轮安装高程以转轮水平中心线与导水机构导叶水平中心线相对齐为准,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6 页 共 17 页 转轮下环进水口处平面低于底环过流表平面 0.

19、51.5mm,不允许上冠、下 环凸出于流道表面。 8.主轴密封及导轴承的安装 8.1. 主轴密封的安装 8.1.1. 主轴密封的安装是在机组轴线已找正合格后,转动部分中心已确定情况下 进行。安装时,需将转动部分加以固定。 8.1.2. 主轴密封安装时,要调整空气围带密封件,使之与主轴法兰间的间隙均匀。 空气围带密封件的密封支座及密封压圈要在发电机安装前吊入就位。 8.1.3. 无接触间隙工作密封安装时径向间隙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8.1.4. 安装质量要求 8.1.4.1. 检修密封的空气围带密封件与主轴密封轴套间隙均匀,偏差不应超过设计 间隙值的20。 8.1.4.2. 工作密封径向间隙均匀

20、,偏差不超过设计间隙的20。 8.2. 油轴承的安装 8.2.1. 油轴承是在机组轴线已找正合格,主轴密封已经预先就位的情况下进行安 装的。 8.2.2. 油轴承应与主轴试装,总间隙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8.2.3. 导轴承安装时,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位、和大小 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8.2.4. 油轴承安装后,按图样要求安装好轴承冷却器及油循环管路的连接。 8.2.5. 安装质量要求 8.2.5.1. 油轴承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允许偏差应在分配间隙值的20以内。 8.2.5.2. 油轴承轴承座与转动油盆进行煤油渗漏试验,不允许漏油。 8.2.5.3

21、. 轴承冷却器应按样本要求进行耐压试验,检查合格后应无渗漏及裂纹等异 常现象。 8.2.5.4. 油质应合格,油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一般不超过10mm。 9.接力器的安装 9.1. 接力器安装前,要分解清洗,装配时应仔细、动作缓慢,特别是对各密封件 等。 9.2. 在安装好接力器里衬后再接着安装接力器,接力器安装后,各配合面间隙应 符合设计要求,活塞移动应平稳灵活。 9.3. 接力器安装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耐压试验,检查其耐压渗漏情况。 9.4. 安装质量要求 9.4.1. 接力器的水平偏差, 在活塞处在中间位置时, 活塞杆水平不应大于 0.1mm/m。 9.4.2. 接力器的压紧行程值

22、为 1012mm。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7 页 共 17 页 10. 管路及辅助设备的安装 10.1. 管路系统中各水、气、油管路及仪表系统管路要畅通,不得有任何杂质存在。 10.2. 配置管路时,管截面的椭圆度不超过管径的 10;管子切口局部凹凸不得大 于 3mm。 10.3. 管路法兰在管路预装,进行焊接,并按图样规定的压力作耐压试验,各处不 得有渗漏现象。 10.4. 各自动化元件,均按样本或按制造厂的图样和技术条件进行安装、调整和试 验。 10.5. 测压仪表装置按图纸要求进行管路联接。 水头水头 (mmmm) 效率效率 额定功率的百分数额定功率的

23、百分数 10810090756045 474.14 M93.293.3392.2392.35 90.5 9 87.9 2 P94.294.3394.2393.35 91.5 9 88.9 2 461.79 M93.1893.3693.3992.67 91.0 7 88.4 1 P94.1894.3694.3993.67 92.0 7 89.4 1 445.0 M92.993.2292.4492.9491.6 88.9 7 P93.994.2294.4493.9492.6 89.9 7 439.95 M92.993.1693.4393.02 91.7 2 89.1 1 P93.894.1694.

24、4394.02 92.7 2 90.1 1 3 鉴定工作所依据的文件 3.1 自一里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经济合同及技术协议书。 3.2 电波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偏差报告等。 3.3 水轮机产品说明及性能保证说明书。 3.4 水轮机安装规程。 3.5 HL(E)-LJ-215 水轮机图样。 3.6 电厂安装、检修、运行与试验等有关记录及其它有关资料。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8 页 共 17 页 4 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 4.1 水轮机的功率及效率保证值。 4.2 机组在各种水头,各种负荷下的运行稳定性。 4.3 水轮机的汽蚀性能。 4.4 水轮机的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及制

25、造质量。 4.5 自动化控制系统各元件的性能和工作情况。 4.6 水轮机的成套性(包括工具、备品)装箱运输与保管情况,最后根据鉴定结果 对水轮机产品作出结论,提出今后改进的建议鉴定报告由鉴定委员会提出。 5 鉴定试验和检查测量项目方法 HL(E)-LJ-215 水轮机鉴定试验,检查及方法说明如下,鉴定的与意见写入表中, 作为最后验收评定该机的依据,在进行鉴定准备工作时,按本大纲的鉴定项目分 别编写具体测量和鉴定方法,具体准备工作的内容视当时的条件由鉴定委员会确 定。 鉴定项目、方法要求见表 1。 表 1 序序 号号 鉴定项鉴定项 目目 鉴定方法及工具鉴定方法及工具技术条件和要求技术条件和要求

26、5-1 水 轮 机 的功率 根据运行记录和效 率试验结果功率可 用双瓦特来测定 依运转我曲线 Hmax=474.14m 时额定功率 为 66.7MW 最大功率为 71.8MW,最小功 率为 26.68MW,当 Hp445m 时,额定功 率为 66.7MW,最大功率为 71.8MW。最 小功率为 MW 5-2 水 轮 机 的效率 根据模型水轮机的 效率换算 依第 2 条中效率保证值保证。 5-3 调 节 保 证 进行甩负荷试验或 查记录 依产品说明及性能保证说明中的调节保 证:导水机构关闭时间 T1=4s,T2=10s。 水 轮机甩 100负荷,速率上升率不超过 40 ,蜗壳中最大压力值不大于

27、569m 水柱 5-4空蚀 根据观察计算或查 记录 在保证期内 1) 水轮机转轮轮磨蚀破坏最大坑深不大 于 1mm,质量不大于 0.8kg,导水机构 与尾水管全部磨蚀质量和不大于 0.3kg 2) 连续运行 4 年,转轮叶片出水边不出 现锯齿状缺口或穿孔,转轮下止漏环 及 对 应 固 定 止 漏 环 最 大 坑 深 小 于 2mm。 5-5摆度用振动计录仪或千水轮机主轴承处最大摆度小于 0.15mm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9 页 共 17 页 分表或查记录 5-6振动用振动记录仪 水 轮 机 轴 承 上 的 有 效 振 动 值 Y 0.06mm,X=0.07

28、mm. 5-7 尾 水 管 压 力 脉 动 和 噪 音 实测或记录 1) 水轮机尾水管内的压力脉动值(双幅 混频H) ,在 70100额定功率 运行时H/H 不大于 1.5; 在 40 70额定功率运行时HH 最大不 超过 3。 2) 水轮机机坑内距脚踏板上方 1.0m 处 的噪音不超过 85dB(A),在距离尾水管 进人门 1m 处的噪音不超过 90dB(A)。 5-8 稳 定 运 行范围 在474.14 439.95m 运 行 水 头 条件下,在相应水 头下的机组最大保 证 功 率 的 40 100 的 功 率 范 围 内,水轮机稳定运 行 1) 振动不超过正常范围。 2) 功率满足运转特

29、性曲线要求。 3) 噪音不超过正常范围。 4) 尾水管压力脉动值不超过正常范围。 5) 空蚀值不超过正常值。 6) 轴承瓦温油温不超过 600C 5-9 飞 逸 转 速 安 全 运 行 保 证 在 飞 逸 转 速 情 况 下,安全运行实测 或记录 1) 飞逸转速时间不超过 10min,转动零 件不产生有害变形。 2) 飞逸转速不大于 930r/min 5-10 1)导叶 漏水量 2)主轴 密 封 漏 水量 1)在导叶关闭时的 实测或记录 2)机组运行时的实 测或记录 1)在额定水头下,新导叶漏水量不大于 30L/s。投入运行 2 年时,导叶漏水量不大 于 40L/s 2)投入运行 8000h

30、后,主轴密封漏水量 不超过 0.7L/s. 5-11 埋 入 部 分质量 依安装检查记录和 实际测量鉴定之 1) 座环上 X、Y 标记与机组 X、Y 基准 线允许偏差 1.5mm。 2) 座环水平高程允许偏差(2mm) 。 3) 座环上部平面和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0.5mm/m 4) 其它按图样及水轮机安装规定鉴定 之。 5-12 导 水 机 构 部 分 质量 按照检查记录和实 际测量鉴定之 1) 导叶全闭时,导叶与顶盖底环总间隙 0.050.15mm,导叶间立面间隙,在 钢丝绳捆紧或接力器投入情况下,其 间隙用 0.05 塞尺不能通过。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31、 10 页 共 17 页 2) 按导叶布置图检查导叶开口。 3) 导叶最大开口的单个值相对平均值的 允许偏差为1.42mm。 4) 其它按有关图样及水轮机安装规程鉴 定。 5-13 转 动 部 分质量 按照检查记录和实 际测量鉴定之 1) 上、下止漏环间隙要求在设计值。 2) 转轮叶片出水过平均开口偏差。 3) 叶片出水边单个开口偏差。 4) 主 轴 与 轴 瓦 总 间 隙 不 超 过 0.30 0.40mm 5) 其它按有关图样鉴定之 5-14 事 故 保 护信号 运行观测或手动观 察 1) 过速 140事故停机。 2) 当 油 压 设 备 压 力 油 箱 内 压 力 低 于 3.2Mpa

32、时自动关机。 3) 导轴承及推力轴承过热时紧急自动停 机 5-15 试 验 或 运 行 观 察 1) 油压为 4.0Mpa 时密封处允许有缓慢 形成的液状漏油。 2) 两接力器行程偏差1mm。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1 页 共 17 页 导叶摩擦装置试验规程导叶摩擦装置试验规程 1.摩擦装置结构 导叶摩擦装置结构 导叶摩擦装置由压板、导叶臂、连板、摩擦片、分半键、联接螺栓、导叶臂位 移信号装置、导叶限位块等零件组成。导叶与导叶臂之间彩分半键固定、导叶臂 与压板之间采用联接螺栓、圆柱销固定。接力器对导叶的操作力矩通过连板与压 板、导叶臂之间的摩擦传递,连板与

33、压板、导叶臂之间装有摩擦片,通过调整联 接螺栓的预紧力矩以控制作用在摩擦块上的正压力,从而控制导叶摩擦装置所能 传递的操作力矩,称其为导叶摩擦装置的起始滑移力矩。 导叶摩擦装置的一项重要作用是保护导水机构各传动部件不因过度受力面损 坏。在导水机构运动过程中,如有两相邻导叶被异物卡阻,作用在此两导叶传动 件上的操作力矩将相应增大,当其值超过起始滑移力矩时,导叶摩擦装置发生滑 移,导水机构中的传动零件可继续随导叶接力器运动,作用在导水机构中的传动 零件上的力不再增加,从而保护导水机构中的传动零件不会因此受到损坏,位移 信号装置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由于导叶臂与导叶连板间产生了滑移,导叶与导叶连板间的

34、相对位置被破坏, 导叶停留在某一错误位置,但导叶仍然由导叶臂及导叶摩擦装置所控制,不会因 失控而触及转轮及相邻导叶,因此机组仍可安全运行。机组运行结束后,在主进 水阀关闭的情况下,操作接力器使导叶全开,原先由于被卡阻而产生滑移的导叶 摩擦装置的导叶臂将最先被装于导叶全开位置的导叶阻挡,从而重复导叶被卡阻 的相反过程,导叶与其导叶臂将被复位。 2.摩擦装置厂内试验的目的 2.1.测量导叶摩擦装置联接螺栓预紧力矩与摩擦装置起始滑移力矩的关系, 确定 符合设计要求的导叶摩擦装置起始滑移力矩的联接螺栓预紧力矩。 2.2. 检查导叶摩擦装置的自复位能力。 2.3. 验证导叶摩擦装置起始滑移力矩的重复性。

35、 3.摩擦装置厂内试验装置 3.1. 导叶摩擦装置厂内试验装置主要由接力器(或油压千斤顶) ,试验装置支座等 组成。 3.2.试验前与摩擦块接触的各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油污杂物,而联接螺 栓下端面需涂润滑脂。 4.摩擦装置试验方案 4.1. 试验数量:取 3 只一组。如果试验结果比较均匀,取平均值。否则,再取 3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2 页 共 17 页 只一组,依次类推。 4.2. 导叶摩擦装置中联接螺栓的预紧力矩 M 初步确定为 570N.m,试验时,可按 此值采用测力矩扳手,拧紧各联接螺栓。 4.3.螺栓的预紧力矩 M 的最终确定调整依据是,

36、当连板的作用力矩 F=92.8KN, 连板与压板导叶臂应产生位移;当 F 小于此范围时,连板与压板、导叶臂不 得产生位移。 4.4.最终确定的螺栓的预紧力矩 M-按每组 3 只分别记录,记录入表。最后取联接 螺栓的预紧力矩 M 的平均值 M-作为实际装配中采用的预紧力矩值。 4.5. 与前述试验作用力 F 的相反方向施加作用力,导叶臂与导叶连板间的错位应 能自动回复,测量并计算滑移力矩的大小,记录入表。 4.6. 重复 4.3 至 4.5 的试验过程,推拉两个全行程,测量并计算滑移力矩的大小, 记录入表。 4.7. 以上过程中,如若出现同一导叶摩擦装置滑移力矩不一致的情况,可调整联 接螺栓预紧

37、力矩的大小,并重复试验过程,直到满足要求,记录最终的联接 螺栓预紧力矩值。 平均滑移力矩的计算公式:M-=(M1+M2+M3)/3 M=(Mi-M-)/M-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3 页 共 17 页 接接 力力 器器 试试 验验 大大 纲纲 1.装配检查 1.1. 目的 1.1.1. 确定零件按零件图样进行制造的准确性 1.1.2. 验证装配后实物与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符合程度 1.2. 装配检查的依据 1.2.1. 接力器图样 1.2.2. 标记技术条件规定 1.2.3. 检查记录卡 1.3. 按检查记录卡记录下列零件的尺寸及表面粗糙度、水压试验值 缸盖

38、(前) 缸盖(后) 活塞 缸体 1.4. 装配后检查 A 序序 号号 项目项目直径直径活塞活塞缸体缸体间隙间隙实际间隙实际间隙 1活塞与缸体配合320320-0.4320H8 2 活塞与前缸盖配 合 120H8/f8 B 接力器行程 设计值 205 实际值 2 试验 2.1 操作试验 a 进行全行程试验,情况观察进行,不得有异常现象。 b 当活塞在接近最大位置时测定接力器缓冲时间。 2.2 漏油试验 当用 L-TSA-32 汽轮机油,油压为 4.0Mpa,油温不低于 20时,接力器各配合 部分漏油量。 接力器活塞与缸体-,设计值 2.3/s。 接力器填料处,活塞杆移动时无漏油情况。 3 控制环

39、锁锭装置 3.1 通过试验检查锁锭装置动作灵活性。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4 页 共 17 页 3.2 检查锁锭接力器行程 S=90mm。 4 检查与试验工具设备 4.1 油压设备一套:或其它型号油压设备。 (4.0Mpa) 4.2 内螺纹截止阀,压力等级 4.0Mpa (或以上)七只,Dg=15. 4.3 高压三通旋塞一只。 4.4 223 无缝钢管、弯头、三通、法兰、内螺纹、活接头等; (4.0Mpa) 4.5 秒表一只。 4.6 量杯、油桶若干。 4.7 大角铁若干。 4.8 粗糙度块规数块。 4.9 外径分厘卡。 4.10 内径分厘卡。 4.11

40、L-TSA-32 汽轮机油足量。 4.12 水压试验泵 04.0Mpa。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5 页 共 17 页 水轮机及辅助设备起动试验规程水轮机及辅助设备起动试验规程 一 总则 1.1. 本规程适用于 HL(E)-LJ-215 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安装后的启动和试运转。 1.2. 启动试验应在起动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 1.3. 启动运转工作应有制造厂参加,并为启动委员会成员之一。 1.4. 当水头低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时,要征得制造厂的同意后,方能启动机组。 1.5. 本规范不包括安装过程中的检查和试验,但设备在安装后的调整工作可以和

41、试验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1.6. 启动委员会在机组启动试运转前应检查安装记录、试验记录,合格证及竣工 图等原始资料,并结合电站具体情况,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及其他有关规定另 编制起动试验运转细则。 1.7. 每一项试验均须做好详细记录并作出结论。启动委员会在全部试验结束后, 编制水轮机设备验收合格证书,作为机组投入生产的依据。 1.8. 机组全部安装、试运行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应递交制造厂一份。 2.引水设备充水前的试验和检查 2.1. 审查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全部安装记录和合格证,并作出结 论。 2.2. 检查导水机构的安装质量与密封情况。检查水轮机各机构的润滑(对需要加 油的环节)

42、。灌注润滑油。 2.3. 检查导叶开度与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的正确性。 2.4. 检查轴承下油箱的液位情况,及储油箱油位情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5. 检查转动部分之间各档间隙的测量结果,检查轴承间隙的测量结果。 2.6. 缓慢地向压力油箱充气进行导水机构最低油压试验, 以检查其动作的灵活性。 2.7. 检查油压设备泵与安全阀组工作情况,测定卸载阀的卸载时间与油泵组的起 动时间及安全阀的动作与恢复压力值。 2.8. 检查油压设备自动运行情况,记录压力继电器的动作压力值。 2.9. 在事故低油压的情况下,记录导水机构从全开到全关时压力油箱中的压力和 油位降低值。 2.10. 对油压设备的油泵进

43、行泵油试验, 使压力油箱达到正常压力和保持正常油位, 同时检查压力油箱的漏油和漏气情况。 2.11. 检查漏油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手动和自动泵油试验。 2.12. 进行手动和自动操作导水机构接力器锁锭装置,检查其动作灵活及可靠性。 2.13. 进行调速控制机构的手动和自动模拟操作试验。 2.14. 进行机组自动启动和停机的模拟试验,并测定与调整导水机构的启闭时间。 2.15. 模拟机组作自动准同期方式运行,检查操作系统动作的正确性。 2.16. 用空气操作发电机制动器,顶起机组转动部分,检查转轮最大升高值,该值 应小于水轮机转轮和顶盖间的实际轴向距离。 2.17. 水轮机流道部分充水前应进行仔

44、细的检查,在引水管、蜗壳、尾水管内清除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6 页 共 17 页 所有建筑安装及其它施工遗留物。 2.18. 引水和排水设备全部完毕后,关闭所有进人孔,并编制水轮机流道部分充水 准备工作的合格证。 2.19. 各仪表应检查合格。 3.引水充水时的试验和检查 3.1. 检查电厂各排水设备的工作情况。 3.2. 油压设备的油压保持正常,油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导水机构,并投入 锁锭。 3.3. 起吊下游闸门,给尾水管充水。 3.4. 开启上游进水阀,缓慢地给引水管及蜗壳充水,检查蜗壳进人门,蜗壳排水 阀,与顶盖、底环的端面密封以及导叶的立面

45、密封的漏水情况。及蜗壳压力 表相对于水库水位的读数。 4.机组空载运行时的试验和检查。 4.1. 第一次启动用开度限制机构手动进行缓慢地打开导叶。 4.2. 根据调速器和接力器活塞杆两者的开度,记录机组刚开始转动的一瞬间导叶 的开度值。 4.3. 在机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 50及 100时, 测量主轴的摆度和机组的振动, 并记录空载时导叶开度值与上、下游水位值。 4.4. 进行调速器的手动和自动进行,检查各机构的工作性能,并通过调速器的空 载试验选择调速参数。 4.5. 当油温和接力器动作稳定一段时间,根据油压设备油泵的运行情况,确定调 节系统在空载运行时的漏油量。 4.6. 检查导轴承润滑系

46、统及轴承密封的工作情况。 4.7. 若机组各机械部分运行正常,则进行过速度试验,试验中应测量摆度和机组 的打动并检查与调整过速继电器过速度保护整定值。 4.8. 机组在过速试验后,应停机作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出记录。 5.机组带负荷运行时的试验和检查 5.1. 机组并入电网或接入专门的水阻负荷方法,进行带负荷试验,在水头已达到 额定值的情况下,而电网负荷不能满足使机组达到额定功率时,则应采用水 阻负荷的方法进行。 5.2. 确定满足自动准同期要求的机组启动特性,检查机组启动特性,检查机组自 动准同期并入电网时,各机构的动作情况。 5.3. 检查调速器在机组带负荷运行时的工作性能,并通过负荷

47、试验,校验调整参 数。 5.4. 在增加负荷的过程中,绘制机组功率和导叶开度的关系曲线。 5.5. 机组在测量实际水头下,用额定功率或最大允许功率的 25、50、75及 100进行甩负荷试验,并按专门编制的表格进行测量和记录。 5.6. 在机组带额定功率或带水头最大允许功率的情况下,作低油压关闭导水机构 接力器的试验。 HL(E)-LJ-215 水 轮 机 安 装 规 程 第 17 页 共 17 页 5.7. 水轮机在各种不同运行方式下,亦即在不同的功率的不同下游水位情况下检 查尾水流的均匀性。 有不否正常的压力脉动和因水流情况不良而引起的振动, 同时检查补气阀的工作情况。 6.水轮机设备自动

48、化装置的试验 6.1. 自动启动检查 6.1.1. 检查和记录从开始给脉冲到进行阀门打开的时间。 6.1.2. 检查启动机组的整个周期,记录从开始给脉冲到机组达到额定转速或投入 电网时间。 6.2. 自动停机检查 6.2.1. 检查从空载和满载运行的自动停机整个周期。记录从开始给脉冲到机组停 机完毕的时间。 6.2.2. 检查和记录从开始给脉冲到进水阀门全关的时间。 6.3. 带负荷运行时用保护装置进行机组的事故停机,以便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情 况。 7.机组带负荷长时间的连续运行 7.1. 机组投入正常运行以前,应在电网中带额定功率作连续 72 小时的试验,其中 不包括在 14、12 与 34 额定功率下的运行时间,此时间则发电机的需 要而定。 7.2. 在连续运行的过程中,全部机构应保证不失灵,轴承温度应稳定在允许范围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