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72142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 0 1 0 年第3 期( 总第1 5 7 期)山东纺织经济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 许乾 (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 5 0 0 1 4 ) 摘要:网络上对碳汇的概念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碳的聚集。另一种则解释为碳排放交易制度。 根据京都议定书而引伸出的定义。应为后者而国内大都翻译成了前者。这将导致人们对碳汇定义的 误解。只有采用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定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碳汇市场的诞生与发展。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 定,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二是以配额为基础 的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碳汇;碳

2、排放权:碳排放权市场 中图分类号:F 0 6 2 2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0 i s s n 1 6 7 3 - 0 9 6 8 2 0 1 0 0 3 0 0 3 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o n c e p to fT w oK i n d so fC a r b o nC r e d i ta n dC a r b o nC r e d i t M a r k e tD e v e l o p m e n t X u Q i a n (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f o rS u s t a i n a b

3、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S h a n d o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h y ,J i n a n 2 5 0 0 1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s :T h en e t w o r ko nt h ec o n c e p to fc a r b o ns i n k s ,t h e r ea r et w ok i n d so fd e f i n i t i o n ,o n ee x p l a n a t i o

4、n f o r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c a r b o na n da n o t h e re x p l a n a t i o nf o rt h e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t r a d i n gs y s t e m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 “K y o t oP r o t o c o l ”w h i c hb r o u g h tu pt h ed e f i n i t i o n ,s h o u l db et h el a t t e r , w h i l ed

5、o m e s t i cm o s t l yt r a n s l a t e d i n t ot h ef o r m e rh a d T h i sw i l ll e a dt op e o p l e S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c a r b o ns i n k s O n l yb yU S i n g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t r a d i n gs y s t e mf o rc a r

6、 b o ns i n k si no r d e rt o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t h eb i r t h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a r k e t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p r o v i s i o n so ft h e “K y q t oP r o t o c o l ”,t h ec u r r e n t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t r a d i n gC 8 1 1b ed i v i d e di n t

7、ot w ot y p e s O fap r o j e c t - b a s e dt r a d i n gi ne m i s s i o nr e d u c t i o n s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t r a d i n gt h e r ei sal a r g el o o m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c a r b o nc r e d i t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r i g h t s

8、m a r k e t 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明确提出2 0 0 5 年到2 0 1 0 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 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 能耗一项中国5 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 2 亿吨标准 煤,相当于少排放1 5 亿吨二氧化碳。 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 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 0 2 0 年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 0 0 5 年有显著下降。二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 0 2 0 年非化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

9、 5 左右。三是大 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 0 2 0 年森林面积比2 0 0 5 年增加4 0 0 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 0 0 5 年增加1 3 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股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 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收稿日期:2 0 0 9 一1 2 一1 5 作者简介:许乾,男,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1 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 “碳汇”这一名词正越来越频繁地为人们 耳闻目睹。现在网上搜索到中文对“碳汇”的解释有 两种,然而这两种定义相差甚远。碳汇一般是指从 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 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 吸收并储存

10、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 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 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 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 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 作用。“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 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 0 0 5 年2 月 1 6 日正式生效。由此形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 度”( 简称“碳汇”) 。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地管 理来提高固碳潜力。所取得的成效抵消相关国家的 1 3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

11、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山东纺织经济2 0 1 0 年第3 期( 总第1 5 7 期) 碳减排份额。【1 哒其中,出现歧义的关键就在于。“碳 汇”中的“汇”字一在现代汉语中“汇”既有“汇 集”的意思,也有“汇款”( 名词) 的意思。于是,碳汇 也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1 1 若把“汇”理解为汇集则“碳汇”即c a r b o n s i n k 在自然界里,能量单向流动,物质周始循环( 除 去质能关系不计) 。碳,也不例外。大自然中的碳在 能流的不断驱动下也周而复始地循环着,称之为 “碳循环”。而物质的循环。往往不是每时每刻都在 等速运转。在循环的过

12、程中往往有一个暂缓之场 所,这些场所在环境科学中称之为“p o o l ”。站在物质 循环链的不同方位描述p 0 0 1 又可以把p 0 0 1 分为 “源”( s o u r c e ) 和“汇”( s i n k ) 两种,两者是相对可互换 的概念。这就是“碳汇”一词在互动百科和百度百 科中的解释的背景科学。 1 2 若把“汇”理解为汇款( 名词) ,则“碳汇”即 c a r b o nc r e d i t s c a r b o nc r e d i t s 在1 9 9 7 年京都气候大会后被广 泛认知,它是国际社会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采 取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值上,一个“c a r

13、 b o nc r e d i t ”或 一个“碳汇”等于一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或温室气体 当量( C 0 2 - e ) 。它其实应该译作“碳排放交易额”,才 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 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 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一个 公司如果排放少于预期的二氧化碳,那么就可以出 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回报,而那些排放量超出限 额的公司,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这样它们可以 避免政府的罚款和制裁。从而实现国家对二氧化碳 排放的总量控制。由于发达困家国内减排二氧化碳 成本很高,因此,京都议定书建立了C D M ,鼓励发 达国家

14、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 开展合作,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政 策要求,又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由 此换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 排义务的组成部分。发达困家或者企业帮助发展中 国家每分解一吨标准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就可以 获得一吨标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权。通过温 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发达国家降低了减排成 本,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 技术,最终共同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以保护全球 环境和资源。 由于一个“汇”字的歧义,使原本两个相去甚远 的概念翻译到了中文,竟混淆了起来。 1 4 2 碳排放权市场的诞生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和世

15、界范围的气候 异常。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 变化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 9 9 2 年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 U N F C C C ,简称公约) 提出“将 大气中温室气体( G H G ) 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 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的最终日标。而 在1 9 9 7 年1 2 月公约第二三次缔约方大会( C O P 3 ) 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K y o t oP r o t o c 0 1 ) ,则是全球 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温室气体的国 际环保协议,其宗旨就是要通过l 司际社会的密切合 作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以保护环境。它规 定,公约附

16、件一缔约方( 包括发达国家和经济转 轨国家) 在2 0 0 8 2 0 1 2 年的第一承诺期将温室气体 排放量比1 9 9 0 年平均削减5 2 。其中,欧盟削减 8 、美国削减7 、日本削减6 、加拿大削减6 、 东欧各国削减5 至8 。在京都议定书的约束 下,每个国家的温室气体( 碳) 排放权开始成为一种 稀缺的资源也就有了商品的属性。 人们对碳排放权限制的承认,使得碳排放权成 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对象出现在商品贸易中。有鉴于 温室效应具有全球性( 即在地球任何地方排放( 或 减排) 同样数量的一种温室气体所造成的( 或缓解 的) 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且不同国 家、不同企业之

17、间在减排成本方面上又存在着巨大 差异,所以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 制,即联合履约( J o i n t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简称J I ,第6 条) 、清洁发展机制( C l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M e c h a n i s m , 简称C D M ,第1 2 条) 和国际排放贸易(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m i s s i o n sT r a d i n g 简称l E T ,第1 7 条) 。通过这三种 机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附件一国家可以以成本有 效的方式通过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

18、作的方式获得 温室气体排放权。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 完整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 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京都三机制 为国家之间就碳排放权展开贸易提供了一个全新 的框架且逐渐孕育出了一种崭新的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 3 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济学原理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政策制定者越来越重视市场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适当的市场规则可以刺激私人部门在提高能源效 率和采用更加清洁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创造性,鼓 励对清洁的生产模式进行投资,从而以更经济、有 效的方式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在京都议定书生 效前人们已进行了加拿大G E R T 计划、美国 万方数据 P

19、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2 0 1 0 年第3 期( 总第1 5 7 期)山东纺织经济 C V E A A 计划、丹麦电力行业试点、壳牌集团S T E P S 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 ( N S W A C T ) 等诸多努力,尝试着用将温室气体排放 权纳入市场机制的方式减少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 放,且取得了不小的收获。而2 0 0 5 年2 月1 6 日京 都议定书的生效,更是把碳排放权交易推进到高 速发展的阶段。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

20、规定。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 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 量交易( p r o j e c t b a s e dt r a d e ) 。联合履行( J I ) 和清洁 发展机制( C D M ) 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易形式。联合履 约( J I ) 和清洁发展机制( C D M ) 均是基于温室气体减 排项目合作的机制。其运作基础都是由附件一国家 企业购买具有额外减排效益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 再将此减排量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等价物抵消 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避免高额处罚。J I 项目产 生的减排量称为减排单位( E R U ) ,C D M 项目产生的 减排量称为经核证的减排量(

21、C E R ) 。这两种机制的 不同之处在于联合履约J I 是附件一国家( 发达国家 和经济转型国家) 之间的合作机制,而清洁发展机 制( C D M ) 是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的合作机 制。 另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 a l l o w a n c e b a s e dt r a d e ) 。与基于项目机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 易不同。在配额基础交易中购买者所购买的排放配 额,是在限额与贸易机制( C a p & T r a d eS y s t e m ) 下 由管理者确定和分配( 或拍卖) 的。京都议定书下的 国际排放贸易( E T S ) 机制就是以配额交易为基础 的。在该机

22、制下,人们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 ( c a p & t r a d e ) 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即:环境管理者会 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 将从环境管理者那里分配到相应数量的“分配数量 单位”( A A U ) ,每个分配数量单位等于1 吨C O :当 量。如果在承诺期中这些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 于该分配数量则剩余的A A U ( 代表排放温室气体 的许可权) 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有偿转让给那些实际 排放水平高于其承诺而面临违约风险的附件一国 家企业。以获取利润;反之,则必须到市场上购买超 额的“分配数量单位”( A A U ) ,否则将会被处以重罚。 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温

23、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张,已成为全球贸易中的最 新亮点。从2 0 0 5 年到2 0 0 6 年,仅仅一年间,市场规 模就从近1 0 0 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 2 0 亿美元而 2 0 0 7 年上半年的交易量比2 0 0 6 年同期又有近3 0 的增长。具体数值参见表l 。 就这两种市场模式而言,一些专家如D u d e k 和 T i e t e n b e r g ( 1 9 9 2 ) t 2 J , 贝q 赞同采用国家市场。而另一些专 家,如G r u b b 和S e b e n i u s ( 1 9 9 2 ) 1 3 1 贝1 | 赞同建立一个国 际市场。但

24、是,这两种市场并不是完全隔离的,国家 市场作为国际市场的雏形。是温室气体国际市场的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王金南、曹东( 1 9 9 8 ) t 4 境X 为如 果要建立国际温室气体( G H G s ) 排放许可证交易市 场。那么温室气体的国家排放许可证必须是有关国 际协议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根据估计,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 方2 0 1 2 年以前的总减排需求量为5 0 亿吨二氧化 碳当量,其中海外的减排需求为一半,约2 5 亿吨 二氧化碳当量。欧盟成员国政府计划C D M 项目减 排信用为5 2 亿吨企业购买5 一1 5 亿吨;加拿大 总计需求项目减排量7 5 亿吨:日本政府计划购 买

25、1 亿吨企业购买8 亿吨。目前全球正在开发的 C D M 项目预计到2 0 1 2 年可以提供约2 2 亿吨二氧 表l 全球碳排放交易规模 年度 2 0 0 5 年2 0 0 6 拄 2 0 0 7 年1 - 6 月 单位百万吨百万美元百万吨百万美元百万吨百万美元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合计 3 6 2 7 2 1 8 1 0 1 7 1 8 1 4 3 7 7 51 1 5 2 4 场内交易+ 场外交易 2 6 25 4 0 08 1 71 4 5 7 56 7 51 0 0 3 7 双边交易 1 0 01 8 1 82 0 03 5 6 8l o o1 4 8 7 清洁发展机制合计 4 0 l2

26、 0 3 8 5 6 33 9 2 0 3 7 2 4 0 8 5 初级市场 3 9 7 1 9 8 55 2 3 3 3 4 92 9 2 2 8 3 0 次级市场 4 5 04 05 7 18 01 2 5 5 联合执行机制2 89 62 19 51 07 7 其他排放贸易体系7 85 23 l3 0 0 2 4 9 2 合计7 9 99 4 0 11 6 3 22 2 4 5 81 1 8 l1 5 7 7 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数据整理。 1 5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

27、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山东纺织经济2 0 1 0 年第3 期( 总第1 5 7 期)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囚及对策 郭世玉 (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鸟鲁木齐8 3 0 0 1 2 ) 摘要: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纵观我国国际收支,继2 0 世纪 9 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 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即便是在2 0 0 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恶性影响下,我国的国际收 支双顺差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双顺差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试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28、的现象出发, 分析该双顺差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解决措施。更好地促进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 8 3 2 6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3 - 0 9 6 8 2 0 1 0 0 3 0 0 4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 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 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持有如此巨额的储 备固然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面对次贷危机中 美联储印钞机救市的疯狂举措,不得不引起我们对 我国巨

29、额外汇储备的高度重视。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快速 增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 根据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 双顺差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从困内经济结构、经 济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三方面,分析国际收支 双顺差的主要原因。 ( 一) 经济结构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我国居民的生 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出于养老、教育及其他意 外支出等消费顾虑大部分货币还是被存人了银 行。据统计,我国最终消费占G D P 的比重已从上世 纪8 0 年代超过6 2 下降到2 0 0 5 年的5 2 1 ,居民 消费率也从1 9 9 1

30、年的4 8 8 下降到2 0 0 5 年的 3 8 2 ,均达历史最低。储蓄率则从2 0 0 1 年的3 8 9 上升到2 0 0 5 年的4 7 9 ,5 年间快速增长9 。现代 商业银行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面对储蓄率过 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这么充裕的储蓄资 金绝不会置之不管。利用经济学中核算G D P 的两种 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我们可以对这充裕的储 蓄资金的去向加以解释。 支出法核算的G D P ( Y ) :Y = C + I + G + ( X M ) 收入法核算的G D P ( Y ) :Y = C + S + T + 鼯 这样C + I + G + ( x M ) = C

31、 + S + T + K r ,经简化得: ( X M ) = 【S + ( T G ) + K r 卜l 上式中S 是居民储蓄,( T G ) 即政府储蓄,l ( r 可看成国外居民的储蓄,则【s + ( T _ _ G ) + K r 】即总储蓄, 可见总储蓄大于投资必然有X M o ,即引起经常项 目的顺差。 ( - - ) 经济政策的影响 1 过度强调出口创汇而忽视进口 出口退税是政府为鼓励出口,将产品在国内所 交纳的增值税在产品实现出口后全部或部分返还 生产商或出E l 商目的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强本国 商品在外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国出口退税政策 调整的历史证明,商品出口与退税率紧密

32、相关,出 口退税率的变化会及时、敏感地反映在当年出口额 收稿日期:2 0 1 0 - 0 1 - 0 8 作者简介:郭世玉( 1 9 8 3 一) ,男,河南巩义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0 8 级研究生。 水眵净哆淖啦水哆水蟑乎啦尊曲淖归孚啦啦蜱孛哆淖啦蹲啦净啦净啦淖蛐净哆潦曲淖蛆d 哆水蜱乎辨水哆淖韭淖哆蟑淖哆净哆淖哆掣l 时9 蹦碰罅曲乎辨乎蛐淖蛆乎哆乎曲淖哆淖啦津哆孚曲社哆 化碳当量。由此可见。碳排放权交易还有较大的发【3 】3 G r f i bMJa n dS e b e n i u sJK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A l l o - 展空间。 c a t

33、 i o na n dA d a p t a b i l i t yi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a b l eE m i s - 参考文献: s i o nP e r m i tS y s t e mf o rG H G sC o n t r o li nO E C DC l i m a t e 【l 】百度百科:碳;1 2 【E B O L 】h t t p :b a i k e b a i d u c o r n C h a n g e :D e s i g n i n gaT r a d a b l eE m i s s i o nP e r

34、m i tS y s t e m v i e w 3 6 8 3 7 8 h t m ? 缸湖a o 【R 1 P a r i s :O E C D ,1 9 9 2 【2 】D u d e kJDa n dT i e t e n b e r g C l i m a t eC h a n g e :D e f 4 】王金南,曹东减排温室气体的经济手段:许可证 8 i g n i n gaT r a d a b l eP e r m i tS y s t e l I l 【M 1 P a r i s :O E C D ,1 9 9 2 交易和税收政策 J 中国环境科学,1 9 9 8 ;1 8 ( 0 1 ) :1 6 - 2 0 1 6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