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72841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32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 姓名:沈汉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指导教师:燕国材 20020401 1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 20 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全文分三部分分别研究中 国教育心理学在近代1901-1920现代1921-1949和当代1950-2000的 发展近代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理论研究方面包括近代学者对心理 发展动力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梁启超和蔡元培对德育心理的研究 梁启超对学习心理的研究梁启超和蔡元培对教学心理的研究以及梁启超和蔡 元培对差异心理的研究2在实证研究方面包括陈大齐对德育心理的研究 张耀翔对学科

2、心理的研究3 在实践研究方面 包括蔡元培对德育心理的研究 梁启超对教学心理的研究现代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理论研究方面 包括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对本能问题的研究 潘菽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 究陶行知对创造教育心理的研究林汉达和阮镜清对学习心理的研究等2 在实证研究方面 包括钱苹对德育心理的研究 钱苹和钟鲁斋对学习心理的研究 艾伟对学科心理的研究廖世承和陈鹤琴对心理测验的研究等3在实践研究 方面包括陶行知和陈鹤琴对德育心理的研究陈鹤琴对学习心理的研究等当 代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理论研究方面 包括李伯黍对德育心理学的看 法章志光关于品德形成三维结构的设想IN 结合论等2在实证研究 方面包括

3、南李北章的德育心理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语文和数学教学 心理研究超常儿童心理研究特殊儿童心理研究等3在实践研究方面包 括爱的系列教育实验自学辅导实验魏书生的教学心理研究以及卢家楣的情 感教育研究等 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China had undergon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epochs in 20th century. The first was in the neoteric times, from 1901 A.D. to 1920 A.D In this epoch,

4、 three main contents are studied. They are: (1)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neoteric educator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the study of Liangqichao and Caiyuanpei on learning psychology and teaching psychology, etc. (2) the positive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Che

5、ndaqi on mor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Zhangyaoxiang on teaching psychology. (3) the prac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Caiyuanpei on mor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Liangqichao on teaching psychology. The second was in the modern times, from 1921 A.D. to 1949 A.D In this epoch, three main c

6、ontents are studied. They are: (1)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on the problem of instinct, the study of Panshu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Taoxingzhi about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on creativity, etc. (2) the po

7、sitive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Qianping and Zhongluzhai on learning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Aiwei on teaching psychology, etc. (3) the prac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Taoxingzhi on mor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Chenheqin on teaching psychology, etc. The third was in the contemp

8、orary times, from 1950 A.D. to 2000 A.D In this epoch, three main contents are studied. They are: (1)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Liboshu on mor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Yanguocai on learning psychology, etc. (2) the positive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about teaching psycho

9、logy on Chinese and mathematics, the study of psychology on special children, etc. (3) the prac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tudy of Luzhongheng on learning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Weishusheng on teaching psychology, etc. 1 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 前言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

10、入以及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 的需要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其中的一支就是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 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写出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再在此基础上于1913年至 1914年写出三卷本教育心理学包括三部分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 别差异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从此教育心理学取得了科学的形态有 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几乎与此同时在蕴含有丰富 教育心理思想的中华大地上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也呼之欲出20世纪初期中 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几千年封建制度轰然倒塌外国列强虎视眈眈 国内军阀割据混战国势日益衰微人民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何去何 从在这内忧外患的年代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苦苦地思索着这一历

11、史课 题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革命救国实业兴国教育救国 等各种口号不胫而走其中教育救国的号召使得一部分教育家开始慎重 考虑如何用教育来挽救尚未觉醒多灾多难的民众如何用教育来振兴积贫 积弱饱受外辱的中华民族自然而然地教育心理学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随 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心理学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一批教育心理学著 作被翻译成中文并日益为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工作者所接受西方教育心理 学与中华民族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一经碰撞立即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在这美 妙动人心弦的火花中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从此开始步入了其艰难 曲折又不乏辉煌灿烂的发展道路 纵观中国教育心理学在20世纪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其道路可谓坎坷而 其

12、成绩也可谓斐然这正如一株幼苗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日晒始终不屈不 挠终成参天大树并结出累累硕果本文正是意图挖掘整理中国教育心理 学家和有关工作者兢兢业业不畏艰难险阻搞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成果从而窥 探中国教育心理学在20世纪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 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对20世纪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成果很 少主要的只有孙昌龄的清末到解放前的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演变史 略,朱永新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张爱卿的2 0 该文载心理学报1 9 8 8 年第1 期 该文载燕国材朱永新现代视野内的中国教育心理观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1 年版 2 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笔者拟在此

13、基础上就中国教育心 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作全面而系统的梳理解释与建构具体的打算是将 20世纪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近代1901 1920现代1921 1949和 当代1950 2000在分析论述每一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又 从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角度将研究成果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三个方 面来归类整理在讨论此三项研究的发展成就时又按该学科的内容区分为基 本理论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包括学科心理和教师心理和差异 心理包括心理测验等五个方面如果借用实证研究的表述方式来说本文 采取的是335的体系结构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论述方式可能是比较严谨的 当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三个历史阶段中35的格

14、局不一定都如 此全面请识者谅察 一近代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头20年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在政治经济上清政府的封建政 治经济制度趋于衰微没落并最终消亡民国政权的初步建立脚跟未稳整 个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四伏这反映在文化上是一批学成归国的有志青年纷 纷为救亡与发展出谋划策著书立说各家各派关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观 点层出不穷展开激烈的论战各种思想的不断碰撞保守派与革命派的激烈 交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五次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内许多学 者所著的书和所立的说之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几乎与此同时西方 早期的教育心理学经由日本传入中国一些教育心理观点为国内教育家所接 受这时期的译著主要有1902年上

15、海广智书局出版的由日本久保田贞则编著 的心理教育学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日本高岛平三郎著吴田炤译的 教育心理学1905年出版了由湖北陈邦镇等合编的日本教习大久保介寿讲 授的教育心理学以及清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译日本大村仁太郎编撰的 儿童矫弊论1906年文明书局出版了日本小泉又一著房宗岳译的教育 实用心理学1910年清学部图书局印行了由美国禄尔克原著日本柿山蕃雄 和松田茂合译王国维重译的教育心理学等更为可贵的是一些有远见的 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实证与实践研究 一理论研究 1基本理论 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指影响人的 心理发展到底有哪些主客观因素在这

16、个问题上梁启超章太炎皆有自己的 观点梁启超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 该文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9 9 8 年第3 期 3 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和提高的例如他认为人的智力的开发 要靠教育智恶乎开开于学学恶乎立立于教亡而存亡废而举 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章太炎认为人类心 理也遵循达尔文进化论原则 用进废退例如人的智力不能发挥作用 就会退化到动物的水平故知人之怠用其智力者萎废而为 猿猴 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天阕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 猿 猴他还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章太炎的这种既重视人 的主观因素用又强调客观因素

17、社会环境的心理发展动力观虽然粗 糙但还是值得赞扬和借鉴的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近 代学者阐释颇详其中的代表有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 旨应该是培养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发达且调和的完全之人物他在 论教育之宗旨中写道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 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 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 罢弊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 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 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

18、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 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 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意是也蔡元培对全面发展教育 的看法是以心理学各方面衡之军国民主义毗于意志实利主义毗于知 识德育兼意志情感二方面美育毗于情感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认 为全面发展就是知情意和世界观的统一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应包括军国民 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育等部分 2 德育心理 梁启超的德育心理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民说中他认为新 民应具有糅合中外道德特质而成的健全人格也就是说新民既具有 私德又具有公德同时还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素质他还 具体讨论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及培养问题认为新民应具

19、备的品 德有爱群与爱国权利与义务利己与利他自信与虚心自由与自治等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德育心理思想很有特色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冶人的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 原变 訄书第十三章 论教育之宗旨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载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第4647页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新民学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4 感情使人道德高尚他还阐述了美育智育和德育三者关系所以美 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很明显用科学的美育代替 披着一层神秘色彩的宗教进行道德教育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进步也是对社会道 德教育发展的一大贡献 3学习心理 梁启超的学习心理思想比较有代表性在学习兴趣方面他认为必

20、须无所 为必须不息必须深入研究必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关于学习能力认为 做学问的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明敏密察别裁通方在学习习惯方 面认为学生应具备的习惯是忠实深切敬慎不倦关于学习方法认 为有如下几种立志善观做上学持敬穷理明义理养成读书兴趣 抄录 4教学心理 在教学心理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和蔡元培 梁启超认为教学的意义在于开发民智教人做人和人尽其性他强调 三育知情意并重反对近代教育偏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格的培养在 教学方法上他明确主张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要按照儿童的认 知特点组织教学教学既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单纯用兴趣引诱教 学要循序渐进不可躐等教学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必须以尊重

21、儿童 为前提教学必须使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等关于教师心理他指出教师素质 决定教育质量教师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既利己又利他 事与愿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有高尚人格教育兴趣与学生同甘共 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蔡元培指出教学必须循序渐进登高自卑入室由户循序不乱凡 事皆然人智启发之次宁有异乎教学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最重要是 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 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注 意注意力是教学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心理之学注意为要传称心不在 则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此其显者夫人之心思自酣睡以外固 不能无所寄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

22、育出版社1年版第页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文选 指导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 同上 同上 参见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同上 梁启超学堂教科论载蔡元培教育论集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载蔡元培教育论集 梁启超学堂教科论载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 1 - 2 5 页 5 5差异心理 梁启超认为男女两性是有差别的就一个人而论无论为男为女都 各有各的特长那是不消说的就男女两性而论男性有男性的特长女性有 女性的特长教育家也不能轻轻看过在他看来男女最大的心理差异在 男子富于创造力而女子则长于整理力他强调教育应针对这种心理差异设立 相应的教学科目以发挥特长 蔡元培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中谈到旧教育弊端之一就是不顾学

23、 生的性质资禀的不同强求用一法对待所有的学生这种千篇 一律采用同一办法教育学生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际上是对儿童 的一种摧残 二实证研究 早期学者在翻译引进西方教育心理学著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时他们 也做了一些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验证性的实证研究极个别学者还结合中国 国情开展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例如在德育心理方面1919年陈大齐 做过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在学科心理方面张耀翔于1918年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过横行排列与直行排列之研究这段时间心理测验的 研究也着手展开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心理测验思想但是科学测验法却产生 于西方我国最早有关科学测验法的记录是1915年克雷顿在广东用心

24、理测验测 试500多个学生主要是考察中美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1918年俞子夷的小学国 文毛笔书法量表是我国学者自己最早编制的测验量表对我国测验心理有重大 贡献的是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他们在南京高师任教时开始用心理测量考试 投考学生并于1921年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 三实践研究 近代学者教育心理思想丰富而且很多人从事教育实践工作例如梁启超 是近代师范教育开创者之一而蔡元培曾是北大校长曾任民国政府的教育总 长他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明确提出要把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直接引入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检验研究成果的正误这可谓是我国现当代 实践研究的发端 1德育心理 蔡元培对于德育心理强调教育实践强

25、调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他在 华工学校讲义里编有德育三十篇包括合群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戒失信戒狎侮戒毁 谤戒骂詈理智与迷信循理与畏威坚忍与顽固镇定与冷淡热心与野 心英锐与浮躁果敢与鲁莽精细与多疑尚洁与太洁互助与倚赖爱情 论幼学 6 与淫欲方正与拘泥谨慎与畏葸有恒与保守等内容 2教学心理 梁启超作为近代师范教育开创者之一身体力行竭力把自己的教学心理 观点应用于教育实践他效法日本的教育制度拟订了一套教育期区分表 和教育制度表由于深感教育趣味的重要他还再三强调要在教育实践中 培养对教育工作的趣味等 蔡元培身为北大校长和教育总长对于教育实践研究更为重视例如他 在

26、贯彻其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时强调五育不可偏废认为军国民主义教育当 占10%实利主义教育当占40%德育当占20%美育当占25%世界观教育当 占5%姑且不论这种机械分法是否对路但他强调实践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学科心理早在19世纪上半叶我国文字学家王筠对语文学科心理就颇有 研究且有相当深度但若论及研究学科心理的广度却非20世纪初的蔡元培 莫属蔡元培在华工学校讲义中所列的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 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学科的教育都涉及部分心理内容具有一 定科学价值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我国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属于初步创建时期它显然具有这么 几个特点1内容还比较贫乏2研究手段尚很不完善 3有些思想家的教育心理思

27、想还带有过渡的性质如梁启超的有 关思想便是但这个时期的成绩也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心理发展 动力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理论问题受到了关注二是奠定了理论 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初步基础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在我 国得到了初步传播 二现代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为期不到30年这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历史阶段战事频繁如 北伐战争围剿与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等使各个领域的建 设无法开展这必然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是一方 面另一方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马列主义在民众中间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人们的耳目为之一新这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包括教育心理学的 积极影响是极大的同时1921年随着

28、中华心理学会的成立心理学包括教育 心理学在中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表现在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教育 心理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大批教育心理学著作被翻译出版中国教育心理 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实证和实践研究相继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出版的 7 代表性著作有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人类的学习成人的学 习成人的兴趣盖茨的教育心理学詹姆斯的教育心理学谈 话 对一名教师论心理学的谈话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这是我 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艾伟的初级教育心理学上 海商务1 9 3 3 和教育心理学上下册上海商务1 9 3 5郭一岑和吴 绍熙合编的教育心理学上海中华1 9 3 5 以及萧孝嵘的教育心理学 上海正

29、中1 9 4 6 等 一理论研究 1基本理论 本能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国际心理学界在20年代 初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明确提出人有许多遗传 的原始动力即本能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从1919年起在美国 以华生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本能运动中国许多心理学 家也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并相继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郭任远取消心理学上的本能说和反对本能运动的经过和我最近的主 张严既澄非本能论之批评盛永龄个性教育与本能李石岑本 能之研究等这场论战产生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成果一是赵演著的本能 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可以认为这是关于本能论战

30、的初步总结与反 思另一个是南京高师教育科甲子级会诸同学合编徐则陵校的本能与教 学商务印书馆1924年这本书摆脱了纯理论论战注重从教育实践的 需要出发对本能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争胜本能与教学的关系性本 能与教学的关系等 在这个时期潘菽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 献他在心理学与教育一文中指出了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心理学 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技术心理学是教育的一种主要的科学基础他还具体讨论 了心理学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训育问题教育行政等的关系最后还明确 指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其任务是研究解 决教育上种种心理学方面的特殊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现代教育心理学

31、基本理论研究方面最具中国特色最有创造性的当属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心理观陶行知作为我国创造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为中 国的创造教育奠定了基石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在现代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 独领风骚而且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简 单介绍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一是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培养目标陶行知明确 指出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开发人的创造力以征服自然改造社 该文载于教育心理研究1 9 4 0 年创刊号 8 会造福全人类而关于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他认为是培养手脑双 全的新时代的创造者具体地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如下素质的人追 求真理学做真人的品德素质自觉自动的创造精神金刚的信念与 意志

32、二是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陶行知深信儿童具有创造 力但也清醒认识到当时社会及教育各方面存在着阻碍或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 的诸多因素为此通过分析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措施解放 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 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这六大解放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 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许多不利因素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三 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具体措施陶行知具体提出了四条1在劳力上劳 心2 相信儿童的创造力3 师生合作4 重视学生的三个需 要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良好习惯和需要因材施教 2德育心理 在德育心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有丁炯培和张文海丁炯

33、培在 1923年11月13日学灯上发表训育谈这是一篇关于德育心理的重要文 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德育四原则第一训育的理想常常要和社会的理想 融洽调和第二训育是积极的建设的而非消极的限制的第三训育 应该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第四训育应用学生所能了解的最高方式他同 时提出德育的四条途径第一训育即是参加社会生活 学 校社会化第 二训育必须借助于教师人格的感化第三训育必须借助于学校的艺术化 设备有益的环境第四训育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学校化 清除有害的环 境1934年张文海发表中学训育问题研究教育与心理创刊号一 文作者在文中分析了训育的意义和范围中学训育的目标和背景中学训育 的实施和引导等问题文章还指明了训育的几

34、个方向注意个性发展注意团 体训练注意生活指导 3学习心理 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学习心理理论著作有之江大学教育系教授林汉达的 向传统教育挑战 学习心理学讲话和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育系教授阮镜 清的学习心理学 林汉达在他的著作里明确指出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五点不同第一 传统教育只让学生去思想什么现代教育则使学生学会如何思想第二传统 教育所注重的是守成现代教育所注重的则是创造第三传统教育使人服从 命令现代教育则使人寻找真理第四传统教育是静的望后的现代教育 则是动的向前的第五传统教育的理想效果是八股文章现代教育则使人 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529533页 9 有科学的思想他

35、把学习进行分类一是技巧的获得以纯熟为贵以学到 得心应手为目标二是知识的获得以记忆为贵以学到能够复述为目 标三是材料的领悟以理解为贵以学到能够类化和应用为目标四是 问题的解决以思考为贵以学到能够明白因果关系追溯事物发展的程序 并能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研究目前的问题以构造新的原则或发展新的知 识为目标他认为这四类学习又可归为两个层次 记忆水平的学习和理解水 平的学习教师应努力使学生达到后一种水平的学习他在批评传统教育弊端 的同时也提出诱导学生学习的观点即三种诱因理智的诱因 给 予指定的 功课规定成功的目标时时使学生知道自己进展的状况情绪的诱因 惩 罚是消极的诱因酬报是积极的诱因社会的诱因 使儿童

36、欣赏社会的嘉 许并重视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 阮镜清在他的著作中研究了学习心理的基本问题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人类的基本行为及其发展和行为发展的类 型他还辟专章讨论如下几个学习心理的具体问题学习的基本要素 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定律学习的进步学习的主观条件 学习的客观条件学习的转移和学习结果的测量值得一提的 是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已开始比较自觉地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指导思 想去剖析西方学习心理流派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件了不起的 事情还应提及的是阮镜清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并结合苛勒的实验于1933 年发表了桑代克的分析说是否能解释一切学习一文对桑代克一切学习 都是分析的的命题进行诘难

37、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理观点 此外陆志韦在1922年所发表的博士论文修订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 论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也为学习心理的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 4教学心理 教学心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心理研究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杨 泽中在教育研究第76期上发表的长篇论文各级教师性能的研究作者 在文中指出教师心理品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形成学生习惯的意义其中涉及 教师性能与教学效率教师性能与学生习惯的关系作者在文章最后进一步阐 述了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举凡青年的前途民族的文化国家的兴衰隆 替等还都不是以教师性能的美丑善恶作它们的马首是瞻么 5差异心理 在我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史范畴内另外一个著

38、名的论战是关于测验的 论战1921年廖世承与陈鹤琴合编出版了智力测验法一书这是我国学者 正式介绍科学测验法之始1922年是中国心理测验史上最丰收的一年我国许 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心理测验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人将国外许多量表译成中 1 0 文有人修订一些国外著名量表有人编制自己的量表随着心理与教育测验 的兴起一场围绕测验的论战拉开了序幕首先是张师石于1923年11月17日在 学灯上发表德尔满氏来沪测验各小校的我见从测验的方法和试 题内容两方面对测验进行质疑接着该报又发表了许多篇关于测验的文章较 著名的有周志超的为怀疑测验者进一解陆并谦的解释张君师石对于测 验方法的怀疑和李清悚的柏格莱对于智力测验之批

39、判李清悚借鉴 W柏格莱在美国芝加哥教授会议席上的平民教育与IQ一文的观点从理 论的高度上对测验进行反诘提醒大家不要取西方精华糟粕同食要慎重 对待西方的心理教育测验法 1935年王书林总结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验的有关成果撰写心理与教育 测量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详细介绍了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测量要素 与方法测量理论等作者还明确提出了心理测量在教育上的意义和作用测 量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乏的工具不晓得学生的先天能力便不 能了解学生更不能施以相当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假设没有法子可以测量 等于空论教授的方法要靠科学的测量去决定其适用与否教师的效率要 用科学的测量去决定学校行政的效率学生成绩的高低以及学生

40、努力的程 度也要用科学的测量去决定测量不能使教育机械化更不能缩小学生成绩的 参差 此外1921年至1923年周学章制订国文量表陆志韦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于 1924年和1936年先后两次修订比奈 西蒙智力测验第二次修订与吴天敏合 作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次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证明书30年 代中期肖孝嵘修订墨跋智力量表古氏画人测验普雷塞XO测 验勒氏品质评定和马士道人格评定等量表也为我国现代教育心 理学差异心理的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二实证研究 1德育心理 钱苹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各种惩罚方法的心理倾向的研究可作为德育 心理实验研究的代表其成果集中于小学高年级生对于教师各种惩戒方式的 心理倾向一文共有

41、七点结论1五六年级学生所最愿意接受的惩戒 方式是教师的诚意劝导2学生对于和优良同学比较罚做额外 工作及报告家长等惩戒方式也倾向于愿意接受3学生对于教师的 冷淡表示厌恶的倾向4学生对于教师的讥讽态度也十分厌恶它 往往引起学生的怨恨的和忿怒的心理5学生对于开除学籍和剥夺名 誉奖状等惩罚也非常厌恶6学生对于辱骂记过留堂 载于教育研究第76期 1 1 罚站请同学公判扣分当众悔过笞打及禁止游 戏等厌恶倾向虽没有上述四项来得显著但也不是他们所愿接受的7 学生对各种惩戒方式的好恶倾向在年级性别及年龄上并无显著差异 2学习心理 这时期很有特色的学习心理实证研究代表有钱苹的内外倾之品质与智力 及学习成绩之关系和

42、钟鲁斋的两性学习差异的调查与研究 钱苹以中央大学实验小学的64名学生为被试用马士通Marston内外倾 评定量表和萧孝嵘所修订的古氏Goodenough画人测验为测验工具所 得结论如下1具有外倾品质者的社会科目之成绩较具有内倾品质者为优 这或许因为他们对于社会的环境易于感觉且富于好奇心及探讨之兴趣所致 2外倾之品质与自然科学之相关亦较内倾为高这个发现似乎出人意料其 实也不奇怪因为对于自然科学的探讨正需要活泼之精神敏捷之动作试探 之勇气并应有决断自信及倡导之能力3内外倾两种品质与国文及数学 的相关都很低这就表示内外倾与此两种科目的成绩都没有多大的关系4 内外倾的两种品质与个人智力的相关为最小通常

43、认为好动或好露头角是一种 聪明的表现但现在的结果推翻了这个结论个人智力的高低与内外倾品质没 有什么相关 钟鲁斋的研究结果是1在智力方面女子的记忆力优于男子男子的 智商平均数优于女子分别为93. 4和88. 32在择业方面女生的范围较 窄大多选择看护医生中小学教师养蚕刺绣等慈善性的不用力气 的不大冒险的职业男生的范围较广倾向于选择用力气的思考的冒险 的如科学家海关职员航海新闻记者军官银行家律师畜牧耕 种工程师等3在品性方面男子表现为好事的好活动的好做领袖 的有独立创作才能勇猛的气力做事主急进主冒险所以利于对外利 于卫国利于作战女生则表现为同情的勤勉的恐怖的坚忍的做事主 保守主稳健所以利于对内利于

44、治家4在学习科目方面男子优于女 子的科目是要用理想的论理的如算学化学常识社会和自然历 史经济科目等女子优于男子的科目是属文学的记忆的书写的如英 文国语法文文字记忆音乐书写拼写等科男女生差异不大的科目 如工艺美术等科5在课外活动方面男子的活动种类多较复杂是好 动的如游艺演说栽花养动物游公园等女子则较少是比较单纯 的是好静的如看小说看戏等偏多至于刺绣则完全是女子的事在阅读 兴趣方面男子一般兴趣较复杂趋于博览女子则比较单纯以小说为多 而在诗歌和故事童话方面无显著差异6在学习成绩方面男生的平均 内外倾之品质与智力及学习成绩之关系,载心理半年刊2卷2期(1935年6月号) 1 2 成绩仅优于女生1.7分

45、几乎男女相等但在成绩的分布上男子的优劣相差较 大最优者和最劣者都是男子居多女子的成绩则比较平均 3教学心理 关于教师心理的实证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两个一是南京东南大学关于教师 效率的研究二是姚以齐的中国中小学教师问题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曾用记分法调查教师的效率总计分为1000分将教师相关 方面的要点详加分析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分成四组每组下又分许多项 目其结果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分数如下1人格218包括态度 28言语52衣饰42体格33和性情63等五项2 学业217包括基本的113教育的104两项3教学经验 95包括普通的45专门的50两项4教学技能470教 学历程345教室管理124两项 姚以齐在教师心

46、理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集中于中国中小学教师问题研 究一文他调查了1632名中小学生其结果有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最喜 欢的教师之心理品质男生最喜欢的教师特点有学问优美教法良好热 心人格高尚女生则为学问优美教法良好人格高尚热心办事公 平高中学生喜欢的教师除上述品质以外还很重视思想新颖一条2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之心理品质男生最不喜欢的教员特点有学问浅陋教 法不良敷衍人格卑污思想腐败女生则为教法不良学问浅陋敷 衍人格卑污讥笑学生装模作样3学生理想中的教师形象男生理想 中的教师具有这样的形象智识顶完备做事顶热心经验顶丰富人格高 尚专业顶精良女生则为做事顶热心经验顶丰富智识顶完备人格顶 高尚行为顶良好高中学生

47、除此外尚有身体顶坚强等条 此外张宗麟的乡村教育高钱四的中国民众教育服务人员问 题太玄的教师心理与儿童心理和陈振名的广州市小学教师生活之研 究等皆涉及这方面研究 学科心理是中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最有特色的研究在其实证研究方面 以艾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成果也最多其他为学科心理作出贡献的还有周先 庚沈有乾俞子夷等人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艾伟毕生从事学科心理的学术研究他在汉字心理阅读心理中学国文 教学心理和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等方面皆有自己独到的创造性研究在当时影响 颇大至今仍有值得参考学习的价值 在汉字心理研究方面艾伟首先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吾人在汉字心理实 厦门大学教育学院研究丛刊之二, 钟鲁斋: 两性

48、学习差异的调查与研究, 厦门大学1 9 3 2 年印行 杨怀中各级教师性能的研究,载教育研究第76期 1924年中国中小学教师问题研究 1 3 验中所蕲求者无他在乎发现便利学习之种种因素而已他在这方面研究投 入半生心血历时25载按其研究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 1923-1925这段时间艾伟正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所做研究 都以美国学生为主要被试主要是考察汉字的学习历程并提出一些应用性建 议当时他所做的三项实验依次为测验应试者的字形观察力的观察测 验用两种教师方法以比较学习上之结果讲室情形下之学习历程 2发展阶段1926-1937回国后艾伟继续搞汉字心理研究而且研究的 深度及广度都空

49、前增进基本上形成独特体系这时期其研究主要涉及字量 错字心理汉字排列及音义分析四个领域他于1936年发表从汉字心理研究 上讨论简体字一文作为这段时期研究的总结作者在文中再次强调了简体 字的必行性并且提出六条汉字简化原则避免形状极其相似之简体字多用 横直线和相称的笔画少用曲斜线的笔画两偏旁之笔画数比率不宜相差太 远设法顾到六书条件或造字时之原意形声字中借偏旁而得者应避免例外 少造形义毫无关系之简体字3尾声阶段1937-1949艾伟的汉字心理 研究到30年代末达到顶峰之后此项研究在其整体研究结构中比重逐渐降低 并进入著述总结阶段在这段时期内他做了一些汉字排列问题汉字书写 书法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培养了一批汉字心理研究的后继 者例如杨继本就是艾伟培养的一名优秀的硕士生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汉字 构造在学习上之影响在当时颇有影响1949年艾伟的汉字问题由中华书 局出版该书忠实记载了他的汉字心理研究经过及成果也为他在这方面的研 究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在阅读心理研究方面艾伟的研究颇具现实意义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 教育心理学的依据从1938年到1944年夏围绕着小学国语他先后展开了一 系列默读心理研究我国儿童国语默读能力测量默读与朗读的比较研究默 读练习的进展研究和默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