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160-1997.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042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7160-19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T 17160-19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T 17160-199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T 17160-199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T 17160-199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7160-19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7160-1997.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 B / T 1 7 1 6 0 -1 9 9 7 前言 本标准在国内属首次制定。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地形图数字化所 能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 参考国外及国内有关部门对地形图数字化的技术要求而 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坤、 赵力彬、 贾广业、 马全贵。 本标准委托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1 : 5 0 0 , 1: 1 0 0 0 , 1: z 0 0 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 B

2、/ T 1 7 1 6 0 -1 9 9 7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d i g i t i s i n g o f 1 , 5 0 0 , , , 1 0 0 0 a n d 1 : 2 0 0 0 t o p o g r a p h i c m a p 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1 : 5 0 0 , 1 e 1 0 0 0 , 1 z 2 0 0 0 地形图为信息源, 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 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 息。 相应比 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

3、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7 9 2 9 -1 9 9 5 1: 5 0 0 1: 1 0 0 0 GB 1 4 8 0 4 - 9 3 1.5 0 0 3 术语 3 . 1 T - 作底图 w o r k i n g b a s e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 . 2 检查图c h e c k m a p 1:1 0 0 0 1: na ap 1 : 2 0 0 。 地形图图式 2 0 0 。 地形图

4、要素分类与代码 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 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 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 4 . 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 一般选用A l ( 8 4 1 m m X 5 9 7 m m ) 幅面 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 m 3 9 4 线, 精度不低于。 . 1 2 7 m m。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 相应的数字化仪。 4 . 2 扫描仪 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 其分辨率应满足8 . 2 . 4 . 1 的精度要求, 一般不小于每c m 1 5 7 点 4 . 3

5、绘图仪 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动态误差不大于。1 m m; b ) 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 5 m m; 国家技术监餐局1 9 9 7 一 1 2 一 1 6 批准1 9 9 8 一 0 8 一 0 1 实施 G B / T 1 7 1 6 0 -1 9 9 7 c ) 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 4 1 m mX5 9 7 m m( A l 幅面) 。 4 , 4 数字化软件 4 . 4 . 1 软件的使用环境 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 并便子和通用的数字化仪、 扫描仪、 绘图仪进 行通讯 4 . 4 . 2 数据采集软件 4 . 4 . 2 . 1

6、 手扶跟踪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 )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人方法; b ) 对工作底图的重复定位能进行较差对比和超限提示; c ) 能按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仿射变换; d ) 至少应具有点方式和流方 一 式两种输人方法; e ) 对当前目 标的编辑功能, 如删除、 移动、 延长、 连接等。 44 . 2 . 2 扫描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 )图纸变形改正及扫描机械误差改正; b ) 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 c ) 图象编辑功能; d ) 对当前目 标的编辑功能; e ) 二值化、 细化和矢量化 4 . 4 . 3 编辑处理软件 编辑处理软件应具备以下 基本功

7、能: a ) 图形编辑功能 1 ) 能进行图 形显示和屏幕图 像存贮, 开窗放大、 缩小、 检索; 2 ) 能将检索结果形成原图形数据文件的一个子文件, 增补、 删除图形实体; 3 ) 对图形进行平移、 旋转、 复制、 分割、 连接和拉伸等编辑修改; 4 ) 对数字与文字注记作相应的编辑与修改; 5 ) 图幅接边。 b ) 建立要素的位置信息和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c ) 地图投影变换。 4 . 4 . 4 成果输出软件 4 . 4 . 4 门图形输出软件 图形输出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 ) 绘图设备的选择, 包括绘图仪的选择以及不同绘图仪的驱动、 通讯协议、 绘图坐标转换和绘图尺 寸 配准

8、等; b ) 绘图内容的选择, 可进行单要素或多要素图形输出; c ) 输出形式的选择, 可通过显示器或绘图仪输出; d )图形符号开发和汉字处理, 能用开发的图形符号库输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图; e ) 符号与颜色的选择; f ) 图 廓的整饰。 4 . 4 - 4 . 2 数据输出软件 a ) 应能将所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国家颁布的标准格式; b ) 能输出关于测区情况和作业情况的统计数据。 G B / T 1 7 1 6 0 -1 9 9 7 5 工作底图的质f要求 a ) 工作底图一般应为聚醋薄膜图, 其变形应小于。 . 2 b ) 检查工作底图是否符合第5 章的要求, 特别注意对图廓边长的

9、检查, 以 保证图幅定位的精度; c ) 按8 . 1 . 2 要求对工作底图进行预处理; d ) 检查数据采集所需的软件及其支持软件是否安装齐备, 应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确保采集数 据的可靠性; e ) 准备好作业过程中所需资料及图历薄 见附录AC 提示的附录门. 8 . 1 . 2 工作底图预处理 8 门. 2 门图面的预处理 a ) 检查工作底图与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 线状要素的连续性( 如道路、 河流、 境界的走向, 名称、 等 级是否一致、 等高线是否连续等) ; 面状地物( 如水域、 植被、 房屋及大型工矿建筑物等) 是否闭合。 发现问 题应作处理并记录在图历簿中。 b ) 节

10、点标识 图上 应对以下节点进行标识: 1 ) 线状目标的起迄点、 平面交又点; 2 ) 线状目 标之间及其与面状地物边线的投影交叉点; 3 ) 同一线状目 标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 4 ) 闭合曲线上为建立拓扑面所添加的节点; 5 ) 线状目 标和面状目 标的边线与图边的交叉点; 6 ) 为便于添加有关线状或面状目 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 而将目标划分成目标段时的划分点 c ) 根据需要添补不完整的线划。 d ) 对图上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部分, 应加绘其概略范围线, 如复合植被、 土质类别、 沼泽、 水中 滩等。 8 . 1 . 2 . 2 属性数据的预处理 对于图上不易区分的

11、要素类别和属性应在预处理图上予以标识, 如标明同一线状地物的属性变化 和具有多重属性的地物的编码( 区分主码和辅码) 等。 8 . 1 . 3 数据采集及要素间的拓扑关系 8 . 1 . 3 . 1 按要求正确填写图历簿, 做好每次工作记录。 8 . 1 . 3 . 2 每次数据采集工作开始前, 必须进行工作底图的定位工作。 工作底图的定位误差应满足8 . 1 . 4 的规定, 经检查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作业, 并将定位误差情况填入图历薄, 在作业进行或结束时, 必须进 行工作底图定位检查。 G B / T 1 7 1 6 0 -1 9 9 7 8 门. 3 . 3 按第6 章要求进行分层数据采

12、集。 层需合并时, 应由作业区域设计书统一规定, 作业人员不得 自 行处理。 8 . 1 . 3 . 4 图上要素的分类代码按照G B 1 4 8 0 4 执行。 作业时应根据数据采集软件的要求正确输入其代 码和附属信息。 8 . 1 . 3 . 5 根据G B 7 9 2 9 规定的图形符号定位点( 线) 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点的点位误差不大于 。 . 1 m m。采集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边界时, 应根据矢距大小调整采点步距, 相邻采集点间线段与曲线之间 的矢距应小于0 . 1 5 m m. 采点步距 8 . 1 . 3 . 6 各数据层中均须存放图廓点理论坐标。 内图廓线、 坐标网格应采用理论

13、值生成, 等级平面控制 点应采用实测坐标生成, 不得采用数字化方式产生。 8 . 1 . 3 . 7 面状要素应构成闭合多边形。 为保证面状要素闭合所加绘辅助线的分类代码为该面状要素分 类代码+9 9 9 9 表示。 8 . 1 . 3 . 8 面要素的每个多边形内必须有一个( 且只能有一个) 标识点, 其分类代码为该多边形所代表的 面状要素的分类代码。 8 . 1 . 3 . 9 在预处理图上对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加绘的范围线, 按辅助线( 代码为该面状要素分类 代码十9 9 9 9 ) 采集, 其多边形标识点的分类代码为该范围内主要植被或土质类别的代码, 次要植被或土 质类别则按点状目标

14、采集; 无法勾绘范围线的均按点状目标采集。 8 . 1 . 3 . 1 0 线状要素均按实线数字化并保持其连续性( 如被桥梁符号切断的公路、 铁路、 河流、 管线; 双 线河及湖泊水面上的境界线等) 。 在线状目 标与线状目 标或与面状目 标相交( 如桥梁) 或重叠( 如隧道) 处 附近, 应将线状目 标或面状目 标划分成目 标段进行采集, 以便根据采集软件的要求, 建立相关目 标段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表。 8 . 1 . 3 . 1 1 图上不对称线状符号( 如堤、 自 然保护区界等) 应将符号画齿部分位于数字化过程中鼠标前 进方向的右侧。 8 . 1 . 3 . 1 2 河流应从上游向下

15、游进行数字化。 对双线河左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十1 0 0 0 0 , 右 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2 0 0 0 0 . 8 . 1 . 3 . 1 3 凡方向固定或无方向性的点状符号只采集其定位点坐标。有向点状符号, 如泉、 地下建筑物 出入口 等应先采集其定位点, 再采集其方向点。其方向点定在过该有向点状符号定位点的中轴线上 8 . 1 . 3 . 1 4 具有多重属性的公共边, 只可数字化一次, 存放在其主属性所属的层中, 其分类代码为主属 J性 的代码。 该公共边在次属性层中的位置信息应采用拷贝的方法生成, 其分类代码用次属性层中的代码 +9 9 9 9 表示。 8,

16、. 3 . 巧图中要素中凡隐含有高程信息的数字化目 标, 应按要求正确输入高程信息。 8 . 1 . 3 . 1 6 图面注记的采集应正确无误, 其字体、 字号、 定位点、 方向及间隔应符合G B 7 9 2 9 的规定。 8 . 1 . 3 . 1 7 根据所采用软件功能和要求进行图形数据的编辑, 并进行接边处理工作 8 . 1 . 3 . 1 8 根据数据采集所采用软件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建立各目 标间的拓扑关系。 5 2 z G s / T 1 7 1 6 0 -1 9 9 7 8 . 1 . 4 作业精度要求 工作底图定位中误差不超过士。 . 1 6 m m o 工作底图重复定位误差最

17、大较差绝对值不超过 。 . 1 6 m m. 点状符号采点中误差不超过士。 . 2 0 m m 。线状符号跟踪中误差不超过士。 . 2 5 m m 图幅接边误差小于数字化输入跟踪方式的平面位移中 误差的2V - 2 倍。 8 门. 5 检查图输出 8 门. 5 门根据检查需要, 选择绘图内容及输出形式。 8 . 1 . 5 . 2 检查图应采用聚醋薄膜或变形小、 表面光洁的纸张绘制; 所采用的绘图笔应满足精度检查的 要求 8 . 1 . 5 . 3 检查方法一般应采用检查图与工作底图套合的方法进行。 8 . 1 . 5 . 4 检查图精度 图廓点、 公里网点及等级平面控制点点位误差不超过 。

18、. 1 2 m m 图廓边长误差不超过。 . 2 m m, 对角线误差不超过 。 . 3 m m 相对于工作底图, 点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超过士。 . 2 5 m m, 线状、 面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 超过士0 . 3 0 m m, 8 . 1 . 6 作业内容检查 在手扶跟踪数字化作业完成后, 应进行各作业过程内容和要求的检查, 其内容包括: a ) 文件及控制信息完整、 正确; b ) 图幅定位误差是否符合限差规定; c ) 图内各要素的采集是否有错漏; a ) 图内各要素代码及附属信息是否完整、 正确; e ) 采集点的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之内; f ) 分层是否正确; 9 ) 拓扑关

19、系是否正确; h ) 接边数据的修改值是否符合限差规定; i )图历簿是否填写齐全 8 . 2 扫描数字化 8 . 2 . , 准备工作 扫描数字化的准备工作除了满足 8 . 1 . 1 和 8 . 1 . 2中的各项要求外, 还应检查工作底图是否十净整 洁, 线划、 注记是否清晰。如工作底图质量不好, 可进行修补或重新标描。 当图幅尺寸大于扫描窗口 尺寸须作分块扫描时, 应在工作底图上绘出分块标志。 分块标志可使用坐 标格网 8 . 2 . 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采用屏幕跟踪的方式进行 a ) 对扫描获取的数据去噪声; b ) 按第6 章的分层要求和8 . 1 . 3 条的要求进行各要素的屏

20、幕跟踪数据采集。 B - 2 . 3 栅矢转换与数据处理 a ) 对编辑好的栅格图形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 b ) 对扫描数字化不能处理的要素( 如用虚线表示的时令河、 湖以及沼泽、 盐田等) , 可在屏幕上或利 用手扶数字化仪进行补充采集输人; c )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d ) 若采用分块扫描, 应按照所用软件的要求进行块之间的拼接, 拼接后的要素应做到编号统一, 坐 标严格唯一 G B / T 1 7 1 6 0 -1 9 9 7 8 . 2 . 4 精度要求 8 . 2 . 4 . , 作业精度 图形定位控制点的扫描误差不大于。 . 1 m me 相对于工作底图, 矢量化后的扫描

21、点位误差不大于0 . 1 5 m m, 线划误差不大于。 . 2 m m 接边误差不大于扫描输入方式的平面位移中 误差的2倍。 8 . 2 . 4 . 2 检查图精度 应符合8 . 1 . 5 . 4 给出的精度要求。 82 . 5 作业内容检查 扫描数字化的各作业过程内容的检查除了满足8 . 1 . 6 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外, 还应包括: a ) 高程点和高程特征点输入是否正确; b ) 图形编辑工作有无差错; c ) 等高线高程及图内各要素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是否正确。 9 成果上交 数字化工作完成后, 应在成果资料整理上交前对成果进行认真自我检校, 做到清楚、 齐全、 确保无 上交的成果资

22、料应包括: a ) 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 b ) 工作底图; c ) 存有地形图数据的介质 d ) 检查报告; e ) 图历簿。 月on乙 9.误9. c s / T 1 7 1 6 0 -1 9 9 7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图历薄 图名 图号 比例尺采用坐标系 图廓点坐标 左下角坐标 X : y: 右上角坐标 X : y: 图幅尺寸 上边 1 力 11 1 】 下边 m m 左边 m m 右边 幻 m 对角线 nl m 出版单位出版日期 数字化单位数字化方式 作业员 作业 日期 工 定 作 位 底 精 图 度 检查员检查 日期 修改员修改日期 图 面 问 题 及 处 理 52 5

23、*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