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143.6-1997.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098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8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7143.6-19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BT 17143.6-19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BT 17143.6-199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BT 17143.6-199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BT 17143.6-199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7143.6-19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7143.6-1997.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 S O / I E C 1 0 1 6 4 - 6 : 1 9 9 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 日 志控制功能 。 G B / T 1 7 1 4 3 在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 总标题下, 目 前包括以下8 个部分: 第1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1 ) ; 客体管理功能 第2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2 ) : 状态管理功能 第3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3 ) : 表示关系的属性 第4 部分( 即G B / T

2、 1 7 1 4 3 . 4 ) : 告替报告功能 第5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5 ) : 事件报告管理功能 第6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6 ) 旧 志控制功能 第7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7 ) : 安全告警报告功能 第8 部分( 即G B / T 1 7 1 4 3 . 8 ) : 安全审计跟踪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洪仁、 周小华、 任国贤。

3、 G B / r 1 7 1 4 3 . 6 -1 9 9 7 I S O / I E C前言 I S O ( 国际标准化组织) 和I E C ( 国际电工委员会) 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 他们都 是I S O或I E C的成员国) 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 准。 I S O和I E 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 与I S O和I E 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 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对于信息技术, I S O和I E 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 即I S O / I E C J T C 1 。由 联合

4、技术委员会提 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 至少需要7 5 肠的参与表决的国 家成员体投票赞成。 I S O / I E C 1 0 1 6 4 - 6 是由I S O / I E C J T C l “ 信息技术” 联合技术委员会的S C 2 1 “ 开放系统互连、 数据管 理和开放分布式处理” 与C C I T T合作制定的。等同文本为C C I T T X . 7 3 5 , I S O / I E C 1 0 1 6 4 在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 总标题下, 目 前包括以下1 5 个部分: 第 1 部分: 客体管理功能 第2 部分: 状态管理功

5、能 第3 部分: 表示关系的属性 第4 部分: 告替报告功能 第5 部分: 事件报告管理功能 第6 部分: 日 志控制功能 第7 部分: 安全告警报告功能 第8 部分: 安全审计跟踪功能 第9 部分: 访问控制的客体和属性 第1 。 部分: 记帐计量功能 第1 1 部分: 工作负荷监控功能 第1 2 部分: 测试管理功能 第1 3 部分: 概括功能 第1 4 部分: 可信度及诊断测试分类 第 1 5 部分: 调度功能 附录A和附录B仅提供参考信息。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引言 GB / T 1 7 1 4 3 下标准有关: GB / T 1 6 6 4

6、4 GB / T 1 7 1 4 2 GB / T 1 7 1 7 5 G B / T 1 6 6 4 5 是遵照G B 9 3 8 7 和G B / T 9 3 8 7 . 4 制定的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G B / T 1 7 1 4 3 与以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综述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 家标 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 第 6 部分: 日志控制功能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i d t I S O / I E C 1 0 1

7、 6 4 - 6 : 1 9 9 3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p e n S y s t e m s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 S y s t e m s Ma n a g e m e n t -P a r t 6 : L o g c o n t r o l f u n c t i o n 1 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一种系统管理功能, 它供应用进程在集中式或分散式管理环境中交互, 以便用于 G B / T 9 3 8 7 . 4 所定义的系 统管理。 本标准定义的是日 志 控制功能, 它由 服务

8、和两个功能单元组成。 本功 能归属于G B 9 3 8 7 的应用层, 并按G B / T 1 7 1 7 6 提供的模型定义。 系统管理功能的作用由G B / T 1 7 1 4 2 描述。 本标准 建立日志控制功能的用户需求; 建立将本功能提供的服务与用户需求相联系的模型; 定义由本功能提供的服务; 规定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协议, 定义服务与S MI 操作和通知之间的关系; 定义与其他系统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规定一致性要求。 本标准 不定义旨 在提供日志控制功能的任何实现的特性; 不规定由日 志控制功能的用户完成管理的方式; 不定义任何导致使用日 志控制功能的交互的特性; 不规定建立、 正

9、常释放和异常释放管理联系所必需的服务; 不规定为使用日 志控制功能或任何有关活动所需要的授权; 不定义与特定协议机管理有关的被管客体。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9 3 8 7 -8 8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G d t I S O 7 4 9 8 : 1 9 8 4 , e g v C C I T T X . 2 0 0 : 1 9 8 8 ) G B / T 9 3 8 7 . 4 -1 9 9 6 信息处

10、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4 部分: 管理框架 G d t I S O / I E C 7 4 9 8 - 4 : 1 9 8 9 , e g v C C I T T X . 7 0 0 : 1 9 9 2 ) G B / T 1 5 1 2 9 -9 4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服务约定( id t I S O / T R 8 5 0 9 : 1 9 8 7 , e g v C C I T T X . 2 1 0 : 1 9 8 8 )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7 门2 门5 批准1 9 9 8 一 0 8 一 0 1 实施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11、 9 7 G B / T 1 6 2 6 3 - 1 9 9 6 GB / T 1 6 6 4 4 - 1 9 9 6 GB / T 1 7 1 4 2 -1 9 9 7 GB / T 1 7 1 4 3 . 1 - 1 9 9 7 GB / T 1 7 1 4 3 . 2 - 1 9 9 7 GB / T 1 7 1 4 3 . 4 -1 9 9 7 GB / T 1 7 1 4 3 . 5 - 1 9 9 7 GB / T 1 7 1 7 5 . 2 - 1 9 9 7 G B / T 1 7 1 7 6 -1 9 9 7 GB / T 1 7 1 7 8 . 1 - 1 9 9 7 信息

12、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抽象语法记法一( A S N . 1 ) 基本编码规则规范 ( i d t I S O / I E C 8 8 2 5 : 1 9 9 0 , e g v C C I T T X . 2 0 9 : 1 9 8 8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 i d t I S O / I E C 9 5 9 5 : 1 9 9 1 , e g v C C I T T X . 7 1 0 : 1 9 9 1 )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综述( id t I S O / I E C 1 0 0 4 0 : 1 9 9 2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第1 部分: 客

13、体管理功能( i d t I S O / I E C 1 0 1 6 4 - 1 : 1 9 9 3 ) 信息 技术 开 放系 统互连 系 统管 理 第2 部分。 状态 管理功能( i d t I S O / I E C 1 0 1 6 4 - 2 : 1 9 9 3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第4 部分: 告警报告功能( i d t I S O / I E C 1 0 1 6 4 - 4 : 1 9 9 2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第 5 部分: 事件报告管理功能 ( i d t I S O/ I E C 1 0 1 6 4 - 5 : 1 9 9 3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14、管理信息结构第2 部分: 管理信息定义 ( i d t I S OAE C 1 0 1 6 5 - 2 : 1 9 9 2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应用层结构( i d t I S O / I E C 9 5 4 5 : 1 9 9 4 )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 1 部分: 基本概念 ( I S O/ I E C 9 6 4 6 - 1 : 1 9 9 4 )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基本参考模型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9 3 8 7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系统管理。 3 . 2 服务约定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 T 1 5 1 2 9 中定义的下列术

15、语: 原语。 3 . 3 管理框架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 T 9 3 8 7 . 4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 ) 管理信息; b ) 被管客体; c ) 系统管理应用实体。 3 . 4 系统管理综述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 T 1 7 1 4 2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 ) 代理作用; b ) 依赖一致性; c ) 一般一致性, d ) 管理应用协议; e ) 管理支持客体; f ) 管理者作用; 9 ) 通知; h ) 系统管理功能单元; i ) 系统管理操作。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3 . 5 事件报告管理功能定义 本标准采用( ; B / T

16、 1 7 1 4 3 . 5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辨别器输入客体。 3 . 6 公用管理信息服务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 T 1 6 6 4 4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属性。 3 . 7 O S I 一致性测试定义 本标准采用G B / T 1 7 1 7 8 . 1 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系统一致性声明。 3 . 8 补充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8 . 1 日志l o g 以用作日 志记录档案库的资源为模型的管理支持客体类。 3 . 8 . 2 日 志 记 录 l o g r e c o r d 以储存在日志中的信息单元为模型的管理支持客体类。 3 . 8 . 3 潜在日 志记录

17、p o t e n t i a l l o g r e c o r d 一种为辨别日 志中所含信息而定义的辨别器输入客体。潜在日 志记录由日 志中包含日 志记录所需 的全部信息组成。 4 缩略语 A S N . 1抽象语法记法一 C MI S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C MI S E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元素 I d标识符 MA P D U管理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P D U协议数据单元 S MA E系统管理应用实体 S MF U系统管理功能单元 S MI管理信息结构 5 约定 本标准使用G B / T 1 5 1 2 9 中O S I 服务约定的一些描述性约定。 6 需求 为了多种管理功能的需要, 能够保留可

18、能已 经发生的事件, 或者可能已由 各种客体执行或已 在各种 客体上执行的操作的有关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在一个实际的开放系统中, 各种资源可以被编址以存储这 种信息。在O s l 管理中, 这些资源为日 志以及在日 志中包含的日 志记录所模型化。 管理需要待记入日 志可以随时变化的信息类型。此外, 当从日 志中检索这种信息时, 管理者必须能 够确定在任何时刻修改的日 志中 是否丢失了任何记录或者存储在日 志中的记录特征。 呈现上述需要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a ) 灵活的日 志控制服务的定义, 它应允许管理系统选择要记人一个特定日 志中的记录, b ) 外部系统有能力修改在日 志登记记录时使用的标

19、准; c ) 外部系统有能力确定是否修改了日志登记特征或者是否丢失了日 志记录,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d ) 规定一个机制来控制发生日 志登记的时间( 例如暂停和恢复日志登记) ; e ) 外部系统有能力检索和删除日 志记录; f ) 外部系统有能力创建和删除日 志。 了 日志控制功能模型 了 . 1 引言 日 志控制功能模型描述了在开放系统中提供将信息记入日 志的概念部件。该模型还描述了控制这 些部件的消息。图 1 是系统日志登记能力的图解说明。 被管客休 通知 日志预处理 潜在日志报告 日志 事件报告 响 应1 控制 图 1 日 志管理模型 从概念

20、上讲, 日 志存储入事件报告和局部系统通知。然而, 日志能用来存储由局部开放系统中的通 知、 入事件报告和开放系统接收或发送的P D U所派生的信息。这三种信息源以两种基本方式被模型 化, 因此, 从概念上讲, 日志只处理事件报告和局部系统通知。 概念的日志预处理功能接收来自 局部系统范围内的被管客体的通知并形成潜在日 志记录。从 概念上讲, 这些潜在日志记录分布于局部开放系统内包含的所有日 志。为了辨别, 潜在日 志记录仅被日 志看成是辨别器输入客体, 并在局部系统之外是不可见的。 要记入日志的P D U( 而不是系统管理事件报告) 被模型化为按上述方式处理的局部系统通知。因 而, 生成这些

21、P D U的资源必须由一个被管客体来表示。这使得处理P D U和处理局部系统通知完全一 样. 注: 定义哪些P D U生成通知及其相关参数, 是代表协议实体的限定被管客体中特定层组的职贵。 尤其是, 可以观察 到系统管理应用P D U应产生可能要记入日志的通知。 为了允许在日志中记入输入的P D U, 必须定义一个可以含有内部通知及相关参数的日志记录被管 客体类的子类。 另一个方面, 系统管理事件报告不被模型化产生通知, 而被直接表示成为记入日 志待处理。 入事件报告从概念上被分布在接收开放系统内的所有日志。 除了概念性地存储日志信息外旧 志还确定哪些信息要记入日 志。每个日 志含有一个辨别器

22、构造, 它规定潜在日 志记录或收到的事件报告为被挑选作日志 登记而必须具有的特征。为日 志登记选择的信 息用作为日 志登记进程( 例如: 记录标识符和日 志登记时间) 的一部分的附加信息予以补充。 每个记录有 一个在记录创建时指定的标识符属性值。 这些值按上升顺序局部地指定。 因此, 标识符属性能用来确定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日 志中记录创建的次序。 7 . 2 日志模型 日志是记录的档案库, 也是开放实系统中日志登记资源的O S I 抽象。 记录含有被记入日志的信息。 日志被管客体类以一个必备包和几个条件包为特征; 这些包为日 志提供下列能力: 必备

23、日志包 该包有下列特征: 日 志标识符, 它唯一地标识一个与其上级被管客体相关的日 志实例; 行政状态和操作状态, 它表示日 志的状态; 要记人日 志的信息的类型描述。该特性由 辨别器构造属性支持, 当达到其最大容量时日志的特性。该特性由日 志满动作属性支持; 当创建、 删除、 哲停、 恢复和修改日志时生成通知。该特性由G B / T 1 7 1 4 3 . 1 和 G B / T 1 7 1 4 3 . 2 的客体创建、 客体删除、 状态改变和属性值改变通知支持。 有限日志长度条件包 该包有下列特征: 最大日 志长度( 它可能是不确定的) 。该特性由最大日 志长度属性支持, 当前日志长度,

24、它由当前日志长度属性支持; 日 志中当前记录数。 它可同当前日 志长度一道用来获得平均记录长度的估计值, 井因 此获 得还可记入日志的记录数目。该特性由记录数属性支持。 调度条件包 日 志控制功能使用几个条件包提供调度日 志活动的多层次技巧。 这些包的特征如下: 日 志登记为活动的时间。 该特性由 包含有关调度信息的条件包中与时间有关的属性支持。 日 志告替条件包 该包有下列特征: 定义为最大日 志长度百分比的容量告警阅值。 容量告警阅值用于生成将指出已 经达到各 种程度日 志满条件的事件。该特性由容量告警阅值属性支持。 8 类月定义 本标准提供与日 志和日 志记录被管客体有关的被管客体、 属

25、性和通知的类属定义。 a . 1 被管客体 a . 1 . 1 日志被管客体 8 . 1 . 1 . 1 必备日 志包 为日 志类定义下列必备属性。 8 . 1 . 1 . 1 . 1 日 志标识符 该属性用来唯一地标识日志实例。 8, 门. 1 . 2 辨别器构造 该属性规定对要记入日 志的信息的测试。辨别器构造可以对要记人日 志的信息的任何参数进行操 作。 8 . 1 . 1 . 1 . 3 行政状态 该属性表示日 志执行其功能的行政能力。定义下列行政状态: a ) 未锁: 日志的使用已 经由 管理系统批准。 可以检索来自 所属记录的信息, 并且视其他状态和状况 属性的值, 可以创建新的记

26、录; b ) 锁住: 日 志的使用已经由管理系统禁止。可以检索来自 所属记录的信息, 但是不能创建新的记 录。可以删除记录。 c a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8 . 1 . 1 . 1 . 4 操作状态 该属性表示日志执行其功能的操作能力。定义下列操作状态: a ) 允许: 日 志是可以操作的并准备使用。 可以检索来自 所属记录的信息, 并且视其他状态和状况属 性的值, 可以创建新的记录; b ) 禁止: 日 志不可用。新记录不能被创建。 8, . 1 . 1 . 5 日志满动作 该属性规定当达到日志最大长度时要采取的动作。选项为: 。 ) 回绕: 应删除由日 志

27、记录标识符确定的日 志中最老的记录, 以便为新记录的创建释放资源; b ) 停止: 不再记入更多记录, 已经在日 志中的记录应予保留。 两种选择都应由任意日志支持。 8 . 1 . 1 . 1 . 6 可用性状况 该属性反映被管客体的可用性状况。 属性可能指出一个“ 日 志满” 条件, 指出可以检索记录但不能增 加新的记录。 8 . 1 . 1 . 2 有限日 志长度包 该包提供关于有限长度日 志当前状况的附加信息。每当被下面的资源支持时, 它应出现。 81 . 1 . 2 . 1 最大日 志长度 该属性规定以八位位组个数度量的日 志长度。一个日 志可具有不确定的长度。一 个为零的最大日 志长

28、度用来表示没有预先确定日 志长度的限制。 注: 由于日 志长度以八位位组规定, 因此, 日志中包含的实际信息量应由日 志中使用的教据表示法来确定。此数据 表示法无濡标准化。最大日 志长度不包括建立日志的系统开销。因此, 紧接创建之后, 当前日 志长度应读入零。 8 . 1 . 1 . 2 . 2 当前日 志长度 该属性规定以八位位组数度量的日 志当前长度。 8 . , . 1 . 2 . 3 记录数 该属性规定日 志中所含记录的当前数目。 8 门. 飞 . 3 日志告警包 当接近日 志满条件时, 该包提供告髻传输。 只要日 志是有限长度的且在日 志满可用性状况发生时是 停止记人的, 就应出现该

29、包。该包含有下列属性: 容量告警阅值 该属性以最大日 志长度的百分比规定若千点, 在这些点上应产生一个指出日志满或日 志回绕条件 正在接近的事件。 该属性是组值的。 对停止特性必须支持该属性。 当日 志带着回绕选项被创建时, 容量 阂值事件如同联接到计量器上一样被触发, 计量器从零计数到限定的最大容量阅 值, 然后复位到零。 8 . , . 1 . 4 调度包 调度包为日 志提供了在它们“ 上班” 和“ 下班” 条件之间自 动切换的能力。 为在调度日志登记活动期内适应各种层次的复杂性, 为日志登记定义和调度有关的条件包。 8 . 1 . 1 . 4 . 1 可用性状况包 如果任何其他有关调度的

30、包被例举, 则应出现该条件包。该包含有下列属性: 可用性状况 该属性反映了被管客体的可用性状况。当资源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表变为不可用时, 其值应是“ 下 班” 。该属性是只读的。创建时的值由规定的调度参数和资源状况决定。在这种包中, 需要为该属性设 置的值是“ 下班” 。 当该属性值改变时, 不生成状态改变通知。 注:日志利用可用性状况来指出日志满条件。该条件包的存在使得“ 下班” 值对客体可用 8 . 1 . 1 . 4 . 2 持续时间包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持续时间包通过使用起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属性, 对被管客体开始和停止活动的时间提供自 动控制

31、的能力。 a ) S t a r t t im e ( 起始时间) 该属性定义一个未锁和允许被管客体开始活动的日 期和时间。如果起始时间属性值未在创建请求 中规定, 则其缺省值为被管客体的创建时间, 从而使它立即活动。 起始时间属性的改变导致产生一个属性改变通知。 b ) S t o p t im e ( 停止时间) 该属性定义一个被管客体停止活动的日 期和时间。 如果停止时间属性值未在创建请求中规定, 则其 缺省值为“ 连续操作” 。 对于停止时间, 用空值表示连续操作。 停止时间属性的改变导致产生一个属性改变通知。 8 . 1 . 1 . 4 . 3 日 调度包 日 调度条件包以2 4 h

32、 为周期提供调度日 志登记的能力。 调度属性及其相关缺省值定义如下; I n t e r v a l s o f d a y 旧 间隔) 该属性定义日 志应呈现“ 日 志登记开” 条件的时间间隔表( 一天中间隔开始和间隔结束的时间) 。在 这些时间间隔外旧 志呈现“ 日 志登记关” 条件。如果未在创建请求中规定, 则该部件值的缺省值为包含 一天全部2 4 h 周期的单一间隔。 8 . 1 . 1 . 4 . 4 周调度包 周调度条件包以一周为周期提供调度日 志登记的能力。 调度属性及其相关缺省值定义如下: We e k m a s k( 周屏蔽) 该结构化属性定义一组屏蔽部件, 与一周中选择的

33、日 子相应, 每一个在一个2 4 h 刻度的时钟上规 定一组时间间隔。 周屏蔽属性在日 志创建时缺省为“ 总是接通” 的调度准则。 每个屏蔽的部件定义如下: a ) D a y s o f w e e k( 每周日 子) 该部件定义一周有哪些日 子, 在这些日 子里日 志的调度机制应允许日 志具有可以发生日 志登记的 间隔。该部件如果在创建时不存在, 则缺省值为一周的全部七天。 b ) I n t e r v a l s o f d a y( 日间隔) 该部件定义日 志应呈现“ 日 志登记开” 条件的时间间隔表( 一天中间隔开始和间隔结束的时间) , 如 果当前日 子选在符合D a y s O

34、 f We e k ( 每周日 子) 里的话。在这些时间间隔外, 日志呈现“ 日 志登记关” 条 件。 如果未在创建请求中规定, 则该部件缺省值为包含一天全部2 4 h 周期的单一间隔。 8 . 1 . 1 . 4 . 5 外部调度员调度包 外部调度员调度条件包提供基于在一个外部调度员被管客体中定义的调度计划来调度日 志登记的 能力。日 志的“ 日志登记开” 和“ 日 志登记关” 条件应根据调度员被管客体规定的调度特性而改变。 调度属性定义如下: S c h e d u l e r n a m e( 调度员名) 该属性规定与日 志有关的调度员被管客体的名称。 该关系意味着日 志的“ 日 志登记

35、开” 和“ 日 志登记 关, 条件应由外部调度员调度。该属性是只读的。 8 . 1 . 1 . 5 日志的正常操作 日 志的性能由其状态属性、 可用性状况、 辨别器构造、 有限日志长度包、 可用性状况包、 日志告警包 和调度包( 如果有的话) 确定。 日志特定实例的性能受到在它创建时例举的条件包的影响。 下面描述的是, 当各种条件包被例举时 日 志运行的方法。 一个特定记录是否被记入日志, 取决于下列日 志特征: G a / T 1 7 1 4 3 . 6 - -1 9 9 7 操作状态; 可 用 性状 况; 一 行 政 状态; 调度包( 如果有的话) ; 辨别器构造。 新的日 志记录仅在这样

36、的情况下才创建: 辨别器输人客体满足日志的辨别器构造中规定的条件旧 志的行政状态为未锁, 操作状态不为禁止, 可用性状况既不为日志满( 对要停止的日志) , 又不为下班。 下 班可用性状况仅在一个调度包及相联的可用性状况包被例举时, 才被日志支持。 日志的行政状态影响新记录的创建。 当日志处于“ 锁住” 状态时, 日志应不创建新记录, 不过, 已 包含 在日志中的记录可用于检索。当日志处于“ 未锁” 状态时, 除非日 志处子“ 禁止” 操作状态, 否则能创建新 记录。 由于日志记录包含在日 志中, 日 志的操作状态会影响能在日 志记录上执行的操作。 当日 志操作状 态为禁止时, 记录不能被检索

37、。 此外, 如果日 志带着一个条件调度包被例举时, 若日 志具有下班可用性状况, 则日 志应不创建任何 新记录。 日志的操作状态和可用性状况不能由直接的管理动作改变, 但可反映日志的内部活动和它的调度 包( 如果有的话) 。 对于日志性能, 当已达到最大日志长度时( 称为日 志满可用性状况) , 定义了两个选择项: 日志可以 停止日 志登记, 或者回绕。在达到日 志满条件后停止的日 志总是生成一个容量告警阔 值通知, 它指出此 条件已 经达到, 因而应包括日 志告警包。 这样的日 志性能对应的日 志丢弃最近的信息而优先选取较旧的 信ft. 在达到日 志满条件后回绕的日 志, 当达到此条件时应丢

38、弃整数个记录以便记入新记录。 这样的日 志 特性对应的日志应丢弃旧信息而优先选取新信息。 8 . 1 . 1 . 6 日志的管理 一般来说, 所有非状态属性值都可被修改, 尽管可能存在限制。 例如最大日 志长度属性值不能被修 改成小于当前日 志长度属性的 值。此外, 在某些系统中, 试图在创建后增加或减小最大日 志长度属性值 可能会失败。日 志标识符属性值是不可设置的。 可用性状况、 操作状态、 当前日 志长度和记录数等值反映了日 志的操作, 并且不能被管理者直接修 改。 每当一个可设置的非状态 属性被修改时, 都可能生成一个属性改变通知。 所有日 志属性, 除了 记录 数和当前日 志长度属性

39、外, 都应生成这样的通知。 后者的属性改变不和通知相联, 因为期待它们频繁改 变以响应日 志的正常操作。 日志的行政状态可以使用一 组操作来改变。 每当一个日 志的行政状态改变时, 就会生成一个状态改 变通知。一个操作状态的改变应生成一个状态改变通知。 8 , , . 2 日志记录 日志记录是表示存储在日志中的信息的被管客体。日 志记录被管客体类作为一个超类为其他记录 类服务。作为日志记录类专门化的一部分, 附加属性可指定给新的子类。 日志记录类具有下列特性: 一 一 日志记录标识符; 日志登记时间。 8 . 1 . 2 . 1 H志记录性能 日志记录作为接收到一个事件报告或通知的结果而创建,

40、 它们不是由明显的管理操作创建的。 日 志 记录只能被检索和删除; 日志记录属性不能被修改。 可以在 一 个日志记录上执行的操作取决于包含记录的日志的状态, 并且还可能受安全的限制。 5 6 3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8 . 1 . 22 日志记录属性 为日志记录类定义下列必备属性: 8 . 1 . 2 . 2 门日 志记录标识符 该属性唯一地标识日 志中的每个记录。日 志记录标识符是一个数, 它在日 志范围内 是唯一的, 并且 是顺序赋值的。使用的标识数可以回绕, 但在任何时候, 日 志中都不能有一个以上的记录具有相同的标 识符。日志记录标识符具有整数

41、的语法。 8 . 1 . 2 . 2 . 2 日志登记时间 该属性标出了一个记录被录入日 志的时间。在缺少时间同步时, 该时间可能大于或小于源时间( 如 果规定了的话) 。 8 . 2 引入的类属定义 本标准使用G B / T 1 7 1 4 3 . 1 , G B / T 1 7 1 4 3 . 2 和G B / T 1 7 1 4 3 . 4 中的下列类属定义: 属性值改变通知, 状态改变通知, 处理差错告警通知; 客体创建通知; 客体删除通知。 属性值改变通知和状态改变通知被分别用来报告非状态属性值和日 志状态的改变。 日志还产生指出容量阐值已 被达到或超过的事件。 对于配置成在达到日

42、志满条件时停止的日 志, 一 个指出该条件已 经发生( 即已 经达到1 0 0 %的当前日 志长度) 的事件应总是被生成。对于配置成停止的 日 志, 最迟在第一个新记录由 于缺乏存储容量而被丢弃时, 指出日 志满条件的事件应被生成。如果已知 没有足够资源创建另外的记录, 事件也可能在这之前生成。对于配置成回 绕的日 志, 所有容量阑值告警 都是可选项。 在报告容量闭值事件时, 使用G B / T 1 7 1 4 3 . 4 中定义的告警报告。当用于报告日 志容量闭值告警 时, 只能使用下列告替报告参数, 并且所有的参数都是必备的。 被管客体类该参数应标明日志类。 被管客体实例该参数应标明生成事

43、件的日 志实例。 告警类型该参数应指出一个处理差错告誓已 经发生。 事件时间该参数带有容量闽值事件发生的时间。 觉察到的严重性 该参数应指出赋给容量阅值事件的严重性。 当达到1 0 0 %日 志满条件时, 应赋给 此事件临界的严重性值。 监控的属性该参数应带有日志的最大日志长度属性。 可能原因该参数应带有存储容量问题值。 闭值信息该参数应带有在生成此事件时被达到或超过的容量闷值( 作为总容量的百分 比) 。 9 服务定义 本标准不定义任何服务。使用在其他功能中定义的服务描述如下。 9 . 1 引言 系统之间需要的信息和管理控制需求可能随时间及管理或通信环境改变而改变。因此有必要提供 一个实施O

44、 S I 管理服务的机制。 认为管理者应该有能力修改远程系统中日 志的操作。 特别地, 可以应用于日 志的每个实例的所需操 作是: 创建一 个日 志;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删除 一 个日 志; 修改日志的属性; 暂停日 志的活动; 删除和检索日志记录; 恢复日志的活动。 这些操作应为系统提供一种启动、 结束、 暂停、 恢复和修改日志登记能力的手段。 9 - 2 启动日志登记 在G B / T 1 7 1 4 3 . 1 中定义的P T - C R E A T E服务用来允许一个开放系统请求另一个开放系统创建 一个日 志, 因此请求定义新的或另外的日志。

45、 日 志属性的语义在7 . 1 . 2 中 定义。 下面描述在响应P T - C R E A T E请求和需要的响应时应赋给日 志 属性的值。 最大日志长度: 该属性规定被创建日志的长度。当该属性不存在时, 则或者创建了一个不确定长度 的日 志, 或者指定了一个系统定义的缺省长度。当该参数在指示中不存在时, 应在响应中返回。 容量告警闭值: 该属性规定生成告警通知的容量水平。 对于具有“ 停止” 的日 志满动作的日 志, 该属 性是必备的, 如果未规定, 则应假定一个设置在1 0 0 环的单独阐值。 日 志满动作: 该属性规定达到日 志最大容量时要采取的动作。 如果未规定该参数, 则假定为“

46、回绕” 。 辨别器构造: 该属性规定在测试潜在日 志记录时日 志使用的测试条件。 如果在引入的请求中没有为 该参数规定值, 则应定义一个空辨别器构造。 行政状态: 该属性规定创建日 志时的行政状态。 日 志可以创建于未锁或锁住状态。 如果未规定行政 状态, 则假定为未锁状态。 操作状态: 该属性规定日 志的操作状态。操作状态不应规定为创建请求的一部分, 但应在响应中 被 返回, 并反映所创建日 志的实际状态。 可用性状况: 该属性规定日 志的可用性状况。可用性状况不应规定为创建请求的一部分, 但应在响 应中被返回, 并反映所创建日 志的实际状况。 包: 该属性规定包含在被创建的被管客体中的条件

47、包。如果没有规定包, 则假定没有调度请求。 9 . 3 结束日 志登记 在G B / T 1 7 1 4 3 . 1 中 定义的P T - D E L E T E 服务用来允许一个开放系统请求另一 个开放系 统删除一 个或多个日志。 9 . 4 修改日志登记属性以及暂停和恢复日 志登记 在G B / T 1 7 1 4 3 . 1 中定义的P T - S E T服务用来允许一个开放系统请求另一个开放系统改变日 志的 行政状态或设置一个可设置属性的值。 当状态变为锁住时, 应暂停日 志登记记录, 当状态变为未锁时, 可 以恢复日志登记。 9 . 5 检索日志登记属性 在G B / T 1 7 1

48、 4 3 . 1 中定义的P T - G E T服务可以用来检索日 志的任何可读属性。 日 志的所有属性都 是可读的。 9 . 6 检索日志记录 借助P T - G E T服务, 可以从日 志中检索日 志记录。 如果使用一个定域的和过滤的P T - G E T服务, 则可用一个请求检索多个日志记录。 9 . 7 删除日志记录 借助P T - D E L E T E服务, 可以从日 志中删除日 志记录。 如果使用一个定域的和过滤的P T - D E L E T E 服务, 则可用一个请求删除多个日志记录。 G B / T 1 7 1 4 3 . 6 -1 9 9 7 1 0 功能单元 本标准为日

49、志的管理定义两个功能单元: a )日 志控制功能单元; b ) 监控日 志功能单元。 监控日 志功能单元对日志和日 志记录或任何其子类的实例, 需要P T - G E T服务的支持。日 志控制 功能单元对日 志和日 志记录或任何其子类的实例, 需要P T - G E T和P T - D E L E T E服务的支持, 并且对 日 志或任何其子类的实例, 还需要P T - S E T , P T - C R E A T E 、 客体创建报告、 客体删除报告、 属性值改变 报告、 状态改变报告和告警报告服务的支持。 1 1 协议 1 1 . 1 规程元素 本标准使用为本标准中第9 章所述服务而定义的规程元素。 在本标准中没有定义另外的规程元素。 1 1 . 2 抽象语法 1 1 . 2 . 1 被管客体 本标准引用下列支持客体, 其A S N . 1 值符号在G B / T 1 7 1 7 5 . 2 中规定。 a ) l o g s b ) lo g R e c o r d . 1 1 . 2 . 2 属性 本标准引用与1 1 . 2 . 1 中规定的客体有关的下列属性, 它们的抽象语法在G B / T 1 7 1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