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14.1-1998.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129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2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7614.1-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BT 17614.1-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BT 17614.1-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BT 17614.1-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BT 17614.1-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7614.1-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7614.1-1998.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1 7 . 0 2 0 N 1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c s / T 1 7 6 1 4 . 1 一1 9 9 8 i d t I E C 7 7 0 : 1 9 8 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 1 部分: 性能评定方法 T r a n s m i t t e r s f o r u s e i n i n d u s t r i a l -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P a r t J : Me t h o d s o f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p e r f o

2、 r ma n c e 1 9 9 8 一 1 2 一 1 1发布1 9 9 9 一 0 7 一 0 1 实施 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 G B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皿 I E C前言 , 。 N I EC序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4、 V 引言 。 。 。 V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2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3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4 基本试验程序 。 。 。 2 5环境试验条件 3 一 静态特性 动态性能 8试验一览表 . 。 。 . 。 。 。 。 。 。 。 。 。 1 4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其他考虑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计算实例 , 。 1 7 G B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 E C出版物7 7 0 ( 1 9 8 4年第一版)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性能 评定方法 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和编写方式上与该国际标准等同。 鉴于 I E C 7 7 0 - 2 : 1 9 8 9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2部分: 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 序言中已说 明: “ 按预定计划修订后的

8、I E C 7 7 0 : 1 9 8 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 将成为 I E C出版 物7 7 0 - 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 1 部分: 性能评定方法 。因此, 本标准名称为“ 工业过程控制 系统用变送器第 1 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 I E C 7 7 0的序言中给出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已被采用为我国标准: G B / T 2 4 2 3 . 1 -1 9 8 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脸A: 低温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8 - 2 - 1 : 1 9 7 4及 6 8 - 2 - 1 A: 1 9 7 8 ) G B / T 2 4

9、2 3 . 3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8 - 2 - 3 : 1 9 8 5 ) G B / T 2 4 2 3 . 1 0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 c和导则: 振动( 正 弦) ( i d t I EC 6 8 - 2 - 6 : 1 9 8 2 ) G B / T 2 4 2 3 . 2 2 -1 9 8 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N: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8 - 2 - 1 4 : 1 9 8 4 ) G B / T

10、 2 4 2 3 . 7 -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E c 和导则: 倾跌与翻 倒( 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 i d t I E C 6 8 - 2 - 3 1 : 1 9 8 2 ) G B / T 3 3 6 9 -1 9 8 9 T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直流电流信号( n e q I E C 3 8 1 - 1 : 1 9 8 2 ) GB / T 7 7 7 -1 9 8 5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气动信号( n e q I E C 3 8 2 : 1 9 7 1 ) 标准中“ 试验一览表” 是对全性能试验而言( 第 7 章的内容是动态试验) , 故单

11、独列为第8章。 本标准与行业标准 J B / T 8 2 0 8 -1 9 9 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和气动模拟信号变送器性 能评定方法 相比, 除了编辑结构上有较大改动外, 还增加了试验一览表和其它考虑事项等技术内容。 I E C 7 7 0的附录A和附录B供参考用。 本标准根据GB / T 1 . l ft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 1 单元: 标 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 1 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的有关规定将附录 A和附录B定为提示的附 录。 从本标准实施日起J B / T 8 2 0 8 -1 9 9 5 作废,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

12、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自动 化仪表一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调节器厂、 上海光华仪表厂、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仪表厂和川 仪股份有限公 司自控现场仪表事业部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崔俊华、 潘厚昌、 陈诗恩、 何炳方、 朱慧芳、 赵文达、 周明昌、 卢飞. 本标准委托机械工业部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解释. G B / T 1 7 6 1 41 -1 9 9 8 I E C前言 1 I E 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 是由所

13、有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派代表参加的技 术委员会制订的。这些决定和协议尽可能表达了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2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 3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 I E C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 I E C推荐的标准 文本作为他们的国家规定。 I E C推荐标准与相应的国家规定之间的任何差异, 应尽可能在国家规定中明 确指出 。 I E C序言 本标准是由 I E C第 “ 技术委员会: “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的 6 5 B分委员会: “ 系统的元件” 制订 的。 本标准草案曾分别于 1

14、 9 7 6年布达佩斯和1 9 7 8年佛罗伦萨召开的会议上进行了讨论。 1 9 7 9年6 月 又将草案修订本以“ 加速程序, 分发给各国家委员会。根据此修订草案制订的草案文件6 5 B ( 中办) 2 2 号 文件干1 9 8 。年 3 月按“ 六月法” 提交各国家委员会批准。 下列各国的国家委员会投票明确赞同本出版物: 比利时芬兰南非( 共和国) 巴西联邦德 国瑞典 加拿大以色列瑞士 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土耳其 丹麦荷兰联合王国 埃及波 兰美 国 本标准引用下列I E C出版物: 出版物 6 8 号: 基本环境试验程序 6 8 - 2 - 1 : 第2 部分: 试验试验A: 低温 6 8 -

15、 2 - 3 : 第2 部分: 试验试验 C a : 恒定湿热 6 8 - 2 - 6 : 第 2 部分: 试验试验 F e 和导则: 振动( 正弦) 6 8 - 2 - 1 4 : 第 2 部分: 试验试验N: 温度变化 6 8 - 2 - 3 1 : 第2部分: 试验试验E c : 倾跌与翻倒( 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3 8 1 - 1 : 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 第 1 部分: 直流电流信号 3 8 2 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气动信号 G s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引言 本标准所规定的评定方法旨在供制造厂确定其产品的性能和用户或独立的试验机构验证制造厂的 性

16、能规范之用。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 如环境温度范围和供源等, 都是通常在使用中可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条 件。因此, 在制造厂未另行规定其他值的场合, 应该采用本标准所规定的值。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 未必满足为异常严酷工作条件专门设计的变送器。相反, 有限的一系列试验 对为用于更为有限的条件范围内而设计的变送器可以是适宜的。 要认识到评定机构和制造厂之间应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在决定试验程序时, 应注意制造厂的变送器 技术规范, 并应征求制造厂对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的意见。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 1 部分 : 性能评定方法 GB / T 1 7

17、6 1 4 . 1 -1 9 9 8 i d t I E C 7 7 0 : 1 9 8 4 T r a n s m i t t e r s f o r u s e i n i n d u s t r i a l -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P a r t 1 : Me t h o d s o f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符合 G B / T 3 3 6 9 -1 9 8 9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直流电流信号 或G B / T 7 7 7 -

18、1 9 8 5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气动信号 的标准化电流输出信号或标准化气压输出信号的变送器。本标 准所列举的试验亦可适用于具有其他输出信号的变送器( 只要预先对其中的差别加以考虑) 。本标准不 包括测量电化特性的变送器, 如p H变送器。 2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气或电输出信号变送器的性能评定规定统一的试验方法。 当无需按本标准进行全面评定时, 则可按本标准的有关部分进行所需要的试验, 并报告试验结果。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一致性 c o n f o r m it y 对于一条曲线来说, 是指它逼近于一条规定曲线( 例如: 直线、 对数曲数、 抛物线、 三次函数曲线、 方

19、 根曲线等) 时的吻合程度。 注 1 通常按不一致性测t 而用一致性表示。例如, 一条平均曲线与一条规定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平均曲线是在每 一方向上进行了两次或多次全范围移动后确定的,除非另有说明外, 一致性的值是以抽出盆程来表示 z 一致性作为一项性能指标, 可以表示为独立一致性、 端基一致性或零基一致性. 3 在规定曲线是一条直线的场合, 线性度是一致性的一种特殊的, 但又是常用的情况 3 . 1 . 1 独立一致性 c o n f o r m i t y , i n d e p e n d e n t 规定曲线处于使最大偏差减至最小的位里时, 实际特性曲线( 上行程和下行程读数的平均值)

20、 与规 定曲线的最大偏差 3 . 1 . 2 端基一致性 c o n f o r m i t y , t e r m i n a l - b a s e d 规定曲线与实际特性曲线在范围上、 下限值上重合时, 实际特性曲线( 上行程和下行程读数的平均 值) 与规定曲线的最大偏差。 3 . 1 . 3 零基一致性 c o n f o r m i t y , z e r o - b a s e d 规定曲线处于在范围下限值上与实际特性曲线重合, 并使最大偏差减至最小的位置时, 实际特性曲 线( 上行程和下行程读数的平均值) 与规定曲线的最大偏差。 3 - 2死区d e a d b a n d 不致

21、引起输出产生可察觉变化而能达到的最大输人变化。 国家质.技术监仔局1 9 9 8 一 1 2 一 1 1 批准1 9 9 9 一 0 7 一 0 1 实施 1 G B I T 1 7 6 1 4 . 1 -1 9 9 8 3 . 3 回差 h y s t e r e s is 对于一个输人的给定行程, 通过输出值对先前的行程经历和当时的移动方向的相关性所表征的一 种元件特性( 见图B 2 和表 B I ) , 注: 这是一个常用的定义, 它包括滞环误差和死区.由于死区产生的部分可以用常规的死区试验来确定 与先前行 程经历有关的差值那部分是滞环误差 3 . 3 . 1 滞环误差 h y s t

22、e r e s is e r r o r 回差中由于侧量仪表的元件吸收能量所引起的那部分差值. 如无其他规定, 滞环误差应由在全范围 移动时, 在被测变量的上行程示值与下行程示值间测得的最大差值减去死区影响来确定。 3 . 4 范围r a n g e 一个被测量、 被接收或被传送量两极限之间的区域极限是以规定的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仇表 示。例如: 0 P a -2 0 P a . t! . ,变送器可以具有手动或自动的范围调整装里。木标准所用的术语“ 范围” 和 F 面的定义适用于规定了调整装里 设定值的变送器特性 3 . 4 . 1 零点提升范围 e l e v a t e d - z e

23、r o r a n g e 被测变量的零值大于范围下限值的范围。例如: 一1 0 ( . . . . +3 0 C。 3 . 4 . 2 范围下 限值 l o w e r r a n g e - v a l u e 调整装置后测觉的被测变量的最低值n 3 . 4 . 3 范围F. . 限值 u p p e r r a n g e - v a l u e 调整装置后测量的被测变量的最高值。 3车4 最程s p a n 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间的代数差。例如: 当范围为4 mA - - 2 0 mA时 兰程为1 6 mA 1 . 4 . 5 零点 下降范围 s u p p r e s s e d

24、- z e r o r a n g e 被测变量的零值小于范围下限值的范田。例如: 2 0 0 C - 5 0 0 C 3 . 4 . 6 过范围 o v e r - r a n g e 输人信号值超过范围上限值或低于范围下限值的状态。 3 . 5 重复 性 r e p e a t a b i l it y 八相同的工作条件下 作全范围移动从同一方向退近时, 对同一个输人值在连续多次测冤输出中的 一致程度。 3 . 6 变送 器t r a n s mi t t e r 响应被测变盆以产生一个与被测变童值有规定连续关系供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装置 3 . 7 零点调整器 z e r o a d

25、j u s t m e n t 仪表 上配备的使输人输出曲线平行迁移的装置 4甚本试 验程序 4 . 1 试验范围的选择 4 . 1 . 1 除非另有规定, 在量程可调( 不包括消除制造允差的量程调整) 的情况下, 应将量程调整器设定 在接近于制造厂规定的最小值、 最大值以及中间值上进行试验。 4 . 12 除非另有规定, 在零点调整器可调( 不包括消除制 造允差的零点调整) 的情况下, 诸如仪表上备 有零点下降或零点提升装置, 应将提升/ 下降调整器设定在最小影响处进行试验, 然后再设定在其极限 值进行试验。 如果调整的限度大于最大量程的两倍, 则还应将调整器设定在接近于提升和/ 或下降的两

26、个极限值 的算术平均值处进行试验。 注 按 4 . 1 . 1 和4 . 1 . 2进行变送器试验时. 由于考虑到it程和零点的许多种调整, 就可能要作不切实际的大f试验 c ; B / T 1 7 6 1 4 . 1 一1 9 9 8 因此. 应作初步试验来确定改变盘程和零点调整器对要侧盆的特性的影响。这样. 在从少盆试脸中能可命地推 导出特性的情况下, 就可从试验程序中侧除多余的试验。例如 如果量程保持恒定, 回差和死区就不会受范围下 限值和范is上限值选择的明显影响, 并且往往可以从单一盆程的各次侧量中计算出不同觉程的回差和死区。在 任何情况下 试验很告都应M楚地说明舟一调整的设定值的被

27、洲参数的相应值 以便M里课差, 10差、 死区值等 都可供变送器的相同的调v作参考 4 . 2 在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试验前, 应调整零点和量程, 使实际特性与理想的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 相吻合。如果作了调整, 应在评定报告中说明。 4 . 3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结果应以输出里程的百分数表示。 4 . 4 当规定性能特性时, 性能特性应列表在实际试验结果旁。 4 . 5 试验用测量系统的误差极限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并应小于或等于被试变送器规定误差极限的四 分之一。 4 . 6 接通电源后, 应允许由制造厂规定一段足够的时间, 使变送器内部的温度达到稳定, 如果制造厂未 作规定, 至少应允许有

28、 1 5 m i n的时间。 4 . 7 误差应该用偏离制造厂规定的输人/ 翰出关系来表示。 例如: 一台“ 温度变送器” 可以有 一 个与输人电动势成线性的输出, 或者可以加接一个使相对于温度 的输出线性化的网络。 为确定第一实例的误差, 输人/ 输出关系应是电动势对输出的关系. 而在第二实例 中, 则为温度 对输出的关系。虽然采用相 fl的试验步骤 , 但误差应区别评定 。 5 环境试验条件 5 . 1 测试用环境条件推荐范围 温度: 1 5 C -3 5 C; 相对湿度: 4 5 %一7 5 0 0 ; 大气压力: 8 6 k P a -1 0 6 k P a ; 电磁场: 如有关, 应

29、规定数值。 任何试验中, 允许的最大温度变化率为1 C每 1 0 m i n 。这些条件可相当于正常工作条件。 5 . 2 标准参比大气条件 温度: Z O C; 相对湿度6 5; 火 气压 力: 1 0 1 . 3 k P a . 此标准参比大气条件是其他任何大气条件下测得的值通过计算加以修正的大气条件.通常认为在 多数情况下, 不可能有湿度修正因子。在这种情况下, 标准参比大气仅考虑温度和压力, 此人气条件相当于通常由制造厂标明的正常参比工作条件。 53 仲裁测量用标准大气条件 当未知对大气条件敏感的参数调整到标准大气值的修正因子, 而在环境大气条件的推荐范围内测 妞2不能令人满意时, 可

30、以在严格控制的大气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 本标准规定的仲裁测量用大气条件如下: 公称值允差 温度:2 0C土2c 相对湿度:“%士5 % 大气 压力: 8 6 k P a -1 0 6 k P a 用于热带、 亚热带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变送器, 由制造厂标明参比工作条件。 54 试验期间的供源条件 5 . 礴 . 才 参比值 G B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参比值由制造厂规定。 5 . 4 . 2 允差 除用户和制造厂商定采用更严格的允差外, 采用下列允差值: 电源 电压: 士1 %; 频率: 士1 %; 谐波失真( 交流电源) : 小于 5 %; 波纹含量( 直流电源

31、) : 小于 0 . 1 %。 注; 上述允差不适用于自身带有电西的变送器 气源 一压力 : 土1 %; 一 一 供气温度: 环境温度士2 晰 一 供气湿度: 睡点至少比变送器壳体温度低 1 0 c; 无油无尘 。 往,含油妞不大于百万分之一, 灰尘顺拉不大子3 p m被认为是“ 无抽无尘” 气源。 5 . 5负载阻抗 5 . 5 . 1 电动变送器 电动变送器应采用制造厂规定的数值。如果制造厂给出f 不止一个数值, 则所取的负载阻抗应等 丁 七 : - - 一对 丁输 出信号为直流 电压的变送器 , 按制造厂规定的最小值 。 对于输出信号为直流电流的变送器, 按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值。 5 .

32、5 2 气动变送器 除非制造厂另有规定, 气动变送器应采用内径4 m m长Sm的刚性管道, 后接一个 2 0 c m, 的容器。 ti: 应注惫保证气接头的密封性 5 . 6其他条件 输人信号: 寄生感应电压或压力波动对测量应无显著影响。 试验时变送器的位置 : 制造厂规定的任何正常工作 位置。在整 个试验过程中 。 只应采用允许位置中 的 一种位置 。 外部机械抑制: 应小到忽略不计 当正常工作要求过程流体流过测盈元件时, 流最应调整到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流体的iA 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范N 1 内某一值的士2 以内。流体的成份应对被试变送器无有害影响 6协态特性 6 .

33、1 与精确度有关的试验 6 . 1 . 1 总则 应使被试变送器和有关的试验设备在稳态环境条件下稳定。 所有试验均应在这些条件下进行, 并观 察和记录那些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环境条件口 确定变送器性能特性的试验点应分布在整个范围内。 其中应包括范围上、 下限值或接近范围上、 下 限值( 量程的1 0 %以内) 的点。 试验点不应少于 5 个, 最好再多一些。 试验点的数量和位置应与所希望的 精确程度和被评定的特性相符 在记录观察值之前, 被试变送器应在每一方向上作三次全范围移动。 在每个被观察点上, 输人应保持稳定, 直至被试变送器的输出稳定在其明显的最终值上。 除了研究性能特性需要外, 不允许

34、轻敲或振动被试变送器。 G B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6 . 1 . 1 . 1 测量循环 按6 . 7 . 7 说明, 保持试验条件, 并对被试变送器进行预处理。 在每一方向上作至少三次, 最好五次全 范围移动, 观察并记录对应每个输人值的翰出值。 6 . 1 . 1 . 2 误差表 确定每次观察到的输出值与其相应理想翰出值之间的差值。 该差值就是误差, 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 数表示。正误差表示观察到的翰出值大于理想输出值。 计算下列数值: a )平均上行程误差在每个输人值上各测盘循环上行程读数的误差平均值; b ) 平均下行程误差在每个输人值上各测量循环下行程

35、读数的误差平均值; c )平均误差在每个输人值上所有上行程和下行程读数的误差平均值。 如表B l 所示把误差值、 平均上行程误差值、 平均下行程误差值和平均误差值记录在表格内。 6 . 1 . 1 . 3 误差曲线 画出下列相对于百分数输入的误差曲线( 见图B 1 ) : 平均上行程误差; 、- 一 平均下行程误差; - 一 平均误差。 6 , 1 . 2 测盘误差 从平均上行程误差曲线和平均下行程误差曲线确定的最大正或负误差值应作为测量误差加以记 录。 除非在报告中另有说明或制造厂另有规定. 试验前应将变送器在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上的误差 调整到最 小。 6 . 1 . 3 端基一致性 端

36、基一致性可直接从误差曲线中确定 见图B I ) . 画一条参比直线或其他参比曲线, 使其在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 卜 与平均误差曲线相重合。 端基一致性是平均误差曲线 与直线或参比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它以理想输出量程的正或负百分 数来表示( 实例计算见表 B 7 ) o 注 1 本标准所论述的图解方法说明了所要进行的计算的实质。其他方法, 例如计算机数据处理也可采用, 2 从侧f结果中还可讣算“ 独立一致性” 和“ 零旅一致性“ ,如果一致性是根据这些得出的, 则报告中应将情况说明 清 楚 3 如果变送器具有. c , ,形曲线。 则端葵.4-致性报告给出的值将大于变送器具有“ 5 ” 形曲线

37、时的值 如果使用变送器时允许进行调致II 使一致性误差最小。 则独立一致性值是 一个很有用的数字。 6 . , , 4回差 C 7 差是每个油人值上的平均七行程误差值与平均下行权误差值之差。 如上确定的最大差值作为回差值列人报告。 6 . 1 . 5 重复性 重复性可直 接从多次试验循环的 误差 值中加以确定, 它应以计算对多 个观察值平均值的 偏差均方 根得出 。 重复性应按上述方法得到最劣值, 并以翰出盘程的百分数表示。( 见实例表B l 和附录B ) , 注 1 在某些情况下, 可通过在误差曲线上标绘出各侧A循环的所有误差值来帮助确定重复性值最大的那一点. 2 由本条确定的重复性值 是为

38、了供同类仪表的性能比较用 而不是作为在使用中可观察到的重复性在统计学上 的有效度量。 6 . 1 . 6 死区 死区应按下列程序在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 以及这两个值的中点上进行测量: G s / T 1 7 6 1 4 . 1 一1 9 9 8 a )缓慢地改变( 增加或减少) 输人, 直至观察到一个可察觉的输出变化; b )观察输入值; c )在相反方向上缓慢地改变输人, 直至观察到一个可察觉的输出变化; d )观察输人值。 输人信号变化的增量( 第 b步与第d步的输人值之差) 就是死区。 它至少从 3 个循环, 最好5 个循环 ( 第 a 步至第d步) 中加以确定。最大值应列人报告。

39、死区应以输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如果死区小于 0 . 1 %, 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继续进行试验。 注如果无法在范围上限值和范围下限值上进行测量, 可以在其他值, 如量程的1 0 纬和9 0 %上进行侧盘 6 2影响量的影 响 除非另有说明. 这些影响可通过以下各项使用条件的变化所确定的范围下限值和峨程的变化来估 计 其他使用条件仍保持恒定在参比值上。 影响量的变化速率要足够慢, 以保证被试变送器在任何场合 _卜均不 出现过 冲。 注,如有必要 应在若于物人值上进行输出侧及. 以便于 : 估计影响t对一致性, 回差等的显著效应. 62 门电源畸变 6 . 2 , 11 主电源变化 本试验应通过测

40、量下列电源组合变化所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来进行( 即交流电M的 9 组测虽和直流电想的 3 组测最) , 负载电阻应按 5 . 5 规定。 电压 一公称值 ; - 一十1 0 %( 或制造)一 规定的较小极限值) ; 一 一 一1 5 0/ n ( 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小极限值) 频率 一一公称值 ; 十2 %、 一l 0 %( 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小极限值) 。 在低电压/ 低频率条件下. 应进行一次检查. 并在输入为范围上限值时, 输出不限定低于其范围上限 值的情况下加以确定。 62 . 1 . 2 电源中断 本试验的月的是确定由规定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时. 变送器的性能。输入应保持稳定在维

41、程的 5 0 0, e 。 短时中断( 仅适用于电动变送器) 。 直流电源应中断5 ms , 2 0 m s , 1 0 0 ms , 2 0 0 m ,和5 0 0 m,交流电源应在交越点上中断 1 周, 5周, 1 0 周和 2 5周 。 记 录下列数值: -一 输出的最大正、 负瞬时变化; 重新接通电源后, 输出达到其稳态值的 9 9 时所需的时间; 输出的任何永久变化。 如果切换发生在随机相位上, 此试验应重复 1 0次; 如果切换发生在交越点上, 只需进行 3 次试验。 两次试验的间隔时间至少应等于试验持续时间的 1 0 倍。 62 . 1 . 3电源低降 变送器的输出设定在范围上限

42、值, 电源电压降低到公称值的?7 5 %, 历时5s 。记录输出变化与瞬态 的幅值 和持续 时间。 62 . 1 . 4 主电源瞬时过电压( 见图 1 ) 尖峰电压应叠加在主电源上。峰值能量应为0 . 1 J , 尖峰幅值为 1 0 0 环, 2 0 0 %和5 0 0 %过电压( 公称 Gs / T 1 7 6 1 4 . 1 -1 9 9 8 主电源均方根电压的百分数) 。尖 峰电压 可通过 电容器放 电或 利用能 给出等效 波形 的任何装置产生 。 线 路保护 旅波 器 图 1电源 瞬时过电压示 意图 电源线应采用合适的抑制滤波器保护, 它至少应包含一个能承载线电流的5 0 0 y H的

43、 扼流圈。 应施加与主电源峰值电压同相的每种幅值的两个脉冲, 或者施加至少 1 0 个相对于主电源为随机相 位的脉冲。应记录变送器输出上出现的任何瞬变或直流输出变化。 6 . 2 . 2 气源变化 本试验在 1 0 0 %输出时, 通过测量公称参比气源压力变化士1 0 %对变送器的影响来进行。 6 . 2 . 3 反向供电电压保护 对于具有抗电源反向保护的变送器, 应施加最大允许反向供电电压。 6 . 2 . 4电干扰 6 . 2 . 4 . 1 共模干扰( 见图2 ) 本试验仅适 用于端子对地 绝缘的变送器。 5 0 /6 0 H , a共 棋 交 流 发 生 器 图 2共模干扰 GB /

44、T 1 7 6 1 4 . 1 -1 9 9 8 b 共摸直流发生器 图 2 ( 完 ) 本试验通过测量在地与每个输人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叠加一个 2 5 0 V的主频率均方根交流信号, 所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来进行如果制造厂规定的值小于2 5 0 V, 则应用这个较低值代替。 干扰信号的相位应相对于变送器主电源输入的相位在 3 6 0 0 内变化。 然后用一个直流电压代替交流电压重复本试验。 采用的电势应为直流 5 0 V或输人量程的 1 0 0 0 倍 ( 两者中取其较小值) , 正、 负电势均要进行。 如果制造厂规定的值小于5 0 V, 则应采用此较小值。 如前所 述, 电压仅施加

45、在对地绝缘的输出端子上。 在共模干扰试验期间, 应有一个不受共模信号影响的输人信号源向变送器提供输人。 对于电流输人 变送器, 信号源应是输出端连接一个具有不小于 1 0 k F电容的电流源; 对于电压输人变送器, 信号源应 是一个在主频率上输出阻抗不大于 1 0 0 f l 的电压源。 注: 共棋干扰试验通常还在将试验信号同时连接在两个输入或两个输出端子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端子间的阻抗相 对低于对地阻抗. 则两种试验方法产生相同的结果。 选择上述方法是为了促进各试验机构对范围广泛的各种仪 表采用统一的试验方法, 产生一致的试验结果 6 . 2 . 4 . 2 串模干扰( 见图3 ) 图 3 串模干扰 本试验用来确定一个主频率交流信号( 串模信号) 叠加在输人信号上时对输出的影响。 叠加电压从变压器的次级获得, 该变压器用一个最大为1 0 d 2 的并联电阻旁路, 并与输人串接。 不直接连接 到变送 器的变压器次级与负载 电阻并联的一侧应接地。 对于输人与输出间绝缘的变送器, 当测量其输人时, 输出应接地。 测量应在输出值为 1 0 %和9 0 %时 进行 。 在变送器连接为开路的情况下, 通过调整初级电压, 将负载电阻两端的串模电压设定在 1V峰值。 然后将变送器接人电路, 测量输出信号平均值的变化。变压器电压的相位应如此设定,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