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26.1-1998.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300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7626.1-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GBT 17626.1-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GBT 17626.1-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GBT 17626.1-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GBT 17626.1-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7626.1-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7626.1-1998.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 B / T 1 7 6 2 61 -1 9 9 8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 E C 6 1 0 0 0 - 4 - 1 ; 1 9 9 2 ,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 起, 同时替代G B / T 1 3 9 2 6 . 1 -1 9 9 2 ( 1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总论 。 本标准是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系列国家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标准: G B / T 1 7 6 2 6 . 1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 B / T 1 7 6 2 6 . 2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 B / T

2、1 7 6 2 6 - 3 - -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 B 广 I 1 7 6 2 6 . 4 - -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6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 B / T 1 7 6 2 6 . 7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 谐间波的测量和 测量仪器导则 G B / T 1 7 6 2 6

3、. 8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9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1 0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1 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抚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1 2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I E C 6 1 0 0 0 - 4 - 1 : 1 9 9 2 所引用的其他标准, 既有在它制

4、定之时已有出版物的试验项目, 也有当时正在 考虑或暂定的、 但现在已有出版物的试验项目。由于本标准系等同采用I E C 6 1 0 0 0 - 4 - 1 : 1 9 9 2 , 因此本国 家标准中仍反映出国际标准制定时的状况。 为了说明国际标准和有关国家标准的最新发展情况 在适当 位置用脚注作了相应说明。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 动化仪表研究所、 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陆新华、 郑国娟、 邻雄、 邱云林、 洪济哗 G B /

5、 r 1 7 6 2 6 . 1 一1 9 9 8 I E C前言 1 )由于各个技术委员会中都有来自对相关制定项目感兴趣的所有国家的代表, 所以I E C . 对有关技 术内容作出的且式决定或协议都尽可能地接近于国际意见的一致。 2 )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的方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此意义 匕 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3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 I E C国家委员会应尽可能在最大限度地把 I E C国际标准转化为其国家 标准和地区标准, 对相应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与T E C国际标准之间的任何分歧均应在标准山清楚地说 明 。 国际标准I E C 6 1 0 0 0 - 4 - 1 是由I E

6、C第7 7 技术委员会 电磁兼容、 的7 7 B分技术委员会( I _ 业和其他 非公共网络及与其相连的设备) 制定的。 本标准文本基于下表中的文件: 六月法表决报告 l 二月程序表决报 告 7 7 B ( C O) 0 4 I 7 7 B( C O) 0 6 7 7 B( C O) 1 o7 7 B( 一 ( ) ) 1 1 从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中可以找到表决通过本标准的全部信息。 附录A和附录B仅作参考。 c a / T 1 7 6 2 6 门一1 9 9 8 I E C引言 本标准是 I E C 6 1 0 0 0系列标准的一部分, 该系列标准的构成如下: 第一部分: 综述 综合考虑(

7、概述, 基本原理) 定 义、 术语 第二部分 环境 环境 的描述 环境的分类 兼容性水平 第三部分: 限值 发射限值 抗扰度限值( 由于它们不属于产品委员会责任范围) 第四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 试验技术 第五部分: 安装和减缓导则 安装导则 减缓方法和装置 第六部分: 通用标准 第 九部分 : 其他 每一部分又可分为若千分部分, 它们作为国际标准或技术报告来出版。 I E C 6 1 0 0 0 - 4 中的这些分部分将按时间顺序出版, 并相应地编号。 本分部分是一个国际标准, 它给出了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的总论。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8、抗 扰 度 试 验 总 论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 T e s t i n g a n d me a s u r e me n t t e c h n i q u e s - - Ov e r v i e w o f i mmu n i t y t e s t s C B / T 1 7 6 2 6 . 1 一1 9 9 8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门: 1 9 9 2 代替 G 1 3 / T 1 3 9 2 6 . 1 一1 9 9 ? , 范围 本标准是E MC ( 电磁

9、兼容) 基础标准。 它考察了电气和( 或) 电子设备( 装置和系统) 在其电磁环境中 的抗扰度试验。在与电力、 控制和通讯网络相连设备的抗扰度试验中, 对传导及辐射现象都作了考虑 本标准的目的是: - - 一 为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其他团体、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用户和制造厂商提供有关E MC . 抗扰度规范和试验的通用的、 全面的参考资料; 就这些试验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一般性指导。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1 3 / T 8

10、1 3 -1 9 8 9 冲击试验用示波器和峰值电压表( n e q I E C 7 9 0 : 1 9 8 4 ) G B / T 4 3 6 5 -1 9 9 5 电磁兼容术语( i d t I E C 5 0 ( 1 6 1 ) : 1 9 9 0 ) G B / T 1 5 2 8 3 -1 9 9 4 0 . 5 级、 1 级和 2 级交流有功电度表( i d t I E C 5 2 1 : 1 9 8 8 ) G B / I 1 7 6 2 6 . 7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 谐间波的测量和 M 9 量仪器导则( i d t I E C 6

11、 1 0 0 0 - 4 - 7 : 1 9 9 1 ) I E C 3 4 - 1 : 1 9 8 3 旋转电机第 1 部分: 额定值和性能 I E C 2 5 5 - 2 2 - 1 : 1 9 8 8 电气继电器第2 2 部分: 测量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第 1 分 部分: 1 MH z 脉冲群骚扰试验 I E C 8 0 1 - 2 : 1 9 9 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第 2 部分 静电放电要求 I E C 8 0 1 - 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第 5 部分: 浪涌电压抗扰度要求( 考虑中) ; 、 I E C 8 0 1 - 6 工业过程测量

12、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第6 部分: 对9 k H z 以上 传导射频骚扰的抗 扰度要求( 考虑中) 2 ) I E C 8 1 6 : 1 9 8 4 低压电源和信号线上的短期瞬态的测量方法指导 I E C 6 1 0 0 0 - 1 : 1 9 9 2 电磁兼容( E MC ) 第 1 部分: 综述 1 ) 等同采用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为G B / T 1 7 6 2 6 . ( 冲击) 抗扰度试脸 。 2 ) 等同采用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为G B / T 1 7 6 2 6 . 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5 G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5 ) (

1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 6 -1 9 9 8 ( i d t I E C 6 1 0 0 0 - 1 - 6 : 1 9 9 6 )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 国家质1 1技术监督局 1 9 9 8 一 1 2 一 3 1 批准1 9 9 9 一 1 2 一 0 1 实施 G B / T 1 7 6 2 61 一1 9 9 8 I E C 6 1 0 0 0 2 - 1 : 1 9 9 0 电磁兼容( E MC) 第 2部分: 环境第 1分部分: 环境的描述公共供电系 统中低频传导骚扰和信号传输的电磁环境 I E C 6 1 0 0 0 - 2 - 2 : 1 9 9 。 电磁兼容 E MC )

14、 第 2 部分: 环境第2 分部分: 公共低压供电系统中低频 传导骚扰和信号传输的兼容电平 I E C 6 1 0 0 0 - 2 - 3 : 1 9 9 2 电磁兼容( E MC : ) 第 2 部分: 环境第 3 分部分: 环境的描述辐射和与+ i 络无关的传导现象 I E C 6 1 0 0 0 - 4 - 8 电磁兼容( E MC) 第 4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第 8分部分: T _ 频磁场抗扰度i 验( 考虑中) , I E C 6 1 0 0 0 - 4 - 9 电磁兼容( E MC ) 第 4 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第 9分部分: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 验( 考虑中 2 I E C

15、6 1 0 0 0 - 4 - 1 0 电磁兼容( E MC ) 第 4 部分: 试验和测量技术第 1 。 分部分: 阻尼振荡磁场抗 扰度试验 考虑中) 3 c c 工 T T建议K 2 0 : 1 9 8 5 通讯交换设备对过电旅和过电流的耐受度 C C I T T建议K 2 1 : 1 9 9 。 用户终端对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耐受度 3 总则 3 . 1 过去机电装置和系统一般对电磁骚扰( 即传导、 静电及辐射电磁骚扰) 并不敏感。敏感性问题主要 是由诸如谐波或电压中断等“ 低频” 现象引起的。目前所使用的电子元件和设备对这些骚扰则要敏感得 , 尤其是对“ 高频” 和“ 瞬态” 现象。电子元

16、件和设备的大量使用增加了由电和电磁骚扰所引起的误动 、 损坏等危险性 为了 避免或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 许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电气、 电子设备的用户和制造)商 多作 必须确定他们的设备应承受的抗扰度电平, 并制定相应的抗扰度试验n然而, 根据不同原因所确定的试 验在它们的特性和认可准则方面经常是不同的。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调整与电磁骚扰相关的抗扰度试验并使其标准化。它 提供了: - - 一 对现有试验或在不久的将来所需试验的综述; 一 考虑到受试设备的类型及其预期使用环境( 地点、 骚扰程度、 所需抗扰度程度等)为相关试验 的选择和如何进行试验提供一般性的指导与建议; 试验的简要描述: 它们

17、的应用场合、 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及试验的严酷度等级。 3 . 2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 一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不是取代已有的试验, 而是在抗扰度试验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标准化 不 过, 必要时也提出新的试验( 由于在本标准中只是对这些试验作一般性的概括性描述, 这些新的试验须 在今后的标准中加以详细的规定) 。 - 本标准也不对特定装置或系统的试验进行规定。其上要目的是为各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提供一个通用的基本参考。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或设备的用户及制造厂商) 对试验及施加于设备 的严酷度等级的正确选择负责。 一一为 s 不妨碍调整和标准化工作的进行 强烈推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8、或用户及制造I - 商考 虑( 在他们今后的工作或旧标准的修订中) 采用本标准中指定的相关抗扰度试验。 功 等同采用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为 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 2 ) 等同采用该标准最新版木的国家标准为 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3 ) 等同采用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为 X i 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 B / T 1 7 6 2 6 . 8 -1 9 9 8 (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一 8 : 1 9 9 3 ) t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 GB / T 1 7 6 2 6 . 9 -1 9 9 8 ( i d c I E C 6 1 0

19、0 0 - 4 - 9 : 1 9 9 3 )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 G B / T 1 7 6 2 6 . 1 0 - - 1 9 9 8 (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1 0 ; 1 9 9 3 ) 0 电磁兼容试验F 1 G B / T 1 7 6 2 6 . 1 一1 9 9 8 注: 本标准仅涉及同电磁抗扰度有关的试验有关骚扰的起源、 兼容电平等更详细的资料, 可参见 工 C汗 的其他报 3 . 3 告或其他技术委员会的报告见I E C 5 1 0 0 0 - 1 , I E C 6 1 0 0 0 - 2 - 1 , 1 E C 6 1 0 0 0 - 2

20、 - 2及1 E C 6 0 7 0 0 - _2 - 3 本标准适用于: 安装或连接到下列环境中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住宅及商业公共低压电网; 工业低压电网; 公共及工业用电厂( 包括控制室、 中的低压控制网络; 电站( 包括控制室) 中的电网及低压控制网络; 通讯线路 注: 本标准也适用于配有专用电源的装置, 一一传导及辐射骚扰表现为: 电骚扰 ; 磁骚扰 ; 静 电骚 扰 : 电磁骚扰 ; 以及 低频骚扰( 从直流至 1 0 k H z - - :. 0 k H z ) ; 高频骚扰( 达数百MH z , 辐射骚扰达1 0 0 0 MH z 范围) ; 由诸多因素引起的瞬态( 持续时间从几

21、毫秒到几纳秒) 其产生原因如: 骚扰负载( 如: 非线性负载、 波动负载等) ; 网络和设备中的切换现象及故障; 大气现象( 如: 闪电) ; 静电 ; 无线电发射机。 本标准试图包含能适用于大量设备和系统的试验。 然而, 某些特定的设备和系统可能要求不同的试 验和 或) 另外的试验( 如: 医疗、 军用、 船用设备等) 。 3 . 4 在进行某些抗扰度试验时。 可采用那些类似于绝缘试验中所用的试验波形( 不过, 般采用较 低的严酷度等级) 。应该注意这两种试验之间的基本区别: 绝缘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 动物或设备避免高压所引起的危险或损坏. 它关心绝缘击穿问 题。在进行这些试验时, 设备

22、往往要同电源脱离。 抗扰度试验的目的是对处于电磁骚扰影响下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在进行这些试验时, 设 备总处于供电状态并正常运转 4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对它们的实际运用作了一些注解; 图I 和图2 用图解对某些定义和注解进朽 了说明) 。 注: 有关E MC的完整术语, 见G B 广 t 4 3 6 5 。在适当的地方, 指明了G B / T 4 3 6 5 中的出处 4 . 1 电磁骚扰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d i s t u r b a n c 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 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的电磁现象。( G B / T 4 3 6 5

23、-1 9 9 5 中l . 5 , 已修改) 4 . 2 电 磁干扰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 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G B / T 4 3 6 5 -1 9 9 5 中1 - 6 ) 注: 骚扰和干扰分别是原因和结果 4 . 3 电磁兼容性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 E MC ) G a s / r 1 7 6 2 6 . 1 -1 9 9 8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土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

24、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 力( GB / T 4 3 6 5 -1 9 9 5中1 . 7 ) 4 . 4 ( 电磁) 兼容电平(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l e v e l 预期加在 L 作于指定条件的装置、 设备或系统上的规定的最人电磁骚扰电平( G B % T 4 3 6 一 ! 9 弓 几 中 31 0 ) 汁: 实际 卜 电磁兼容电平并非绝对最大值, 而可能以小概率超出。 4 . 5 i 对骚扰的) 抗扰度i m m u n i t y ( t o a d i s t u r b a

25、 n c e ) 装置 . 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G B / T 4 3 6 5 - - 1 9 9 5 中i,) 4 . 6 抗扰度电 平; m m u n i t y l e v e l 将某给定电磁骚扰施加干某一装置、 设备或系统而其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所需性能等级 卜 + 的最 人 骚扰电平。( G B / “ 1 4 3 6 5 -1 9 9 5 中3 . 1 4 ) 4 . 7 ( 电磁 敏感性( e l e c t r o n t a g n e t i c )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 下, 装置、 设

26、备或系统不能避免胜能降低的能力。 注: 敬感性高, 抗扰度低( G B / T “1 3 6 5 1 9 9 5 中1 . 2 1 ) E 口 丁: 受试设备” 的缩写。 4 . 8 i 0 - 酷度等级s e v e r i t y l e v e l 为抗扰度试验规定的施加影响的电磁量的值。 注L 验标准可按照不同的抗扰度电平来规定若1个严酷等级 4 . 9 瞬态t r a n s i e n t 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 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江 了 BT 4 3 6 5 一1 9 9 5中 2 . ) 注: 瞬态可以是个任意极性的单向脉冲或第一个尖峰为任意极

27、性的阻尼振荡波, 4 . 1 0 电压浪涌 v o l t a g e s u r g e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G B / f4 3 “ - 1 9 3 5中 8 . 1 1 ) 注电压浪涌的时间参数定义如下: 一 根据G B / T 4 3 6 ; -1 9 9 5 中2 . 5 , 上 升时间是从峰值的1 0 %至9 0 %的上升时间( 1 o %/ 9 c 写J _ 升时问i 一持续时间是在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5 0 %峰值的持续时间( 5 0 % / 5 ( 1 ; a 持续时间) 4 . 1 1 电源线p o w e r l i n e

28、 s 从电源( 交流或直流电压) 引出的线路。 4 . 1 2 控制线c o n t r o l l i n e s 在本标准中, 所有用于控制、 信号传输及测量的线路 4 . 1 3 共模电压, 不对称电压 c o m m o n m o d e v o l t a g e , a s y m m e t r i c a l v o l t a g e 每个导体与规定参考点( 通常是地或机壳) 之间的相电压的平均值。( G B / T 4 3 6 5 - - - 1 9 9 , 中 4 . 9 ) 4 . 1 4 差模电压, 对称电压 d i f f e r e n t ia l m o d

29、 e v o l t a g e , s y m m e t r ic a l v o l t a g e 一组规定的带电导体中任意两根之间的电压( G B / T 4 3 6 5 一 1 9 9 5 中4 . s ) 骚扰电平、 兼容电平、 抗扰度电平和敏感性电平之间的理论联系如图1 所示。 然而, 应当注意, 骚扰电平通常服从统计分布规律口 实际上, 确定骚扰罕见的实际最高电平是非常困 难的, 而且往往是不可能的。另外, 将绝大多数装置在大部分时间内不会暴露于其中的最高骚扰值定义 为兼容电平通常是不经济的。 由于这些原因, 对于某些技术委员会来说, 将兼容电平定义为只会为少数或极少数的物体

30、所超过的 骚扰电平, 而不是骚扰的“ 最大值” 看来是合适的。例如, 典型的兼容电平值可以是统计分布值的9 5 / ; , 9 8 %或”场该值应由 F C 7 7 设定, 或者在特殊情况下, 由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通过由有关各 方达成的协议来设定 应当看到, 敏感性电平可能也会呈统计分布敏感性的最低限值实际上叮以由“ 通过 不通过 抗扰 度试验电平来定义。 G B I T 1 7 6 2 6 1 一 1 9 9 8 除甚书踢 图 1 电磁骚扰不同电平之间的关系 图2 表示在计及骚扰电平和敏感性电平统计分布的情况下, 骚扰电平、 兼容电平、 抗扰度( 试验) 电 平和敏感性电平间的关系

31、I v ! 设 备 的 , 粤 性 (统 计 分 布 , mi/ 抗扰度限值( 规定试验值) 兼容电平 ( 常规值) 丫 、 一 一 斗 / 总的骊扰电平( 统计分布 若干骚扰翻的总和 统计分布 图 2 计及统计特性, 电磁骚扰不同电平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 兼容电平不应当被看作一个确定的骚扰电平, 而更应被视为一个常规的参考值 可以在 该值的基础上调整骚扰电平和抗扰度/ 试验电平之间的关系。 5 抗扰度试验目录 以附录A给出的总的框架为基础, 可以认为下列试验足以覆盖骚扰的整个领域 在附录 A中给出 了这些试验的简短描述。 5 . 1 低频骚扰 G B / T 1 7 6 2 6 1 一1

32、9 9 8 同低压供电网络中传导低频骚扰有关的抗扰度试验: a )谐波; b ) 谐间波; c ) 电源信号传输系统( 1 0 0 H ; 一1 5 0 ( 4 5 0 ) k H z ) ; d )电压波动; e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f ) 三相电压不平衡; g ) 工频变化; h ) 交流网络中的直流分量。 52 传导瞬态和高频骚扰 同传导瞬态和高频骚扰有关的抗扰度试验: a ) 1 0 0 / 1 3 0 0 p s 电压浪涌( 熔断器熔断) ; b ) 1 . 2 / 5 0 p s ( 电压) -8 / 2 0 p s ( 电流) 浪涌; c ) 快速瞬态电压脉冲群( n X5

33、/ 5 0 n s ) ; d ) 振铃波( 0 . 5 p s l i 0 o k H z ) ; e ) 阻尼振荡波( 0 . 1 MH : 和/ 或 1 MH z ) ; f )高频感应电压( 0 . 0 1 MH z -1 MH z ) ; 9 ) 传导射频骚扰; h ) 1 0 / 7 0 0 p 。 电压浪涌。 53 静电放电 同静电骚扰有关的抗扰度试验: a )静电放电( E S D ) o 54 磁骚扰 同磁骚扰有关的抗扰度试验: a ) 工频磁场; b )脉冲磁场; c ) 阻尼振荡磁场。 55 电磁骚扰 同电磁骚扰有关的抗扰度试验: a )辐射电磁场。 5 . 6 其他抗扰

34、度试验 a ) 控制和信号线上的工频电压; b )控制和信号线上的直流电压。 6 环境条件 对于特定产品, 有关试验和严酷度等级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环境条件。在本条款的范围内, “ 环境条 件” 包括电磁环境及安装条件。由于这些影响的多样性, 有必要为各类骚扰定义特定的环境条件 低压供电网络中的低频骚扰 考虑了三种类型的环境: - 一 具有相对较低骚扰电平的公共低压配电网络; 一一具有相对较高骚扰电平的工业低压配电网络; 电站中的低压网络。 瞬态和高频骚扰 G B / T 1 7 6 2 6 门1 9 9 8 这类骚扰的电平取决于: 一 一 电磁骚扰源; 安装条件, 如屏蔽、 接地、 过电压保护等

35、。 静电放电 环境条件主要取决于安装条件( 特别是地而类型) 及气候条件( 空气湿度) . 共定义了四种环境等级, 附录八的 A3 . L 中静电放电的简短描述对此作 了 说明 磁 骚扰 施加影响的磁场取决于流经设备附近导体中的电流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附近磁性材料的存在情 况可以区分用于低压配电网络中的设备及用十电站中的设备。 目前正在考虑规定不同等级。 辐射电磁场骚扰 施加影响的电磁场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及其与设备间的距离。由手持无线电收发机产生的干扰被 认为需给予特别的关注 共定义了四个等级, 附录A的A 5 . 1 中对辐射电磁场试验的简短描述对此作了 说 明。 7 抗扰度试验选择指导 抗

36、扰度试验可适用于设备的: 开发阶段的设计试验; 一 一 型式试验; 一验收试验。 对设备必须进行提供所需可靠性所必需的全部试验, 但显而易见。 又不得不将试验项目总数限制到 合理的最小值。与型式试验相比较, 减少产品验收试验的总数是可以接受的。 应用于某一特定产品抗扰度试验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 主要是: 一 影响该设备的骚扰的类型; 环境条件; 一所需的可靠性和性能; 一 经济约束。 由于要考虑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的多样性, 很难指出有关抗扰度试验选择的准确规则 这种选择主要 是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任务, 或者可由生产厂商和用户间的协议来确定。 表 1 可用作杭扰度试 验选择的准则。 表中

37、共区分了同位置有关的三种环境: a ) 安装在公共低压配电网络中的设备: 一 可能具有最低要求的非公用( 家庭和商业使用) 设备; 供公用事业使用的设备, 根据它们的特殊功能和无监视条件下长时间_ 作的特点 可能需要满 足较前一 类设备更高的要求。 b ) 安装在工业低压电网及工业控制网络中的设备, 这种场合中, 可能会有较强的骚扰 c ) 安装在电厂中( 如: 高压/ 中压变电站) 中的设备, 这种场合中, 由于特殊的切换和故障现象. 会产 生特殊和极端的影响。 表 1 中未包括为信息处理设备和医疗设备提供的经特别防护的场所( 如: 计算机房、 拎制室等、 这 些场所应被视为特殊位置, 其特

38、点在于它们的安装条件以及试验和严酷度等级的专门选择 G B / T 1 7 6 2 6 . 1 -1 9 9 8 表 1 抗扰度试验选择指导 试验 设备位置 公共网络, 包括家庭、 办公室及类似用途 工业 设施及电厂中压和高乐电站 电源控制和信号电源控制和信号 电 源控制和信号 All 谐波 八 1 . 2 谐间波 Al . 3 信号电压 Al . 4 电压波动 A l . 5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A l . 6 三相电压不平衡 A l . 7 工频变化 A . 8 交流网络中的直流分量 资芳赞 于备 关苦 朴赞 长书长 釜 笼 考厂 一 一 一 一 t中 ,一一 l 一 t, 中 一 )一

39、,一 考虑中 A 2 . 1 1 0 0 八 3 0 0 1 -8 / 2 0 p s ( 电 流) 浪涌 A 2 . 3 快速瞬变脉冲群 A2 . 4 振铃波 A Z , 5 阻尼振荡波 A 2 . 6 高频感应电压 A 2 . 7 传导射频骚扰 A 2 . 8 1 0 / 7 0 0 p , 电压浪涌 一 * : 一 中:一 A 3 . 1 静电放电 补任关资关釜 砚 : A 4 . 1 工频磁场 A 4 . 2 脉冲磁场 A 4 . 3 阻尼振荡磁场 : 一 A S . 7 辐射电磁场 任书 一 “ : 一 一 一 ; : : _ A 6 . 1 控制和信号线上的工频电压 A 6 . 2

40、 控制和信号线上的直流电压 “ : 注 a )设备类型 一公共网络: 公用事业用低压设备. 如电动机冬 家庭及办公室, 非公用低压设备, 如加热调节器、 洗衣机、 办公机器等; 一 工 业设施及电厂: 用于受强烈骚扰网络中的低压设备; 一 一 中压和高压电站: 高压设备附近的低压设备。 b ) 缩写和注释 关 “ 关: 推荐的 补 朴: 可能的。 枯: 在特殊情况下。 表格中的空格表示该产品无须进行此项试验 1 )主要适用于暴露于闪电( 户外) 中的设备 2 ) 主要适用于不暴露于闪电( 户外) 中的设备 3 、 对高压变电站是推荐的; 对中压电站可能不必要。 C ) 相关i4 验和严酷度等级

41、的选择是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责任, 或者可由用户和生产厂商间的f-1t 汉来 确定。本表给出了试验选择的指导. G B I T 1 7 6 2 6 . 1 -1 9 9 8 8 严酷度等级的选择 对大多数试验, 均提出了若干个严酷度试验等级。由于设备品种繁多。 以及对这些设备的不同要求 和环境条件的多样性. 不可能为每种特殊情况下试验等级的选择确立精确的判断标准。然而, 下列这些 最重要哟因素能用作严酷度等级选择的准则: 一在指定环境条件下用户所需要的可靠性程度; -一一环境条件, 它表明了骚扰电平; 经济约束, 选择极端试验值可能会使产品不经济; 一一通常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单独考虑 这

42、些因素共同作用, 甚至可能会相互抵触 例如, 非常高的 可靠性要求同经济约束是矛盾的。 合适的试验等级的选择是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任务, 或者山生产厂商和用户达成的协议 来确定; 在所有情况下, 都应考虑技术一 经济最佳方案。 附录A中的表格给出了对各种试验推荐严酷度等级的综述 9 试验结果的评估 由于受试设备和系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使得确定试验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变得比较困难。 若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产品技术规范没有给出不同的技术要求, 试验结果应该按受试设 备的运行条件和功能规范进行如下分类。 a )在技术要求限值内性能正常; b )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 但能自行恢复;

43、C ) 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 但需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位; d )因设备 2 5 6 . 0 5 . 0 3 . 5 3 , 0 2 . 0 1 , 5 1 5 1 . 5 0 . 2 +0 . 5 只2 5 / 。 3 9 1 5 2 1 二 2 1 5 1 , 5 0 。 3 0 , 2 0 . 2 2一 4 6 8 l 0 1 2 ) 1 2 : 一 2 . 。 0 。 5 1 0 O 5 0 .5 0 .5 0 . 2 0 2 注: 允许的总州资 变系数: 8 %。 G B / T 1 7 6 2 6 . 1 一1 9 9 8 5 0 / 5 0 H z j 卜 1 图 Al 用于

44、小功率的谐波 试验设备简图 图例 : I T 一串联注人变压器;C B一 工频隔离电容器; 酬一 注人谐波电压;U h 一受试设备上的谐波电压 图 A Z 用于大功率的谐波 试验设备 串联注人) 简图 并这些简图对谐间波试验和叠加信号试验也有效 G B / T 176 2 6 . 1 - - 1 9 9 8 图A3 用于高频的谐波 试验设备( 带反向滤波器的并联注人) 简图 A1 . 2 谐间波( 暂定试验) Al . 2 . 1 参考文献 见 I E C 6 1 0 0 0 - 2 - 1 及 I E C 6 1 0 0 0 - 2 - 2 A l . 2 . 2 试验目的应用范围 该试验的

45、目的是检验低压供电网络中的谐间波( 具有谐波之间的频率的电压) 对可能对这些频率敏 感的设备所产生的影响。有两种类型的谐间波源: 离散频率( 如: 静态变频器, 循环变频器) ; 一一连续频谱( 如: 电弧炉) 。 谐间波对敏感装置的影响同谐波相同: 或者是可能引起误动作的短期影响, 或者是长期影响, 如过 热 。 谐间波试验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 如: 对特定谐间波特别敏感的窄带频率选择性设备; 对预期安装在具有较高谐间波电平的场所( 如: 大型电弧炉附近) 的宽带敏感设备 对于绝大多数设备, 谐波试验已经足以满足要求。 A l . 2 . 3 试验电压特性 对离散谐间波频率, 同谐波一样,

46、 一个具有适当幅值的连续正弦波被叠加在电源电压上 对连续频谱, 应当注意, 实际上在网络中这些频谱具有随频率变化( 取决于源特性和网络阻抗) 及随 时间连续波动的幅值。迄今尚未确定用于试验的能明确再现的标准频谱。应该对不同情况下试验电压 的特性取得一致意见, 直到能确定标准的频谱。 尤其是应该对使用有代表性的等效单一 频率的可能性进 行研究 。 A l . 2 . 4 试验设备j 试验发生器 该试验设备基本上与谐波试验设备相同, 只是用谐间波源取代谐波源而已( 见图A l , 图A 2 和图 A3 ) 。 在连续频谱的情况下, 谐间波源可由噪声发生器构成, 其输出通过适当的滤波器, 从而产生所

47、需的 幅频特性。应该注意, 类似于图A 2 和图A 3 中的串联注人网络可能与频率很有关系 A l . 2 . 5 推荐严酷度等级 ,这些简图对谐间波试验和叠加信号试验也有效 G s / T 1 7 6 2 6 1 一1 9 9 8 以下内容可作为设定兼容电平的指导。 对于离散谐间波, 各频率可具有基频电压U 二 的。 . 5 的电平( 无谐振) , 但当其可能骚扰纹波柠制 系统时, 则必须降低至小于n 。 的。 . %。 用 l 0 Hz 带宽测量时, 连续频谱显示的背景电平通常不大于己. 的0 . 0 2 。 对电弧炉和类似设备来 说, 会有较高的背景电平, 具体同环境有关。 应根据不同情

48、况就试验电平达成一致: 它们可设置为等于兼容电平与所选择的抗扰度系数的乘积, 抗扰度系数的范围例如为1 . 2 -2 . 0 A l . 2 . 6 试验程序说明 进行谐间波试验时 在所考虑的频带内( 或邻近该频带) , 可包含或不包含谐波 离散谐间波的测量同谐波类似。连续频谱的测量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或者测量所考虑频带内的总的有效值; 一 一 或者利用带通滤波器( o f =3 H Z 或 1 0 H z ) 测量电压密度频谱。 A 1 . 3 信号电压( 暂定试验) A l . 3 . 1 参考文献 见 I E C 6 1 0 0 0 - 1及 I E C 6 1 0 0 0 - 2 -

49、 1 0 A l . 3 . 2 试验t 1 的应用范围 该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低压供电网络中的信号电压对可能对这些频率敏感的设备所产生的影响目 前正在使用( 或对于新系统正在考虑) 四种类型的信号: -1 1 0 H z -2 0 0 0 1 1 : 范围内的“ 音频” ( 纹波控制) ; 一 一3 k H z -2 0 k H z 范围内的“ 中频” ( 中频电源线载波) ; 2 0 k H z - 1 5 0 ( 5 0 0 ) k H z 范围内的“ 射频” ( 射频电源线载波) ; - 一 电源电压曲线上的标记( 电源标记系统) 由于这些信号以脉冲形式间隙传送, 因此只需研究短期影响。 该试验适用于安装在低压公共配电网络、 工业电网及电厂中对短期脉冲敏感的设备。 A 1 - 3 . 3 试验电压特性 “ 频率信号” 是叠加在供电电源电压上的正弦波。“ 电源标记” 信号应采用其特定的波形来发送 A 1 . 3 . 4 试验设备/ 试验发生器 对于“ 频率信号” , 可考虑三种不同的配置: 一一对于较小功率的受试设备, 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