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453-1995.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79119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T-453-19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MT-453-19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MT-453-199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MT-453-199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MT-453-199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T-453-19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453-1995.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煤 炭行 业标准 MT 4 5 3 一 1 9 9 5 隔 绝 式 压 缩 氧 呼 吸 器 代替 Z B C 7 3 0 0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负压型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 以下简称呼吸器) . 2 引用标准 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1 2 2 6 一般压力表 G B / T 1 4 1 。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 阻率和表面电 阻率试验方法 G B 2 8 9 0 过滤 式防 毒面具 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2 8 9

2、 1 过滤式防毒面具罩性能试验方法 G B 5 0 9 9 钢质无缝气瓶 G B 8 9 8 2 医用氧气 G B / T 1 0 1 1 1 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方法 M T 4 5 4 压缩氧呼吸器和压缩氧自 救器用二氧化碳吸收剂 氢氧化钙技术条件 3 术语 3 . 1 额定防 护时间 n o m i n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t i m e 在规定作功功率条件下, 呼吸器符合防护性能要求的使用时间。 3 . 2 防护时间 p r o t e c t i o n t i m e 呼器在本标准规定的适用环境中能满足防护性能要求的使用时间。 3 . 3 高压系统

3、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s y s t e m 呼吸器的氧气瓶、 氧气瓶阀门、 减压器、 手动补给阀、 压力表、 替报器和压力表开关等高压部分及其 连接件所形成的高压气路。 3 . 4 低压系统 l o w p r e s s u r e s y s t e m 呼吸器的口 具或面罩、 呼吸软管、 呼气阀、 吸气阀、 气囊( 包括排气阀) 、 自 动补给阀和清净雄等低压 部分及其连接件所形成的低压气路。 3 . 5 呼气 气路 e x h a la t io n a ir w a y 呼气经口 具或面罩、 呼气软管、 呼气阀、 清净罐进人气囊的气路。 3 . 6 吸

4、气气 路 ,n h a l a t i o n a i r w a y 吸气由 气囊经降温器、 吸气阀、 吸气软管到口 具或面罩的气路。 3 . 7 呼气阻力 e x h a l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呼气气流通过呼气气路的阻力。 3 . 8 吸气阻力i n h a l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5 一 1 2 一 2 8 批准 1 9 9 6 一 0 4 一 0 1 实施 MT 4 5 3 一 1 9 9 5 吸气气流通过吸气气路的阻力。 3 . 9 手动补给 供氧 o x y g e

5、 n d e l iv e r y b y m a n u a l s w it c h 用手按动, 使手动补给阀直接向低压系统供氧。 3 . 1 0 自 动补 给供氧 o x y g e n d e l i v e r y b y d e m a n d v a l v e 低压系统内压力降到规定负压值时, 自动补给阀自动开启向低压系统供氧。 3 . 1 1 定量供氧 o x y g e n d e l i v e r y b y c o n s t a n t f l o w 高压氧气经减压器减压后, 通过节流孔以规定流量连续向低压系统供氧。 3 . 1 2 减压器 p r e s s u

6、 r e r e d u c i n g v a l v e 将高压氧气减压, 以自动补给供氧和定量供氧方式向低压系统供氧的装置。 3 . 1 3 自 动排气阀 a u t o m a t i c r e l i e f v a l v e 低压系统内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 排气阀自 动开启向外界排气的装置。 3 . 1 4 气囊工作容积 a v a i la b l e v o l u m e o f b r e a t h in g b a g 自 动排气阀开启时气囊容积与自 动补给阀开启时气囊容积的差值。 3 . 1 5 辅助工作型呼吸 器 a s s is t a n t w o r

7、k i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供矿山救护队员工作呼吸器发生故障时佩戴退出灾区、 救护伤员和化工等部门救护站使用的防护 时间不大于 2 h的呼吸器。 3 . 1 6 基本工作型呼吸器 r u d i m e n t a l w o r k i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供矿山救护队员和辅助救护队员进行抢险救灾等主要救护工作使用的防护时间大于 2 h的呼吸 器。 3 . 1 7 成品质量 w e i g h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w h e n i n u s e 包括氧气、 二氧化碳吸收剂和冷却剂的呼吸器在佩戴使用时的

8、质量。 3 . 1 8 短时间 特重劳动 s u p e r h e a v y w o r k i n s h o r t t i m e 指在3 -5 m i n 内, 完成呼吸量为7 8 L / m i n , 呼吸频率为3 0 次/ m i n 的劳动强度。 4 产品分类 4 . 1 产品类型 呼吸器按用途分为辅助工作型和基本工作型两类。 按额定防护时间分为1 h , 2 h , 3 h , 4 h 四个规格。 4 . 2 基本参数 呼吸器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类型 规格 h 额定防护 时间 刀l l n 氧气瓶额定 压力 M P . 作功功率 W 额定耗氧量 L /

9、 mi n 氧气储量 L 成品质量 k g 辅助工作型 16 0 2 0 5 4 . 41 . 2 1 0 0 MT 4 5 3 一 1 9 9 5 图 1 仿人呼吸装置示意图 1 一呼吸机; 2 一二氧化碳钢瓶; 3 , 1 3 , 2 4 , 2 9 一转子流量计; 4 , 2 3 -湿式气 体流量计; 5 -缓冲袋; 6 1 1 5 -吸气阀, 7 , 9 , 1 6 一呼气阀; 8 -缓冲筒; 1 。 一 鼓泡吸湿式水分饱和器; 1 2 一接点温度计和温控继电器; 1 1 , 2 7 一红外线 二氧化碳分析仪; 1 4 , 3 1 -薄膜式泵; 1 7 -热电偶数显温度计; 1 8 一

10、三通; 1 9 -差压变送器和显示仪表; 2 0 -呼吸器s 2 1 一金属管, 2 2 一加热器s 2 5 一热交换器; 2 6 一热磁式氧气分析仪, 2 8 一干燥塔; 3 0 -流量调节夹 宪 6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和说明 I呼吸机 呼吸量 1 0 - - 8 0 L / mi n 呼吸频率1 0 3 0 次/ m i n ; 呼吸比1 , 1 用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程序控制呼吸机 2 二氧化碳钢瓶 压力 1 5 MP a , 容积 3 0 - 5 0 L 3 转子流量计测量范围0 . 0 2 4 0 . 2 4 m 1 / h , 准确度2 . 5 级 4湿式气体流量计额定流量0

11、. 5 m / h , 容积 5 L , 准确度2 . 5 级 5缓冲气袋橡胶布制造, 容积2 -3 L 6鼓泡吸湿式水分饱和器用有机玻璃按图2 制作 7缓冲筒金属制, 容积1 L 8 吸气阀、 呼气阀用呼吸器吸 气阀 代替 9 接点温度计 测量范围。 一1 0 0 C , 最小分度值。 . 1 c 1 0 电加热器 功率 3 0 0 -5 0 0 W, 电压 2 2 0 V 1 1 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 测量范围0 -1 0 %, 准确度 。 . 1 % 1 2薄膜式泵最大流量6 L / m in 3 2 4 MT 4 5 3 一 1 9 9 5 表 s ( 完)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和

12、说明 1 3 热电偶数显温度计 镍铬热电 偶, 直径。 . 2 0 . 5 m m, 测量范围0 1 0 0 0C , 最小分度值 0 , 0 5C 1 4 差压变送器和显示仪表测量范围一 2 0 0 0 - t2 0 0 0 P a , 准确度2 0 P a 1 5 热交换器按图 3 制作 1 6 热磁式氧气分析仪测量范围。 - 1 0 0 %, 准确度 2 5 % 1 7干燥塔 容积2 5 0 m L , 内 装块状无水抓化钙 1 8 三通按图4 制作 1 9 人头模型及连接管按图5 制作 2 0 恒温箱 内 部尺寸: 1 . 3 InX 1 . 0 mX1 . O m ; 箱内有电加热器

13、、 温控仪器和混合风扇等. 其温度控制范围为( 2 0 - 4 5 ) 士 2 C 6 . 2 . 2 测定条件 防护性能测定要求的呼吸参数和操作程序如表7 所示。 表 7 编号呼吸器类型 额定防护 时间 m m 恒温箱温度 劳动强度 起止时间 mm 呼吸参数 呼吸量 L/ mi n 呼吸频率 次/ mi n 二氧化碳 进 入 量 L / mi n 抽氧最 L/ m m 1 辅助工作型 6 0 2 6 士2 中等劳动 0- 6 0 2 82 01 .1 21 . 2 8 0 - 1 2 0 1 2 0 2 基本工作型 ( 无降温器) 1 8 0特重劳动1 2 0 - 1 2 57 8 , 3

14、03 . 3 03 . 54 中等劳动 1 2 5 - 1 8 0 2 82 01 . 1 21 . 2 8 0 - 1 2 0 2 4 0 特重劳动1 2 0 - 1 2 5 7 83 03 . 3 03 . 5 4 中等劳动 1 2 5- 1 8 02 82 01 . 1 21 . 2 8 特重劳动 1 8 0 - 1 8 37 83 03 . 3 03 . 5 4 日,直 它 烤兮书石 1 8 3 2 4 0 2 82 01 . 1 21 . 2 8 0 - 1 2 0 3 基本工作型 ( 有降温器) 2 4 04 0 士 2 C 曰, -i 气, J J 夕J 1 2 0 - 1 2

15、57 8 3 0 3 .3 03 . 5 4 特 里 劳 动 1 . 1 21 . 2 8 中等劳动1 2 5 - 1 8 0 2 8 3 . 3 03 . 5 41 8 0 - 1 8 37 8 符 里 9 a 切 中等劳动 1 8 3 - 2 4 02 82 01 . 1 2 1 . 2 8 注: 呼吸参数中的呼吸量、 二氧化碳进入量和抽氧量, 是在环境温度为2 0 ,C , 标准气压时的值 3 2 5 MT 4 5 3 一 1 9 9 5 6 . 2 . 3 测定步骤 6 . 2 . 3 . 1 测定准备工作 a . 按图1 组装仿人呼吸装置。要求除呼吸机和呼吸器以外的气路总体积不超过

16、2 0 0 m L , 从水分 饱和器 1 0 的出口到连接用三通1 8 这段管路用保温材料保温; 图 2 鼓泡吸湿式水分饱和器 1 一进气管乡 2 一补水瓶; 3 一接点温度计; 4 一出 气管; 5 一电加热棒 MT 4 5 3 一 1 9 9 5 图 3 热交换器 1 一连接呼吸机接口。 2 一冷却水入口; 3 -冷却水出口。 4 一连接进气管 3 2 7 MT 4 5 3 一 1 9 9 5 、 图 4 三通 图 5 人头模型示意图 3 2 8 MT 4 5 3 一 1 9 9 5 A -A剖视 图 6 连接管 1 -压力测点。 2 -吸气温度测点; 3 -呼气温度测点; 4 一呼气管

17、接口 5 一吸气管接口布 名 一热电偶; 7 -差压变送器接口 b 按表7 要求 把呼吸 参数和 操作程序 输人计算机, 并进行调 试。 标定 辱吸机的呼吸 频率, 用标 准 气样 标 定 红 外线 二 氧 化碳 分析 仪1 2 和2 7 , 按使 用 说明 书 标 定 热 磁式 氧气 分析 仪2 6 , 差压 变 送器1 9 和 热电偶温度计1 7 : c 在图1 吸气回 路金属管2 1 处断开, 封住连接三通1 8 的呼吸软管口, 开动呼吸机按中 等劳动强 度标定呼吸量v( v =表 7 规定的呼吸量与二氧化碳进入量差值) 。调至呼气出口处温度达到 3 7 士 0 . 5 0C, 相对湿度

18、达到为9 5 %以上。 调节二氧化碳进入蚤达到1 . 1 2 L / m i n 时, 检查呼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是否达到4 %士。i %。开动薄膜泵3 1 调节抽氧量达到1 . 2 8 L / m i n , 恢复断开处连接检查气路系统正压气密( 接入水柱压力计, 施加1 9 6 0 P a 压力, 1 m i n 内压力下降 值应不大于9 8 P a ) , d . 将呼吸器放人恒温箱, 与箱外管路连接, 控温在2 6 士 2 C , 开动风扇, 保持1 h , 使箱内 温度达到 平衡。 e 呼吸器面体为口 具时, 按图1 连接。为面罩时, 取下三通1 8 , 与图5 的人头模型连接。 6

19、. 2 - 3 . 2 操作步骤 a 。 将受检呼吸器, 与仿人呼吸装置接好, 向 热交换器2 5 通入冷却水, 记录湿式气体流量计4 和 2 3 的初始读数。 b . 开动呼吸机1 , 同时打开二氧化碳钢瓶2 的阀门, 开动薄膜泵1 4 和3 1 , 打开呼吸器氧气瓶阀 门, 记录氧气压力, 按秒表计时, 开始检验。 e . 检验中随时注意观察, 调节二氧化碳进入量, 抽氧量。 每隔5 m i n d h , 2 h 呼吸器) 或1 0 m i n t 3 h , 4 h 呼吸器) 记录一次吸气温度, 吸气和呼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吸气中的氧气浓度, 呼气阻力, 吸 气阻力。当按规定操作程序

20、改变呼吸机呼吸参数时, 应同时调节二氧化碳进入量和抽氧量。 d当吸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 平均二氧化碳浓度、 氧气浓度、 温度, 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中任1 项参 数超过本标准规定时停止试验, 关闭二氧化碳钢瓶2 , 呼吸机1 , 薄膜式泵1 4 和3 1 , 关闭加热器2 2 和恒 温箱电源, 关闭热交换器2 5 水源。 记录湿式气体流量计4 和2 3 的终了读数。 检查二氧化碳进入量和抽 氧量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 记录呼吸器氧气瓶压力, 关闭氧气瓶。 MT 4 5 3 一 1 9 9 5 6 . 2 . 4 测定结果表述 6 . 2 . 4 . 1 吸气中最低氧气浓度。 6 . 2 . 4 .

21、 2 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a . 吸气中最高二氧化碳浓度; b . 吸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 平均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公式: 。 一( 艺c +% c , / 2 ) / n 式中: c 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 ci 任一次记录时间实测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试验终了时, 二氧化碳浓度; n 记录次数。 6 . 2 - 4 . 3 吸气中最高温度。 6 . 2 - 4 . 4 最大的呼气阻力、 吸气阻力。 6 . 2 . 4 . 5 防护时间。 6 . 3 供妞能力测定 6 . 3 . 1 仪器 仪器与表5 相同。 6 . 3 . 2 定量供氧量测定方法 当呼吸器高压系统压力分别为2 0 1 8 MP

22、 a 和3 - 2 MP a 时, 用呼吸器检查仪( 或呼吸器校验台) 上 的转子流量计A, 分别测出定量供氧量。 6 . 3 . 3 自动补给供氧量测定方法 当呼吸器高压系统的压力为2 0 - 1 8 MP 。 和5 - 3 MP a 时, 启动自 动补给阀, 用呼吸器检查仪( 或呼 吸器校验台) 的流量计B , 分别测出自 动补给供氧量。 6 . 3 . 4 手动补给供氧量测定方法 当呼吸器高压系统的压力分别为2 0- 1 8 MP a 和5 -3 MP a 时, 启动手动补给阀, 用呼吸器检查仪 ( 或呼吸器校验台) 的流量计B , 分别测出手动补给供氧量。 6 . 4 自 动补给阀开启

23、压力的测定方法 把呼吸器置于水平位置, 打开氧气瓶, 从口具或面罩以8 1 2 L / m i n 流量从低压系统抽气, 观察自 动补给阀 开启 供氧时的 水柱压力 计指示的负 压 值。 6 . 5 排气阁开启压力的测定方法 6 . 5 . 1 通气流量为1 . 4 L / m i n 时的开启压力的测定 将呼吸器置于水平位置, 打开氧气瓶开关向低压系统以流量为1 . 4 士0 . 1 L / m i n 供氧, 用呼吸器检 查仪( 或呼吸器校验台) 的水柱压力计测出开启压力值。 6 . 5 . 2 通气流量为6 0 L / m i n 时的开启压力的测定 将呼吸器置于水平位置, 关闭氧气瓶开

24、关, 从口 具( 或面罩) 向低压系统通入6 0 L / m i n的稳定气流, 用呼吸器检查仪( 或呼吸器校验台) 的水柱压力计测出开启压力值。 66 耐沮性试验方法 将接好氧气瓶, 无呼吸面体的呼吸器, 放在一3 0 士2 的试验箱内1 6 h , 取出立即放在6 0 士3 的试 验箱内1 6 h , 再取出 放在3 0 士 2 条件下降至室温, 检查各部件是否发硬, 发粘和变形, 按6 . 2 和6 . 7 方 法测定气密性和防护性能。 6 . 了 耐冲击性试验方法 将呼吸器包装后, 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 以加速度3 0 m / s , 频率每分钟8 0 1 2 0 H z , 连续冲击

25、2 h MT 4 5 3 一 1 9 9 5 后, 按6 . 1 方法测定气密性、 按6 . 2 测定防护性能和按6 . 3 测定供氧能力。 68 佩截试验方法 6 . 8 . 1 试验地点: 在救护队演习巷道( 或专设训练室) 内进行, 环境温度为室温。 6 . 82 佩戴试验程序 a . 拉检力计3 6 次, 每次拉重物2 5 k g , 高度1 . 5 m; b . 不低头步行 1 2 5 m; c . 在 1 . 1 -1 . 5 m矮巷室内, 弯腰行走2 0 0 m; d . 在0 . 7 5 m特矮巷室内, 爬行1 0 0 m; e在梯子间垂直攀登2 0 m, 穿过4 6 0 m

26、m X 4 6 0 m m方孔, 上、 下梯1 次; f . 从背上取下呼吸器用手托住, 放在头的前方, 继续保持呼吸畅通, 穿过。 . 5 m高4 m长的矮洞; 8 铺设1 5 m水龙带, 再卷好。 以上7 个作功程序为一个周期, 各种规格的呼吸器要求完成的周期数和每个周期的时间( 包括休 息) 如表 8 所示。 表 8 呼吸器规格, h周期数, 个每个周期的时间, m in 总试脸时间, m in 12 3 0 6 0 1 2 0 24 1 8 0 36 2 4 0 48 6 . 9 外观质t检查方法 用目 视方法检查呼吸器外观质量。 6 . 1 0 主要部件性能试验方法 6 . 1 0

27、. 1 氧气瓶按G B 5 0 9 9 规定试验。 6 . 1 0 . 2 压力表按G B / T 1 2 2 6 规定试验。 6 . 1 0 . 3 减压器安全阀开启压力测定方法 逐渐提高安全阀内 压力, 记录安全阀 开启时压力表的压力值。 6 . 1 0 . 4 呼气阀、 吸气阀逆向漏气量测定方法 6 . 1 0 . 4 . 1 仪器 a . 装置示意图见图7 。 图 7 1 一水柱瓶, 2 一转子流量计; 3 一三通管; 4 一呼气阀或吸气阀, s -湿式气体流量计 Mr 4 5 3 - 1 9 9 5 h 水柱瓶; 水 .柱高 度1 0 0 m m ; c 转子流量计: 测量范围。0

28、1 6 0 . 1 6 m / h , 准确度2 . 5 级; d湿式气体流量计: 额定流量5 0 o L / h , 容量5 L , 准确度2 . 5 级; 二 秒表。 6 . 1 0 - 4 . 2 测定方法 呼气阀或吸气阀逆向接到测定装置气路上. 通入流量为1 . 5 士。 . 1 L / m i n 稳定气流, 使通气压力保 持9 8 。 士1 0 P a , 测定1 m i n 进入湿式气 体流 量 计的漏 气量。 6 . 1 0 . 5 呼气阀、 吸气阀通气阻力测定方法 6 . 1 0 . 5, 仪器 a 测定装置示意图见图8 。 图 8 1 一水柱压力计; 2 一转子流量计; 3

29、 一三通; 4 一呼气闷或吸气阀 b 微 差压力 计, 测量范围。 - 1 2 0 0 P a , 分度 值1 0 P a ; c转子流量计, 测量范围0 . 4 -4 m / h , 精度2 . 5 级。 6 . 1 0 - 5 . 2 测定方法 向呼气阀或吸气阀 通入流量3 0 - 3 1 L / m i n 稳定气流, 记录微差压力计的指示值, 减去测定装置空 白阻力即为通气阻力。 6 . 1 0 . 6 面罩按G B 2 8 9 0 规定检查。 6 . 1 0 . 7 清净罐的试验 6 . 1 0 . 3 . 1 清净翻的气密性试验方法 将清净罐出气口 密封, 从进气口充气, 压力表的

30、压力达到1 0 k P a 后, 把罐体浸人水中, 观察有无气 泡冒出。 6 . 1 07 . 2 清净罐阻力的测定 测定装置示意图同图8 。 将清净罐换接到4 上, 通入( 3 0 士1 ) L / m i n 的稳定气流, 观察微差压力计指 示值, 减去测定装置空白阻力即为清净罐阻力. 6 . 1 0 . 8 气囊的试验 6 . 1 0 . 8 . , 气囊热水浸泡和气密性试验 将气囊堵住进气、 出气口, 在6 5 士 5 的 热水中浸泡6 h , 取出 擦干, 观察粘接缝是否开胶。 从一个通 气口 通人气体使其内部表压达到9 8 0 P a , 把气囊浸入水中观察有无漏气。 6 . 1

31、0 . 8 . 2 气囊有效容积测定方法 将呼吸器置于水平位置, 堵住定量供气孔, 向 气囊内通气, 到排气阀开始排气时停止通气, 用抽气装 置从气囊中 抽气, 到自 动补给阀开启止, 用湿式气体流量计测量抽出气体体积。 6 . 1 0 . 9 呼吸软管伸长率和气密测定方法 把呼吸软管一端吊 起, 测量其自 然长 度为a ( 不包括接头) , 然后在其另一端施加负荷1 0 . N, 5 m i n 后测量其长度为b , 伸长率为( b -a ) / a X 1 0 0 0 x ; 测定中目 测是否断裂。在经拉伸试验后的呼吸软管内, MT 4 5 3 一1 9 9 5 施加1 . 5 k P a

32、 压力, 检查是否漏气。 6 . 1 0 . 1 0 排唾液盒气密性试验方法 按6 . 1 0 . 8 . 1 方法进行。 6 . 1 0 . 1 1 水分吸 收器气密 性试验方法 按6 . 1 0 . 8 . 1 方法进行。 6 . 1 0 . 1 2 降温器气密性试验方法 按。1 0 . 8 . 1 方法进行。 6 . 1 0 . 1 3 哨子声级强度测定方法 用声级计在距哨子l m处测定。 6 . 1 0 . 1 4 防烟眼镜的试验 6 . 1 0 . 1 4 . 1 防烟眼镜与面部配合气密性试验方法 试验人员佩戴好呼吸器, 夹好鼻夹, 戴上防烟眼镜, 用浸有氨水的毛巾 包裹在眼镜密封罩

33、周围, 头部 上下左右活动3 m i n , 眼睛是否感到有刺激。 6 . 1 0 - 1 4 . 2 防烟眼镜镜片内是否上雾试验方法 在进行 6 . 8 . 2 佩戴试验时, 检查镜片是否上雾。 6 . 1 0 . 1 4 . 3 防烟眼镜的视野测定方法 按G B / T 2 8 9 1 的规定进行测定。 6 . 1 0 . 1 5 氧气质量测定方法 按G B 8 9 8 2 规定进行测定。 6 . 1 0 . 1 6 二氧化碳吸收剂检验 按M T 4 5 4 规定进行试验。 7 . 1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 . , 产品由 制造厂质盈检验部门检验, 检验合格, 并签发合格证, 方准出厂。

34、 1 . 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9 . 不7. MT 4 5 3 一 1 9 9 5 表 9 序号技术要求条款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序 号 技术要求条款出厂位验 型式检验 15 。3 .1了 O 一 5 . 1 3 . 2X O 飞 25 。 3 。 2侧 O 一 5 。 1 3 . 3X 0 35 . 4 . 1 O 5 . 1 3 . 4 . 1了O 45 . 4 . 2 O 一 5 。 1 3 . 4 . 2侧0 55. 4 3 O 2 45 。 1 3 . 5 . 3侧 O 65 . 4. 4O 1 5 . 1 3 。 6 。 1丫 O 75 。 4 。 5 O 一26 5 . 1 3 .

35、 6 2XO 85 . 5 . 1丫 O 5 。 1 3 . 7 . 1X. 95 。 5 . 2了 O 一 5 . 1 3 . 7 . 2X . 1 05 . 5 . 3丫O 一 5 。 1 3 . 8 X. l l5 . 6丫O 5 。 1 3 . 9侧 . l 25 . 7 . 1X 一 5 。 1 3 。 1 0甲 . 1 35 7 . 2X 5 . 1 3 . 1 1了 . 1 45 . 8 一 5 . 1 3 1 2丫 . 1 55 。 9O 一 5 . 1 3 . 1 3 1. 孟 6 5 . 1 0 35 5 。 1 3 1 3 。 2 飞 75 . 1 1丫 】 5 . 1

36、3 . 1 4丫 l 85 。 1 2侧 . 一 5 . 1 3 。 1 5X 1 95 . 1 3 . 1X 1 注: 侧一全检项目; 一 一不检项目, X一抽检项目, 0一关键项目; 一重要项目; .一一般项目; 一新产品, 老产品改进. 转厂生产. 72 型式检验 7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的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 质量时; c . 正常生产时, 每年至少进行 1 次; d . 产品停产1 年以上, 再次恢复生产时; 3 3 4 MT 4 5 3 一 1 9 9 5 e

37、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 . 2 . 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9 , 7 . 2 . 3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G B / T 1 0 1 1 1 方法抽样, 抽样基数不少于3 0 台, 抽样至少3 台。 7 . 3 判定规则 7 . 3 . 1 对样品 检验结果, 如其中关键项目 一项不合格, 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重要项目 有一台不合格, 应加倍抽样复检, 仍有1 台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有2 台不合格, 不能复检, 判该批产品为 不合格。 7 . 3 . 2 与呼吸器本体可以分离的哨子、 压力表、 防 烟眼 镜、

38、 面罩、 氢氧化钙等如出 现不合格品, 则判该部 件本身不合格, 经更换部件检验合格后, 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7 . 3 . 3 对部件的判定规则同整机。 8 标志、 包装和贮存 8 . 1 标志 每台呼吸器应在外壳明显处, 牢固 安设产品 铭牌, 产品铭牌应包括以下项目: a . 产品型号和名称; b . 产品出厂编号; c . 生产许可证号; d . 安全标志编号; e . 制造日期( 年、 月) ; f . 制造厂名称。 8 . 2 包装 8 . 2 . 1 呼吸器装箱时, 氧气瓶内应充填。 . 5 - 5 MP a 氧气。 8 . 2 . 2 包装箱可用木板或瓦楞纸板制作, 应有足

39、够强度。 箱内 应有防潮、 防 振等材料。 产品在箱内 安放 牢固。 8 . 2 . 3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和附件: a . 装箱单; b产品合格证和氧气瓶合格证, c . 使用说明书; d . 专用工具和必要备件。 8 . 2 . 4 包装箱外壁应有明显的文字和图示标志, 内 容应包括: a .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 名称和数量; c . 外形尺寸和毛重, d . 出厂日 期( 年、 月) ; e . 包装标志应符合G B 1 9 1 的规定。 8 . 3 贮存 呼吸器应贮存在通风良 好的库房内, 距热源不得少于1 m, 室内温度5 4 0 0C, 不得有腐蚀性气体和 蒸汽, 与

40、油类等可燃物应隔离。 MT 4 5 3 一 1 9 9 5 附录A 隔绝式粗气呼吸器的结构和材料要求 ( 补充件) 结构要求 呼吸器外形不得有向外凸出部分和棱角。 呼吸器从身上取下时, 口具或面罩仍连通呼吸道。 呼吸器的结构要求简单、 紧凑、 结实。 氧气瓶布置合理, 固定牢固, 不影响减压器等部件拆装、 更换。 呼吸器外壳应有足够强度; 固定在外壳上的零件应牢固; 护板与外壳连接的挂钩和扣鼻锁紧装 ,.八了L,工J月马找 . 月月1弓1.月司J几1 AAAAAA 置应可靠, 扣合松紧适度, 开扣灵活。 A l . 6 背带应能承受不小于4 9 0 N的拉力且变形很小; 背带上的 肩垫应选用耐

41、磨柔软阻燃材料。 A l . 7 背负垫应适合人背部外形, 应保证背负时舒适。 A l . 8 气囊和呼吸软管装配应安放平整, 不得弯折、 扭曲。 A l . 9 用手就能把氧气瓶同呼吸器进气接头气密地、 可靠地连接。 A l . 1 0 氧气瓶阀门关闭后应保证不被碰开; 阀门从关闭到全部开启手轮至少应转2 圈; 正常使用阀门 不需要全部打开。 A l . 1 1 必须有切断压力表的开关, 要求用手能方便地启闭, 并应气密。 A l . 1 2 自 动补给阀动作应灵敏可靠, 不得滞后。 A l . 1 3 呼气阀和吸气阀结构, 应保证呼吸器阀片处于任何状态动作必须可靠。 A l . 1 4 清

42、净罐内部结构应保证二氧化碳吸收剂充填实, 不松动, 不偏斜, 应能防止二氧化碳吸收剂粉 尘漏出, 便于清洗。 A l . 1 5 排气阀的排气压力, 应能调节并锁紧。 A l . 1 6 排唾液盒和连接管应有足够强度, 受到磕碰应不变形, 不漏气; 应有足够的存液容积; 应能有效 地排出唾液; 排液时外部气体应不漏人。 A 2 材料要求 A 2 . , 金属材料 所有金属件应采用耐腐蚀或经耐腐处理的材料; 所采用金属材料应符合煤矿井下有关安全规定。 A 2 . 2 橡胶材料 A 2 . 2 - 1 所有橡胶件在室温下存放3 年, 应不粘、 不沾、 不裂、 不变形, 应保持原有的 性能。 A 2

43、 . 2 - 2 排气球应选用耐屈挠、 耐老化、 弹性好的橡胶材料制作, 在正常情况下应能保证使用2 年, 不 开裂。 A 2 . 2 . 3 与皮肤接触的橡胶材料, 应对人体无害; 与呼吸道相通的橡胶材料, 应无毒、 无异味和无刺激。 A 3 塑料材料 A 3 . 1 所有塑料零部件在常室温下存放5 年, 应不变形、 不龟裂, 应保持原有的性能。 A 3 . 2 用塑料作护板、 外壳、 背带等, 应有足够强度, 其表面电阻应小于 1 x1 0 9 0 。表面电阻值按 G B / T 1 4 1 0 测量。 MT 4 5 3 一1 9 9 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

44、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 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气体检测及救护设备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传洪、 施申忠。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 责解释。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