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923-1997.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0322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7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923-19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YD-T-923-19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YD-T-923-199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YD-T-923-199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YD-T-923-199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923-19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923-1997.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Y D; T 9 2 3 一1 9 9 7 前言 木标准主要依据G F o 1 2 - - - 9 5 集成电话( I C ) 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 有关的规定及补充 件 ! 、 补充件 n 和补充件 m, 并根据电话网及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可以作为产品质 量检验和进网检测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参加单位: 邮电部广州通信设备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何桂立、 付莉、 金振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I 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检测规程电话机部分 Y D / T 9 2 3 1 9

2、9 7 I C c a r d p a y p h o n e s y s t e m t e s t p r o c e d u r e t e l e p h o n e p a r 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 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检测规程的术语和符号,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适川 F 接 人 我国电话网的各种 I 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可作为进网检验、 产品交验的技术依据 2 引用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木标准出版时. 所小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5 2 7

3、9 -9 4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Y D / T 7 2 8 -9 4 电话机防雷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Y D / T 5 8 8 -9 2 电话网上音频调制解调器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Y D / T 5 1 4 -9 2 非话用户终端设备与 公用电话网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 F 0 1 2 -9 5 集成电话( I C ) 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 3 缩略语和符号 L R响度评定值 S L R发送响度评定值 R L R接收响度评定值 S T MR侧音掩蔽评定值 C T I C卡电话机 八P MS 地区级管理中心 模拟交换器 仿真用户线 侧 肇 放大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1

4、9 9 7 - 0 8 - 2 5 批准1 9 9 7 一 1 一 01 实施 Y D/ T 9 2 3 1 9 9 7 示波器 挂机状态的工 C卡电话机 摘机状态的i s卡电活机 仿真耳 麦克 风 4 技术要求 4 . 1 在产品提交验收或进网检验时, 应有正式的包装、 中文说明书和附件。 说明书所阐述的技术指标及 功能应符合G F 0 1 2 的规定。 4 . 2 基本功能 4 . 2 门话机可设置成使用或不使用I C卡就能接受来话, 在接受来话时话机应能产生公话识别音 4 . 2 . 2 有简明的使用指南并能动态显示卡的余额。 4 . 2 - 3 话机应能在使用中的i s卡费用不足下一计

5、费时长前 2 0 5 发出换卡提示音, 并在显Ir器 上 有相 应的文字显示。 4 . 2 . 4 挂机退卡后, 有提醒用户取卡的提示音。 4 . 2 . 5 应有最末一组号码重拨功能。挂机退卡后, 该号码自动消除。 4 . 2 . 6 应有不退卡重新呼叫功能。 4 . 2 . 7 显示屏上能提供中文及另外一种以上文字提示信息, 使用者可通过按键来选择 4 . 3 传输特性 4 . 3 - , 发送响度评定值( S I . R ) 指标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 中4 . 2 . 1 的规定。 4 . 3 . 2 接收响度评定值( R L R ) 指标要求应符合G B / T

6、 1 5 2 7 9 中4 . 2 . 1 的规定。 4 . 3 . 3 侧音掩蔽评定值( S T MR ) 指标要求应符合 G B / T 1 5 2 7 9中4 . 2 . 1 的规定。 4 . 3 . 4 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 指标要求应符合C U B / T 1 5 2 7 9中4 . 2 . 2 的规定。 4 . 3 . 5 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 指标要求应符合 G B / T 1 5 2 7 9中4 . 2 . 3的规定。 4 . 3 . 6 发送非线性失真 指标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 中4 . 2 . 5 的规定。 4 . 3 . 7 接收非线性失真 Y D /

7、 T 9 2 3 一 1 9 9 7 指标要求应符合 G B / T 1 5 2 7 9中 4 . 2 . 5 的规定 4 . 3 . a 通话状态交流阻抗( 稳定平衡回损S B R L , 回声平衡lug 损E B R I ) 。 指标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中4 . 2 . 1 0的规定 4 . 4 话机的防雷击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 4 . 4 门室内机型应最低达到 YD/ T 7 2 8中非暴露环境条件防雷击要求。 4 . 4 . 2 室外机m应能达到YD / T 7 2 8中暴露环境条件防雷击性能的要求 4 . 4 . 3 电磁兼容性能( E MC ) 应达到 G B

8、丁1 5 2 7 9中相关项目的最低要求 4 . 5 收铃特性: 话机在作为被叫时应能振铃 4 . 5 . 1 收铃灵敏度 技术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中4 . 4 . 1 的规定 45 . 2 振铃声级 技术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 中4 . 4 . 2 的规定 45 . 3 收铃状态阻抗 技术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中4 . 4 . 4 的规定。 4 . 6 直流特性 4 . 6 . 1 话机通话状态的ft流电阻应不大于 5 0 0 Q o 4 . 6 . 2 话机挂机状态直流电流应不大于5 0 0 , A 4 . 了 发号特性

9、4 . 7 门话机仅采用按键号盘, 排列按表 1 的规定, 号盘数字键“ 5 ” 上应有一个凸起的圆点作为I a 人识别 标志 4 . 了 . 4 . 了 . 表 1 号盘按键排列 2 双音多频( D TMF ) 发号特性 指标要求应符合G B / T 1 5 2 7 9 中4 . 3 . 2 的规定。 3 脉冲发号特性 对于说明书上不采用脉冲发号方式的不再测试有关内容。对于声明有脉冲发 号方式的按 G B / T 1 5 2 7 , 中5 . 1 1 的规定测试其脉冲发号的速率、 断续比、 接通电阻、 断开电阻, 指标要求应符合 G B / T 1 5 2 7 9 中4 . 3 . 1 的规

10、定。 接通电阻不大F 5 0 0 0 . 4 - 8 计费性能 4 . 8 . 1 反极信号计费方式 指标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中3 . 8 . 1 的规定。 4 . 8 . 2 1 6 k H z 计费脉冲, 暂不测试。 4 - 9 提示音 4 . 9 - 1 换卡提示音 换卡提示音的频率、 声级、 断续时间应符合G F 0 1 2 第四部分中3 . 9 . 1 的规定。 4g . 2 取卡提示 音 取卡 提示音的频率、 声级、 断续时间应符合G F 0 1 2 第四部分中3 . 9 . 2 的规定 Y D / T 9 2 3 一1 9 9 7 4 . 9 . 3 公话提示音 公话提

11、示音的频率范围见图 t o 序列 2 0 0 -1 2 0 0 -A200- 一个周期2 . 6 a 时长 共 3 个周期电平: 为 一 2 0 士3 d B m f: 1 1 0 0 -1 7 5 0 H z f z : 7 5 0 -1 4 0 0 H z 频率比率: f i I f , 二1 . 2 - l . 5 图 1 公话提示音时序图 4 . 1 0 卡 读写器 4 . 1 0 . 1 触点压力 技术要求应符合 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3 . 3的规定。 4 . 1 0 . 2 异物防范 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3 . 4 的规定。 4 . 1 0 . 3

12、 锁 卜 功能 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3 . 6 的规定。 对于说明书中没有声明锁 耘 功能的电话机, 此项 不作要求, 亦不检查。 4 . 1 0 . 4 接触电阻 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4 . 2 的规定。 4 . 1 0 . 5 短路保护 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4 . 3 的规定。 4 . 1 0 . 6 - k 读写器工作寿命 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三部分中5 的规定。 4 . 1 1 1 C卡 有关 1 C ; 卡的技术要求另行规定。 4 . 1 2 安全性要求 4 . 1 2 . 1 话机防盗打的要求应

13、符合G F 0 1 2 第四部分中3 . 1 3 . 1 和3 . 1 3 . 2 的规定。 4 . 1 2 . 2 话机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 0 Mn 4 . 1 2 . 3 话机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承受频率为5 0 H z , 有效值为5 0 0 V的正弦交流电压, 持续时间B O s . 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4 - 1 2 . 4 当发生手柄线被拉断, 机壳被打开, 卡读写器故障, 应能向管理中心报告 4 . 1 2 . 5 室外型话机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 有较强的防破坏能力。 4 . 1 2 . 6 室外型话机应具有防雨能力。 4 门2 . 7 手柄及其连线应坚固耐用, 并具有一定的

14、防破坏能力, 不使用专用工具不能拆卸手柄连线的 抗拉强度不小于1 2 0 k g o 4 . 1 3 环境适应性和寿命 4 . 1 3 . 1 话机的高温、 低温、 湿热、 碰撞、 振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四部分中3 . 1 4 . 1 - - 3 . 1 1 . 6 的规定 。 2 话机的按键, 叉簧寿命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四部分中3 . 1 4 . 7 一 3 . 1 4 . 8 的规定 话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应小于 l o o o o h . 外观及工艺要求 1 外观应美观大方 , 无1 “ I 陷和划痕。 1314巧15. .: 月,月日q月曰 Y

15、D/ T 9 2 3 一 1 9 9 7 4 - 飞 5 . 2 话机内部安装应便干维修, 机板元器件排列应整齐, 焊接牢固, 不应有飞线 4 . 1 6 集中管A功能 4 门6 . 1 物理层电气性能 4 门6 . 1 . 1 噪声功率 C “ 1 , 在“ 挂机” 状态下, 从外线端测量到的噪声功率电平应小于一5 5 d B m 4 . 1 6 . 1 . 2 输出功率电平 C T在外线端发送的最高信号功率电平应不超过O d B m C I 发送信号在传输系统相对零电平点( 二/ 四线转换的二线端) 的功率电平不得超过1 3 d B m 4 门6 . 1 . 3 信号带外功率电平限值 C

16、T发送信号在话音频带以外泄漏的功率电平限值为: - ( P一2 0 ) d B, 4 - - - 8 k Hz ; 叹( P一4 0 ) d B , 8 -1 2 k Hz : 簇( P -6 0 ) d B , 1 2 k H z 以上任意4 k H z 频带内。 注 这T,的发送信号是指C T数据传输时的信号口 了 , : C T在话音频带内的信号功率电平 4 . 1 6 门. 4 背靠背连接的可靠性 背靠背连接是指C T与A_ P MS 接人交换电路 C F 与A_ P M S 之间应无差错通信 4 . 1 6 - 1 , 5 单项随机连接的可靠性 信噪比在不小于 t 6 d B情况下,

17、 C T与A P MS之间能成功建链、 通信、 拆链 4 . 1 6 . 1 . 6 在附录 综合损伤条件下的可靠性 A给出的各项传输损伤因素( 衰减失真、 群时延失真、 随机噪声、 相位抖动、 频率偏差、 谐波 失真) 同时存在的条件下 C T与A_ P MS 之间能成功建链、 通信、 拆链。 4 . 1 6 门. 了 调制解调器的接收灵敏度 调制解调器的线路信号接收灵敏度, 应符合C C I T T V系列相关建议的规定。 4 门6 . 2 A P MS 与C T之间的通信协议 4 . 1 6 . 2 门A - _ P MS与C T之间的通信操作过程 要求应符合O F 0 1 2 第六部分

18、中3 及G F 0 1 2 补充件 I 、 补充件m 的规定。 4 . 1 6 . 2 . 2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六部分中4 及G F 0 1 2 补充件 I 、 补充件m 的规定。 4 . 1 6 . 2 . 3 链路层控制标准 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六部分中5 及G F 0 1 2 补充件 I 、 补充件m的规定。 4 门6 . 2 . 4 应用层 要求应符合G F 0 1 2 第六部分中6 及G F 0 1 2 补充件 工 、 补充件1的规定。 4 . 1 6 . 3 由A _ _ P MS 下载给C T端的基本功能 4 . 1 6 - 3 .

19、1 用下载的有效 i s卡可以拨通市内电话、 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电话, 并根据下载的费率自动 准确的计费 4 . 1 6 - 3 . 2 不使用i c . 卡可拨通下载的免费电话。 4 . 1 6 - 3 - 3 用下载的异常i s - K 或其他类型的i s卡不可以拨通电话。 4 . 1 6 . 3 . 4 c - r 作为接收来话时, 应根据A_ P MS 下载的参数适当计费 4 . 1 6 - 3 . 5 在节假日 期间C T应能根据A_ P M S 下载的参数适当 计费。 4 . 1 6 . 3 . 6 第二份费率表应能正确下载, 并能在下载的第二份费率表启动时刻起, rl 动按第几份

20、费率表 的费率计费 4 . 1 6 - 3 . 7 具他与A_ P MS下载参数有关的功能应能正确实现。 Y D/ T 9 2 3 一 1 9 9 7 4 . 1 6 - 3 . 8 有 自检 、 自测 、 统计 、 故障报警 及报告功能 。 5 测试方法 5 . 1 测试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1 5 - - 3 5 0( 相对湿度: 4 5 Y -7 5 Y , 大气压力: 8 6 .1 0 6 k P a 环境噪声: 燕S O d B ( A ) 5 , 2 基本功能 52 门检查话机上是否有标明本机号码的位置, 或者直接在显示器 匕 显示本机号码; 检查话机是否能 正常通话、 可靠振铃、

21、 接收来话, 且能否发出3 个周期的公话标识音。 5 . 2 . 2 检查话机是否有简明使用指南及是否有卡余值的动态显示。 5 . 2 . 3 使话机进人第 张卡值不足下一计费时长, 且要继续通话的状态。 检查话机是否能给出 r ( W示 信息) 、 听( 受话器声音) 双重换乍 提示信号。 5 . 2 . 4 检查挂机后话机是否能发出取 卡 提示音。 5 . 2 . 5 检查话机是否有最后一组号码重拨功能键( 标志为“ 重拨” 或“ R e d i a l ) , 即按话机面板上的重拨 键后. 话机应自动收线, 然后再自动摘机、 拨号; 检查挂机取 卜 后, 再摘机、 插卡、 重拨, 是否原

22、号码清除 5 . 2 . 6 检杳话机上是否有继续呼叫功能键( 标志为: “ 继续呼叫” 或“ F o l l o w c a l l ) , 即按该键后, 话机应 能实现自动收线再自动摘机动作, 使用户可不退卡就进人一个新的发号呼叫状态。 如果按“ 继续呼叫” 键 后再按“ 重拨” , 应能具备 5 . 2 . 5 所描述的功能 5 - 2 - 7 检查话机上是否有显示文字选择( 标志为“ 语言” 或“ L a n g u a g e “ ) , 并有除i P 文外的语言选择功 能 5 . 3 传输特性 5 . 3 . 1 发送响度评定值( S L R ) 测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3、 2 7 9中5 . 2 . 2的规定进行。 5 - 3 - 2 接收响度评定值( R L R ) 测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 7 9中 5 . 2 . 3的规定进行。 5 . 3 . 3 侧音掩蔽评定值( S T MR ) 测试方法按 GB / T 1 5 2 7 9中 5 . 2 . 4的规定进行 5 . 3 . 4 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 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中5 . 3 . 1 的规定进行。 5 . 3 . 5 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 测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 7 9中5 . 3 . 2的规定进行。 5 . 3 . 6 发送非线性失真 测试方法

24、按 G B / T 1 5 2 7 9中5 . 5 . 2的规定进行 5 . 3 . 7 接收非线性失真 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中 5 . 5 . 1 的规定进行。 5 . 3 . 8 通话状态交流阻抗( 稳定平衡回损S B R I , 回声平衡回损E B R L ) 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中 5 . 1 0的规定进行。 54 防雷击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 5 . 4 . 1 防雷击性能测试方法按 Y D / T 7 2 8中6 的规定进行 5 . 4 . 2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中5 . 2 2 的规定进行。 5 .

25、 5 收铃特性 Y D / T 9 2 3 一 1 9 9 7 5 . 5 门收铃灵敏度 测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 7 9中 5 . 1 2 . 1的规定进行。 5 . 5 . 2 振铃声级 测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 7 9中 5 . 1 2 . 2的规定进行 5 . 5 . 3 收铃状态阻抗 11 !9 试方法按 G B / T 1 5 2 7 9中 5 . 1 2 . 3的规定进行。 5 . 6 直流特性 5 . 6 . 1 通话状态直流电阻的测试方法按 G B / “ 1 1 5 2 7 9中5 . 8的规定进行。 5 - 6 - 2 挂机状态直流电流的测试方

26、法按G B / r 1 5 2 7 9中5 . 9 的规定进行。 5 . 了 发号特性 5 . 了 门检验号盘数字键+ 5上是否有盲人识别标志。 5 . 7 . 2 双音多频发号特性的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 中5 . 1 1 . 3 - - 5 . 1 1 . 8 的规定进行。 5 . 7 . 3 脉冲发号特性的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中5 . 1 1 . 1 , 5 . 1 1 . 2 的规定进行。 5 . B 计费性能 5 . 8 - 1 反极信号计费方式 在专用测试设备接人 弧m仿真用户线上, 分别使用 l o o m 和不小于 1 5 的两种脉

27、宽的反极信号提 供给活机, 话机应能在该脉冲上升后 1 0 0- 1 5 0 m s内开始计费, 如图 2 所示 反极脉冲t 反极脉冲2 计 费起 始 T =1 0 0 ms ; T, = 1 5 0 ms 图 2 反极信号计费测试图 注 I C卡话机仅采用反极信号计费方式, 若检脸到话机有延时计费、 按键计费功能, 则判计费性能不合格 5 . B . 2 1 6 k H z 计费脉冲, 暂不测试。 5 . 9 提示音 5 . 9 门换卡提示音 测试按图 3 所示连接。 图 3 换卡提示音测试原理图 a )用秒表记下发出第一声提示音到检测到卡值不足下一计费时长的时问; h ) 在此时间内从测量

28、放大器上读取声级值; c ) 从示波器上读取信号频率及信号断续时间。 5 . 9 . 2 取 卡 提示音 测试按图 4所示连接。 Y D / r 9 2 3 一1 9 9 7 图 4 取 卡提示音测试原理图 的 用秒表记 下 发出第一声取卡提示音到结束的时问; b )在此时间内从测量放大器上读取声级值; c )从示波器上读取信号频率及信号断续时间。 5 . 9 - 3 公话标识音 测试按图 5 所示连接。 图 5 公话标识音测试原理图 a ) 从示波器上读取 八、 f : 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b )从频谱分析仪上读取f , , 八的频率及电平值。 5 . 1 0 - 读写器 5 . 1 0

29、 . 1 触点压力 检查I c 卡 在 卡 读写器中连续插拔 2 0 次后, 主观检查是否对卡片及触点有划裂现象, 并使用该I c 卡检查是否能正常的拨打电话。 5 . 1 0 . 2 异物防范 用纸屑试图插人卡读写器, 检查是否有防止插人措施, 或即使能插人. 但在下一次I c卡正常插人 时, 异物能被排出通道, 而不影响卡读写器的正常工作。 5 . 1 0 . 3 锁卡功能( 可选) 有锁卡功能的卡读写器, 锁卡后用手使2 . 5 k g 的力拔卡, 卡锁住则锁卡功能合格。 挂机后Ii检查锁 卡功能是否自动取消。 5 . 1 0 . 4 接触电阻 读卡 器的接触电阻用“ 接触电阻测试卡片及

30、低电阻测试仪, 测试卡读写器触点与卡 芯片触点的接触 电阻 a )测试卡片表面应为镀金面, 表面应干净, 将卡插人卡读写器。 b ) 根据厂家提供的K 读写器触点在话机内部的测试点, 用低电阻测试仪测试其接触电阻应不大于 I O O mO 测试按图 6 所示连接。 Y D / T 9 2 3 一 1 9 9 7 读卡 侧试卡触点 图 6 接触电阻测试原理图 5 . 1 0 . 5 短路保护 使话机进人正常工作状态, 然后摘机, 将触点连在 一 起的卡片插入卡读写器 5 m m后拔出, 再对话 机进行正常插卡、 通话等正常操作, 检查话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5 . 1 0 . 6 卡读写器的寿命

31、用卡读写器寿命试验仪对话机卡读写器进行寿命试验, 每s 万次检查一次功能. 共检查4次。 2 。万 次完成后, 按 5 . 1 0 . 4 步骤测试接触电阻, 其接触电阻应不大于 1 o o m 1 1 0 5 . 1 1 I C卡 有关I c卡的测试方法另行规定。 5 . 1 2 安全性要求 5 . 1 2 . 1 根据话机 安装使用手册 及附件, 将话机安装在测试系统上, 并使其进人iL 常工作状态: a ) 在同一线路上 并接一部电话机检查是否具有识别和阻止其发号、 通话的功能。 6 ) 被检话机在线路被断开的情况下应有防范盗用功能, 检查该功能是否有效 5 . 1 2 - 2 使话机进

32、人正常工作状态, 利用 D T MF发声器” 祸合在送话器上, 首拨或插拨号码, 检查该号 码是否能被交换设备所接收, 话机是否具有防止盗拨电话的能力。 5 - 1 2 . 3 话机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按G B / T 1 5 2 7 9 中5 . 1 9 的规定进行。 5 门2 . 4 话机的高压击穿试验按G B / T 1 5 2 7 9 中5 . 1 8 的规定进行。 5 . 1 2 . 5 受检话机随带的技术资料, 应能说明手柄线断路, 机壳被打开, 卡读写器故障的诊断方法, 人为 设置其中一种故障情况进行检查。 5 . 1 2 - 6 室外机型防破坏能力试验 a )用本话机手柄敲击 1

33、 )话机顶部 5 次; 2 )话机侧面 5次; 3 ) 显示窗5 次; 4 ) 键盘5 次; 5 )卡读写器人口5 次; 6 ) 叉簧 5 次。 冲击力在2 0 0 0 -4 0 0 0 N, 敲击作用时间在 1 . 0 - - 1 . 5 m 、 范围内, 话机各部分( 包括手柄) 不应损坏, 话机能正常工作。 b )用扁型铁具橇话机的接缝处、 锁, 话机不应被打开。 c ) 检查话机安装孔座及固定栓之间的配合, 应能确保话机的可靠安装。 5 . 1 2 . 7 室外机型的防雨性能试验 将话机馈电, 放置在试验场地上, 底部垫起, 保持机体水平。 用雨水模拟装置按: a ) 垂直方向; b

34、)正面 4 5 ; c )双侧面 4 5 . 各方向试验 5 m i n , 降水量为1 0 0 L / ( m “ h ) , 淋雨结束后, 在 3 0 m i n后检查话机的读卡、 拨号、 通话 牛 5 9 Y D / T 9 2 3 一1 9 9 7 功能是否正常。 5 . 1 2 . 8 手柄连线的抗拉强度试验 该试验按图 7 所示模拟进行。 重铁垂吊时间l O m i n , 垂吊起升的速度不大于1 。 二 / s , p -1 2 0 k g 试验结束后, 手柄连线不应破损或断裂, 话机应能正常通话 5 . 1 3 环境适应性和寿命 5 . 1 3 . 1 话机的高温、 低温、 湿

35、热、 碰撞、 振动试验方法, 按G B / T 1 5 2 7 9 中5 . 2 0 - 1 - 5 . 2 0 . 5 的规定进 行, 并检查话机 长 读写器应能正常工作。-2 0 时显示器应能正常工作, -2 5 C 显示器及背景光作为参 考检查。对室外机型, 5 . 2 0 . l b . , 5 . 2 0 . 2 b ,中的4 0 C ( -1 0 0C ) 极限工作温度改为5 5 0C ( -2 5 C ) 5 . 1 32 话机的按键寿命试验, 按G B / T 1 5 2 7 9 中5 . 1 1 . 1 3 的规定进行。 叉簧寿命试验, 按G B / T 1 5 2 7 9

36、中5 , 1 2 . 3 的规定进行 手柄线 手 柄 图 7 手柄抗拉强度测试原理图 5 . 1 4 话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在实际使用中统计计算。 5 . 1 5 外观及工艺检查 5 . 1 5 门主观观察外观应无碰撞等原因造成的凹陷和划痕。 5 . 1 5 . 2 打开话机, 主观观察话机内部机板上元器件排列应整齐, 同一块机板上不应有飞 线; 话机内部 机板之间必须以可插拔方式或带缆方式连接。 再任选5 个焊点, 用扁嘴钳夹住元器件腿, 用5 k g的力拔, 不应有由于焊接不牢而被拔断的现象。 5 . 1 6 集中管理功能 5 . 1 6, 物理层电气性能 5 门6 . 1 . 1 噪声功率

37、 测试方法按Y D / T 5 1 4中5 . 1 . 3 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2 输出功率电平 测试方法按 Y D/ T 5 1 4中5 . 3 . 1 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3 信号带外功率电平限值 测试方法按 Y D / T 5 1 4中 5 . 3 . 2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4 背靠背连接的可靠性 测试方法按Y D / T 5 8 8 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5 单项随机连接的可靠性 测试方法按 Y D / T 5 8 8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6 综合损伤条件下的可靠性

38、测试方法按 Y D/ T 5 8 8中附录 A的规定进行。 5 . 1 6 . 1 . 1 调制解调器的接收灵敏度 测试方法按 Y D/ T 5 8 8中附录 A的规定进行。 Y D / T 9 2 3 一 1 9 9 7 5 . 1 6 . 2 A_ P MS 与C T之间的通信 5 . 1 6 - 2 . 1 利用模拟A_ P MS ( 标准测试系统) 测试被测的C T 将模拟A_ P MS 、 被测C T及一部辅助话机接人模拟交换器。根据话机通信协议的类型( V . 2 3 基 本字符型, V . 2 2 基本字符型, V. 2 2 H D I . C比特型) 使用相应的协议测试程序。

39、a )数据通信启动原因设定 1 )话机初始化呼叫: 被测C T应能手动提供初始化呼叫; 2 ) 数据保护呼叫: 被测C T应能手动提供数据保护呼叫; 3 )话机修复呼叫: 被测C T应能手动提供话机修复呼叫; 4 ) 话机存储量达到门限值的呼叫: 用辅助话机与被测C T通话产生话单, C T业务量存储门限值设 置为 0 5 ; 5 ) 话机的定时报告: 话机上报时间根据实际测试时间而设定; 6 )立即告替报告: 告警呼叫可用最简单的方法设置一种错误, 进行该类呼叫测试 后三种数据通信启动原因设定, 是通过在初始化呼叫通信过程中由模拟 A P MS下载适当的话 机例行呼叫参数实现的。 b ) 通

40、信协议测试 根据由被测C T发起呼叫不同的启动原因, 检查是否按下列顺序与模拟 A P MS进行通信。 1 ) 被测C T通过编程写人口令、 话机I D码及A P MS的号码, 并根据不同的启动原因发起呼叫 2 )检查被测 C T与模拟 A P MS是否能成功建链。 应用层: 检查模拟 A P MS应用层显示是否出现 C a l l f r o m C T i n c o m i n g . . . B u i l d c o n n e c t i o n f r o m C T 链路层: 检查模拟A P MS链路层显示是否出现 c n t r e q u e s t 建链请求包( S Y

41、N *- E N Q ) A C K s i g n a l DL E O 3 ) 建链成功后, 检查被测C T是否按下列顺序进行通信。 检查应用层是否按图8 问答协议方式通信, 3 4 -5 5 命令传送顺序可变化: 通过模拟A_ P MS 应用层及链路层显示分别检查: 对于基本字符型 无差错数据传输过程是否符合O F 0 1 2 补充件 I 中5 . 2 . S . 3 的规定。 在模拟交换器中加人适当噪声干扰, 使通信中产生数据差错, 以检验有B C C校验错误时的数据 传输过程是否符合G F 0 1 2 补充件 I 中5 . 2 . 5 . 4 的规定。 在模拟交换器中加人适当噪声干扰

42、, 使被测C T重发数据, 以检验有超时错误时的数据传输过 程是否符合G F 0 1 2 补充件 工 中5 . 2 - 5 . 6 的规定。 一与( 3 ) 类似使被测C T重发 3 次数据, 以检验超时错误时的数据传输过程是否符合G F 0 1 2 补充 件 I 中5 . 2 . 5 . 7 的规定。 4 ) 检查双方是否正常拆链。 应用层: 检查模拟A_ P MS应用层显示是否出现 S h u t d o w n r e q u e s t . . . S h u t d o wn s u c c e s s ! 链路层: 检查模拟 A_ P MS链路层显示是否出现 C U T L I N

43、 E s i g n a l D L E E O T AC K s i g n a l D L E O( D L E 1 ) Y D / T 9 2 3一1 9 9 7 A- FM S 口令数据传送响应( 1 们 数据通信启动口0 ) 话务报告传送( 2 0 ) 一可 修 改 参 数 传 送( 3 们 、可 修 改 参 数 传 送 响 应( 4 。 可查询参数传送( 3 3 ) 、可 查 询 参 数 传 送 响 应( 4 3 ) 第二份费率参数传送 3 7 ) 叱 第二份费率参数传送响应( 4 5 ) 、 费率表传送( 3 1 ) 公 费书表传送晌应( 4 1 ) 时钟校验( 3 5 ) 例行

44、呼叫参数( 3 6 ) 有 效 卡 全 部 刷 新( 5 4 )一 异常卡全部刷新( 5 5 ) 请 求 拆 链o f E ( T 同意拆链o f E O T 图 8 基本字符型应用层通信协议顺序 5 . 1 6 - 2 . 2 利用模拟 C T( 标准话机) 测试被测的 A _ P MS 将模拟话机、 被测地区级管理系统及一部辅助话机接人网络模拟器。 根据话机通信协议的类) o . ( V . 2 3 基本字符型, C . 2 2 基本字符型, V. 2 2 H D L C比特型) 使用相应的协议测试程序 a )在模拟话机、 被测 A_ P MS中设置相同的口令, 并在模拟话机中设置 I D

45、码和被测 A P MS的号 码 ; b ) 在模拟话机中分别设置成 6 种不同的启动原因并向被测A _ P MS发起呼叫。 其检验方法、 判别方法与 5 , 1 6 . 2 . 1 相同, 不同的是由模拟 C T显示内容判别 5 . 1 6 . 3 由模拟A _ P MS下载适当参数, 检查被测C T是否能准确实现其功能 5 . 1 6 . 3 . 1 下载有效卡、 异常卡、 免费电话、 禁用电话、 一定费率电话的检查 a ) 连接方式与利用模拟A _ P MS测试被测C T的连接方式相同。 b ) 根据测试用I C卡号设置有效卡号。 用模拟A_ P MS中的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 以下简称

46、为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 , 在“ 全更新 有效卡数据表” 中登录己有的测试用卡号, 即登录 芯片厂商代码: 十六进制 中央发行商代码: 十进制 省发行商:一 卜 进制 面值:十进制 批号:+进制 卡种类:十进制 卡号:十进制 。 ) 设置两种费率类别。 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在“ 话机写参数表 一 ” 中登录: 1 ) 登录费率类别 1 : 参数 4 5 0 = 0 0 1 0 ; 参数 5 0 0 =0 0 0 5 ; 参数6 0 0 =0 0 6 0 ; 参数 6 5 0 = 0 0 6 0 2 ) 登录费率类别 2 : 参数4 5 1 =0 0 0 3 ; 参数 5 0 1 -0

47、0 0 8 ; 参数 6 0 1 -0 0 6 0 ; 参数 6 5 1 =0 0 3 0 d )设置免费电话 Y D / T 9 2 3 一 1 9 9 7 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在“ 市话费率表一” 中登录: 1 )固定号码: I l a 可变号码: 0 9 费率类别: 5 1 2 )固定号码: 1 2 a 可变号码: 0 2 费率类别: 5 1 的 设置可用的电话号码类型: 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在“ 市话费率表一” 中登录; I) 固定号码: 3 a 可变号码: 3 费率类别: 1 2 )固定号码: 3 a 可变号码: 4 费率类别: 2 f )设置禁用号码。 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

48、配置在“ 市话费率表一” 中登录: 固定号码: 1 6 a 可变号码: 8 费率类别: 5 2 a ) 如采用费率方式二, 则须在配置中先“ 清除方式二费率表” , 再用“ 生成方式费率表” 生成方式 二费率表; 如采用费率方式一则无须此操作。 h )由被测C T以初始化方式或达到门限值方式发起呼叫, 将参数下载给被测的C T; I ) 检验被测C T的相应功能; 1 )用已登录的测试用 I C卡拨打 3 3 开头的电话是否能拨通, 并按通话一分钟内收 1 1 G , 超过一分 钟后每分钟收0 . 5 元钱方式计费。 2 ) 用已登录的测试用I C卡拨打 3 4 开头的电话是否能拨通, 并按通

49、话一分钟内收0 . 3 元, 超过一 分钟后每半分钟收。 . 8 元钱方式计费。 3 )是否能拨打1 1 0 , 1 1 9 , 1 2 0 , 1 2 2 免费电话 4 ) 用已登录的测试用I C卡拨打 1 6 8 开头的电话, 检查是否被禁用。 i ) 将测试用I C卡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在“ 全更新异常卡数据表” 中登录为异常P , 重新发 起呼叫。再用该卡拨打电话是否被禁用。 5 . 1 6 - 3 . 2 接收性能检查 a ) 用模拟管理系统数据库配置在“ 话机写参数表一” 中设置 3 1 0 =0 0 0 0 , 数据下载后检查话机是否 能不接收来话 h ) 设置3 1 0 =9 9 9 9 , 3 1 1 =0 0 0 0 , 3 1 2 =9 9 9 9 数据下载后检查话机是否接收不限时长民 免费 。 ) 设置3 1 0 =0 1 2 0 , 3 1 1 =0 0 0 0 , 3 1 2 =0 0 6 0 , 3 1 3 =0 0 0 1 , 3 1 4 = 0 0 1 0 , 下载数据后检查话机是否按接 收状态下免费通话1 mi n , 4 0 s 时应开始有提醒用户插卡的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方式同换卡提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