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1958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一、当前全国疫情情况,截至26日晚,我国内地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18例,死亡24例,14人康复。其余80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 病例分布情况如下: 福建确诊首例,浙江45例(6例死亡), 江西2例,河南4例,山东1例 上海33例(12例死亡), 江苏27例(5例死亡) 北京1例,安徽4例(1例死亡), 另外,24日台湾确诊首例 。 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传人的证据。,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原学,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

2、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

3、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临床表现,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

4、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

5、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要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一)病例定义 1. 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6、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卫发明电20135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二)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再选择“H7N9监测病例”,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

7、构,应当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然后选择“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8、,(一)流行病学调查。 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1)进行调查,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必要时根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

9、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 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附件2)进行。 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病例收治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并于24 小时内送当地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各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开展核酸检测,具备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

10、可开展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的病毒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未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原始标本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 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15份,并将H7核酸检测纳入常规检测项目。,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一)定义 (1)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 (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 (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二)追踪和管理。 由县级卫生行

11、政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应当采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双份血清标本(开始实施医学观察时和间隔2-4周后),当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要采集咽拭子,送当地国家级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doc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健康随访记录表.doc,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要求,(一)各单位要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流调、消毒消杀、后勤保障等各种技术小组。 (二)做好技术培训,特别是国家卫生与计生委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防控方案,要认真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对流调技术,疫情处置,个人防护等方面也要做好培训。 (三)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包括流调物资、个人防护物资、消毒消杀物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