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8334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9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根据 * 市人大常委会20* 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 于 xxxx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10 日在市人大常委会 * 副主任的带领下, 以全市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为重点,深入到 xx 、 xx、 xx 、 xx 等县(区)法院和* 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有采取座谈、走访和查阅资料等,并委托 * 、* 、* 、* 、* 、* 、* 、* 等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20xx 年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成立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信访工作机

2、制,畅通信访渠道,落实接访措施,涉诉信访工作切实取得成效,xxxx 年至 xxxx 年4 月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信访240 次,其中信822,访 *83次,连续4 年保持为涉诉案进邕信访量最少的市之一。(一)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完善诉讼服务功能, 配置便民利民设施,配备立案信访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建立重大敏感案风险评估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领导接访制度、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和司法救助制度等。以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责任; 切实推进涉诉信访案 1 办理。 20xx 年以,全市法院落实司法救助39 人,救助资金609万余元,解决了20 信访案。(二)涉诉信访

3、数量同比逐年下降。几年,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按照市委和上级法院的部署,强化信访工作目标管理措施,注重涉诉案头治理,及时受理群众信访,自20xx 年,群众信访量同比逐年下降, 20xx 年同比 201X 年下降 102%,201X 年同比 201X 年下降 30, 20xx 年同比 201X 年下降 231。(三)化解越级信访工作取得实效。20xx 年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大局,高度重视越级上访案,加大息诉化解力度,越级上访案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20xx-20* 年 4 月,市中级人民法院承接中央政法委交办信访 77,现已办结;承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办信访

4、4,已均转到相关部门办理答复;承接自治区政法委交办案8、区高院交办案9 现均已办结;此外,对中央巡视组交办信访4、群众路线办交办的信访 11 均及时办结,并按相关规定及时答复当事人。(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诉非衔接”改革取得新成效。全市两级人民法院以涉诉案办理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机制, xx 县人民法院的“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以完善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为核心,通过建设五大平台、 构建八项机制, 2 强化工作措施, 保障“诉与非诉”的有机衔接,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涉诉信访案大幅下降。 xx 县法院“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先后得到 xx 高院和最高院肯定,在 20* 年 4 月最高人

5、民法院召开的全国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上,xx 县人民法院荣获了全国0 家“示范法院”的荣誉称号。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调研中了解到, 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涉诉信访案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法院裁判不服;二是对生效的判决未能执行到位不服。 但从法院受理涉诉信访案遇到的问题看,情况比较复杂,解决问题难度较大。一是涉诉信访主体多元化,信访人员自多方面群体,人员构成复杂;二是诉求利益化,有的超越法院职权范围,缠访缠诉时有发生;三是反映问题种类多样化,涉及行政执法、土地拆迁赔偿权属争议以及对法院一审、二审裁判不服,要求改判或重新审理;四是信访群体性明显,理由偏激,对立情绪大;五是涉及历

6、史遗留问题、证据缺失,调查取证难,化解工作难度大。经调查分析, 认为全市两级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一)信访当事人法治意识不强。 由于部分信访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对诉求程序、举证期限、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诉讼时 3 效等问题缺乏了解, 对败诉问题不能理性对待而到处上访, 一些案当事人利用各级领导对信访工作的重视,把越级访、串联访、敏感期间访作为施压手段, 企图“闹中获利”, 本案结果没问题,仍持续缠访。(二)个别审判案质量不高。个别司法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素质不高,案审判质量存在瑕疵, 以至存在错案, 导致当事人不断申诉上访。(三)生效判决案执行不到位。 由于被执行人没有执行能

7、力,或者采取各种办法恶意逃避执行, 一些生效的判决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申请人“信访不信法”。(四)涉诉信访案出口不畅。按照法律程序已经终结的案,信访人员坚持上访,一些部门没有按照终结案有关规定办理,仍重新交办, 导致信访案无法有序退出落实移交稳控责任主体, 案终而不结。(五)涉诉信访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的工作制度还不够建全,处理措施不够明确、执行刚性不足。有的合法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造成了信访人长期信访; 对无理缠访、闹访、违法信访没有给予相应处理, 助长了信访人长期的无理信访、闹访,违法信访,扰乱了社会秩序。(六)部门联动沟通不够。涉及信访的各部门间

8、缺乏统一的 4 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协调, 导致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 在工作中对同一案重复交办、多头交办, 相关部门只能反复复查、反复报告,造成信访资浪费,案长期得不到终结。三、意见建议针对我市两级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办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加强对信访群众教育引导,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宣传工具以及各类普法工作平台, 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结合典型案例,继续加大法律政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法律并通过法律渠道和司法途径合理表达诉求,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法治、依法维权的舆论环境和依法信访的法治秩序。(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审

9、判质量。 全市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队伍的素质培养,不断加强法官的廉洁自律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全面推行阳光司法,完善审判流程信息、裁判书、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案质量保障机制, 实行案质量终身责任制, 将审判、 执行工作责任与信访责任有效衔接, 从头抓好治理, 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有效遏制和减少涉诉信访。(三)加快执行机制改革,切实化解“执行难”。加快市人 5 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步伐,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功能设置,建立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创新执行工作模式,推进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 实现执行实施权和裁决权分离,保障执行机制改革的各项试点工作尽快落实到

10、位,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四)严格落实终结性解决机制,保障涉诉信访案从司法程序退出。 要按照法院涉诉信访案终结办法实行,对不服法院裁决的信访案应当以解决信访人反映的案问题为依据,在司法的框架内解决, 既要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和各种诉求权利,又要维护国家信访制度和人民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原判完全正确、帮扶工作到位的案,及时启动终结程序,提高终结案的审核效率。 对信访终结案, 人民法院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落实好教育帮扶工作,真正实现责任主体的转移,使终结案从司法程序中有序退出,实现息诉罢访。(五)创新涉诉信访工作方法,推行诉非衔接和引入第三方解决问题的信访机制。要全面推行

11、田林县人民法院“诉非衔接”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行诉访分离制度, 按照法律的规定,规范受理范围、明确受理条、完善办理程序,及时审查、及时受理符合条的涉诉案, 并依法处理。 充分发挥律师精通法律、熟悉法律实践、当事人信任等优势,探索由律师为主体,法律专家、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等组成的社会第三方参与的陪访 6 机制 , 用无利害第三方介入评判谁是谁非的方法,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六)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增强化解涉诉信访案的合力。人民法院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多途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衔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9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