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88992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班优秀的科学课程计划:生活和无生命在户外活动中,小孩们对幻灯片下的蝙蝠产生了兴趣,发现孩子们对许多小虫子很感兴趣;但他们不知道如何照顾院子里的小树和常青树,经常采摘树叶和摇晃树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但是儿童并没有真正理解它们.因此,我们使用儿童感兴趣的形式,通过视觉和直观的方法,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和区分生活中的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热爱生活,结合本月的主题活动感官总动员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1.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区分生物和无生命物体,并进一步掌握分类方法.2.让孩子们知道生物是不断生长和变化的,而无生命的物体却不能.3,初步萌发孩子的环保意识: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

2、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活动准备1.多媒体:生活和无生命物体的视频.2,一些小贴纸标志:哭脸和笑脸3.在活动前安排户外活动场所,并放置相关生命和无生命物体,如:各种昆虫,花卉等.活动过程记录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并引发儿童对分类的兴趣.(1)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生物,另一组是无生命物体,让孩子观察并比较两组图片之间的异同.在这个环节,幼儿对生物和无生命物体特征的初步认识是有区别的.(2)渗透“有生命”和“无生命”这两个词,触发孩子探索和分类的愿望.2,老师讲解了使用图标分类方法,幼儿操作.(1)老师出示标识,笑脸代表生命,哭脸代表无生命,生命对象贴在笑脸上,无生命的物体贴在哭脸上.(2)组

3、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物体,并对标志进行分类和粘贴.孩子们在户外寻找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它们附着在室外草地,树木,毛毛虫和小小的微笑上.幻灯片,秋千和垃圾桶都贴有小脸.3.讨论生命与无生命及其概念之间的区别.(1)共同探讨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根据幼儿的分类结果,引导儿童分别描述所发现的生物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2)老师得出结论,生物不断变化和生长生活的对象不能.(3)检查孩子的分类结果,找出错误并予以纠正.4.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生命,爱护环境.(1)孩子们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照顾活的动植物?(2)引导幼儿释放大自然的动物.5.扩展活动:观看幻灯片.感知加强了生物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 (作者: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第二连续苗圃小组苏舒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