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040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39.A 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XXXX 学院 20102010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院(系)别 经济系经济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071071 学 号 XXXXXXXX 姓 名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 二一年六月 原 创 声 明 本人 XXXX 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是本人在导师 XXXX 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2、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尊重知识产权,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2010 年 6 月 9 日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摘 要 当前,大家在研究加入 WTO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产业 的冲击上,然而,企业面临怎样一种经营环境,才是我们应该进行研究的。近几 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接轨,国际 市场划分和经济交往相互依赖的增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概念的深入,越 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企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 和机制,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作的原则之一。在自由贸

3、易和自由竞争的框 架下,面对不公平的贸易措施,如何合理和合法地维护本国和本国相关产业的利 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出口贸易,风险,研究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I Abstract Currently, everybody in the study of export trade of WTO,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industry, however,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 is what we should stud

4、y.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economic further growing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economic exchanges mutually dependent enhancement, the market economy is the concept of leg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use legal weapon and to safeg

5、uard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build a fair competition mechanism, the environment and be under market economic system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principle. In free trade and free competition framework, facing the unfair trade measures, how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to safeguarding and its re

6、lated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nteres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Key words:Export trade, Risk, Research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II 目 录 摘摘 要要 I I 前前 言言 1 1 1 1 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风险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风险2 2 1.1 反倾销风险.2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3 1.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3 1.2.

7、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3 1.3 国际贸易欺诈风险5 1.3.1 无单放货.5 1.3.2 软条款信用证 .5 2 2 产生危机的原因产生危机的原因6 6 2.1 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温6 2.2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6 2.3 现代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导致风险因素增加 6 2.4 部分企业对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差6 2.5 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问题 6 2.6 歧视性因素的存在7 3 3 应对出口贸易风险的对策应对出口贸易风险的对策8 8 3.1 熟悉目标市场国惯用的贸易壁垒.8 3.2 打造产品质量跨越贸易壁垒8 3.3 完善预警系统.8 3.4 加强企业的行业协作积极应诉反倾销.

8、8 3.5 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8 3.6 建立出口风险信用管理.9 3.7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培养熟悉 WTOTBT 的复合型人才.9 结论结论 1010 致致 谢谢 11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212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0 前前 言言 由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我国加入 WTO 后 15 年内仍会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以及特殊保障措施等因素,国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 壁垒今后将会有增无减。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不断开放,买家谈判能力的增强,进口 商使用 FOB 条款并指定境外货代安排运输的情况与日俱增,目前 FOB 条款的贸易合 同已达 8

9、0以上,这为某些蓄意欺诈的皮包公司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形形色色国际贸 易欺诈中,最为隐蔽、也最为恶劣的是把信用证“软条款”和无单放货结合起来进行 诈骗,使得出口商货款两空。现就我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 议。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1 1 1 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风险 1.1 反倾销风险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 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 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 (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

10、强, 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 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 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 。 1994 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关于实施 1994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六条的协议 (简称反倾销协定 )是目前最具权威的国际反倾销法。该协定第 2 条第 1 款对倾销的定义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在正常贸易过程中,某项产品从一国出 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亦即以 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

11、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的确定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首要条件。根据关贸总协定第6 条的规定, 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因此对贸易缔约方领土内已建 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 产生实质性阻碍,则构成倾销。倾销应具有三个条件:(1)进口商品的出口价格 低于正常价值;( 2)给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工业生产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存在此种 威胁,或对某一工业的新建造成实质性阻碍。( 3)低于正常价值的销售与损害之 间存在因果关系。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可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倾销幅度 的特别关税。 这就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

12、的比较。如果出口价格 低于正常价值便存在倾销,两者之间的差值即决定倾销幅度的大小,如果出口价格 高于正常价值则不能被认定为倾销。倾销幅度的计算,原则上是对每个调查对象 (出口商或者生产商)的产品单独计算倾销幅度的,“当局对每一个已知的有关出 口商或生产商单独调查的产品倾销幅度,应做出裁定,这应作为一条准则”。 很多国家在确定政策价值是,采用对我国不利的计算方法或制度。替代国制度是 指当一个国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时,采用实行市场经济的他国价格来确定其出 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一种制度。而该制度被采用的市场经济国家则被称为“替代国”。 替代国制度本身存在很多的缺陷,如透明度问题、替代国制度的

13、实施过程中各国的自 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不可预见性的问题以及程序正义问题导致这个制度从产生至今 都是极具不公正性,实际上它已经构成了针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种价格歧视。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2 1.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某一国家或区 域组织采取的影响、限制或禁止贸易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它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根 据TBT 协议的规定,成员方可以采取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三方面的 技术性贸易措施。 (1)技术法规。技术法规(Technical

14、 Regulations)指规定产品特性或与其有关的工 艺和生产方法的文件,包括应适用的管理规定。技术法规主要涉及卫生、安全、劳动保 护、原产地规则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也有一些是审查程序上的要求。 (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指由公认机构批准供共同和反复使 用的为产品或有关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方法提供准则、指南或表明特性的非强制要求的 文件。 (3)合格评定程序。合格评定程序(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指任何直接 或间接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评 估、验证和保证程序;注册

15、、认可和批准程序等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呈现出涉及范围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问题复杂、是非 难以判断和极具争议性等特点,已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 影响。 1.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出口纷纷受阻, 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商务部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出口的影响日 益加剧,2002 年我国 71%的出口企业, 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 造成损失 170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的 5.2%。 (1)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 世纪 80 年代

16、后 期,90 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 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 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 氟氯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 降了 59等事例。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 技术标准都是根据本国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但靠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力量很难 达到这些严格的环保标准,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 外。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

17、具。 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 , 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 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3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 的企业大多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 (2) 专利壁垒 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专利壁垒已越来越成为我国 产业发展的桎梏。我国所面临的专利壁垒主要从两个层次显现,其一是从国家层次, 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和国际公约限制或打压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其 二是从企业层次,发达国家的企

18、业(主要是跨国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为了保护自 己的市场份额和谋求最大利益,利用专利所有权限制其他国家的企业生产和发展。 “专利圈地”这是发达国家实行专利壁垒的基础。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最 大优势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优势上,各国已把知识产权作为立国之本,国家发展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保护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发达国家垄 断大部分专利权的局面。跨国公司在完成控制专利制高点,布置专利网络之后,就开 始以专利为武器,使用甚至滥用专利保护权,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阻击我国企业。他 们实施专利壁垒的手段主要有:攫取高额专利费用和专利转让费、用标准与专利捆绑、 不平等的专利技术转让等,

19、这些手段或使竞争对手的产品退出竞争市场,甚至使许多 企业面临转行或者退市,从而达到其保持垄断优势的目的。 (3)SA8000 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SA8000 系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8000)的英文简称。是 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的管理标准体系。其以加 强社会责任管理为名,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把人权问题与贸易结合起来,最后达到贸 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以劳工标准为本质的 SA8000 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表现形态。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管理方面长 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

20、最基本的劳动法规都无法得到较好的遵守,由此形成积 弊。可以想象: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旦正式执行 SA8000,对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及相关企 业将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4)EDI 的贸易障碍风险 EDI 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之间,按照协议将具有一定结 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数据通讯网络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EDI 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它超越了时空,节 约了贸易成本,成为本世纪最有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贸易方式。 在采用 EDI 形式进行交易时,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电子信息是否构成书面形式,是 否具有与书面文件等同的法律效力,是

21、电子单证对传统法律提出的挑战。许多国家的 法律和有关国际条约对某些合同单证要求在采用书面形式后还必须由当事人亲笔签名 方为有效。而通过 EDI 进行的交易无法以电子数据方式传递当事人的亲笔签名。数据 电文能否被采纳为证据是 DEI 在证据法上的首要问题。由于数据电文具有易逝性和易 修改性,因此一旦发生争议,这种电子文件在诉讼或仲裁中能否被采纳为证据就成为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4 法律上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受其独有的传闻规则和最优证据规则的 制约,数据电文的可采纳性问题更成为法官的棘手问题。许多国家的证据法中都要求 提交原件,而数据电文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很难确定原件

22、,这也成为在国际贸易中 推广使用 EDI 的一个障碍。由于数据电文本身的特点,如果要使其成为证据,就必须 具备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因而也就需要更加严格的立法来保证数据电文 的证据力价值得以实现。而目前各国还普遍缺少这种立法。 1.3 国际贸易欺诈风险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 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 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 常见的国际贸易欺诈风险有以下两种: 1.3.1无单放货 (1)无单放货,又叫无 正本提单放货,是指 承运人或其代理人(货代)或港务当局 或仓库管理人在未收回

23、正本 提单的情况下,依提单上记载的收货人或通知人凭 副 本提单或提单复印件,加 保函放行货物的行为。 无正本提单放货属于违约和侵权的竞合。一方面,承运人签发提单,不仅是收 到承运货物的证据,同时与提单持有人形成运输合同,承运人必须把货物安全送到 目的港并正确交货,才属完全履行运输合同;而无单放货,承运人在未提交正本提 单的情况下交货给收货人,未履行正确交货的义务,应属违反提单所体现的运输合 同义务。另一方面,无单放货也侵犯了正本提单持有人对提单项下货物享有的物权。 对于卖方,其享有货物所有权,若买方不付款赎单,货物所有权并未转移,卖方对 其货物享有中途停运权和处分权;对于质押银行,其享有对货物

24、的担保物权,提单 成为买卖合同货款的担保凭证,若买方不付款,银行有权对提单项下货物行使留置 权。因此,承运人将货物交给无正本提单的收货人,将损害卖方或银行对于货物享 有的合法权利,不但违反运输合同中应有的交货义务,同时也构成侵权。 1.3.2 软条款信用证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在信用证内列有货方不易办到或即使办到也会被开证 行及客户借故拒付的条款,如在信用证中规定 “检验证必须由国外某客户签字,并 与开证行留存的字样相同 ”。由于货方并不知道留存在开证行的签字是何样,一旦 该客户存心诈骗,将留存的字样更换,或迟迟不把签字检验证寄回,将造成单证不 符而遭拒付。 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是指主动权掌

25、握在开证申请人手中,受益人无法控 制的条款;或意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条款。因难以满足这种条款,往往会给受益人 安全收汇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和风险。 2 产生危机的原因 2.1 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温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5 世界各国都远没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深重影响,在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受到严重 冲击的情况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树起保护本土贸易的旗帜,从而导致全球贸易摩 擦进入新一轮高峰期。 2.2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市场集中可以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出口费用,但同时也会带来风险。这种风 险是多方面的,例如: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会造成市场过早饱和,企业采取低价策略容 易引起反倾销诉讼、企业赖以出口的

26、市场环境因素如政策发生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 出口。因此,出口企业应在综合考虑市场开发成本和市场变化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考 虑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消费习惯、距离远近等,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2.3 现代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导致风险因素增加 进入 21 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竞争激烈且方式多样。企 业为了创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特色,纷纷采用各种竞争措施,有的企业甚至采取不正 当的竞争方式,激烈的竞争必然伴生更多的风险。其次,市场多变且变化迅速。这体 现在技术飞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加快两方面。最后,国内、国际竞争相融合。我 国入世后,外资大规模地进入会给我国企业创造机遇,但如果把

27、握不好也会带来危机。 总之,当今环境中风险因素大大增加,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生后对企业的影 响都远远大于以前。 2.4 部分企业对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差 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惯例,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如商检、海关、保险、 运输等,因此,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风险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出口产品时,由 于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对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往往是考虑 了某一环节,但却忽视了另外一个环节。如重视了合同的签订,但在合同的履行及出 现问题后的解决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中小企业获得出口经营权后从事出口业务 时,要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经营人才问题、

28、产品对国外市场的适应性问题 等,避免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国际市场。 2.5 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问题 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产生风险的原因之一。如企业的激励制度 不到位,造成外销员跳槽导致企业客户流失,而约束机制不合理又会造成外销员在谈 合同时只重视数量不考虑质量等。此外,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也是造成 风险的原因之一。 2.6 歧视性因素的存在 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 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6 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

29、的市场。 3 应对出口贸易风险的对策 3.1 熟悉目标市场国惯用的贸易壁垒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7 贸易壁垒是影响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出口企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主要目标 市场国家的贸易壁垒,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认真找出对策。 3.2 打造产品质量跨越贸易壁垒 中国产品低廉的价格优势激战别国市场,给进口国当地的生产者造成太大的压力。 所以,企业应尽快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前 的国际竞争日趋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提高品牌意识,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品牌的 市场影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行业竞争力,不仅对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时有重要意义,还 可以帮助企业跨越技术贸易

30、壁垒。 3.3 完善预警系统 我国企业如果过分依赖商品直接出口,将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得地位。而企业如 果能开展跨国经营,就能绕过设限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限制,进入区域集团 的内部,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我国企业应积极开拓那些检验标准相对低的新市 场,或者转移一部分剩余产业到不发达的国家去,一定能遇到某国突然提高了技术标 准,我国的产品就“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轻贸易壁垒对我国 产业的不利影响。政府应着手逐步建立 TBT 预警机制。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咨询机 构,全面了解和研究欧盟及其成员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信息;充 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优势

31、,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最新动态;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接受国内企业对这一 方面的询问,逐步建立起我国对外贸易的 TBT 预警机制,降低我国企业出口面临的不 确定性,打破壁垒,扩大出口。 3.4 加强企业的行业协作积极应诉反倾销 企业要对出口国的技术贸易法规和贸易新要求熟悉掌握,才能规避贸易壁垒。因 此行业协会应积极向企业传达相关国内外技术法规,务求使企业全面了解我国主要贸 易国家的技术法规。一旦企业遭到进口国的技术贸易壁垒,协会要帮助企业应对、解 决技术贸易问题,积极陈述抗辩理由。 3.5 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 虽然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有看似

32、合理的法律依据,我国企业仍然可以利用 WTO 的相关规则,对那些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加以反击,维护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 合法权益。企业还可以根据中华爱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政府 提供帮助,对那些实施不合理贸易壁垒的国家采取必要的报复措施,维护我国企业的 合法权益。 3.6 建立出口风险信用管理 应当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收汇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8 全的重要手段。因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信保将如何更好地担当起政策性金融机 构的职责受到关注。 在目前较为严峻的外贸形势的情况下,中国信保应该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政策性保险的支持作用,

33、政府应该拿出钱来帮助企业投保,减轻企业的负担, 积极鼓励企业参保。 3.7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培养熟悉 WTOTBT 的复合型人才 世贸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贸易政策审议、争端解决、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 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不少规则涉及大量复杂的法律问题,专 业性也很强。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贸易措施知之甚少,因此要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 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养大批熟悉世贸组织规则能够参与贸 易争端解决的专门人才。 结论结论 我国是出口大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全球贸易 摩擦不断升温;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问题;部分企

34、业对国际贸易 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差;现代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导致风险因素增加;歧视性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9 因素的存在等因素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出口贸 易风险的法律对策,即熟悉目标市场国惯用的贸易壁垒;加强企业的行业协作积极应 诉反倾销;完善预警系统;打造产品质量跨越贸易壁垒;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 建立出口风险信用管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培养熟悉 WTOTBT 的复合型人才。我国 应利用积极的政策应诉反倾销,保护我国出口企业,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致 谢 首先要深深地感谢指导老师 XXXX 教授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从选题、构思、论 文框架的

35、确定到章节中多处细节的推敲,从初稿完成到几易其稿再到定稿,我自始至 终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关心,王老师深厚的学识、敏锐的学术意识、认真负责 XXXX: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 10 的工作态度都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并将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还要感 谢朝夕相处并给予我热情帮助的同窗好友。 参考文献 1金晓晨.国际商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7(7). 2苏世芬.我国出口贸易风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上海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3韩涛.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理论月刊,2006(4). 4于福余.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北方经济,2006. 5杨露.我国我国出口贸易的风险研究.理论月刊,2006(4). XXXX 学院毕业论文 11 6罗玉中.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