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11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论传习录对论语、孟子的心性论传承 “心性”是一个中国哲学名词,本文中所写的“心性”采用陆王心学心性一体的观点,即人天生所具有的禀性及后天所养成的但是自然流露的感情与意识。“心性论”亦可称为“心本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人的行为、道德源于心性;第二,人的行为、道德的发生以及目标的实现都应遵从心性;第三,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在于顺从心性而发的行为与道德。本文就传习录对论语孟子心性论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浅要的分析。孔子的思想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然而孔子更倾向于性善论。他认为心性与礼是“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关系,若将礼比作绚烂彩色,那么心性就是白底,先有了心性这一条件然后才

2、能学习和践行“礼”,所以“习”是在“性”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心的仁道是礼孔子所追求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可知在孔子思想中,纯洁的心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学习与实践的基础,至于孔子为什么没有直言性善,这与孔子因事有识的思考方法有关,不愿多讲未知之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性近”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求“仁”人之顺心性而发又合乎礼节的道德标准的方法,“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释为“日月克己,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而五经正义中“马(融)曰克己,约身,孔(安国)曰:复反也。”我认为可

3、以从“为仁由己”中看出,“克”并非灭而是控制,克己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感情,“复”与“归”是“回归”的意思,即人的心性产生情感,又需通过学习即学礼去控制情感的运用,以使其回归到人心性中的仁。对于人生的结果,孔子承认“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他坚持的一是“仁”,一是“安仁”,求仁得仁,这就是乐,乐是由心而发的至诚,这份至诚令居陋巷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此时的心性没有任何阻障,已经成为了仁义大道而不再需要拘束,正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人,吸收孔子“性相近”的思想又直言性善,认为人生而“良能良知”,学习就是为了扩展这份良知以

4、成为仁义礼智。孟子直言性善,“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认为人心中的义理是相同相通的,从性善的角度看,圣人与我等无二。他从不忍人之心这个方面去论证性善,当一个人看到小孩就要跌进井里时,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而这种心境是自然心性所生,而不是为了虚名实利。由此孟子就认识到人的心性中具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心,由此而生出仁义礼智四端,这四端发于人心就好像人天生具有四肢,是自然而然的,所需要做的则是“知皆扩而充之”(孟子尽心上)。这就将人的心性放在源泉的地位,将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仁义礼智成为一种顺乎心性而行的天道,而不是礼教枷锁。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顺性思想,提出

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人只要认识和保存心性中的四心,就会由此生出仁义礼智四端,所以有德行的人就是没有失去其心性纯净的人,古往今来之圣哲常被庸众斥为稚直,可旁证此语。所以就需要将心性“扩而充之”去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就是养浩然之气。这就需要“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气必须配合义与道,这是其力量的源泉,它不是偶然的几次正义行为便能得到的,而是正义所汇,绵绵不绝,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心性,这气就会疲弱,这也就是集义的功夫。而义由心生,万物皆非心外,要去勤奋培养它,而不要有特定的目的,心内不能忽略了义,要不断地在心内求义,但是也不能违

6、背其发展的规律,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徒劳无益。在孟子思想中,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尽心”,也就是将心性顺其自然地发挥出来。他继承了孔子关于人生“从心所欲”境界的描述,更进一步把人生的较高境界分为六种,即“好、信、美、大、圣、神”(孟子•尽心下):一个人值得喜欢就是好,那些好处如果实际存在于他本身就叫作信,但这也只是说这个人是个好人,能做好事让人喜欢而已。而后四种则是贤人“从心所欲”的人生境地,“美”就是那些好处真正地成为他的心性;如果能从心性中将那些好处表现出来就是“大”;不仅表现出来,而且真正的与心性融化贯通就是“圣”;而天理回归到心性,合而为一就是“神”。儒学发展到明中叶以后,阳明

7、先生继承孔孟思想,又在其基础上将心性论发展到一个高峰,提出心性一体的理论,将万事万物置于心性之中,又超越心性的善恶进一步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其一,心性一体,容纳万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知性知天归于尽心,也就是把收获本心、了解天命与扩充本心联系起来,却没有将善的心、性、天本源的异同说出,似乎尽心便是善的本源,但从“浩然正气”等章看似乎性、天也是其本源。而阳明先生在陆九渊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孔孟思想提出“心性一体”的理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书(二),心性只有一个,就是天理大道,只是它的具体作用不同,以至名称多达无数,若以根与

8、叶比喻心性与天理即仁义礼智的关系,心是根,其他的万事万物就是叶,所以说人的本性就是心的本体,天理与心性本无不同,因而尽全力发扬人的心性就是探求天理。其二,不拘泥于性之善恶,将心性从简单的孔子言性近,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杨子言善恶混,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子言性有善有恶中超越出来,进一步发展了孟子“良知”“良能”的思想,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里似乎有矛盾之处,其实不然,阳明先生的性善是从行动的源泉上得来,同孟子一样;而无善恶则是从本体角度来看,就是“未发之中”,也就是说人心性的本体是“明莹无滞”的,而这种“一己内外,一

9、齐俱透”的“明莹无滞”不也就是至善吗?人最初寻善的源还是心性,而辨别是非的原动力又是“良知”,人们之所以要学习就是为了通过格物为善去恶。对于孔孟的“生知论”,阳明先生又用“良知论”进一步补充,“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所以都是“生知者”,又因为都要去学习和保存,所以又都是“学知者”。正如阳明先生所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所以它更是至善心性的体现,由此可知,此心原动的“知善知恶”即是一个至善的“良知”。如此阳明先生从多角度体会和了解心性,最终总结了一句口头禅“满街都是圣人”。其实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看你

10、也是圣人。而阳明先生思想的“一贯之道”就在于求其本心,这与孔孟之道是相通的,但在其途径中又进一步将“致良知”的功夫做得淋漓尽致以回归心性,去恶存善,去欲存真。阳明先生认为人只要在心性上用功,把心性参悟透彻了,“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学问的关键就是求“心体明”而已,而求己之心性在于格物以致知即“致良知”。正如孟子“顺性”思想那样,阳明先生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但人不可能没有私欲,所以必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人“明莹无滞”的心性,这就可以做到扩充心性以求仁,“胜私复理”(传习录••卷上•

11、;•徐爱录)。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万事万物在镜子中映出,但是镜子用久了,接触的事物多了,难免昏蔽,“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孔孟的思想大多还是在“照”,也就是从心性中寻仁义,而阳明先生则更重视“磨”也就是格物致知以求“明莹无滞”的良知,其目的就在于了解自己的心性,扩充善念遏制恶念。“致良知”的功夫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传习录•卷上•徐爱录)。具体来讲就是居敬与穷理,居敬就是存养心性,穷理就是推究事物的天理。“不正”的物欲是“执著”产生的意念,如果想要做到去除其中

12、的邪念,就需存养天理,也就是居敬,要辨别是非则需要穷尽天理,也就是穷理。“格物” 就是孟子“尽心焉而已”的意思,不求表面功夫而要在心内体会,没有一份至诚的心性什么功夫都没有用,反会成为一份执着,所以“致良知”就是尽心性。阳明先生继承孔孟思想,又进一步看到人们做到“致良知”后就会“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一)在心性中有一个“大同”。心性得到了纯全天理,犹如明镜一般无私无虑又普照万物,“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著”“是天下之大本”(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就是孔子所谓的“坦荡荡”,也就是真正做到了顺性而为,无可无

13、不可,天理回归了心性。传习录对论语孟子心性论的传承,其核心一以贯之就是回归自然心性。心性是后天行为与思想的起源,而人 生就是一个回归“明莹无滞”本心的过程,其价值的最终体现就是天理正道顺从心性而发,真正做到仁义大道与心性的合一。参考文献传习录王学典编译 蓝天出版社2007年版论语译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今读李泽厚著 三联书店2004年版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60年版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大学问王阳明著礼记王学典编译 蓝天出版社2008年版国学概论钱穆著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经典常谈心裁朱自清著 栗强疏释宗平编按线装书局2000年版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