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58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论文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儒家丧葬观与国人的文化社会适应 人的意义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的,因为人不能单独生存个体在正常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即社会适应,也就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学理上,社会适应包含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与社会及其文化之间互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我们知道文化是由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构成的综合体,其构成要素为所有成员共有,并且加以传递。它同时也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许多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文化对其文化内团体中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和结果起到

2、了不可代替和不可逆转的影响,使不同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社会适应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包括:许烺光在对中美生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时曾提出个人中心(individual-eenteredness)与情境中心(situation-centeredness)的区别;特里安迪斯(Triandis)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分野;马库斯和北山(Markus;Kitayama。1991)区分独立的自我观(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以及相互依赖的自我观(interdependent view of self)。

3、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以上的跨文化研究不约而同地将社会适应方式划分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极,同时又均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行为作为集体取向社会适应观的代表与西方个体取向社会适应观相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学“一直强调以亲子知情(孝),作为最后实在的伦常关系以建立人仁的根本,并由亲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关系辐射交织组成和构建各种社会性一宗教性感情。”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截取儒家文化中能集中反映“孝”和“伦”的中国传统丧葬观这一文化代表性极强的社会习俗,对中国人的社会适应行为特征分别进行阐述,指出其可能的原因,并讨论其他相关问题。 一、社会适应在传统丧葬观中的表现 (一)传统丧葬观与社会认知 社

4、会认知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人、对群体和对自己进行认识的过程,是社会适应的基础。儒家对生死的认知有过这样的问答“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说明儒家思想对死的看法是寄于生之后的,生比死更加有价值。对逃避不开的现实则用诸如“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态度来对待。极具实用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将认知对象从个体死亡转移到集体生活,从逝者转移到其亲友圈、从逝者的身后事转移到生者的生活事。这种将个体死亡与集团生活相联系的丧葬观在现实中不难见到。抗战时期对一位普通战士的死亡有这样的记载“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

5、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死了人,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在这里,个体的死亡被其同事、上司与更多的人群联系起来,与更大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葬礼绝不仅是一个对个体的追思,更多的变成了为了外环境,为了他人,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的一种仪式。现代心理学将人们对于社会行为的认知原因划分为内归因(性格)和外归因(情境),而中国传统丧葬行为的归因更多的偏向情境性。崇尚厚葬隆丧礼仪与其说是为了给予逝者以关怀,不如说更多的是给亲朋好友以慰藉并且利用这个机会使一个内团体更加凝聚。发现了传统丧葬的社会认知具有这一特点,进一步的,它为什么会具有情境性特点,那个影

6、响它的内团体又是什么? (二)传统丧葬观与社会关系 上一节,我们指出中国传统丧葬观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这种情境性表现为认知对象范围的外延扩大化,也就是说除了丧葬本来具有的标识逝者与生者关系改变(阴阳相隔)的作用之外,它的外延还具有表现、调节、改变在世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首先,认知的外延扩大化表现为在丧葬仪式中清楚的等级区别:亲友吊孝时,“主事人将根据前来吊孝的亲友(限于男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呼名,公布礼单当主事人叫到哪一位亲友的名字而这位亲友因故没来,围观者中一定要有人搭腔如果围观者中没有答腔,就表明死者生前人缘不好。”在这样的礼仪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以己为中心处理社会关系的模型不像团

7、体中的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社会关系模型的本质就是“差序”二字,差序的本质在于“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其次,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网络由内向外依次是家人、熟人和生人关系。这种以家族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族是传统农业社会之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核心,其保护、延续、和谐极团结极为重要,因而形成中国人所特有的家族主义。 熟人的重要性仅次于亲属,是中国人另一个最重视的社会关系。有趣的是中国人通常称熟人而非朋友、同事或其他,表明了中国

8、人在处理几乎全部社会关系时的一种普遍倾向,即“泛家族主义”:将以相互依赖、长幼有序为特点的家族取向延伸至其他社交圈中并实现其“家族化”。丧葬仪式上,熟人是否到场甚至其到场的时间早晚、逗留时间的长短、礼单的多少都可以成为衡量熟人是否成 其为熟人的标准;同时由于中国人互惠互依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平衡系统,人群序列会通过平衡性原则来和位于中心的个体进行社会交换作为客人的熟人们的行为也就决定了在下一次在类似仪式中主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就不仅如前文所说丧葬会反映逝者的“人缘”,在“事死如生”的国人眼中,它会反映并将影响到生者的人缘,而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看到,个体对关系圈子的这种重视造成了中国传统丧葬观中

9、主客体的边界不清,丧葬仪式的中心由逝者变成参加仪式的与逝者存在社会关系的其他各 色人等。此时丧葬仪式实际上起着双重平衡作用:一方面作为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它平衡逝者与其亲友之间的感情失落;另一方面,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礼仪,它更是调节生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伦理观,在参加丧葬的亲属网、熟人圈中获得和巩固亲密关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其心理社会稳态。当然差序的社会关系格局也就通过诸如丧葬礼仪这些传统习俗而不断强化,固定。 (三)传统丧葬观与社会行为 要理解中国传统丧葬的社会行为,仍然需要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大背景。虽然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丧葬及与之相关行为

10、的社会意义明显指向团体,而其行为本身却无疑是只针对逝者个人。因此本节我们将会讨论与逝者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并依然将它放在特定生活环境和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去考察。 传统丧葬仪式包括选墓址、停灵、报丧、招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哭丧、下葬等十种仪式,另外逝者安葬后姓名还要入宗庙祭祀。抛开具有迷信色彩的招魂送魂、做七,以及其他文化的丧葬礼仪具有相似性的停灵报丧、入殓下葬不谈,我们将重点讨论选墓及入宗庙。 选定墓址作为一种个体行为,几乎是当事者唯一能决定的关于自己丧葬的部分,因而受到一贯的重视。然而不仅仅是由于其为个人行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儒家文化对天地人和谐的重视。儒家和谐观认为“天地人

11、,万物之本也”,“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本,不可一无也。”天人合一是个体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生时受命于天地,死后回归于天地也就理所当然,墓址这一联系人与天地的坐标重要性便被突出了;同时墓址的选择也是对宗族尽责。当天、地、人和的世界观与“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嘲的家族观相遇,天人之和的横向关系便与个体宗族的纵向关系相连了,个人的安葬同时成为家族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的丧葬观中,身后能否入葬祖坟和极力避免客死异乡都成为个体关心的重点。 与选墓相对,宗庙祠堂显得得更加重要,这是由于入祠是一项重要的群体行为它重视的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伦常。伦重在于分别

12、,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宗祠特点就是在于不失其伦。修建时要“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入祠前后的都需遵循长幼、上下、男女的差序。儒家文化中,祠堂宗庙不仅是祭祖的场所,也是家族的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嘲“凡事死亡之礼仪,当加厚于奉养生人之数,方为尽诚之道。凡人家能存此等重祀,常行于岁时之间,虽则家中幼小无知者,亦可习见其事,而知人生之礼义不可无也”人们在祠堂的群体行为从祭祀祖先扩大到教育后代,祠堂行为的意义从逝者延续到生者,君臣、父子、长幼、上下的等级观和慈孝、和柔、友恭、信义的行为准则也通过祠堂的群体行为传递并不断进行着它的社会影响。 (四)传统丧葬观与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一个人影响或者试图

13、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感觉或是想法的行为过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尤其重视以德服人、以德化人,即所谓的王道在社会影响中发挥的作用。“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丧葬作为人的族类自觉的开始,人的文化心理的开始,在儒家文化仪式中不断地产生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丧葬仪式不特意味着一个生命体的闭幕式,更意味着这种仪式在社会影响和教化上所担负的功能。生活中,丧葬礼仪不但为生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情感和追怀逝者的场所,它同时出色地完成了以德化人的影响传统丧葬礼仪有闹丧的习俗,就是逝者的娘家人在丧葬仪式

14、上对逝者的家人没有在其生前很好的照顾逝者进行现实盘问和道德责难,以此警示旁人和后人待人以孝,最终达到“民德归厚”。明白了“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为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我们就可以认为,儒家思想,不仅只是一种空泛的理论,它通过日常生活的最重要仪式之一:丧葬,履行其教化功能、提供群体法则、实现社会影响。 二、结束语及启示 社会适应是一个包含个体横向行为过程以及影响群体纵向行为方式的复杂系统,它表现于社会个体当下的互动中,反映了民族生存繁衍的不同特点,见诸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综观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在中国传统丧葬观中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丧葬礼仪在个体社会适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礼者,谨于治生死也”,以仁义、孝伦的行为方式,形成一个以稳定的差序为特点的社会系统正是传统丧葬礼仪所反映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集体主义的社会适应,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一种文化决不仅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时期的那一大堆东西,其中必然还蕴含着一种意义或精神,这种无形的存在便是人类文化的精位。是维系一个民族成为统一而不破灭的群体所必需的内在纽带。社会行为以民族文化为归依,民族文化以社会行为而表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承认和深入探索,并将之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经典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才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不二法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