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70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小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研 究姬定中一、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江泽民)。”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已经成为最大的经济发展要素,即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以上。从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现实来看,意义也十分重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小企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支撑。区域创新体系中小企业创新体系中小企业创新体系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

2、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在创新体系中,企业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条件,也是创新的载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1所示:通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使R&D生产销售联系更富成效。因此,对于尚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国家创新体系应偏重于实用,即偏重于技术创新,并且扎根于企业。 2、是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内在要求。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高效配置的人才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人才的配置结构极不合理,多数科技人才集中于事业单位和金融保险等效益好的行业,其中又以教育、卫生专业占大

3、多数。相比之下,最切近市场、最需要人才的是中小企业,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却明显偏低。这一方面造成科研成果不能及时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又严重不足。表1:1996年R&D经费与人员分配的比较 单位:%国别R&D经费的分配R&D人员在部门的分配政府企业政府大学企业中国5530451837美国117116日本96856德国127474资料来源:国家科委,国家科技年度报告(1997);另表见科研管理第2期2002年当然,这种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现象,是传统体制“惯性”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进一步引入人才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外,构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

4、为科技人才的流动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迫在眉睫。3、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技术创新体系是指与开发技术创新活动、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有关的各方面、各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一般分为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次。从企业层而言,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是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等。形象的说法就是形成一种能够高效、有序进行的技术创新链。这个链条一般包括新设想的诞生、创新项目的决策(市场需求和有关技术发展的调研和预测)、技术获取、工程化(设计、制造工艺的开发、中间试验等)、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是企业创新能力强弱的

5、综合体现。而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但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却较高。如我国吨钢能耗是164公斤标准煤,而世界级只需要80公斤标准煤;我国每生产100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187公斤石油,而日本只需要13公斤,德国只需要18公斤。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一方面出现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资金密集型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饮料、成套设备、精密机床、远洋船舶等产品有50%以上依赖进口,而出口产品仍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从长远看,如果我们不加强高技术产

6、业的创新和投入,我国将很可能成为跨国公司高技术产品的组装基地,而且也将迅速变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技术产品销售市场(如前一时期的DVD争端)。因此,要提升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小企业必须重视研发,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引进。一位日本学者将竞争力与R&D投资联系起来,认为一个企业的R&D投资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那么,这个企业注定要失败;如果占3%,则仅仅可以维持企业发展;如果占到5%,可以 参与竞争;如果达到8%以上,那才可能有竞争力。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我省也一样),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尤其是核心技术体系。4、是促使市场成熟化、替代化和发展新产品的有效途径。任何

7、一个产品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当一种产品的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饱和或供大于求的状态,从而达到成熟化。同时,一种产品还会被其他产品所替代。不管企业的产品面临的是成熟化还是替代化,都会给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带来极大的困难,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以市场成熟为例,由于市场容量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这个行业的市场将被一些实力雄厚的竞争者说占据。在这种情况下,竞争的胜利者,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维持起当时的优势;而被迫退出市场的失败者,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而另谋生路。如果产品产生替代,则企业更需要努力实施技术创新,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这就是产业更迭或部门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8、中,不管新老产业的企业,都必须努力实施技术创新,任何等待观望都意味着坐以待毙,放弃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处于传统产业阶段,因此,实施技术创新,不仅是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改造传统产业的必然趋势。二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组织、经营、生产和流通上的特殊性和资源占有上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国家整个创新系统中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形成并表现出与大企业不同的特点。1、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广泛性决定其在许多领域占据着创新的主导地位。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与市场联系极为紧密,所以,在创新产品、创新

9、工艺、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上都要表现出广泛性。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体制的灵活性决定了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充分的活力,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效率。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而主要采用技术引进方式创新,或者由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共同进行开发创新,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情报信息资料,借助于外单位的力量进行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灵活性,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和市场的紧密结合,较快地获得技术创新成果。中小企业从每单位销售额所得获得的专利成果大约为大企业的2倍。特别是由于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小企业大量拥现,在技术创新时间

10、与效率上的优势更为明显。3、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性决定了其更注重应用型技术方面的创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遵循合理实效的原则,主要着眼于现在而非将来,很少从事投资大、项目多、见效慢的基础性技术创新。 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更强调利用外部资源,同时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其更加强调与外界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强调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创新技术的吸收和扩散。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校企、研企的合作渠道的更加畅通,中小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中小企业,企业家通常还亲自参加技术创新活动,在许多高技术企业中,其创业者本身就是科学家或发明家。与大企业

11、相比,中小企业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三、障碍分析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据马驰,贾蔚文等学者1990年对湖北宜昌,1991年对河南南阳进行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性因素见表2。另据1996年上海重大咨询决策研究项目的调查(见表3),资金、人才的缺乏,创新能力低下,以及缺乏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表2:技术创新的阻碍性因素 单位:%阻碍因素中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风险大2159515248缺乏(风险)资金7230353822研发能力不足4226451027人员素质差3035463227缺乏市场情报3238

12、3627对外界应变能力差42222711创新易于模仿2610341522法规15923922资料来源:马驰、贾蔚文,国内外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比较,在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报告1992(4)。表3: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及因素阻碍性因素位次综合评分均值累计频率(%)缺乏足够的投入25.4776缺乏创新人才16.0082企业创新能力落后34.7876缺乏企业家精神83.7176缺乏市场竞争压力44.7976缺乏优惠政策54.5076缺乏创新收益保障64.1368缺乏有利于创新的制度74.0676企业员工缺乏积极性93.3664资料来源:上海实施技术创新与集约化发展研究报告,项目主持人

13、:江青云,1996年8月31日,转引自孙一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第162163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综合以上因素,结合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阻碍和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意识差或认识上存在误区。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中小企业特别是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在技术创新面前往往心存顾虑。宁愿选择保守稳妥的技术追随战略,而不支选择自主创新。这本是无可厚非,但长期“遗传”的结果,使企业不思进取,一味依赖“外援”。更有甚者。由于知识产权的意识谈薄,许多企业领导热衷于“拿来”或“偷来”(如医药行业的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创新的意识。另外,将技术创新

14、等同于创新,这在中小企业也极其常见。这是中小企业在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创新理论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内容。但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往往只看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的结果,而没有注意其先决条件决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和技术本身,而是与人力资本发展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以制度促进生产力的更大的解放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建设,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虽然投资于技术改造,但投资效果不佳,进而使企业对技术创新感到迷惑。2、技术创新的主体错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

15、体,也是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如果美国等国,企业(主要私企)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担当主角。美国1997年的RXD投资为2056亿美元,其中企业占72.7%。我国1997年R&D经费共为481.9亿,还不到通用汽车公司全年总投入50%。据统计,美国每年诞生6万家高科技小企业(这些企业后来有的破产,有的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这些小企业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每年获得国家颁发专利总量的60%。而在我国受计划经济的惯性推动,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走出管理企业、领导企业、包揽企业的圈子。由召开创新动员大会,规定多少创新项目,争取创新技改资金,到分配使用资金。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主体地位没有确立。究起原因,是政府与企

16、业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还远未建立起来。3、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匮乏且缺乏创新素质,创新效率太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技术中心,其技术不得不借助外来成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技术人员少,使得每个技术人员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使得这些技术人员在技术的深度方面难以与大公司技术人员展开竞争。一些中小企业为了保住一些高级技术人员,使之不被大企业挖走,往往要付出比大企业更高的成本。此外,多数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缺乏固定的信息技术人员,导致了信息流通不畅,技术信息搜索成本较高,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不仅如此,我国科技人才普遍

17、缺乏创新素质,创新效率太低。到1998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已经达到28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9万人,科技人员的总量应该说不算少。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的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千人一面”,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4、科技与经济相分离,市场化水平太低。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存在“两张皮”状况,企业作为单纯的生产单位,只关心完成生产任务,不关心技术进步,缺乏技术开发能力。而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过分集中在国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

18、,他们只关心科研任务的完成,不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由于企业、科技、教育等各个子系统相互脱节,即便在各子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力量,但官、产、学或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应有的合作。大量的科研力量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科技开发不能同市场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先天缺氧”。这既是科技资源严重浪费的原因,也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5、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薄弱。中小企业以小巧、灵捷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融入到紧密合作的中小企业网络中去,既可以与大企业分工协作,又可能与大企业进行竞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创业资本、资金、规模和获得政策扶持方面,无法与大企业抗衡,

19、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的网络化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获得优势。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上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不能很好的建立技术与营销网络。在他们之间不但不能像硅谷和新竹等到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专业化分工合作,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反而在市场的竞争中,相互拆台,导致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严重不畅,甚至断流。以北京中关村为例,在改革初期涌现出大量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不断竞争中已相互合作,使得这一地区迅速成为独特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聚区域。借助区域内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少数中小企业成长为大的企业集团,如联想、方正等。

20、然而发展到现在,中关村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网络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加之创新乏力,使不少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般的中小企业了。6、中小企业的整体战略决策水平偏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普遍缺乏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开发屡屡发生,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浪费,这就陷入了一方面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致使创新投入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创新投入却造成了浪费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整体战略决策水平不高。7、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偏低。企业的科技人才和财力保证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

21、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据纽约科学院的资料,全世界2000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约为4000多亿美元,其中美国就占1850亿美元,约占其当年GNP的26%。而我国尽管在过去几年中,企业对创新的投入有所提高,但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核心技术的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全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技术企业平均也只占0.6%。在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的R&D密集度(R&D/销售额)在10%以上,中低技术产业的R&D密集度也在1%2%之间。(资料来源: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 蔡敏勇主编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12月P127)而我国

22、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的1.5%,仅以河南省为例,中小企业平均科技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足0.5%。目前,我过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资金,国家、各级政府投资只占10%左右,40%的企业自筹,50%靠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势力较弱,资信等级较低,往往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商业银行处于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投资时间等因素的考虑,宁愿贷款给国有大企业,也不原贷款给中小企业,因而实际上90%的技术开发资金仍是由自己承担的。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匮乏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最主要的问题。8、缺乏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突出表现:(1)科技成果的所有权不明晰。非常“私人

23、化”的科技成果往往以共有化的化的方式处理。这对科技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随着“十六大”的召开和宪法的修正,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达成共识。但对科技成果的性质认定仍存在许多“盲点”,急需纠正。(2)现在体制无力解决对科技的持续高投入问题。 现在仍有不企业对科技投入热情不高。基本的看法是科技一种风险投资,潜在的风险很大。据美国学者曼斯非尔德对美国三大公司的创新项目调查发现,每100项,仅有57项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存在43%的技术风险。有31项能够商品化,存在26%的投资市场风险。有12项具有经济效益,存在19%的经济风险。我们承认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不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许多企业由

24、于体制的问题而缺少生存压力,对“生”或“死”的态度相当超然。另外,转型期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行政任命的领导体制,使国企的短期行为突出,跑关系、要政策、找资金是企业最平常而最重要的活动。对科技投入长期效益兴趣不大,项目自然也就来之高阁了。时下许多单位和企业一方面热衷吃喝玩乐且越演越烈(这本身就有体制的问题)另一方对科技投入少之又少,反差极为强烈。(3)体制的部门分割和相对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使科技量和产业界缺乏沟通和协调,科技人才难以发挥聚集效应。高技和科研缺少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横向联系,连农业的科研,教育和农技推广应用也都自成体系。“体制决策了科技成果的产出,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能形成一个有机

25、的整体,转化速度和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前农业部副部长洪曾发语)”。(4)现行的人事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吸纳人才。(5)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大困难。在目前侵犯知识产权较普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往往比大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是大企业一般都有自己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和专门人才,在资金上也能有专项保护基金,而且遇到知识产权被侵犯时,只要一投诉,政府及司法部门会尽力去打击。而中小企业大都既无专门保护机构也无专门人才,遇到被侵权时,政府及司法部门的保护往往也是“雾里看花”,不少情况下是有投诉无回应,中小企业也难以承担知识产权纠纷所需的巨额诉讼费用。因此,一旦知识产权被侵

26、犯,中小企业发明者就会丧失从创新投资中获取收益的机会,导致企业竞争能力的丧失。二是大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专门的人才去申请专利注册,中小企业却难以承担申请专利所需的较高费用,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还担心在此过程中出现技术的泄露。因此,随着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变得更加困难,也更为重要。9、技术创新风险较大。首先,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缺乏,往往只能进行单一技术的开发活动,很难同时从事多种替代研究,以便相互补充,降低风险,一旦一种技术开发失败,则意味着整个技术开发的失败,而且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得到政府和科研单位在技术发展方向上的有效引导,很容易造成重复研究及研究方向的偏差

27、,导致创新活动的失败;其次,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即使技术开发成功,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和缺乏开发市场的经验,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实现投资回报;再次,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偏低,很难保证研发人员的稳定性,在研发过程中,如果关键研发人员流失,就会造成研发项目的失败以及知识产权的外溢。此外,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较弱,一旦一项技术产业化后,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了较大损害,会使企业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被强行解散。10、技术创新的环境不佳,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有诸多表现:(1)对中小企业的乱收费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常把中小企业作为

28、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虽然“费改税”后有一定的缓解,但问题并未有大的改观。据江苏省2000年的资料,各种额外费用一般占乡镇企业销售收入的2.5%-3.5%,有的地方甚至高达5%左右,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形形色色的费用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 资料来源: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 林汉川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缺乏技术创新的政府组织保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作用。但政府不是具体管理企业和项目,而是通过政府的组织功能,为其技术进步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如发达国家通过对“商会”及相关学校等组织的支持,由它们实施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培训。在有些

29、国家,如德国,培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日本,如郡、道、府、县都有类似的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美国政府的“小企业管理局”(SBA)从成立开始,就把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的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联邦政府还通过“小企业管理局”网络,向小企业全天免费提供政府相关文件,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政府可提供的项目信息、贷款信息,特别是SBIR和STTR信息。加拿大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了“加拿大技术网络”(CTN),这是一个将面临技术困难的人与解决困难的人联系起来的网络。而在我国,虽然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但各级地方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各部门对管辖的中小企业往往实行不

30、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政策,企业服务组织数量众多,鱼龙混杂,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宏观管理较为混乱,造成中小企业的开办门槛居高不下,政府的政策很难有效地调控制到中小企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有效服务。另外,财政和资金扶持还落不到实处,致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宽松的外部环境。(3)市场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还远未形成。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晚,远远不够发达,缺乏有效地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中介服务,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信息不灵,由此导致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落后的工艺、技术,生产一些根本没有销路的产品,导致同一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生

31、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差异悬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形成了大量的低效或无效供给;技术开发、创新产品的生产也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现有的中介机构如工商联、行业协会、个(私)协作用十分有限,大部分中介机构又往往设在政府部门,较少对企业直接开放,即使对企业开放,也仅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商业性的中介公司又收费昂贵,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引导。11、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提供2万项重大的科技和5000多项专利,但其中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成果转化率则为45%。另据有关文献统计,“八五”期间,我们的科研成果中实际经过工程化工作(主要指中试)的只占其中的1%3%

32、,而在于在这为数很低的经过中试的项目中,大多数是医药类的科技成果。97%以上的科技成果没有经过工程化,属于不成熟性技术,当然难以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这一“老大难”问题,造成了有限科技资源的浪费,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计划评估组,“八五”科技攻关计划评估报告,1995年)12、缺乏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常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在当代企业的形成发展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起着别的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家的形成,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常常是和技术创新的联系在一起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建设还明显滞后。许多企业经营

33、者没有很好地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多数企业经营者没有“职业化”,没有成为真正的风险承担者,没有受到应有的物质利益刺激和机制的约束,以创造欲、冒险、成就感和事业心为基础特质的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不仅使中小企业失去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本,而且使技术创新先天缺乏动力源。四、对策分析(一)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1、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是技术创新的“原材料”,要从信源和信道两方面加强建设,不仅要重视技术和市场信息,而且要重视“用户创新源”和“供应商创新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重点是加强技术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加快科技信息、技术商品信息、科技专家信息的沟通,使企业非常方便地、及时地通过信息网络获取有效的信息服

34、务。另外,网络建设还包括开发统一窗口服务,利用互连网向中小企业提供所有的行政政策及法律规定,节省查询成本。同时,建立行业性的中小企业网络,加强大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的网络、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的网络联系,增加中小企业对外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推进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2、制度建设。尽管技术创新可以创造神话,但企业持续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有内在动力支撑,持续不断而非偶发的技术创新,这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也就是说,在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直接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企业制度及组织的变革,也就是制度创新(见制度创新部分)。3、创新文化建设。近年来西方一些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

35、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 但一种文化的形成是多年的日积月累,改变一种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大环境的进化外,中小企业内部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一是继续坚持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通过引进一批高素质、具有创业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以及他们实际创新活动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加速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二是加大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和奖励力度,形成鼓励、弘扬创新活动的气氛;三是通过“危机教育”,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四是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实用创新人才。 4、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作为创新之

36、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是制度。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彻底告别经营者的行政任命制度,使企业家精神借助伦理、制度之根基而生长发育。(二)从观念上重新认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哪个国家越早认识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并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从法律、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哪个国家的中小企业就发展较快;相反,哪个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认识较迟,并在各方面没有给给予很好的扶持,哪个国家的中小企业就发展。如美国、日本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认识最

37、早,并从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最有成效;英、法等国在中小企业问题上走了一些弯路,近些年正在逐步重视;韩国以前只重视发展大企业集团,忽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其后果已凸现,现已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扭转。我国政府也曾在较长时间内忽视过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应尽快吸取英、法、韩等国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从政策、法律、资金等各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而且随着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加、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有大企业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进入 一个新的时代,从观念上彻底扭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误区,重新认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我国的经济

38、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三)建立适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左右的水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是科技投入不足,我国近几年来R&D经费和R&D转化资金的比例为1:11:1.5之间,而根据国际经验,R&D资金、R&D转化资金、生产(产业化)资金三的比例应达到1:10:100。据此计算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有85%的缺口。前几年,国家虽成立了有限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并设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基金,但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因此,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风险投资作补充,银行贷款作保证的技术创新投资保障

39、体系迫在眉睫。当前应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1、建全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转型的投资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由于缺乏长期资金来源和必要的市场法律环境等,风险投资受到一定的阻碍。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风险资金也只占23%。风险投资与常规贷款相比,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比率较高。传统的金融机构通常拒绝这样的高风险贷款,而且也不具备评估技术风险的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培育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培育风险投资的主体,构建多元化的高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同时建立包括风险资本的来源、相应的政策环境、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以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改,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品

40、等。2、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体系。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成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可由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形成,主要负责中小企业创业、开发、成长等风险较高时期的融资保证,一旦企业信用状况日趋稳固则无须通过基金再给予信用保证,而改向其他更需要扶持的企业提供。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可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银行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成,用于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基金的大部分由政府提供,政府可就基金的担保投向提出建议,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基金的发起、组织和协调工作,中小企业作为会员向基金出资并可申请贷款担保,银行负责基金的保管和具体运作管理,从而起到互保、联保、方

41、便资金筹集和提高贷款安全性的作用。3、发展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龙门”,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退出机制,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社会评价和选择的机制。但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发育状况不能令人乐观。我们认为,把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局限在高科技企业上,虽然有利于加快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但却不利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成长,而且单纯地为高科技企业服务还会使行业风险过度集中。因此,放低“门槛”,借鉴和吸收新加坡“二板市场”的相对宽松和灵活,也许更符合我国的实际。4、发展“无板市场”。上海于1999年成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随后又把其功能定位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专业化权益性

42、资本市场,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供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这实际上是为风险投资的进出提供了配套措施,也为科技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为“股票不要、银行不贷”的中小企业打开了一道市场化的融资本大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无板市场”这个“低门槛”的平台实现多元化、快捷化的融资,以推动市场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四)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1、建立和完善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在我国现有的技术进步体系中,缺乏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环节(如图3所示)。在上述技术成果转化支持体系中,无论是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还是各个计划

43、本身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门槛”较高和对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的支持不足以及中小企业受益面太小。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计划863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 新 技 术 与 研 究高新科技成果工程化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计划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图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国家支撑体系基于此,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应有较大的突破:(1)进一步突出鼓励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如上海1999年出台了明确企业自主开发成果的分配政策:企业自主开发(含二次开发)的高新成果经确认后,对主要完成人视其贡献大小,在成果转化后的前三年实现利润中,可提取

44、10%15%,后三年可提取5%7%作为回报。(2)进一步突出科技要素的分配,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机机制。分配问题,可以说是成果转化政策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实施“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分配问题。中小企业科技成果价值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完全可以突破35%的国家规定,作为股权投资而享有的股权收益也无须做硬性规定,这本身就是一个博弈过程,市场化是明智的选择。另外,所得税政策应予一定的优惠,上海对实施成果的转化,成果完成人所获取的转让收益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以列收列支方式给予返还的做法应予推广。因为这既体现了知识劳动的价值,又是成果转化的核心动力之所在。(3)完善技术成果转化

45、政策的服务体系。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仅要有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而且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服务体系,以保证政策规定落实到位。这里仅就项目申报问题做一说明(其它参见社会化服务体系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缺乏项目申报的人才或能力,而且申报程序复杂,申报渠道单一(多是通过区县科委这一渠道)。因此,可在项目认定的申报渠道、服务形式上狠下功夫,彻底解决申报难的问题。具体做法参考如下:一是建立多渠道申报,形成网络化的项目申报渠道。二是提供全方位服务。除受理申报外,还可为项目单位提供从技术整理核评、样品送检、汇总填报、组织专家评审、跟踪服务等 “一条龙”中介服务。三是实施据实否定制。为谨慎审定项目

46、,被推荐的项目,在大评委审定过程中,实施据实否定制,凡否定的项目必须经过实地调查后方可裁定,这样,大评委心里踏实,项目单位也心服口服。(4)促使“产学研”结合成为共享的价值链。在国家经贸委推出的技术创新方案中,“坚持产学研联合”被列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五项工作原则之一。但从目前的成效看,我国尚没有真正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产学研”结合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来自社会上的原因有法制不完善、社会信任度低,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自身缺乏技术力量而导致对合作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产生较大的疑虑,而风险共担机制不完善也使企业不愿单方面承担项目风险而望而却步,更何况研发资金的严重短缺。因此,在实

47、施“产学研”过程中,“产学研”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之真正成为共享的价值链,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如河南45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成果对接就是其中之一,企业把要上马的项目和大学最具竞争优势的成果对接起来,寻求既适应市场,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后劲,北大拿出的百项成果,不仅从小到大,从纯开发到“863”项目的转让,而且转化的方式多种多样,技术入股的方式也成了实现产业化的一种新形式。克服了以往那种仅把短平快成果“拿来”的“卖豆浆”形式的合作。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言,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与资本支持体系同等重要。然而,无论是现有政策体系,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存在重资本技术体系、轻技术支持体系的现象。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体系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持续的技术供给流,以保证中小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技术源泉(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二是技术转化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支撑,如基本的加工、测试条件等;三是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四是技术发展方向指导;五是共性关键技术等基本技术平台建设。从中小企业的技术实践看,上述几个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虽然不少地方设立了“孵化器”,成立了“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但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远水不解近渴。因此,政府一方面应该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