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830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从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姓 名: 学 号:2010022583年 级:2010级系 别:旅游外语系专 业:旅游英语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8日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 (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已阅:

2、(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摘 要英语习语中有大量的动物词汇,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英汉含动物词汇的习语所用设喻形象与喻意出发,对比研究两种语言中习语的文化差异。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关键词:动物词汇;习语;文化差异 目 录摘 要I第1章 引言1第2章 动物习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22.1英语中的“马”和汉语中的“牛”22.2英语中的“狮子”和汉语中的“虎”22.3英语中的“狗、猫”和汉语中的“狗、猫”32.4英语中的“蝙蝠”和汉语中的“蝙蝠” 32.5英语中的“龙”和汉

3、语中的“龙” 4第3章 动物习语差异的原因分析 53.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53.2文化背景53.3宗教信仰63.4来源于文学创作6结 论8参考文献9附录A10 致 谢11 第1章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必定反映到语言之中。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运动等过程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俚语等,是经过实践的锤炼而沉淀下来的短语和词组,堪称“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的表现”,不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而且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

4、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感情,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或者用来娱乐等。总之,动物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有很多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这些习语不但具有它们的表层词汇意义,而且隐含着更深层更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这些动物习语的产生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连,而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等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所以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反映出了汉英两种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汉英习语中的动物词汇的差异,可以具体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了

5、解习语的文化信息。第2章 动物习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2.1英语中的“马”和汉语中的“牛”英语成语中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汉英两民族对同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国自古以牛耕为主,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而形容力气大,汉语有“力大如牛”英语则是力大如马(as strong as a horse)。同一喻义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指代。鉴于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汉语以牛作比喻的词语很丰富,如:执牛耳、牛刀小试、老黄牛、钻牛角尖、牛鬼蛇神、牛角挂书、牛衣对泣、牛头不对马嘴等。上述牛的比喻褒贬不一,但以褒为多。古往今来,不少名家皆以牛自喻,如南宋名臣李刚在病牛中喻己为牛;鲁迅也有“俯首甘为孺子

6、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辞职还乡后,皇上御诗相召,称蒋为“江南一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词“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石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然而,英语中的“马”和汉语中的“牛”一样。在西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马载人运货,功不可没。直到19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马的一些“苦力”才有所减少,蒸汽机最初叫做“铁马”(iron horse),功率称为“马力”(horse power),即一匹马的拉力,这种叫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在英语中“马”的习语的数量在所有动物习语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狗”,所以在英语中更多的用马比喻,如“work like a horse”(勤劳工作)、“be

7、on the high horse”(盛气凌人)。2.2英语中的“狮子”和汉语中的“虎”老虎和狮子这两种同样有着王者风范的动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种民族、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受社会、思维方式等影响的特点。狮子在西方被称为“百兽之王”其形象勇敢、威武、强大、具有威严,是威武雄壮的象征,有as regal as a lion,asmajestic as a lion的比喻。英国的国徽上面和英国的王室的纹章上都有狮子图像。“British Lion”表示“雄狮英国”,在特定的场合“ beard the lion”就可以用来表示冒犯英国人。12世纪后期英王查理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 lion-he

8、arted”(狮心查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狮子并不为人所熟悉。狮子在中国文化里,只不过是一个凶猛强大的野兽而已。在中国,能代表勇猛、强大和威严的动物并非狮子而是老虎。习语中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常见的还有:虎口脱险;伴君如伴虎;虎毒不食子等。其中不乏大量“lion-老虎”意义相对应的习语,如中国人称凶狠的太太是“母老虎”,而英语则比喻为lioness。“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对应“One should not twist the lions stail”。另外,“donkey in a lions”意思是狐假虎威,“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与汉语中的深入虎穴意

9、义相当2.3英语中的“狗、猫”和汉语中的“狗、猫”狗也是在英汉语言文化中产生联想意义的典型例子。中英两国人民对狗持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狗上一直认为养狗为的是看家护院。中国人口多,家庭观念强,因此,中国家庭从不缺人气。狗是不被当做家庭成员来看待的。因为狗看家忠心耿耿,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狗“奴性”因为狗通人性可以为人而走,无论它的主人用人的标准来看,有多坏的狗,狗都会忠心耿耿地为主人奔走卖力,所以在中文里面用狗来形容人的词汇就很多,且绝大多数关于狗的词都是十足十的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等。在西方国家,宠物狗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条

10、宠物狗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之一,西方人养狗是为了陪伴自己,人们把狗视为宠物、视为忠实的朋友。西方人享受狗的跟随与忠诚,喜欢它、赞美它,把它比喻为人,亲切的称之为“he”,在英语习语中常用狗来比喻,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l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的一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功者受赏),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在西方文化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是褒义.中国人十分喜欢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许多人家都养猫。在中国人眼里,猫是温顺

11、可爱的捕鼠英雄,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常戏称一个嘴馋的人为“小馋猫”,还有人将自己的爱人昵称为“小猫咪”,人们还将模特在T台上走的步子称作“猫步”。这些名称都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纯真可爱的样子。习语中也十分重视猫的正面效果。如:“猫儿狗儿识温存”,“猫走鼠伸腰”。但是猫没有狗忠诚,它可以随时改换门庭,背叛主人,所以中国人常说狗是“忠臣”,猫是“奸臣”。西方人也喜欢猫,并将猫养为宠物。不过在西方,因为女巫身旁总有黑猫,所以西方人对黑猫心生恐惧,尤其是英国人。他们认为,如果是在一个漆黑的星期五的晚上碰上一只黑猫,便预示着此人会遭厄运。因此西方的猫常用于贬义性比喻,如:Let the cat out

12、 of the bag(泄露秘密),a cat in the pan(叛徒),The cat did it.(是猫做的,表示推脱责任的话),like a cat on a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2.4英语中的“蝙蝠”和汉语中的“蝙蝠”汉语和英语中蝙蝠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也不相同。概念上讲,在中国,蝙蝠往往是荒凉的象征,有“黄昏到寺蝙蝠飞”的意境。而在英国蝙蝠使人想起的是神经病,因为教堂鸣钟的时候钟楼里的蝙蝠受惊,会四处乱飞,正如思想在神经病人脑袋里紊乱不堪一样。如:have ba

13、ts in ones/the belfry(疯的像蝙蝠)。从文化角度上讲,汉语中的“蝙蝠”与英语中的“bat”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人产生的联想不同,这与两国不同的民间传说有关。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如“as blind as a bat”就是对蝙蝠的坏的联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民间有许多图案采取蝙蝠以表示吉利。据民间传说,蝙蝠活到一千年会变成白色,头朝下吊在树干上,如果吃了这种蝙蝠就会长寿。2.5英语中的“龙”和汉语中的“龙”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

14、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鲜明的对比。龙在汉语中是吉祥高贵的化身,象征神圣。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成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东方巨龙”把自己喻为“龙的传人”,因此在汉语中以龙为喻体的习语具有褒义的意义,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子龙孙”、“望子成龙”等。但是龙(dragon)在英语文化中却代表着凶猛邪恶。相传dragon是有三个脑袋、长有双翅,嘴里会喷火的怪物,因此英语以龙为喻体的习语具有贬义的意义,如:a dragon of woman(凶悍的女人)。基于龙的文化信息上存在的差异,人们若想用

15、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为“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以免引起误解。第3章 动物习语差异的原因分析3.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任何文化的特点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每种文化都因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四周被海洋环绕,水产品丰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孕育了捕鱼业和畜牧业,也对习语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说汉语的“守口如瓶”用英语表达却是“as dumb as an oyster”,因为英国肯特郡产的oyter(牡蛎)最好

16、,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英语中与鱼有关的习语随处可见,英国人常用fish来表示各色各样的人:big fish(大亨);cold fish(无感情的人);dull fish(枯燥无味的人);poor fish(愚蠢的人);drink like a fish(比喻喝酒喝得很多)。to teach fish to swim(教鱼游泳)对应汉语中的“班门弄斧” 相比之下“鱼”在汉语中却显得平淡无奇。相对于鱼的应用其他水生动物就比较少。如:鲨鱼(shark),英伦三岛四面环海,因而鲨鱼的特性应为他们所熟悉,a shark指狡猾的商人。而鲨鱼对于中国来讲,中国人只知其理性意义,汉语却很难找出它的喻

17、意。河狸(beaver)主要产于北美洲,在中国少见,河狸经常积极活动,有噬树筑巢的习性,且技艺很高,具有独创性,因此eager beaver指“工作勤奋的人”。相对于岛国来讲,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3.2文化背景语言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习语的产生和形成也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对于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审美观,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的蟋蟀和英语中的“cricket

18、”(蟋蟀)。传统汉文化中“蟋蟀”是“忧伤、凄凉”的象征。早在诗经中,蟋蟀的叫声就被作为农夫岁末困顿生活的反衬。此后,蟋蟀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其凄苦、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汉文学中。而英美文学中“crickets”大多给人带来安静舒适甚至幸福之感,其来源可追溯到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所用的比喻“as merry as crickets”(像蟋蟀一样快乐)。孔雀在英汉语中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孔雀(peacock)是美丽的,但是英国人将骄傲狂妄、与人媲美的一面与孔雀联系在一起,如play the peacock(沾沾自喜),as 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般骄傲)。而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

19、丽的象征,在“孔雀开屏”一词中尤其可以体现人们对其美的描写。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作者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比作孔雀,也充分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孔雀是褒扬的。3.3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亦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习语中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英语国家大数人都信奉上帝,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对西方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的许多典故就成了英语成语的来源。西方文化中,sheep与goat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圣经中常用羊来象征或比喻。耶稣自称为牧羊人,把教区的民众称之为sheep,马太福音中说,就像牧羊人分绵羊和山羊,将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

20、边。一样,耶稣让善人在右边,让他们永生;让恶人在左边,永世受罚。据此,西方将好人比作绵羊,恶人比作山羊。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开绵羊和山羊)与喻指坏人或恶行的山羊(goat)区别开来。用sheep形容人性容易迷失,必须依靠信仰的力量感化,使迷途的羔羊回头是岸,所以a lost sheep指误入歧途的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为乌合之众;follow like sheep为盲从。在中国文化中宗教信仰就比较复杂了,从早期的图腾崇拜到道教,再到汉朝时期,又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从此,佛教就成了我国最大的一个宗教。至今佛教传入

21、中国已有一千年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3.4来源于文学创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用动物词语作比的习语还有很多来自文学作品及神话传说。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语言丰富,生动优美,表现力强,剧作中很多词句为人们引用,逐渐成为习语,如:a horse of different colors(另外一回事)。还有源于寓言故事的习语,英语中的swan(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汉文化中

22、象征不吉祥的owl(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Owl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情人,常栖息于她的身旁,因而有as wise as an owl之说。owlish, 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认为碰上它是倒霉的前兆。汉语的“杀鸡取卵”在英语中却是杀鹅取卵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源于希腊寓言,说的是曾有一个乡下人,因为发财心切杀死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以为如此

23、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但结果一无所获。现借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英语用cats and dogs 来比喻狂风暴雨的情景,to rain cats and dogs就是下瓢泼大雨。这种意思的其中一种说法来自北欧神话,猫和狗都是暴风雨神欧丁(Odin)的侍从,猫象征大雨,狗象征狂风,它们一旦出现就意味着狂风暴雨的来临。英语的the dog in the manger(占槽之狗,比喻有些狗就像某些人,没有伤人也没有干坏事,却令人讨厌)出自伊索寓言槽中之狗;an ass in a lions skin(披着狮皮的驴子,比喻色厉内荏),出自伍德寓言;nurse a viper in

24、ones bosom(姑息养奸),出自伊索寓言;the lions share(最大的一份,比喻能从遭遇不幸者那里吸取教训)亦出自伊索寓言。结 论习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和弄清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探讨英汉习语中蕴含着的丰富文化知识。而学习英语习语中的动物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

25、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上通过列举一些英语习语中动物词汇的例子,从英语习语的动物用语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交流中如果忽视了中西文化差异,很有可能出现“Culture Shock”的现象。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应注重中西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切实了解每一种表达方式,每一种说法的确切含义及适用场合,从而真正正确地把握该种语言的本质和内涵。参考文献1 Christine Ammer. Cool Cats,Top Dogs,and Other Beastly Expression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6、出版社,1999.102-1302 车庆华. 中国校外教育J.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2011, (06): 28-303 杜新宇. 从动物词汇看英美文化差异J. 民俗研究,2004,(3):148-1504 李玉平. 英语习语及其文化源流.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02-1105 李悦. 英汉动物的文化内涵比较及翻译J. 中南大学学报, 2003, (5): 707-7086 刘玲. 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意与联想的应用J. 福建: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63-647 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 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

27、03.69-758 颜玉燕. 中西文化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与翻译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3): 60-639 殷莉. 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 安徽大学学报,2001,(04): 52-54致 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生的论文终于初见成效,在此对所有对此论文有帮助的人致以深沉的谢意。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魏蕊老师,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风格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一丝不苟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本论文的写作中,我参考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许多学者的科研成果及写作思路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此向这些学者们致以由衷的谢意。同时感谢我的家人、同学对我的大力支持,她们的关爱和支持使我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感谢所有帮助、关心和支持我的人。本论文虽几经修改,但由于才疏学浅,本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在这里向您说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