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842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XX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 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目 录 摘 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一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概念 .4 (一)授信的概念 4 (二)集团客户授信的概念 4 (三)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概念 4 二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现状 .4 (一)银行简介 4 (二)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存在的问题 6 、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 .6 、银行跨区管理审核及职责划分不清 .6 、银行营销、管理各自为政 .7 、风险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缺乏 .7 、上海地区监管部门监管机制和监管力度缺乏 .7 、社会信用环境尚不健全 .8 三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8 (一) 银行集团客户方面的原因 8 、 集团客户

2、财务信息部分失真 .9 、 集团客户盲目扩张发展 .9 、 集团内部的非正常关联交易 .9 (二) 银行银行方面的原因 .10 、商业银行各自为战,信息沟通程度低 .10 、银行内部管理的滞后 10 、银行忽视担保审查能力 11 (三) 上海地区银行业监管体系方面的原因 .11 (四) 社会信用方面的原因 .12 四 加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建议 12 (一) 提高银行内部管理水平.12 (二) 注重担保审查 .13 (三) 建立授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13 (四) 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13 2 (五) 改进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政策性建议 .14 (六) 构建社会监督机制 .14 结语

3、 15 引文 16 参 考 文 献 16 致 谢 18 独 撰 声 明 19 3 从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从银行看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 险的监管险的监管 摘摘 要:要:近年来,随着集团客户的发展,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也应运而生。本文以银行为例, 分析了该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现状,从集团客户自身、银行方面、监管体系以及社会监督方面分析 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的监管有所帮助。正确认识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这对于 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

4、词:商业银行 集团客户 授信风险 监管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customer,customer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 Group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According to Ping An Bank Shanghai branch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redit risk of the bank group c

5、lien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risk from the group clients, banks,supervision system and social supervision,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hoping for the credit risk of group customers of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supervision help.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6、 of the group customer credit risk, to strengthen the credit risk of group customers supervis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The customer group Credit risk Supervision research 引言

7、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集团企业的规模和业务量不断上升,而且还拥有地方性 政策优惠和扶持,能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因此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 体,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也应运而生。但是伴随着授信业务的发展, 部分商业银行只顾自 身的利益,盲目迷信集团客户实力,甚至不惜采取放松授信条件、简化贷款程序来争夺 集团客户,从而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集团客户与其关联企业过 度融资等经济事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对于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监管越来越凸显其重要 性。因此,如何识别、监管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商业银行及监管 部门的重难点,加强国内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监管已经

8、迫在眉睫。 4 一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概念 (一)授信的概念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提供资金,或是对客户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 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 (二)集团客户授信的概念 集团客户授信是指商业银行以集团法人整体为授信对象,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 度,对集团客户实施信用风险的集中统一控制。 (三)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概念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指由于集团客户对授信的不正当操作或者集团客户内部不按公 允价格操作资产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回收授信金额及利息,由此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具有复杂性、不透明性、突发性、滞后性和放大性这几大特 征。 二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

9、业务现状 (一)银行简介 银行,为中国大陆 12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在同期进入上海的各家银 行中,银行处于领先地位。其在零售业务、网点拓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上海金融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银行有着具大的发展潜力。作为银 行的发展重地,上海分行将凭借总行以及中国集团的支持,持续为上海地区客户提 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我国集团客户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近几年增幅明显增加,由最初 2005 年 的 2169 个上升到 2007 年的 2856 个,截止到 2010 年,我国集团客户数量到达 3543 个。 5 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集团客户也成为了商业

10、银行的重要授信对象,具体情况 如下图所示。 图 1 我国集团客户数量表 信息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近年来,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增加,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发展,银行集团客户 授信业务占整个银行授信业务的 28%,已经发展成为了银行主要业务之一,如下图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受到总行以及分行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集团客户、挖掘潜在集 团客户资源成为银行的一个主要任务。随着我国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不断发展, 银行也在与时俱进,参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1,改善集 团客户授信业务流程,强化集团客户授信过程的监管,不断降低授信业务的风险。 6 图 2 银行授信业务分布情况图 信息来源 银行内部资料 (二

11、)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不断加强,银行也根据自身业 务的要求,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了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该行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水平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该行的集团客户授 信业务仍然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 银行针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主要是采用传统的限额管理的方法,核定整个集团 公司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然后将集团公司的风险限额在该集团内的各成员单位间进 行分配。银行的集团客户,主要经营房地产业,也涉及食品、娱乐、酒店等产业, 集团客户房地产业经营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风

12、险承受能力也较强,但是其食品产 业经营不善,信用等级和风险承受能力均不如房地产业,由于该行没有核定集团客户 的具体成员单位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而是通过集团客户的总体风险限额来分配, 造成授信资金在集团公司内分配不合理,加大了银行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 、银行跨区管理审核及职责划分不清 近年来,集团客户的跨地区经营十分普遍,这样给银行的监管带来了难处。 银行目前采用层层分级授权的管理2模式,分支银行按属地原则上进行授信,无法适应集 团客户跨地区经营的模式,造成该行对于这种跨地区授信的职责划分不清。跨地区经营 的集团客户提供给银行的授信资料需要进行分析审核,本行工作人员去集团客户 的子公司地现

13、场调查收集信息,工作人员对地的情况和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掌握程 度仅限于几天的实地考察和集团公司提供的书面资料,这样,本行收集的关于集团公 司子公司的信息不是很全面也缺乏一定真实性,造成跨地区管理难度,并给银行 跨区授信工作带来困难。 、银行营销、管理各自为政 通常,由于集团公司的跨地区发展,存在着银行的不同地区分支机构与该集团 公司同时进行接洽,集团公司会认为银行管理混乱,而轻视与银行的信息交流 程度,使银行各地的分支机构获得的集团公司信息不对称,误导本银行的各地分支 7 机构。集团公司利用这种分支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以不同的下属公司名义分别向银 行的不同地区分支机构申请授信,银行的这种监控和管理

14、盲区导致了集团客户多头 授信和过度授信。 、风险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缺乏 银行缺乏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主要体现在银行对集团客户偿债能力 的重大事件不够敏感,集团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或者授信资金不按规定使用,影响集团公司 的偿债能力,而集团客户却刻意隐瞒信息,导致银行不能及时获取集团客户的最新 相关动态,影响了对集团客户偿债能力和信用等级的判断,增加了本行的集团客户授信 风险。 另外,由于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突发性和滞后性。例如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发生时, 银行不能及时获知该客户已经发生了授信风险,继续对集团客户进行授信,当该 行获知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时,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已经被放大,此时银行做 出的

15、风险对策已经较晚,对授信风险的挽救程度也较小,银行在风险发生时市场退 出不不及时也是一个监管难点。 、上海地区监管部门监管机制和监管力度缺乏 众所周知,上海市我国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银行业集团客户授信 业务的发展对于全国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然而,上海地区的监管部门仅局限于对本地 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跨地区、跨省份的监管平台,缺 乏信息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总体监管的意识,无法适应现阶段集团公司的发展模式, 给授信风险的监管带来难度。 集团客户的经营模式在不断的变化,银行在应对集团客户不断发展变化扩张的过 程中,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但是,上海地区监管部门在

16、对商业银行颁布的相应管理办法 等,已经不能完全应对现行的发展模式, 上海地区监管部门与时俱进的的意识还没有加强。 虽然上海地区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预警机制,但是在应对新情况的发生的时候,会发现 与现行的很多情况都不相匹配,导致上海地区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缺乏。 、社会信用环境尚不健全 银行对集团公司的信用分析及风险限额核定主要以集团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为 基础,辅之以非财务因素,但集团客户向本行提供的财务报告普遍存在信息失真现象, 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诚信原则在集团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里很难体现。集团客户为了 8 骗取本银行授信不惜使用虚假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尚不健全,

17、银行对集团客户的信用分析和风险限额很难准确全面。 三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集团客 户授信业务风险 的来源 集团客户方面的 原因 银行方面的 原因 上海地区监管体 系方面的原因 社会信用方面的 原因 图 3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来源 (一) 银行集团客户方面的原因 、 集团客户财务信息部分失真 银行的大部份集团客户总部都设在上海,由于集团公司跨地区经营的情况比较 普遍,这些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通常都是由集团公司总部在上海地区向银行提交申 请,申请资料的财务信息都是集团公司的整体概况,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 不得而知,很难判定其提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集团公司利用合并

18、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混淆承贷主体,也不剔除集团公司关 联企业的投资、应收应付账款等项目,间接夸大承贷主体的资产和利润,使得集团公 司的财务信息部分失真,使得该行无法准确真实的掌握集团客户的财务状况,误导 银行对授信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判断。 、 集团客户盲目扩张发展 上海地区的不少集团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扩大自身业务,涉足不熟悉的行 业,盲目投资,过度举债 ,引发系统性的风险。集团客户就是盲目扩大自身业务,以房 9 地产起家却涉足食品、酒店、娱乐等产业,虽然丰富了产业链,实现了多样化经营,但 是却不利于集团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由于其子公司食品产业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经由新闻媒体报道产生

19、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了集团公司资金链的断裂,放大了集团 公司的经营风险,从而转变为银行的授信风险,给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和银行 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损失。 、 集团内部的非正常关联交易 银行 122 家集团客户关联交易次数逐年递增,关联交易次数由 2006 年的 934 次 增加到 2011 的 1635 次,平均关联交易次数增加了 5.91 次,集团内部每年发生的关联交 易数量都是相当大,并且每年都在增加,长期以往,会造成集团客户过度依赖关联交易, 导致集团客户的财务危机转化为授信危机。具体情况如下表一。 时间关联交易次数平均关联交易次数 20069347.57 200710458.32 200

20、811767.95 2009132610.78 2010149411.43 2011163513.48 表 1 银行 122 家集团客户关联交易次数 信息来源:银行内部资料 银行集团客户的非正常关联交易的行为有两种,一是转移定价,把子公司(房 地产业)的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集团公司,或者将集团公司的损失转嫁给其他 子公司(食品行业、酒店行业);二是集团公司将子公司的资产进行调配,将资金和资 产划拨给优良的子公司(房地产业),而将不良资产和债务划拨到相对劣质的子公司中 (食品行业、酒店行业)。集团客户利用这种不正常的关联交易行为转移债务,提供 虚假繁荣的信息,混淆了银行授信评定标准,加大了银

21、行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 10 (二) 银行银行方面的原因 、商业银行各自为战,信息沟通程度低 迄今为止,上海地区的各家银行都建立了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但是银行为了维护 自己的利益,集团客户的大部分信息不愿意全部拿出来与其他银行沟通,只拿出表面的 少得可怜的资料上传到银行间统一信息交流平台,信息沟通程度太低,造成银行间信息 失衡。银行也存在这个问题,为了维护本行利益,没有及时与其他各家银行交流集 团客户信息,独立经营,各自为战。为了争夺集团客户,甚至盲目相信集团公司的 实力,没有加强与其他各大银行的信息沟通程度,降低授信条件,牺牲风险管理的控制 标准,集团客户同时在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接

22、洽授信业务,造成了集团客 户的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 、银行内部管理的滞后 目前,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仍然滞后于授信业务本身的发展速度,对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仍然还不到位。集团客户由于盲目扩张发展,涉足不熟悉的 食品行业,食品行业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造成集团公司资金链断裂,由公司内部的财 务危机演变为银行的授信风险。正是由于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监管部 到位,授信风险发生前不能做到及时提前的预警,风险发生后也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拿 出应对措施,加大了此次事件对银行的伤害程度。 同时,银行对于集团客户的信息审核落实还不够到位。最初对集团客户的信 息审核,就只调查收集了集团客户的整体财务信

23、息,没有具体分析其子公司(房地产 业、食品产业、酒店产业和娱乐产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造成风险发生时不能及 时反应,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 随着关联交易次数的增加,银行对非正常的关联交易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缺 乏一套可以有效防范集团客户非正常关联交易的措施,用以降低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 银行贷后管理环节也比较薄弱,对贷后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给集团客 户授信后,资金按合同规定本应该用在子公司(酒店行业),但是由于另一个子公司 (房地产业)有了新的项目,资金缺乏,集团公司就私自把授信资金划拨给其房地产 业的子公司。由于银行贷后管理环节薄弱,对资金的后续使用没有跟踪和严格的贷 后监管,导致了

24、银行授信风险加大。 这些银行内部管理滞后问题为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埋下巨大的隐患。 11 、银行忽视担保审查能力 银行的担保审查能力不足,授信资金没有进行足值抵押,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加剧银行的损失。集团公司抵押不登记,还有集团公司以子公司的财产设定抵押, 银行没有及时发现这种担保情况,同样给予集团客户正常授信,授信审核的时候 没有要求集团客户进行足值抵押,造成银行方面的抵押物价值低于授信金额,为 银行授信业务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三) 上海地区银行业监管体系方面的原因 上海地区银监部门信息沟通和交流合作的平台不完善,没有及时准确的收集各家银 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的资料,没有形成统一监管的机制和规

25、模,由于监管不到位,造成集 团客户的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增加各家银行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 同时,上海地区银行业监管体系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当集团客户授 信业务风险来临时,不能提前预见,提醒银行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加大了授信风险对银 行资金的损害程度。 (四) 社会信用方面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社会诚信意识薄弱,普遍缺乏社会诚信度和社会责任感,授信环境不 佳。集团公司就利用非正常关联交易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误导了银行的授信决策, 造成银行的授信风险。正是因为集团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薄弱,提供的 这些虚假信息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严厉惩罚,集团公司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所以该 公司认为不遵

26、守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信息不会对其造成经济损失反而因此还能获得银行 授信,导致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出现在集团客户授信的资料申请中。 四 加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管建议 (一) 提高银行内部管理水平 银行应该从自身的管理水平、结构设置等多方面、立体化的对集团客户授信业 务进行评测, 加强银行自身的内部管理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使银行的现有管理水 12 平适应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力求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之内,实现从事后补 救到事前预警的转变。 作为授信主体的银行,信息审核必须到位。不但要审核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和非财 务信息,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各种信息同样也要纳入信息审核之中。要

27、全面了解集 团客户的各方面信息,包括社会反映和社会影响力,不盲目依据集团公司的整体情况进 行授信业务审核,真正切实做到全面到位的信息审核,降低银行的集团客户授信业 务风险。 针对每个不同的集团客户,建立非正常关联交易次数的统计表,其非正常关联交易 次数或者金额达到本行规定的上限,立即对该集团客户停止授信,并追回之前的授信金 额。对于非正常关联交易次数或者金额快要达到银行上限的,及时给予集团公司警告, 要求相应集团公司立即做出回应和处理,确保切实降低银行的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 严格执行贷后监管制度。在贷后密切跟踪每一笔贷款的具体使用情况,监控每一笔贷 款的真实用途,保证集团客户按照贷款合同使用贷

28、款,严格防止贷款被集团公司内其他企 业挪用。 (二) 注重担保审查 在集团客户的授信过程中,注重对担保的审査,可以有效防范集团客户的担保风险。 针对集团客户非正常关联交易多的特点,银行一定要强调第二还款来源,当第一还款 来源出现风险不可靠时,则第二还款来源可以保证银行资金不受到损失。银行可以要求 集团公司以授信对象或关联企业的优质资产进行抵押,且抵押品易变现。抵押价值要由银 行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保证抵押值不由集团客户随意操纵,抵押率不能高。银 行的所有授信都应是有抵押的,而且都应是足值抵押。 (三) 建立授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在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开展之前,银行应该有一套科学的调查分析评价

29、体系,对授信 的安全性、效益性、可偿还性等指标进行具体考核。授信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实时动态 监控,对资金的用途、流向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要对风险预 13 警的数据库进行建立和维护,不仅要把政策研究部门的宏观数据信息进行录入,也要录入 微观的经济信息,系统内成员可以互换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四) 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利与各家银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这个平台的建设需要各家银行、 上海地区监管部门以及社会监督机构的共同协作。各家银行向上海地区监管部门提供本 行集团客户的授信资料,不能为了盲目维护本行利益,少提供或者不提供集团客户的授 信资料,上海地区监管

30、部门则应及时把银行提供的集团客户资料录入数据库,维护和更 新数据库的相关信息,社会监督机制则应主动提供各家银行和集团客户的各种相关资料, 严密监控集团客户的动态,保证统一信息共享平台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后,可以有效的监控各家商业银行内部授信业务的情况,加 强授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建设,可以在系统内有效识别集团客户的关联信息,实现 授信风险控制化,也可以使各家银行共享集团客户的信息,减少了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的 发生。 (五) 改进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政策性建议 上海地区的经济地位影响甚至辐射到全国,所以上海地区银行业的监管体系的建设 同样对全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具有指导作

31、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监管制度,加强执行力,避免商业银行为了 争夺集团客户而降低授信标准、不按规程进行授信,危害上海资本市场甚至是我国资本 市场。 其次,对关联交易和非正常关联交易产生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监督要进一步明确职责, 某个跨地区的集团客户授信主体银行由哪几个地区的监管部门监管,监管部门职责一定 要明确,防止出现相互推脱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发生。 同时上海地区的监管部门也要制定明确的信息披露规定,以方便监管部门对银行和 集团客户进行考察监督。银行的基本集团客户授信资料必须上交上海地区监管部门,监 管部门及时对信息进行审查披露,方便各个监管部门对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

32、进一步达到降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的目的。 14 基于信息收集比较全面的基础上,上海地区监管部门应建立监管预警机制,专门针 对集团客户的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等问题进行预防管理,该预警机制的效果是能够识别 集团客户的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并将监察结果通知银行以便于更科学合理的进行授信工 作。 上海地区银行监管部门也应该积极联合各大商业银行设立全国性的一个信息共享平 台,将集团客户的信息在平台上共享,及时维护和更新集团客户信息,一定程度上解决 银行之间消息闭塞和信息孤岛的问题。 (六) 构建社会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机制是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以及社 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33、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授信风险管理 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应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信用环境,防止集团客户恶意经营和 银行恶意竞争行为。 在立法方面,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关联交易方面立法,确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做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进一步明确关联交易的强制性规定,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非 正常关联交易行为应严厉惩罚和杜绝,创建安全透明的集团客户授信环境。 全社会严厉打击集团客户恶意逃废债行为,提高集团客户违约和违法的社会成本。让 集团客户为自己的不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并受到全社会的强烈谴责,为其他的集团 客户也鸣一个警钟。 营造良

34、好社会的授信环境,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强化集团客户的社会诚信度和责任 感。强调诚实信用原则,集团公司诚信经营,诚信授信,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诚实信用授 信环境,共同降低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 结语 本文针对银行具体分析了该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 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通过对银行的研究对我国商业银 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的监管研究有所建树。 15 为了降低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从商业银行来说,要提高银行业自身 的内部管理水平,授信时注重担保审查,同时要创建信息共享化平台;从银行业监管体 系来说,要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预警机制,积极进行现场考察

35、和监督;从社会监督体系 来说,要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立法体系,增加集团客户和银行的授信透明度,强化社会责 任感和诚信。 本文对银行业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的具体措施研究还不够完善,希望通过借鉴 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更好的作用于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监管 研究。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会发展得更好、更加成熟 和完善。 16 引文 1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3 年第 5 号令颁布实施 根据 2010 年 6 月 1 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 98 次主席会议关于修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决

36、定修改) 2 层层分级授权的管理模式: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是指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 事会对董事长和经营层等的授权管理制度。 参 考 文 献 1 孙娜.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及防范 J.科技创新导报 2012,(23):187-188 2 冯浩,樊波.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研究基于 COSO企业风 险管理 整合框架的分析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8(2):80-84 3 张晓玲.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及风险控制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3) :45-47 4 陈嘉霖授信与风险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165-172 5 黑素玲,刘也恬. 商业

37、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对策 J.华章 2011, (28):57 6 李文艳. 银行集团客户及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 J.商业经济 2010,(7):70-71 7 曹龙骐金融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56-278 8 于祺.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J.商情2013,(46):310 17 9 赵秋慧.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活力 2010,(10):263 10 李泽辉.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与防范 J.青海金融2013,(8):47-49 11 汪敏.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J.商场现代化 2010,(6):28-29 12 张亦春金融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8-85 13 刘隽. 浅析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相关制度完善 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9):202-204 14 刘磊.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267 15 陈书芳. 浅析如何实现对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 J. 时代金融(中旬)2013,(6):157-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