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097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摘要: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运动训练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延伸和提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广东省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情况,探索新形势下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为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关键词:东莞市 课余体育训练 现状 对策1.研究目的体育竞技水平都是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体育环境(生源、教练、设施、经费、管理、科研等)为依托的,中学课余训练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同样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年来,广东省中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中虽取得了优异成绩,从第七、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参赛选手的

2、来源来看,参加三大球比赛的运动员全部来自重点中学,其它项目参赛的运动员,有 86.4的来自重点中学,说明重点中学是广东省中学运动水平的主导力量。而且重点中学无论在物质条件和师资方面均为本地区较好的学校,课余训练的发展规模及其运动水平在本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本文拟对广东省东莞市学生课余训练的保障条件、教练员队伍以及运动员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制约学生课余训练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推动课余训练的发展。2. 研究方法2.1 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在学校图书馆网上数据库资源检索,网络搜索引擎,图书馆借阅,校报阅读,以学习现状和学生发展策略规划,就业等关键词为搜索线索,通过阅读整合思考,

3、为调查分析和研究做了理论基础。2.2 比较研究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广东省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情况与国内先行开展城市的开展情况相比较研究。2.3 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广东省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3.结果与分析3.1 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情况3.1.1 场地、器材制约 场地器材设施是课余训练在正常开展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长期以来留下的思想观念还是不能彻底改变:重视智育,体育经费也得到少部分的改善,但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对课余训练在规模和训练质量上产生直接的影响,部分学校由于场地的紧缺原因给教学和训练带来很大的影响,基本开

4、展不了课余训练,东莞市被调査的20所中小学体育器材简陋,遇到下雨天气由于场地问题就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将直接影响封对参加课余训练的系统性和训练成绩。所以,加强场地和器材的建设,是发展课余训练的基础和保障。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设施配备目录中指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但不可随意降低配备标准,确有实际困难的,须经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配置。这20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400塑胶跑道,有15所中小学都有篮球架,场地比较简陋,有8所学校有体育器材室,器材部分比较陈旧。一些偏远的小山村,学校的规模小,体育

5、器材几乎是由老师自制,如接力棒、标枪杆、棕垫等。3.1.2 学生家长满意度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广东省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情况学生家长满意度和领导重视程度的调查表明,只有7%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表示很满意,有30%以及15%的学生家长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情况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说明学校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投资远远满足不了训练的需要,限制了学校师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校领导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为一般、不重视、很不重视的比率分别是50%、30%、20%。说明了领导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有领导认识到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必要性,真正体会到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当中所

6、能起到的作用,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才能很好的开展起来。表1 学校领导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重视程度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一般不重视很不重视比率50%30%20%3.1.3 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意识差体育意识主要通过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态度来体现的。体育价值观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起导向作用,是人们的体育需要在主观上的全面体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5.34%的人表示对课余体育训练比较反感,认为会影响学习。只有6.66%的参赛者每周都要进行3次或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足球活动。如表2、表3所示。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是不支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热爱与兴趣才是他们参与训练的直接动力。另

7、外,通过调查显示,参赛者中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占32.12%;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25.45%;以展现提高技战术为目的占22.33%,如表4所示。表2 对学生是否喜欢课余体育训练的数据统计数据原因非常喜欢有一点喜欢不喜欢比较反感总数数量21010128150百分比1.346.666.6685.34100表3 对学生每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数据统计数据原因没有三次以下三次或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三次或三次以上,每次时间不固定总数数量2581134150百分比16.665.3375.432.66100表4 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动机的数据统计数据原因提高技战术满足个人兴趣强身健体缓解生活压力总数

8、数量33384831150百分比22.3325.4532.1220.10100可见,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意识比较差,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是很喜爱,这是导致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不起来的主要因素。3.1.4 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项目布局不合理本文调查东莞市学生课余训练项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多集中在田径、篮球这两个运动项目。这两个运动项目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最基础的也是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从这两个运动项目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倾向。东莞市对于一些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开展的很少,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条件的有限。从以上项目我们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的主管部门忽视对中小学运

9、动项目布局的管理,训练项目单一;二是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的开展受到场地器材环境的影响;三是东莞市这些项目上缺乏专业的教练员。3.2 提高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3.2.1 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现有场地利用率 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保证,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基础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物质前提。现在体育运动的普及工作对基础设施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莞市课余体育训练场地设施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课余体育训练普及和提高的瓶颈。多渠道、多途径地解决我国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和落后的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目前我市部分中小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标准篮球、足球训练比赛场地;而一些条件较

10、好的大学、中学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大都不对外开放,即使开放也是有偿的。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回报率是各级地方协会和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各级地方协会还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整合社区场地资源,把建立课余体育运动活动场所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克服自己建设、自己占有的封闭思想,树立调动社会力量共同组织建设课余体育活动场所的新思路,大力发展社区运动场所,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3.2.2 克服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克服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管理制度,督促学校、班主任、文化教师以及教练员共同关心及支持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11、具体实施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根据中学课余训练的业余性、基础性特征,参训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管理者在宏观上要对运动员的学习加以调控,从招生政策到比赛规程都要严格规定运动员文化成绩的标准,并把运动员的文化成绩纳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以此督促学校管理层、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第二,按教学周期安排训练与比赛。从教育的规律看,运动员存在学年、学期和星期的教学周期,从竞技特点看,存在训练、比赛和调整周期。因此,在平时训练安排上,把加量或加强度的训练尽量安排在周末,并在寒暑假重点安排体能训练;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比赛安排在假期末,使运动训练或比赛尽可能不违反文化教育周期

12、和运动竞技周期的前提下进行。第三,加强运动员的学习辅导。文化教师要根据运动员耽误课的情况,及时进行训后、赛后辅导,并有计划地制定补课方式,采取平时各科全面补、假期重点学科重点补的方式,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第四,教育运动员树立自爱、自重的良好品质和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造成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不好的客观因素很多,但运动员的主观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运动员端正学风,克服懒散的不良习惯,养成自觉、刻苦的学习态度,才能自觉地弥补训练对学习造成的消极影响。3.2.3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规范法规制度随着体育体质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要树立领导、社会、家长对课余训练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

13、观、全面的教育观,这是搞好课余训练的基础性前提。课余训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管理的力度,从组织管理上扭转一些陈旧的管理体制。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些新的管理条约,在这些条约里应该明确规定一些项目的训练与发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学大纲。提高课余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健全学校的考核评估体系,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调整全地区学校项目的布局,提高课余训练的质量和项目布局的均衡性。4.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1.1 目前,东莞市整体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活动开展不力,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约。4.1.2 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场地、器材缺乏,学校领导不够

14、重视,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意识比较差,普遍认为会影响学习。这些,阻碍了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健康发展。4.1.3 近年来,东莞市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在形势和规模上都有较大发展。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所以有待于进一步开发。4.2 建议4.2.1 加大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力度,促使一些主管部门或是学校提供更多的经费,建设更多的场地。4.2.2 加大领导重视力度,领导应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和支持力度。4.2.3 探索解决学训矛盾对文化学习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参考文献1 杨铁黎等.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10(3).2 周润泉.建立影响学校课余训练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9(4).3 曲综糊.按照教育和竞技的规律抓好课余训练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4 刘绍增.对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5 杨铁黎,刘海元,陈均.对我国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6 杨涛,刘大庆.我国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