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236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_服务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 C93 密级 公开 UDC 编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 目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研究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王春洪 日 期: 2011.10.16 论文使用和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云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

2、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研究生签名: 王春洪 导师签名: 钱 宁 日 期: 2011.10.16 本人及导师同意将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进行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研究生签名: 王春洪 导师签名: 钱 宁 日 期: 2011.10.16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

3、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4、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5、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

6、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7、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

8、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研究中

9、文摘要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的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目标。劳动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同时也是残疾人基本权利之一。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维护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是现代政府应该为残疾人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政府要提供好这种公共服务,就必须由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加以保障。本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视角,分析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我国残疾人就业公共

10、政策体系进行了,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了国内外残疾人就业权益保护及公共政策体系。第二章阐述了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国外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设情况。第三章阐述了我国残疾人就业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从我国就业模式、政策效力层次、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导向等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政策,总结了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取得的成效。第四章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就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了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一是消除社会排斥,建立健全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政策;二是加强我

11、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法制建设;三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模式各项公共政策措施;四是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公共政策。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属于应用型研究。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重视,认识到残疾人就业是一个公共问题。解决这一公共问题,政府是主角,政策是关键。政府必须制定完善一系列公共政策,并且通过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作用,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残疾人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促进和扩大残疾人充分就业,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公共政策ABSTRACTDisabled people is a noble cause,

12、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Respect for the civil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human dignity, giving them equal status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share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of Chinas socialist system,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modern publ

13、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policy objectives.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life based on the value of life is to achieve its key, but also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E

14、mployment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employment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s a modern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s a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a good kind of public

15、 service, it must by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public policy to be protected.This study of 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 th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services to protec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of Chinas system for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n pub

16、lic policy, and to put forward a sound system of Chinas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n publ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第一章概述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and public policy system.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employ

17、ment of the disabled service our basic theory of public policy, foreign policy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s building. Chapter III elaborated on Chinas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 in public policy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our employment pattern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o

18、licy level, policy-oriented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n five areas detailed analysis of Chinas policy of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n public service, summed up the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 in China services, public policy, the results achieved. Chapter IV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above as

19、pects, in our employment services t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public policy problems, proposed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mprove our services and the basic ideas of public policy measures: First, the elimina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optimization employment of disable

20、d people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our employment services t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public policy and legal system; third is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pattern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public policy measures;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and standardize employment of

21、disabled people in public service policy.Employment services t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e application-oriente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olicy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he purpose is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

22、h disabilities, recognizing the employment of disabled people is a public issue. Address this public issue,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otagonist, the policy is the key. Government must develop a series of sound public policy, and through giving full play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in the joint efforts o

23、f the whole society, to be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 promote full employment and expansion,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disabled;Employment;Public polic目 录1 导 论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2 研

24、究内容和方法21.2.1主要内容21.2.2研究方法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31.3.1国外文献31.3.2国内文献51.3.3文献综述小结72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理论与政策82.1 公共政策理论82.1.1公共政策82.1.2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92.1.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92.2 残疾人服务公共政策概念及内涵102.2.1残疾人概念及内涵102.2.2残疾人服务公共政策122.3 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主要内容152.3.1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152.3.2国外关于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立法162.3.3国外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具体规定162.3.4国外对残疾人就业方面的特别规定18

25、3 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发展及现状203.1 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发展历程203.1.1新中国成立以前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203.1.2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213.2 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主要模式223.2.1集中就业服务政策223.2.2分散按比例就业政策273.2.3残疾人个体就业服务政策283.3 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效力层次293.3.1宪法293.3.2法律293.3.3法规303.3.4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03.4 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导向313.4.1市场性就业政策313.4.2保护性就业政策343.4.3辅助性就业政策354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

26、服务公共政策的思考374.1 消除社会排斥 优化残疾人就业政策环境374.1.1倡导建立新型残疾人观,消除观念排斥374.1.2建设无障碍环境,消除残疾人就业硬“排斥”374.1.3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消除残疾人发展能力排斥384.1.4强化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394.1.5重视残疾人职业康复,消除残疾人就业“身体排斥”404.2 加强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法制化建设424.2.1专门立法,提高层次424.2.2制定细则,完善政策434.2.3强化执法,督促落实444.2.4加大宣传,深入人心444.2.5司法救济,便于操作454.3 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模式454.3.

27、1完善福利企业集中就业政策454.3.2严格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464.3.3大力推进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474.3.4创新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新政策474.4 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政策494.4.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494.4.2理顺关系,完善功能504.4.3配强人员,落实经费504.4.4突出效能,展示特色51651 导 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得、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

28、它劳动权利。劳动就业同样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但是,残疾人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就业上面临着与健全人非常大的差距,比健全人有很多困难的问题。解决好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残疾人数量居世界第一,有8260万残疾人,他们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城镇残疾人口为2071人,其中在业残疾人为297万人,不在业的残疾人为470万人,不在业人口占应在业人口总数的61.3%。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大部分处于半就业和失业状态。帮助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好政策保障,解决好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29、,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是一个迫切需要社会关注、共同解决的公共需求、政策难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

30、19号),其中也明确提出了要从切实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公共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政策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因此,国家和社会有必要从公共政策入手,不断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由政府、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为残疾人提供均等的就业服务,并对这一特殊人群给予倾斜,实现残疾人就业权利,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2.1主要内容上节说过,我国残疾人人数众多,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加以解决。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政策是关键

31、,制度是保障。本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视角,阐明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深入分析我国8200多万残疾人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形势和困难,以此作为一个公共问题,从解决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公共政策在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上的主导性和必要性。广泛收集和研究了国外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基本情况,从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模式、政策效力层次、就业服务政策导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就业公共政策的发展的现状,认真总结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取得的成效,找出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消除社会排斥,建立健全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政策;二是加强我国残

32、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法制建设;三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模式各项政策措施;四是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政策。1.2.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文献分析法。我国残疾人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残疾类别多,情况差异较大。同时我国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残疾人有关数据不多,加之残疾人就业政策又是政策性特别强,所以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公共政策研究就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对残疾人就业服务历史进行挖掘,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残疾人就业政策方面的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分析和解读的国家制定的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找出问题,形成共识,得到结论,最后结合个人在

33、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的经验,提出措施改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公共政策的措施和办法。本文文献分析法,主要依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2007年至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公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2010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主要数据公告等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有关残疾人就业的国际公约、各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与就业立法、我国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研究专著与论文加以回顾和分析,形成结论。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际社会保护残疾人就业权益的政策制定和立法,始于20世纪初,从二次大战后逐步发展。目前,已有13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我国保护残疾人就业权益

34、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1.3.1国外文献联合国大会为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决议。主要有残疾人权利宣言、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的决议、禁止一切无视残疾人的社会条件的决议、关于残疾人恢复职业技能的建议书、开发残疾人资源的国际行动纲领、弱智人权利宣言。残疾人权利宣言规定:“残疾人有权享受经济和社会保障,有权按照其能力获得并保有职业;有权接受职业培训、职业康复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技能并参与到社会生活。”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2年)中明确提出:“只要有适当的评估、训练和安置,绝大多数残疾人都能按照现行的工作标准从事许多工作。”“会员国应制定

35、政策,设立各项服务的辅助性机构,以保证残疾人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应该为那些有特殊需要或有特别严重障碍而不能应付竞争性要求的残疾人,提供受保护的职业。” 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的决议(159号公约)要求:“所有会员国应通过法律、法规或符合国家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其他办法,采取必要步骤,使本公约的就业政策生效。”“使残疾人能获得、保持适当职业并得到提升。”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联合国决定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并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我国政府予以接受并响应)。198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

36、1983年起,联大每年都审议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执行情况,并通过决议。美国制定了康复法、职业康复法、建筑无障碍法、残疾儿童教育法、关于处于发展阶段的残疾人法案等,1990年6月颁布了美国残疾人法。美国颁布的法律,通常还附有配合实施的各类标准及细则。日本颁布实施了残疾人对策基本法、残疾人福利法、残疾人教育法、残疾人雇用促进法、残疾人职业训练法等十几个具体领域的法律,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其中都把帮助残疾人就业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明确,如台湾的特殊教育法、残障人福利法等,香港的对伤残人的公共援助、特别需要津贴等法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残

37、疾人具有劳动能力,只要有适当的评估、训练、安置和扶助,都能从事工作。国际劳工大会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要求:“会员国,通过法律,采取必要步骤使残疾人获得、保持适当职业并得到提升。”联合国带头录用残疾人,第42届联大决议要求秘书长每年报告联合国系统录用残疾人情况。在残疾人就业政策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税收减免和其它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集中与分散的多种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综合各国做法后提出:“会员国要通过各种措施,扶持残疾人参加劳动,诸如受保护的车间、场地,由残疾人建立和为残疾人建立的合作企业,给予奖励的保障名额和保留、指派的职位,采用按比例雇用残疾人的办法;给残疾人企业和雇用

38、残疾人的企业减税、独家合同、优先生产权、合同优待和其他技术、财政援助。”波兰规定了残疾人专产专营政策。俄罗斯对残疾人工厂实行减免税和优先供应生产资料。西方一些国家规定按雇仍残疾人数,等比例减税。香港规定公产机构优先购买残疾人生产的办公用品。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所有单位必须按比例雇用残疾人,规定了相应比例和对应的处罚措施。1.3.2国内文献相自成(2004年)在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一文探讨了中国历代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问题。文章认为,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在中国历代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即有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指导,又见诸于制度规定,这在世界法制发展的历史上是少有的,也可以说是中华法

39、系的一个特点。在封建社会,残疾人作为普通的一员,也和其他健全人一样共同接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的就业基本是在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单位中完成的,政府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在近现代社会中,政府对残疾人的就业没有形成系统制度。潘光丽(2007年)在社会排斥与残疾人就业困境成因分析一文中,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残疾人的就业困境进行了成因分析,主要从制度性社会排斥、资源配置的社会排斥和文化认识层面上的社会排斥这三大层面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提出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的对策:“一是消除制度性排斥的对策。应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就业制度,保证残疾人融入劳动就业的主流市场。建立完善的残疾人

40、保障制度,保证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还有救济金,缺乏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国家还给予生活救助和补贴。在政治权利方面要保证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利。二是消除资源配置的排斥对策。为残疾人建立畅通、多元的就业信息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公共设施资源方面应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教育资源方面必须保证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三是消除文化认知层面社会排斥的对策。”郭毅(2005年)在中国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个人偏见、成本收益考虑和歧视者为歧视行为付出代价过低等是残疾人被歧视的主要原因,指出歧视无论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劳动力市场、社会及政府,均造成了重大损失,指出政

41、府必须加强对市场失灵领域的干预,应采取措施解决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一是必须加强立法,使制裁残疾人就业歧视时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机构建设,保障法律的实施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就业歧视诉讼机制,使遇到就业歧视的残疾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四是必须加大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力度,提高其征缴幅度,并规范其使用。五是政府必须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中起表率任用。六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正面引导人们尊重和关怀残疾人。”范妮(2010年)在我国残疾人就业困境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基于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视角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概括了我国残疾人

42、就业政策的发展阶段和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三个层面:”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残疾人就业援助政策及残疾人服务配套政策。”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劳动力需求角度和需求与供给匹配角度深入研究了我国残疾人就业困境及原因。就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从劳动力供给支持角度、扩大劳动力需求政策角度及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匹配政策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提高残疾人受教育层次,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支持社区康复医疗机构,构建医院社区家居康复网络;专产专营就业政策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新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的新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适应性:发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建立一体化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系统及营造残疾人就业无障碍环境。”王

43、巧玲在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研究一文中,以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南京市残疾人就业现状的研究调查,分析不同层面的社会排斥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思想观念、教育机会、环境设置上残疾人都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并且这些排斥最终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对残疾人的排斥,成为残疾人就业困难的根源。残疾人的社会排斥,一方面影响了国家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另外一方面也降低了残疾人对社会的信心。根据残疾人就业排斥的内在结构,提出“建立起新型的残疾人观,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以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水平,扩大现有残疾人政策的实施面,不符合残疾人就业需求的政策加快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头作用,

44、不断提高残疾人自身的参与性,让残疾人真正成为自身权利的代言人”等措施。赵闽琴(2007年)在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逐一阐述了残疾人就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残疾人功能缺陷的代偿理论,论证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意义,认为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工作具有两面性,回顾了我国残疾人就业发展历程,客观评价了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就业几率低、就业质量不高。认为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的一些障碍性因素,加上目前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就业相关支持的不足。从就业歧视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以及自我保障理念的角度分析残疾人社会经济后果(经济效率的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