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373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体验性生态课堂的几个设计策略体验性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情景为教学背景,以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教学手段,以学生在生态情景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这种生态课堂特征符合新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策略之一:整体设计的和谐性数学虽没有语文的艺术性和整体性且有其数学的理性和连贯性,如何让数学教学呈现语文的艺术性和整体性,且又能体现数学之特色,我认为要对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整体化设计,从显性的内容和隐性的知识上进行整体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整体美、和谐美。数学教学的整体性设计,首先要了解所要教学的内容,通过对所教知识的

2、整体化设计,使知识骨架完整成体,然后构造一个整体性事件来串联知识点,形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然地构建知识体系,而不至于出现思维的停顿和外在干扰,真正实现教学于无痕。案例一:分式知识整体化:分式概念分式意义分式应用内容整体化:本课以上学、放学作为教学背景,把教学内容整体化,使课堂教学前后呼应。引例:问1:谁能告诉我你家你学校大约有多远?如果这位同学的家离学校a+50米,化同样的时间,则在路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拓展:班长与数学课代表在学习中出现了一个争论:当x=3时,分式( )A、值为零 B、无意义 C、有意义一个说选A,因为分子等于零,一个说选B,因为分母等于零,你

3、说呢?结尾: 例2:放学后,体育委员步行回家了,出发5分钟后,班主任发现体育委员的数学书留在办公室,班主任就马上派骑自行车的班长送去,已知体育委员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a米,班长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b米(ba),问1:班长追上体育委员需要多少时间?问2:派别人去行吗?有什么要求? 通过这种以上学、学中、放学这一学生日常活动作为教学整体化设计的背景,能使学生感受至学习情景的亲切自然,使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教学过程的展开呈显一种自然,学生的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知识的获得实现一种实在,使学生真正得到知识与情感上的双重发展。策略之二:问题设计的生成性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叶

4、谰认为: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才是丰实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教学的生长点,以生长点作为我们新的教学因素,而我们的生态课堂正是要抓住这种瞬间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作为我们课堂教学新的增长点和活的教学因素,使课堂的有限资源得到无限增长。要产生这种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应进行有效预设,生成性资源的预设以问题为载体,以开放性设计来拓展问题的价值。在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维与交流,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化,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此思维火化作为知识教学的生长点,并放大这些生长点,化着教学中最具活力的教学因素,获得教学资源的新增长。案例二:相似图形的特征教学过程:展示实物,感受相似四

5、边形相似,思维冲突动手测量,发现特征折纸计算,探究相似生成设计:问1:实际上,相似图形的特征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相似的方法:即满足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图形相似。同宽的画框的内矩形与外矩形相似吗?问2:请你用16K纸折出一个与原矩形(纸的形状)相似的图形?这里的同宽矩形画框、折纸活动是充分开放的,在师生、生生的活动中展示着每位学生的思想与智慧,获得本节知识的综合化认识,在成功与失败的活动中有效生成着各种思想与方法,如大多数学生认为:同宽矩形画框是相似的,教师引导能说说为什么吗?在同学间的争辩中获得认同,教师又追问:什么样画框的内外两图形相似?教师就是要在学生的思路火化中捕抓学生思维的生

6、长点,拓展生成资源的教学效益,获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策略之三:知识建构的体验性新课程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就是要让是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反思,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而体验性生态课堂就是以体验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新的认知,在交流中让学生再体验,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学生自主体验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对知识进行体验化设计,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体验下主动建构知识。而这种设计的方法是把知识点加以分散,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7、中设计感性体验,在充分的感性体验下,引导学生对感性认识的深化,进而获得深层次的理性体验,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案例四:图形的平稳移教学过程:观察平移体验平移探究平移体验设计:体验1: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录像,让学生从中感受物体的平移和旋转;问题1:你能按它们的运动形式分类吗? 问题2:请尽可能多地展示生活中图形平移的现象?并用动作示范。体验2:请你再次体验画平行线的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体验3:把ABC沿你喜欢的方向平移得A1B1C1,你能从两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量中发现些什么? 通过学生生活体验、动作示范、操作实践等活动,获得对平移的各种感性体验,在有效的感性体验与内在思维的有效结合中

8、获得平移的理性体验,从而获得平移知识的深化,学生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策略之四:课堂环境的生态性新课程强调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情景,视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关注其生态性,让学生在生态环境中自主获取知识。生态课堂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教学情景要真实自然、,用真实有效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激情,用真实的情景自然地引出新课教学,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感到自然而然,是情与意的自然需求,从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和谐,每一过程要在学生情到深处加以引入,在学生想要了解时适时

9、展现,在学生深入探索中加以发展,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从学生情感与知识发展上服务学生,课堂教学的动态情景才得以生态化,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生命发展而教。案例五: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过程:品尝中感受实验中验证应用中拓展生态设计:生态1:问1:刚才同学们吃的藩茄是我刚从食堂随机取来的,蕃茄质量如何?生:问2:认为质量较好的,请举手,认为质量不太好的请举手,从中可以说明什么?生态2:问1: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可靠?我们先来做个实验:这盒子里是围棋子,(拿出一粒展示),这盒子里的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再拿出一粒,这里的围棋子的黑白比是多少?问2:请你一把出来,数出黑白围棋子的比,现在你想围棋子的黑白比是多少?再

10、拿一把,数出全部的比问3: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体会?生态3:问1: 请你计算这一组同学的平均数、方差? 问2:这个数据能代表我们整班的平均数、方差吗? 生态四:你能举一些应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例子吗? 本课的课堂设计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实例,对于学生来说有切身的体验,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新课教学营造了积极的氛围;而教学过程中的情景设计真实、知识发展和谐,几个问题载体环环相扣,知识发展顺着知识本身与学生内心的需要,为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获得了良好的平台,达到了生态课堂的目标。 体验性生态课堂以“唯自然的,才是真正永恒的”作为追求目标,始终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获得课堂教学的新发展,以四大策略作为构建体验性生态课堂的主架与标准,是实现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