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614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论文-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1. 研究意义和目的1.1研究背景人才问题是研究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与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创业活动是否活跃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指标。第一,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从区域人才发展水平来看,国内人才

2、发展很不衡,区域差异比较明显,经济活跃地区的人才整体竞争力较强,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整体竞争力较弱,这一特点放在全球比较当中也能从表面上加以印证。那么,为什么经济活跃地区的人才效能较高,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效能较差?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人才整体竞争力两者究竟谁为因、谁为果,还是互为因果?这是需要研究回答的一个问题。第二,我们同时看到,同样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创业活动的特性与活跃程度又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区域综合环境不相同,人才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不一样。那么,在发达程度差别不明显的背景下,为什么有的被称为创业型城市,有的被称为制造型城市?为什么此一类创业人才在一个地方大量集聚,而彼一类创业人才在另一

3、个地方大量集聚?他们与所处环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或者说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怎样运行规律?这是需要研究回答的另一个问题。第三,即便如此,我们还需要研究回答,在综合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与其对综合环境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是存在某种规律性,通过认识这种规律性,是否可以对某一特定阶段的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进行预测与分析?在那些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如何通过对综合环境的关键因子调控而强化科技创业人才的动力机制,提升人才效能,从而增强区域科技创业人才创业活动的频度与强度,使科技创业人才与综合环境互动成长;在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如何进一步

4、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关键因子,不断扩大科技人才的生态容量,使科技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优化成长达到最佳状态。这是第三个问题。1.2选题的意义科技创业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具有创新能力、实施创业行为,是人才种群生长发展的凝聚核心,具有很强的整合、导向和激励功能。因此,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等综合环境有密切关联,受制于并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等综合环境,他们组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网络化的复杂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科技创业人才与所处的区域综合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掌握了解这一生态系统的特征及运行

5、规律,对加快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开发,评价和优化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的功能,推进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创业人才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选题从推进科技创业的目标出发,构建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理论、环境弹性理论、优化理论等运用到具体的分析之中,对丰富人才生态学、创业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体系也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1.3 研究目的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分析这一系统的动力机制、信息传导反馈机制、进化机制、调控机制,构建科技创业人才特征模型和环境弹性函数,运用弹性系数理论预测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活

6、动,在此基础上运用优化理论对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对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运行机制进行优化有三个政策目标:一是促进科技创业人才创业企业的技术先进性程度、产品产业化程度和商业化程度。第二个目标是促进区域科技人才创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与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研发,而且尽可能与距离较近的这些机构进行尽可能多的联系,此外,还要与距离较近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在一起。第三个目标是促进科技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更为便利地获得生产要素的支持,以增进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2 文献综述2.1生态学相关理论2.1.1 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

7、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英文名称是“Ecology”,该词源于希腊文“Oikos”,其含义是居住地、栖息地的意思。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Haeckel首次给生态学创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和植物与有机体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者从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的不同层次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分析它们的成因并预测它们的变化,提出了生态位、食物网、能量金字塔、生态系统、演替等重要概念和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经济增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要求对人类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电子等学科的突飞猛进又带动

8、和促进了生态学自身的发展。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上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环境应当成为人类的紧迫任务。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学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继续深入研究自然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而且更注重生态学的社会属性,侧重研究“人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强调要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在生态系统、在整个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组织生态学、工业生态学、企业生态学、信息生态

9、学、知识生态学和人力资源生态学等应用性研究分支。现代生态学正日益成为一门把人类与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综合性科学,恰如著名生态学家E.P.Odum(1997生态学科学和社会的桥梁)所说,生态学是一门联结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从生态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来看,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两种情况:一是研究对象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是研究对象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人才学的研究对象本身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其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而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如生态学中的个体、种群、群落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征,不确定性、结构性、

10、层次性及进化特征,同样存在于人才系统之中;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如能量流动、信息流动、物质流动规律,竞争、适应、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等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才系统之中。2.1.2 生态位理论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的概念是由Joseph Grinnell于1917年首次提出的。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

11、”(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生态位的环境因素(温度,食物,地表湿度,生存环境等)的综合,构成概念生态位空间。对于一个地理上不存在分隔的生态系统中,在生态平衡时,各个生物的生态位原则上不重合。若有重合,那么必然是不稳定的,它必然会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来削减生态位的重叠,直到平衡为止。竞争,比如需要相似生态位的入侵物种的进入,会导土著物种存在区域减少。如果存在区域太小,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就是竞争排除

12、原则。进化导致两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竞争。换句话说,进化以及新的物种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空余的生态位出现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提出,为生态学理论向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渗透架起了一座桥梁。生态位理论在竞争机制、生态元(包括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演化、多样性和稳定性、人类生态、城市生态等方面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态位概念的不断拓展,生态位理论已被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借用,其理论含义正在不断地拓展。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多维控制因子又增加了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位不仅仅适用于自然子系统中的生物,同样适用于社会

13、、经济子系统中的功能和结构单元,生态位理论已经在工业、农业、生态规划、建筑设计、经济、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随着对生态位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位理论将更多地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中。2.1.3 关键种与群落理论关键种理论的内涵,关键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它确定了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种是指一些少有、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它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与群落中的其它物种相比是很重

14、要的,但又是相对的(许文来等,2007)。关键种理论在工业园区开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群落 (Biocoenosis)或称为“生物群落”,指的是生态学中,在一个群落生境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或曰生物的总合。也有人作如下定义: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动植物的总体。群落生境是群落生物生活的空间。一个生态系统则是群落和群落生境的系统性相互作用。一个群落生境的小生境越是多样,那么其中的群落就越是物种丰富;一个群落生境的非生物因素和全球平均值相差越大,其物种也会越少,但个体数目却会越多,这个区域的群落通常是高特异性的;一个群落生境的生存环境越是缓慢连续的交替改变,群落也会越

15、是丰富。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2.1.4 营养圈与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各种生物群体和环境之间,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连接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没有固定的大小,如一整个森林可能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小池塘也可能是一个生态系统,

16、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有时一棵大树可能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大部分动物终生不离开这棵树。生态系统的边界一般是由于环境突然有很大变化造成的,如池塘外则不适合池塘内生物的生存,沙漠边界、水体边界、山与平原、沼泽的交界,一般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和另一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当然生态系统的边界不是绝对的,有很多生物可以越过边界生存,如青蛙在水中参与一个生态系统,也可以跳到岸上参与另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和环境之间是存在一种平衡关系的,任何外来的物种或物质侵入这个生态系统,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平衡被破坏后,可能会逐渐达到另一种平衡关系。但如果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地破坏,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失衡。2.2

17、 人才学理论研究述评2.2.1人才的定义2.2.1.1国外人才定义“人才在国外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词。作为个体而言,国外与人才相近的词主要有talent,genius等,主要意指有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的人。作为整体而言,从人才开发与管理的角度去看,国外与之最接近的词则是human capital,human resource,中文译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它的边界比人才的概念更为宽泛,既包括人才,又包括非人才。因此,国外关于人力资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谓人才研究,也是我国的一个专门术语,在国外很少见到“Research of talent这样的术语。在概念和术语的形成和使用上,的确有

18、很多文化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中又蕴含着共性,国外关于天才、创造性、天才儿童、杰出者、成功者等方面的研究,与我国的人才研究属于相近领域的研究。因此可以说,国外的人才研究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优秀的人及其品质”展开的,但它们却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艾伯特(R.S. Albert)认为“天才人物是任何一位这样的人:不管他拥有其它什么特征,或者他自己具有什么特征,他都能在一段时间内从事很大一批研究,这些研究在许多年中对许多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指出天才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认知与个性、年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与“特殊的家庭地位”、教育背景和职业等。2.2.1.2国内人才定义不少人才学者在

19、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人才相对科学的各种定义,这些定义各有侧重点,有的强调人才的创造性与贡献,有的强调人才的杰出性,有的强调人才的内在素质。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人才不仅指有才能且才能高于一般人的人;更重要的是要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按照这种观点,人才开发主要是进行创造能力的开发。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王通讯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叶忠海则强调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罗洪铁指出人

20、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娄礼生强调了创业造性和社会贡献,认为人才是指有能力,有才学,为社会发展和人力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为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人。黄津孚同样认为人才是指在对社会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方面有超常水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最近出台的国家2010-2020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人才作出了比较完备的解释,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2.2.2人才的属性2.2.2.1

21、国外对人才属性的相关研究国外的人才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什么是人才或天才;人才成长的阶段;人才发展的因素与条件。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人才自身及其内在素质进行的研究,侧重于人才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发生学”的视角,如心理学、成功学、甚至哲学;另一类是围绕社会环境进行的研究,比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哲学等,主要考虑人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有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经济环境、投资对人才的影响,也有人才对社会的影响、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益、人才在历史上的作用(黄梅,2009)。人才的遗传属性。高尔顿(F.Galton)对遗传天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主要采用宗谱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开创了用心理

22、测量法进行天才研究的领域,得出“高智力潜能是遗传得来的,但它必须在适当的环境中得到培养”的观点。推孟(L.M.Terman)通过对天才儿童的追踪研究,认为文化背景和遗传优越、学习上超前、兴趣多方面等是天才儿童的典型特征。人才的社会属性。默顿(R.K.Merton)开辟了科学社会学这一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有广泛影响的专业术语,如认识认同与社会认同、制度认同、科学活动的制度化、科学的社会结构与认识结构、科学界的分层与优势积累等。朱克曼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科学界的社会分层与优势累积,获奖研究的创造过程、社会承认、获奖制度的社会学与获奖后的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布鲁姆(P.Bloom)的才能发展研究主

23、要采用先导性研究法和访谈法,强调环境因素在才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与杰出学研究,其鉴定智能的标准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杰出学研究根据人与知识领域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关系来思考和观察杰出者,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人才的资本属性。舒尔茨(T.w. Sotdtz)提出了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引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全面资本的概念;阐述了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所形成的特定人力资本,是自由人得以增进其福利的一条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界定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类;论证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分析了制度变迁与不断增长的人的

24、经济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贝克尔(G.S. Bekcr)是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构架的建造者,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基础,使之数量化、精细化和一般化。贝克尔把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发展为以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确定劳动收入分配关系的一般理论,并使这一理论成为“今日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 Simon Mosey等(2007)探讨了学术型创业者人力资本的差异如何影响其消除创业发展障碍的社会资本。他们研究了初次创业、创业新手、和多次创业者三种不同层次创业经验的学术型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发展问题。通过纵向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的结构、内容和治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他们认为经验丰富创业者

25、们拥有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并能更有效地开发网络关系。而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可能遇到科研网络与产业网络之间的结构陷阱,建议加强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建设。人才的创造属性。吉尔福特(J.E Guilford)发展了瑟斯顿的多因素理论,提出了智力结构模型;陶兰斯对创造性的测验方面和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巴伦等人对创造性人物的人格进行了研究;莱曼对创造性人才的最佳年龄进行了研究,提出科学技术领域的最佳年龄是30.39岁,人文与艺术领域的最佳年龄随着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政治军事领域的最佳年龄是50.70岁;弗洛伊德进行了创造动机的研究,建立了他的动机心理学。西蒙顿(D.k Simonton)运用对历史档案资料

26、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因素对天才及其创造性的影响。2.2.2.2国内对人才属性的相关研究人才问题涉及领域众多,它更像一个社会学问题,一个社会学研究对象。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研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国外人力资本进行介绍(杨明洪,2001)、论述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吕铁,1996)、对教育投资进行经济分析(苌景州,1996)、对中国人力资本进行分析和评估(侯风云,1999)等领域。国内基于多学科支持的人才属性研究,主要是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才运动的方向,二是人才运动的机制。(1)人才运动的方向人才运动的方向是人从现实的必然状态向理想的自由状态转化的

27、过程。人最初始的状态是人的遗传,人在遗传的基础上,不断成长发展,内在素质不断丰富完善,这是人才发展的方向,人才是这个发展过程中达到某个阶段的结果。遗传学的研究就主要解决这一问题。(2)人才运动的机制人才运动的机制即人才运动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过程是通过人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一方面,人才受环境的影响而成长,环境提供了人才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另一方面,人才还要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人才若不改造环境、创造财富,也难以持续地得到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只有在认识和改造环境的活动中,人才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就主要解决这一问题。2.2.3人才学的研究2.2.3.

28、1人才学的研究内容人才学是以围绕人才这一主体而展开的科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我国于1979年最先提出将人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其基本任务是广开才路达到人尽其才,重点探索人才的发现、鉴别、选拔、以及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外部问题。金长华认为,人才学所研究的,就是人才发展全过程的规律性,研究一切与人才发展有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并研究它们在人才发展实践中的实用。一般来看,人才学可划分为宏观人才学和微观人才学两部分。宏观人才学是研究人才群体成长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人才群体成长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社会需要;2、人才群体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人才群体、人才链等人

29、才群体现象以及形成机制等问题。微观人才学是研究个别人才成长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个别人才成长规律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2.2.3.2人才学的研究阶段人才学的研究发展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2年,属于人才学学科的架构期。1979年9月全国人才学研究会筹备组在北京成立,同年10月,新华社发出一则消息:中国社会科学园地的一株新苗人才学诞生了。1981年4月人才研究专刊人才杂志创刊,1981年12月中国人才研究会在沈阳成立,从此,人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学术界开始对人才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当时从事人才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以王通讯、

30、彭文晋、雷祯孝、叶忠海等为代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探讨人才、人才学的基本理论;2、研究人才的分类,包括人才的特点、构成与联系、结构的模式等;3、探索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性问题;4、研究人才制度问题等。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逻辑思辨,据钟祖荣(1989)对131篇人才学文集和225篇人才学杂志中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分别占24.43%、68.70%和28.89%、63.56%,其他方法如直接调查、问卷调查、实验法等等所占的比例很小。在这一阶段,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度还不够,专家学者了解国外人才(人力资源)研究的渠道较少,运用比较学找出自身差距、确立未来研究方向的还不多,而是现有的

31、基础上,通过文献法和逻辑思辨基本形成了人才学的学科框架体系。但由于体制问题的限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才还只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人才学研究联系实际的较少(有1986年上海市人事局牵头进行的“上海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课题),在理论方法、范围领域、实践支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二阶段1992-2001年,属于人才学发展转型期。1992年,人才学作为三级学科列入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加入到研究行列,200多所高校开设人才学课程,青年学者钟祖荣、罗洪铁、孔祥国等暂露头脚。这一阶段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人才逐步从

32、“单位人”解放出来,人才的“自我设计”逐步被社会所认同,因而人才学的研究重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注重人才测评、人才流动、人才预测、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人才学理论逐步丰富完善,方法上引入了数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叶忠海的长江三峡工程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开发研究就是典型一例,该课题运用了水电工程、自然地理学、管理学、人才学、预测学等多学科理论;二是随着中国人才资源研究所由国家科委转到国家人事部,其他省市的人才研究所也相应地发生隶属关系的变化,人才学与组织人事工作结合日渐紧密,人才学在人才市场的运作上和制度上进行了探讨,人才学的实践研究分析功能和理论指导实践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阶段2

33、001年至今,属于人才学多元发展期。新世纪前后,世界步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创新改变生活,创造改变世界,人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意识,没有哪个时代表现得如此强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对国际成功经验的深入研究,政府决策层和专家学者意识到,在历史的长波中,人才是决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才越来越显现出随着产业集聚而集聚的特性。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各地政府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围绕人才问题展开的政策、服务、环境、激励等城市竞争日趋激

34、烈。理论界和实践界重点围绕人才开发问题展开新一轮的研究,出现了把人才与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新发展,并且借鉴产业研究和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人才生态学(人才生态环境、人才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近年来还出现了运用生态位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创新群落理论、生态平衡理论、协同进化理论等进行人才学研究的新动态。王通讯(1988)在中国人才上发表人才学基本名词注释一文,里面解释了“人境系统”、“人才环境”、“人才团”、“人才链”、“人才区”等一系列人才生态学的早期名词,唐德章(1989)也开展了人才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的论述,遗憾的是,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直到最近十年才开始重视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35、2.3.3城市经济与人才活力的研究最具发展优势的国家往往就是最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国家,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知识、技能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颁布的决定性因素,显示了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就是最积极的区位优势,技术本身的极化功能,在资金、劳力等要素的可移动性较强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力越强。人的知识、经验和感觉成了最重要的生产手段,并且这些手段与劳动力本身已经不可分割地一体化了,人才成了最重要的区位优势(周国红,2004)。刘军等(2004)分析了人力资本承载力概念,指出人力资本承载力的实质是要求一定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应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36、。人力资本受多种因素决定,包括物质资本,技术、信息存量以及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知识团队的建设等。人力资本的结构调整(外在表现为人才流动)的效应呈倒“U”形变动。邵云飞等(2001)认为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而高科技产业是以人才密集高,人才层次高为特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如果对国家实力进行比较,从表面上看,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别只是物质生产手段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别,实际是科技、教育水平和人才资源结构与质量的差别。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地理区位优势,又在吸引、集聚人才和知识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揭示出人才地理流动的梯级原则和经济分布法则(李永华,石金涛,2006

37、)。赵强强等(2010)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中, 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动态演化模型,认为在不同时期或发展阶段,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推动者或者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推动者总是在不断更迭,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创新型科技人才就会转变为整个经济系统演化的主导者,提出要不断加强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经济与人才关系的研究,主要始于3种视角: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以及人才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交叉。经济学家们主要是将人才活力要素或人力资本

38、变量引入一些经济增长模型中,如OLG模型(两阶段重合代际模型)、增长会计模型等,实证分析了人才资源对生产效率、经济分配方案、产业化水平和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影响。人才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主要阐明了人才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的影响,通过对许多大城市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认为城市之间人才资源的差异是导致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可以用各城市之间人力资本的不同来解释。研究从大的方向上确定了城市经济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一是对于经济与人才关系的研究,基于宏观国家层面或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居多,基于中观区域或城市层面的研究缺乏。二是对于人才资源与经济发

39、展历史和现状之间关系的研究居多,着眼于城市发展潜力,对于人才资源与城市经济成长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三是对城市人才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偏多,而对城市人才活力要素的评估以及城市人才发展趋势的规律性研究较少。孙健等(2008)认为人才的集聚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迅速积累在产业集聚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本的运动受制于生产力的整体运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必然引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集聚。同样,人才集聚地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相对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因此吸引更多地物质要素向其运动,使得集聚区的企业不断扩大,并吸引着集聚区外的

40、企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聚提高人的竞争能力。集聚加剧了竞争,而竞争是增进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2.3 人才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2.3.1国外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研究国外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研究,始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选择时的环境分析。美国华盛顿大学Alibi deolalikar教授等(1999)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人力资源发展的环境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基础上,指出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根据各国的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制定明确、切实的人力资源发展和环境改善计划,并特别指出教育和技术能力的投资以及政府政策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德国Konstanz大学Ruediger Klimeeki教授(200

41、3)在分析人力资源生态系统重要作用和构成的基础上,对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从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角度可以深入认识人类迁移和流动行为”的结论。Robertk Robinson(2001)通过分析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调整和适应环境这一问题,指出只有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制定适宜的企业发展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才能不断使企业发展和壮大。Bowling(1998)通过分析,提出了跨国公司在不同的文化、制度和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选择。R. Harrison和J. Kassel(2004)在回顾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2、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并指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3.2国内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研究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人才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人才理论研究的崭新领域,它主要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现代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人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目前关于人才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人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人才与环境的效应分析、人才生态位研究以及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2.3.2.1人才生态环境人才生态环境要求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人才所处的综合环境,这是人才生存发展、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人才生态环境的界定与研究角度密切相关,从目前的研究看

43、,大致可以分为“运动说”、“要素说”和“中心说”等三种类型。(1)“运动说”侧重于分析研究人才生态环境的运行规律,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是人才与人才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及其各种制约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均衡,既受社会大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研究围绕系统运动而展开,把人才生态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通过分析人才生态环境的运动机理、动力机制而指导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认为一个良性的人才生态环境应具有尊重人才、市场主导、法制健全、体系开放等特征。(2)“要素说”侧重于研究人才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人才生存

44、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总和。这一研究围绕环境要素而展开,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有“性质”和“层次”的区别,通过分析各个要素在其中的作用而找到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要分析区别人才生态“硬环境”与“软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的作用,认为人才生态“软环境”是本原性的东西,是决定性因素,同时,在“大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以对外对内开放交汇、中西文化融合作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小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和差异性,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力。(3)“中心说”把人才摆在环境的中心,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以人才为中心,对人才产生、存在、发展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45、所有因子的总和,是人才个体在自我成长、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与群体、组织和社会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系统。这一研究把人才作为研究的中心,一切环境均是服务于人才的因子,它们围绕人才这个中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并把人才生态环境分成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等,指出优化人才环境需要从人才理念、人才管理体制、人才政策体系和人才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实践的层次上,指出作为人才生态环境的调控者政府部门所应努力的方向。人才生态环境三种定义尽管侧重点不同,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一脉相承的,均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指的是人才所处的综合环境,包括“自然”(受人类的不断改造

46、和其自身的进化)和“人工”(人所有社会属性的体现)两个方面,可以通过改善运行机制、改良环境要素而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从而使其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不断增加环境的容量(K值),吸纳最多的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效能。2.3.2.2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定义与内涵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研究是综合性研究,其研究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方面,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中山大学的陈天祥教授(1999)认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指出“人力资源是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中南大学颜爱民教授是国内较早系统地对人力资源生态系

47、统进行研究的人员,颜爱民(2004)认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指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并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提出运用指标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的思路。而且,颜爱民教授(2008)在分析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将信息熵引入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描述了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流动。王顺(2004)认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扩大城市人才规模和水平。他将人才环境分为人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等6个子目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48、、动态的、可操作的城市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才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测度。金雪军等(2003)认为城市化促进了人才的聚集。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人才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由此产生了“人才高地”效应,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且通过人才间的竞争和“学习效应”,提高了发展高新技术所需要的劳动力素质。Black和Henderso(1998)1940-1990间的估算表明,美国城市规模扩大20%,城市居民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就会增加一个标准离差,表明城市的规模对于当地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黄梅等(2008)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阐释人才生态链的概念,探讨了人才生态链管理

49、的目标、理念、主体、内容和方法,为现代人才管理提供了一个生态学视角的分析工具。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四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建设的主体人才,其自我意识的解放、知识能力的解放、社会属性的解放,使得人才与所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才的生态系统(人工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才的成长规律、集聚成因、创新创业、流动配置等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人才学的研究越来越需要整体观、综合观、系统观、层次观、动态观和协同进化观的支持。因此,两个学科的结合是由其自身特点所规定的。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索人才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有利于加强对人才生态系统各个生态因子的调控,最大限度地产生人才、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人才资源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4 科技创业研究述评2.4.1创业与创业人才2.4.1.1创业的内涵创业就是创造一个新事业(Low & M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