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691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毕业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二一一年四月 内容提要:吉林解放区的教育,以1948年10月长春的第二次解放即吉林省的全境解放为标志,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改造旧教育,开始建立新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与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相联系;后一阶段是转向新型正规化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与生产建设相联系。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到新中国建立前,吉林解放区的教育发生了根本转变,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关键词:吉林 解放区 教育 研究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 从一般意义上讲, 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深重的危机, 诸如外族侵略、侵占, 使其面临亡国灭种危难的时候, 这个民族、国

2、家的爱国主义情感便会凝聚, 爱国主义精神便会昂扬。与此同时, 民族的悲观、消沉、失望的情绪也会潜滋暗长。 妥协、退让甚至投降的主张也会扩展。此时的教育便会出现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与削弱、淡化或不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言行的斗争, 爱国主义教育与奴化教育、殖民教育的斗争。本文选择对吉林解放区的教育研究进行探讨。一、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 (一)吉林解放区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吉林解放区的教育是在极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只能在借鉴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解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看,东北战场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正在激烈进行,东北解放区的总任务就是积极组织力量,巩固

3、并扩大东北解放区,争取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并准备担负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任务。为此,1946年5月,吉林解放区和其他东北解放区一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加强了民主政权建设和“一切为了前线”的各项生产建设。这些,都需要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需要教育为之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干部。从教育本身看,有四种因素在影响制约着它的发展: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洲国实行的愚民政策,85%的人口是文盲;这使吉林解放区的教育任务很重。二是吉林解放区刚刚建立,出于历史原因,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还不大,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而造成的奴化教育的思想影响却根深蒂固,部分地区的青少年又经历了国民党反动的“

4、党化教育(1)”熏陶,封建教育的流毒也很严重。因而在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众中,形成了以拥蒋亲美与反苏反共为内容的盲目“正统”观念。所以,肃清奴化教育和法西斯教育余毒的任务也很艰巨。三是教育设施简陋,有的遭到战争破坏,教育经费极端缺乏。就是在这样形势下,党提出了“进一步肃清敌伪奴化教育和蒋介石封建法西斯教育的遗毒和影响,建立民族的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使教育服务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斗争,服务于东北人民的和平民主建设事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总任务,并具体提出了“在东北目前状况下,中等教育应重于小学教育。而在中学教育中的比重,应该是师范教育占第一位,职业教育占第二位,普通中等教育占

5、末位”的具体办学方针。这个办学方针被称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2)”方针,它把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到了争取和培养大批革命知识分子上。 (二)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措施 在吉林解放区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环境下,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并非易事,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抓住制约教育的主要矛盾,切实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方能成功。在这方面,党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1建立教育行政组织体系,掌握学校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吉林省教育厅成立于1945年12月。党在永吉县岔路河召开吉林省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吉林省政府(1949年4月改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其下设有教育厅,负责组

6、织管理和开展全省的教育工作。在延吉时,教育厅只设秘书科、学校教育科和社会教育科;迁到吉林市后,将学校教育科分为中等教育科、国民教育科和民族教育科,其他不变。省教育厅不直接领导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军队系统外,统归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领导管理,只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才由省政府或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管理。党就是通过这样的体制和党内的组织系统统揽教育全局,实施对教育领导的。为了加强党的教育工作,党还抽调了一批从关内老革命根据地来的干部充实到教育战线,选派一批富有革命和教育经验的党员干部到各重点中学任校长、教员。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的许多省、部级领导在当年都当过中学校长或兼任过中学校长,

7、如副省长霍明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庄彝尊、省政府秘书长靳云汉等等即是。这些干部对稳定学校局势、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结合实际,确定吉林省的教育方针、学制和课程标准 1946年3月15日,吉林省政府发布吉林省教育方针,规定暂行教育方针如下:“一、发扬民族正气,首先肃清日本法西斯奴化教育之余毒。二、确立以人民为主体的观点,促醒民主自觉,发扬民主精神,实现民主生活,铲除封建思想;反对一切盲目崇拜。三、发扬科学精神,奖励科学研究,启迪创造能力,以人民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接受中国固有的文化及外国文化。四、普及教育,提高文化,增进生产知识与能力,注重劳动,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8、”同时,还发布了吉林省暂行学制、课程标准的命令,规定各级学校的暂行学制为:初级国民教育4年,高级国民教育2年,中学教育4年(1947年后分初中和高中,各为3年),师范教育6年,大学或学院2年。规定教学原则为:(1)教学方法应使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做、学、用合一。(2)教学内容应适合中国人民之实际需要。(3)提倡质疑辩难,充分培养自觉、自治之精神与能力。(4)注重启发,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命令还对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学校组织机构和制度等做了具体规定。上述方针和各项规定,保证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规范了教育教学工作,稳定了学校秩序,使解放区教育能够得以顺利健康开展。 3改造教师队伍 改造教师队伍

9、是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一项关键工作,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项工作。吉林解放区是新开辟的解放区,人民政权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只能对原有队伍进行改造,同时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对伪满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留下的教员,党采取包下来的政策,除反动分子外,全部予以留任,并实施争取、教育和改造的方针,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改造。留用这些教员很重要,因为当时各校陆续开学,教育还要发展,但由于战争造成社会大动荡,教员流失较多,十分缺乏。但这些教员受的毕竟是旧教育,习惯于旧的教育制度,对新民主主义教育不熟悉,没认识,也不习惯。所以,必须帮助他们改造思想,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为此,制定了学习制度,采取训练班、讲习会、研究会等

10、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业务水平,使其树立革命人生观。如从1946年末到1947年春,利用寒假,解放区各县(市)政府都举办了中小学教员讲习会,组织他们学习时事政治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提高认识,结合进行坦白、诉苦、反省过去加以改造思想,解决为人民服务思想这个根本的问题。1947年1月,省教育厅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冬季教员讲习会,有250名教员参加,学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以及新人生观、土改政策等。1947年78月,延边、吉敦、吉北分区专署合办了40天暑期教员讲习班,有近千名中小学教员参加。这次讲习班的主要任务是审查历史,将部分反动教员清除出教员队伍,

11、并集中解决教员中存在的盲目正统观念,争取多数教员转向革命,能够为人民服务。1948年2月20日,吉林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知识分子决定的要求,下发甄别教员,整顿学校、新区教育的补充指示。指示指出:在审查教员中出现的单纯根据地富家庭成份或在伪满做过事、“八一五”后一度加入国民党而清洗教员的偏差,应迅速纠正。学校中严禁打人骂人。指示还进一步规定了清洗教员的具体政策界限和处理办法,从而使教师的思想改造走上正确的轨道,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进行教员思想改造的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党还陆续选派一些从关内老解放区来的党员干部和接受过革命新教育的毕业生充实到各校。这些毕业生有的是大、中学校培养的,

12、有的是各种短训班培养的。 4改造、教育青年学生,使之走革命道路 当时争取青年学生的斗争很激烈。在那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青年学生队伍成分很复杂,思想也很混乱,对革命、对共产党抱有各种各样态度。各校相继复课后,即着手对他们进行了启蒙教育。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后,按照东北政委会的部署和要求,全省各解放区从1947年下半年开始,集中对青年学生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内容、以肃清盲目正统观念为主要目标的思想改造教育。这场教育形成了群众运动,进行得很激烈。和改造教师队伍一样,也一度犯过“左”的错误,扩大了打击面,不能正确对待地主、富农子弟。但在党的领导下,很快就纠正了这些错误。通过思想改造教育,青年学生的思想发

13、生了很大变化,初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从而使大批学生参军参战,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或升入干部学校。 5开办各种干部教育学校和短训班,直接培养急需的干部这些干部学校和短训班有军队办的,也有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建设部门办的;有省、县各级政府办的,也有教育部门办的;有新办的学校,也有在学校里增设的干部培训机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干部教育。这些干部培训机构,都是因实际需要而设、为实际需要而教而学的,学生文化程度高低不同,年龄大小不一,经过三五个月或一二年的教育即予毕业,安排到军政部门工作。虽然这种学校或短训班教育并不正规,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很实用,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

14、了重大贡献,到1947年初,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本地干部就有2500多人。此外,还组织编写了体现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密切联系实际的新教材,包括朝鲜族中小学使用的新教材,并废除了旧教材,取消了旧教育的“国民道德”等课程。二、实行新型正规化教育实施新型正规化教育并非易事,需要有一个由非正规化向正规化转变的过程。为促成这种转变,吉林省教育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也做了不少工作。归纳起来,这些措施和做法主要是:1统一思想对于解放区教育来说,新型正规化是个新课题,因而必须统一思想,沟通上下各方认识。为此,吉林省教育厅编印了关于新型正规化教育参考资料,将有关领导对实施新型正规化教育的指示和

15、各地对新型正规化教育的意见编辑在一起,供全省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省教育厅厅长田质成为之作序。田厅长指出,新型正规化教育必须遵循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正规化教育,是要我们的学校在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下,发挥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力量,使学生学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接触实际与工农,达到工农化,确定为工农服务的人生观,同时又在以文化科学学习为主的教育下,学得广泛丰富而深入的文化科学知识。在统一思想方面,各级教育组织以及宣传媒体都做了不少工作。2规范、统一学校制度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的要求,按照东北政委会教育部下发的东北学校校规草案的规定,各校相继建立健全和完善了

16、各项规章制度。到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建立了正规的入学、毕业、上课、放假、考试、升级、奖惩以及教师的备课、学习、检查和学校的各种会议制度。为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还进行了学校布局的调整,合并了一些学校;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程度,谨慎地调整了年级和班级。3加强文化教育 各校普遍加大了文化课的比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文化课学习,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强调围绕课堂教学组织活动。此前,教学计划由各校自定,吉林省全境解放后,各校教学计划逐渐统一。1948年10月,按照新型正规化的要求,省教育厅重新修订了小学教学计划,提高了文化课的比重,对城镇、农村小学分别做出了规定。同年11月,省教育厅下发了中学教学计划

17、。1949年东北各中学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更提高了文化课的比例,还普遍开设了俄文课。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是组织教师学习业务、学习政治和学习理论。具体办法,一是平日学习,每天早晚各一小时,分别学习业务和政治;二是抽调轮训;三是假期集训。1949年1月寒假期间,吉林省各市县(双阳、安图除外)都举办了小学教员训练班或讲习班,2445人参加。学习内容,老区以研究教材教法为主;新区以政治教育为主,学习时事政策,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1949年78月,省教育厅举办了由500多教员参加的中等教育研究会,学思想,学业务,进行典型报告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大家研究教育的积极性。1

18、948年11月,四平市中学成立了教学方法研究小组,研究并试行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榆树县成立了教师研究会,95名教师参加,分科进行业务研究。各校还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比如蛟河县乌林区为了加强全区教员学习,按校址远近组成了八个学习小组,构成了网络,将个人学习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东丰县三完小根据省政府关于在职中小学教职员学习的指示,建立了学习制度,规定了政治和业务学习的时间、内容、方法以及检查和考试制度。研究教学,提高教师水平,可以说上上下下都动员了起来。5开展建校活动实行新型正规化教育(3),必须有一个整洁的校园环境,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校风。为此,在省教育厅倡导下,各校普遍

19、开展了建校活动、“三模”(模范学校、模范教师、模范学生)活动,强化了校风建设。省一中结合卫生运动,师生动手,建起了一个大操场,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进行了民主大检查,检查了领导作风、教学思想以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长春二中经国民党破坏,各种设备残缺不全,仪器、标本、图书奇缺。学校发动师生开展献纳活动,前后共收到捐献器物5700多件,装备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数学、美术、音乐等教室。吉林市立各中学的师生利用节假日,到野外广泛采集并自制一些学科的标本。建校活动的广为开展,大大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结束语: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吉林解放战争期间的教育改革,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教育走向正规化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同时也凝聚了很多历史的精华,那些精华都值得我们后代人去借鉴,所以我们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忘记历史的精华。 注释:1、张太原 孙中山与党化教育 史学月刊2、陈青之 中国教育史 福建教育出版社3、陈桂生 中国干部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 1、中外教育简史 刘德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老解放区教育资料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科学出版社 3、东北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东北解放区教育史 苏甫 吉林教育出版社 5、中国教育发展史纲 曲铁华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