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797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工程概论管理论文-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呈贡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作者:【摘要】建筑垃圾的现状不容乐观,相关资料表明,中国各城市或多或少都面临建筑垃圾难以处理的困境。本课题以此为核心内容,对呈贡新区的建筑垃圾问题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和交流,并通过网络文献的浏览及相关书籍的查阅,对建筑垃圾的危害程度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也进行了完善的归纳总结,得出了建筑垃圾处理现状的局限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还不够深入以及建筑核心处理技术流程的非完善性等一系列结论。【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环境保护、法律政策1 引言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

2、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t至600t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近5年来,昆明市382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建设任务,每年给昆明市带来650万吨的建筑垃圾。仅4个主城区目前堆放建筑垃圾的量就达到100万方左右,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1.1 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

3、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1.2 研究问题(1)建筑垃圾及其分类目前建筑工地上材料的摆放地点和建筑垃圾的堆放位置因地制宜,正确了解建筑垃圾的定义能有助于分辨是否是垃圾及其垃圾的类型,能更有系统性的认知建筑垃圾的定义。(2)建筑垃圾的危害了解建筑垃圾的危害,有助于加强处理建筑垃圾问题的迫切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广大人群对建筑垃圾认知的局限性,从个人发展至整体意识的改变,对实现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理有一定的作用。(3)建筑垃圾

4、的处理方法正确了解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能用最快最简洁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同时也避免了不合理不充分的处理情况,有助于真正的进行系统化。(4)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通过国家政策出发,有法律依据,能更高效更有力的实行建筑垃圾的处理推广,并且在此基础上,也能让广大群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让建筑垃圾的处理被作为一种硬性规定被建筑行业所认知。1.3 研究意义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节约材料1.4 研究范围针对昆明呈贡新区建筑垃圾处理的调查2 文献回顾2.1 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工程社会学建筑工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营造过程,即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创造环境的有意

5、识活动。但由于工业化革命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滥砍滥伐等,自然环境的被破坏、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使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蚕食着。在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中,建筑工程环境问题是很重要且严峻的一部分。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在各个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对地球资源能源的过渡消耗和浪费,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污染,建筑粉尘建筑垃圾的污染等。2.2 建筑垃圾的定义及其分类建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

6、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1.土地开挖垃圾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垃圾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3.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主要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屋面废料、钢铁和非铁金属等。4.建筑施工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建筑碎料以及房屋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剩余混凝土是指工程中没有使用掉而多余出来的混凝土,也包括由于某种原因(如天气变化)而暂停施工而未及时使用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包括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房屋装饰装修

7、产生的废料主要有: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其中,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1)碎砖(碎砌块)砖(砌块)主要用于建筑物承重和围护墙体。产生碎砖(碎砌块)的主要原因是:组砌不当、设计不符合建筑模数或选择砖(砌块)规格不当、砖(砌块)尺寸和形状不准等原因引起的砍砖;运输破损;设计选用过低强度等级的砖(砌块)或砖(砌块)本身质量差;承包商管理不当;订货太多等。(2)砂浆砂浆主要用于砌筑和抹灰。产生砂浆废料的

8、主要原因是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散落;拌合过多、运输散落等也是造成砂浆废料的原因。(3)混凝土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于基础、构造柱、圈梁、柱、楼板和剪力墙等结构部位。施工中产生混凝土垃圾废料的主要原因是浇筑时的散落和滋出、运输时的散落以及商品混凝土订货过多或由于某种原因(如天气变化)而暂停施工而未及时使用。(4)桩头对于预制桩,达到设计标高后,将尺寸过长的桩头部分截去;对于灌注桩,开挖后要将上部浮浆层截去。截下的桩头成为施工垃圾废料。(5)包装材料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各类建筑材料的包装材料也是垃圾废料的一部分。2.3 建筑垃圾的危害建筑垃圾的危害已经让我们意识到城市的改变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9、我们该如何降低建筑垃圾对我们的家园产生的危害,建筑垃圾破碎、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再利用已经迫在敏捷,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建筑垃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由于建筑垃圾中也含有少量易燃物,因此也会引发火灾,同时建筑垃圾堆放处一般

10、居民较少,导致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直接造成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的污染,同时也存在隐性的安全隐患。二、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

11、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三、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堆放场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垃圾在搬运过程中散落在堆放场附近的水塘、水沟中;垃圾堆放场淋滤液在地表漫流,流入地表水体中;垃圾堆放场中淋滤液在土层中会渗到附近地表水体中。垃圾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则主要是垃圾污染随淋滤液渗入含水层,其次由受垃圾污染的河湖坑塘渗入补给含水层造成深度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

12、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四、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大多数郊区垃圾堆放场多以露天堆放为主,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包含有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烃构化物质)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如过滤、吸附、沉淀,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郊区土壤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

13、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2.4 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我们组通过对呈贡新区第七街区、滇池明珠广场、大成金融商务中心等项目进行了调研,限于工地的施工安全要求,我们的研究停留在外部的整体情况考察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询问。鉴于此局限性,我们通过对呈贡几个相关项目的考察的收获较为笼统和片面。在去第七街区建筑垃圾处

14、理现场了解情况时,我们看到了堆放的砂子和石子,放在手里,感觉跟天然石子的重量相差无几。这些人工砂石是如何加工制造出来的?我们带着疑问询问了街区负责人。街区负责人说,从建筑工地上回收的建筑废弃物都很大,首先经过引进建筑垃圾粉碎机将这些垃圾变成颗粒小的砂石,接着进行筛选,不同规格的砂石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强化处理工序,将筛分后的砂石投入专用设备中,经碰撞产生好的“粒形”,砂石的粘合度、使用强度就会大大提高。然后再对再生砂石进行清洗。再生建材产品,颗粒较大在行业内称为“再生粗骨料”,可以替代采石场开采的石子;颗粒较小称作“再生细骨料”,又叫“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河沙。1吨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后,70为粗

15、骨料,其余30为细骨料。相对于天然砂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加工成本虽然略高于天然砂石,但是经过检测,这些再生建材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甚至优于天然砂石,细骨料还可以制成彩色砖、植草砖、透水砖等环保砖。同时,可缓解建设用砂石的短缺现状、遏制乱采滥挖,保护生态环境。之后我们又结合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的整理,最后总结如下:首先将拆除建筑物、房屋装修和改造道路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用车运到处理场所,然后用人工的办法将建筑垃圾中的可直接再生利用的物质,如金属材料、木质类材料和塑料类材料分选归类,直接供给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对建筑垃圾中的大块废混凝土、废砖、大理石等物质,利用大型破锤或破碎机破碎至粉碎机所能

16、粉碎的尺寸,一般为小于100毫米,然后用石料粉碎机进行粉碎至建筑所需的石子、砂子,再将上述混合物用多层分级筛分级成合符建筑标准的粗石子、细石子、粗砂子、细砂子,以及泥砂等再生材料。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主要有:(1)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2)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3)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4)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

17、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5)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6)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7)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8)废玻璃、废塑料、废陶瓷等建筑垃圾视情况区别利用。(9)废旧砖瓦为烧粘土类材料,经破碎碾磨成粉体材料时,具有火山灰活性,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使用,替代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2.5 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1)1995年城市固体垃圾处理要求“产生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2)2003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鼓励建筑工程采用节能、节水等

18、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强调建筑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的建筑和装修材料。(3)2003年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不仅规定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归属部门,而且较详细地给出了具体管理部门的职责,增加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给出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处罚规定。(4)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坏境防治法第46条规定:“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理”(5)2005年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规定明确

19、,建筑垃圾处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生产、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坏境卫生专业规划。并规定“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6)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将无害化处置、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7)2008年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所称的“再生节能建筑材料”是指利用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建材以及新型节能建材。规定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扩大产能贷款贴息;再生节能建筑材料推广利

20、用奖励;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究与智能;财政部批准的与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利用相关的支付。3 研究方法3.1建筑垃圾的危害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搜索百度文库,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建筑垃圾的危害是一个比较具有研究性的问题,目前通过我们的能力无法对其进行研究,但中国建筑发展这么多年,在建筑垃圾的危害上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和文献,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实际而且合理的方法。3.2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的研究方法实地研究:去第七街区询问相关施工人员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文献研究:搜索百度文库,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建筑垃圾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我们这次的研究范围是呈贡新区,范围很明确,而且每个项目或者每

21、个公司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会不尽相同。所以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比较实际而且研究成果会更为真实,但毕竟建筑垃圾的处理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有些方面或许会不愿向外界透露,所以根据实地研究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更为合理。3.3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的方法文献研究:搜索百度文库,查阅法律资料。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是一个很明确的话题,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得到非常确切的结论。因此,选择文献研究的方法是比较好的。3.4研究进度与人物分工:研究进度:具体确定了研究大纲和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实施。人物分工:欧建斌、李晓明:负责大纲及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建筑垃圾的危害和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实地调研和资料的整理、结果分

22、析和讨论以及整理论文。王帅、李承阳:负责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的研究以及结果分析和讨论。李凌云、潘英朋:负责结果分析和讨论,并总结研究结论以及提相关意见。4 结果分析与讨论4.1建筑垃圾处理现状的局限性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项目的建筑垃圾处理局限于建筑垃圾的分类堆放和拖运,并未能合理处理和分辨是否可回收,怎么回收处理,怎么销毁。4.2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还不够深入政府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相关完善的法律条例,但现状与规定出入甚大,政府应加强控制力度,缩小建筑垃圾的危害范围。4.3建筑核心处理技术流程的非完善性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条合理的流水线,但施工方或是企业不都能按照相关流程来正确处理建筑垃圾,

23、或是不了解途径,或是图方便,总不能一气呵成完成整条处理线,相关企业或部门应该重视此类问题。5 研究结论5.1 主要结论5.1.1 建筑垃圾种类繁多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5.1.2 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会产生相当的危害(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2)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会使其中的一些物质挥发进而造成空气污染。(3)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5.1.3 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目前的处理方法为直接掩埋露天堆放或将建筑垃圾

24、用车运到处理场所,然后用人工的办法将建筑垃圾中的可直接再生利用的物质,如金属材料、木质类材料和塑料类材料分选归类,直接供给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对建筑垃圾中的大块废混凝土、废砖、大理石等物质,利用大型破锤或破碎机破碎至粉碎机所能粉碎的尺寸,一般为小于100毫米,然后用石料粉碎机进行粉碎至建筑所需的石子、砂子,再将上述混合物用多层分级筛分级成合符建筑标准的粗石子、细石子、粗砂子、细砂子,以及泥砂等再生材料。5.1.4 政府对建筑垃圾的相关政策目前政府虽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很重视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与国外相比法律体系并不健全,且对应的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也为健全、5.2对策建议5.2.1完善法律、法

25、规,编制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应制定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理及资源化再生利用的法律,讲垃圾处理全过程处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引导和鼓励建筑垃圾元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处理。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技术规范上可以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上进一步细化建筑垃圾收运,中转,资源化处理和卫生填埋场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并针对不同的新型再生材料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类的系列标注规范。5.2.2改善技术,改变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摒弃分选处理、一般性回填等“低级利用”方式,推广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墙体材料等“中级利用”的方式并深入研究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高级利用”的

26、方法5.3贡献与不足贡献:明确了筑垃圾的分类。揭示了建筑垃圾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可能会给社会环境带来带来的危害。通过法律文件的调查发现我国对建筑垃圾虽有管理但力度不够,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不完善。提供了多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不足:只调查到了明面上的垃圾处理方式,由于现在监管力度不够,建筑垃圾的私自滥处理没有能力调查。这次的调查只能代表呈贡区的建筑垃圾整体处理方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建筑垃圾的量和处理方式也不同5.4研究展望处理方式: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要深入调查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家住垃圾处理方式,为国内的垃圾处理提供更多的方式,增加建筑垃圾的处理效率与重复利用的价值。同时还要系统的调查国外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文件、技术标准规范等,为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范本,使建筑垃圾成为社会问题前及时遏制。附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