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2652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XXX 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 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II 摘摘 要要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 XX 市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的 268 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 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级、是否独生、 是否是重点中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2)初中生父 亲干涉、父亲保护、父亲拒绝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干涉在性别上 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情感温暖、父亲干涉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情感温暖在年级 上有

2、显著性差异;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惩罚在是否独生上有显著性差异;母亲偏爱被试、 母亲情感温暖在是否独生上有显著性。(3)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母 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而父亲教养方式中的 惩罚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 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 初中生 家庭教养方式 自我效能感 III A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s of

3、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XXCity XXX Directed by Prof.XXXX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I have used the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 scale,and 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 to investigate 268 students from non-key middle school and key middle school,and to analyse the carrent situation of the junior school

4、 students,family parenting patterns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of the parent sit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self-efficacy in grade has no difference. But sense of self- efficacy in gender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 interference of father protecti

5、on of father and rejection of father in gender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motional warm and understand of mother and rejection of mother in gender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motional warm and understand of father and interference of father in grade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emotional warm

6、and understand of mother in grade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reference of father and punishment of father in number of children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reference of mother and emotional warm and understand of mother in number of children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3) the factor of emoti

7、onal warm and understand of father ,the factor of emotional warm and understand of mother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factor of punishment of father , the factor of punishment of mother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8、Father upbringing style and mother upbringing style have a good prediction effect to sense of self-efficacy.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Parenting styles Sense of self-efficacy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II 1 1 前言前言 .1 1.1 概念界定 .1 1.2 前人研究 .1 1.3 问题的提出 .4 2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4 2.1 研究对象 .4 2.2

9、研究工具 .5 2.3 研究程序 .5 2.4 统计处理 .5 3 3 研究研究结果结果 .5 3.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分析 .5 3.2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比较 .6 3.3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比较 .7 3.4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比较 .7 3.5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8 3.6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9 4 4 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 .9 4.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9 4.2 初

10、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10 4.3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10 4.4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讨论 11 4.5 本研究的不足 12 5 5 结论结论 .12 6 6 对策与建议对策与建议 12 6.1 对子女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12 6.2 应该多倾听子女的心声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 致谢致谢 .14 附录附录15 1 邯郸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邯郸市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的相关研究 1 前言 1.11.1 概念界定概念界定 1.1.1 家庭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

11、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 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本研究将家庭教养方 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 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 1.1.2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 Bandura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 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会在生活中更积极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 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 念。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采用了德国

12、著名心理学家 Schwarzer 的 定义,他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 自信心2。 1.21.2 前人研究前人研究 1.2.1 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国外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 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 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 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 为, 进而指出, 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

13、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 如果父母接受孩子, 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由于接受拒绝 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 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 因此,众多心 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 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 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 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1。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 面

14、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与专制型、 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 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 为模式的影响3。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 2 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 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 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

15、养方式的因 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 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 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 影响因素。例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 应存在显著差异4。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 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

16、理发展的家庭教育 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 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进入90年代, 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 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 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 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 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 主, 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 的

17、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 对象有了较大拓展, 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 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 体。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 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 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 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 进入9

18、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例如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 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 影响因素。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 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5。 1.2.2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概念。在总结个人和他 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班杜拉于1986 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将自我效能 感定义为: “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2。” 自我效能感也是一个成长

19、中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因为所站的立场与方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 界定,其中主要的定义有:(一)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 等方面的感受。(二)是使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三)是个体对特定 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四)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五)是 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有的某种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何种地步的一种主观 3 评价。(六)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 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七)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 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

20、6。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是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是对自 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证性研究的基础。由于不同立场,以及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不同 认识,对其进行测量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立场是从一般个性水平上考察自我效能感。 他们认为存在不以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对此, Jerusalem 和 Schwarzer 制定了 10 个题目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另一种立场认为要 测量自我效能感,首先要确定所研究的具体任务领域;其次,要确定这种任务领域所包括的 系列活动,且这些活动必须能够涵盖所研究任务领域的所有方面,自我效能

21、感与具体领域联 系密切,随情景、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应采用微观分析法进行研究,必须符合“领域特殊性” 和“领域完整性”两项基本原则。Lee 和 Bobko 概括了五种基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定义的典型 测量方法:(一)效能强度自评,即被试在一系列表现水平上获得成功的自信程度的评定值之和; (二)效能幅度自评,即被试判断自己是否能在特定任务上做出特定表现的肯定回答数之和; (三)结合前两种方法,即将效能强度的得分标准化,转化为 Z 分数,然后只累加对应于效能 幅度上被试回答“是”的题目的效能强度分数;(四)方法三的变式,效能感强度用原始分而 不是标准分;(五)据被试对完成具体任务自信水平的回答来评估自我

22、效能强度,仅用一个题 目。由于自我效能感有情景出现的必要条件,而其水平、强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动 态变化的特点,因此,研究出适应动态变化的量化测量量表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是对自我效 能感进行研究的前沿课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最早的德文版是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 Ralf Schwarzer 教授和他的 同事于 1981 年编制完成,开始时共有 20 个项目,后来改进为 10 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 译成至少 25 种语言,在国际上广为使用6 。 国内学者也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很多研究,大多集中在以

23、下几个方面:(1)对自我效能感 的实质、其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它的作用机制、特征维度和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进行了分 析和研究。(2)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的对比研究。(3)研究了自我效能感 与其它理论的关系,如与成就动机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动机归因理论以及与能力观之间的关 系。(4)自我效能感在各应用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如在教育领域、职业和组织领 域、身心健康领域等都有了相应的研究。(5)寻求切实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原则和干预 策略,帮助个体迈向成功7。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最早的中文版的 GSES 是由张建新和 Schwarzer 于 1995 年在香 港的一年级

24、大学生中使用8。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才康经过检验,证明中文版的 GSES 有良 好的信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 0.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 0.83,效度方面,GSES 的 10 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 0.67 和 0.77 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 47.09%,表示 GSES 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7。 1.2.3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 题之一,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的影响因素。众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从理论的探讨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4 对教养方式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

25、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并且对于孩子正常人格类型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孩子未来生活态度选择至关重要, 这些研究已经得到相关的验证和支持,受到很多人的关注9。 自我效能感自197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提出以来,有关其 各方面的研究就一直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 课题。三十多年来,专家学者围绕着自我效能感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内涵、及其测量等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5。而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 则相对缺乏,国内学者王才康曾做过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三者之间 的相关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我

26、效能感与EMBU中的一些因子关系密切。不仅父亲和母亲的情 感温暖因子与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父亲和母亲的保护和干涉因子、乃 至严厉和惩罚,都与他们的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但微弱的正相关10。 1.31.3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综上所述,目前对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不论是国外的 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国内对于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对象多侧重 于儿童这一群体,认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和父母接触时间长而且是直接的,所以 研究的多,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都相对成熟。对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

27、能感的 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 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具有人生奠基意义的阶段。此阶 段中学生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高度增强,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 视自己在群众中的地位。而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尤为明显。表现为既 可能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这一阶段顺利成长,又可能成为青少年出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原 因,阻碍青少年社会化的正常形成。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较少,因此,一方面本研究 可以完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家庭教养方式 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

28、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全面分析两者的关系以建构出更具抽象概括的理论 1112。此项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父母与学生借鉴。研究者可参考本研究对两者之 间的相关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为父母提出更有效的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父母可通过研究 结果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策略,提高自己的养育水平;学生则可以通过研究结果 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建议调整自身状态,解决相应的自我效能感问题,达到一种较高 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该研究补充了相关方面的资料,为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端正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发挥自己的潜能起到一定作用4。 2 研究

29、方法 2.1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对邯郸市重点初中和普通初中的初一、初二学生进 行抽样调查。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5 表 1 被试基本情况 人数百分比 初一 9736.2 年级 初二 17163.8 男 11944.4 性别 女 14955.6 是 12446.3 独生子女 否 14453.7 是 8431.3 重点学校 否 18468.7 合计 268100.0 2.22.2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2.2.1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本研究采用的自我效能感量表由 Schwarzer 和张建新编制,用于测量总体性的自我效能 感。内在一致性系数为 0.8

30、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 0.83。效度方面,GSES 的 10 个项目 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 0.67 和 0.77 之间。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 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为 0.666。 GSES 的 10 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 0.494 和 0.657。 2.2.2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 本研究采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惩罚、过度干涉、 偏爱被试、拒绝、过度保护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分别为 0.9036,0.8926,0.7448,0.7132,0.6971,0.5282。母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干涉 与保护、拒绝

31、否、惩罚、偏爱被试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8917,0.8148,0.8259,0.8724,0.7366。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 果显示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的信度为 0.916。 2.32.3 研究程序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教室进行集体施测,向被试发放问卷, 待被试完成后当场收回,对问卷进行审核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90 份,实际回收 280 份,回收率为 96.55%,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 268 份,有效率为 95.71%。 2.42.4 统计处理统计处理 采用 SPSS17.0 for Windows 统

32、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分析,相关分 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3.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为了研究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重点中学上的差异,分 6 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1),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重点方面在统计学 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 2。 表 2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nMSDtP(双侧) 男 1192.74370.67681 性别 女 1492.

33、55440.50276 2.626XX0.009 初一 972.68870.73426 年级 初二 1712.61000.49669 1.0410.299 是 1242.67970.68148 是否独生 否 1442.60630.50608 1.0080.314 是 842.61070.50157 是否重点 否 1842.65110.63098 -0.5160.606 注: Xp0.05, XXP0.01,XXXP0.001,下同。 3.23.2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比较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比较 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

34、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分别对 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干涉、父亲拒绝、父亲保护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 异(p0.05),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母亲情感温暖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母 亲干涉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具体结果见表 3、表 4。 表 3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性别 nMSDt P(双侧) 男 11921.42024.95316 父亲干涉 女 14920.06714.26751 2.401X0.017 男 11910.68913.77042 父亲拒绝 女 1499.63763.607

35、83 2.324X0.021 男 11911.44543.37412 父亲保护 女 14910.42283.09573 2.581X0.010 男 11952.840310.27089 父亲情感 温暖女 14950.731511.74425 1.5430.124 男 11922.10086.95676 父亲惩罚 女 14920.57056.99445 1.7840.076 男 11916.68078.09575 父亲偏爱 女 14916.47657.92497 0.2080.836 表 4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性别 nMSDt P(双侧) 男 11954.65558.853

36、26 母亲情感 温暖女 14951.765111.96413 2.198X0.029 男 11936.14297.32223 母亲干涉 女 14933.69136.18728 2.970XX0.003 母亲拒绝男 11914.84874.929400.6980.486 7 女 14914.40275.40010 男 11913.90765.01691 母亲惩罚 女 14913.81215.63216 0.1450.885 母亲偏爱 被试 男 女 119 149 16.4790 16.0805 6.56628 6.74989 0.4860.486 3.33.3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

37、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比较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比较 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方面的差异,分别对 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父亲干涉在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现为初一学生的父亲情感温暖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父亲干涉显著高 于初一学生;母亲情感温暖在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 二学生。具体结果见表 5、表 6。 表 5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的比较 年级 nMSDt P(双侧) 初一 9753.443311.02362 父亲情感 温暖初二 17

38、150.660811.11711 1.975X0.049 初一 9719.88664.67680 父亲干涉 初二 17121.11114.54965 -2.096X0.037 初一 9720.48456.21677 父亲惩罚 初二 17121.68427.39910 -1.3490.178 初一 979.78353.41634 父亲拒绝 初二 17110.28653.86611 -1.0670.287 初一 9710.63923.96649 父亲保护 初二 17111.01172.77804 -0.9000.369 初一 9716.19598.20650 父亲偏爱 初二 17116.77787

39、.87608 -0.5720.567 表 6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的比较 年级 nMSDt P(双侧) 初一 9755.525810.25822 母亲情感 温暖初二 17151.643310.83329 2.874XX0.004 初一 9734.27847.05003 母亲干涉 初二 17135.06436.67757 -.9070.365 初一 9713.80414.56125 母亲拒绝 初二 17115.05265.47858 -1.9010.058 初一 9713.20624.43926 母亲惩罚 初二 17114.22225.79531 -1.4950.136 初一 971

40、6.13406.72159 母亲偏爱 被试初二 17116.32756.64285 -1.4950.136 3.43.4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比较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比较 为了探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分 8 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亲惩罚、父亲偏爱被试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 差异(p0.001),表现为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父亲偏爱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母亲情感 温暖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偏爱被试在是否独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0

41、01),表现为独生子女在这两个维度方面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具体结果见表 7、表 8。 表 7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方面的比较 是否独生 nMSDtP(双侧) 是 12423.20976.09048 父亲惩罚 否 14419.56257.31769 4.392XXX0.000 是 12424.58061.88747 父亲偏爱 被试否 1449.66673.52216 4.213XXX0.000 是 12452.540311.39419 父亲情感 温暖否 14450.916710.90679 1.1900.235 是 12420.74194.66586 父亲干涉 否 14420.6

42、0424.60498 0.2430.808 是 12410.03233.64465 父亲拒绝 否 14410.16673.77885 -0.2950.768 是 12410.58873.12090 父亲保护 否 14411.12503.35931 -1.3460.179 表 8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方面的比较 是否独生 nMSDtP(双侧) 是 12454.46779.93919 母亲情感 温暖否 14451.826411.33429 2.013X0.045 是 12422.88711.87933 母亲偏爱 被试否 14410.54862.97267 3.861XXX 0.00

43、0 是 12435.19356.93486 母亲干涉 否 14434.42366.70829 0.9220.357 是 12414.24194.80577 母亲拒绝 否 14414.90975.50005 -1.0500.295 是 12413.49194.90146 母亲惩罚 否 14414.16675.72078 -1.0280.305 3.53.5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其进行相 关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

44、p0.01),父亲教 养方式中惩罚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 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具 体结果见表 9。 9 表 9 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的相关分析(r) 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惩罚母亲情感温暖 Pearson 相关性 0.305XX-0.128X-0.147X0.296XX 自我效能感 显著性(双侧) 0.0000.0370.016 0.000 3.63.6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

45、析回归分析 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和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为预测 变量,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与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的回 归效应显著(p0.001),父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的 9.3%的 变异;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的 8.7%的变异。具体结果 见表 10。 表 10 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R2BetatP 父亲情感温暖 0.0930.0165.218XXX0.000 母亲情感温暖 0.0870.0165.045XXX0.000 4 分析与讨论 4.1

46、4.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生理上的迅速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 膨胀,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他们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地解决好生活中的问题,对自己的期 望值相对较高。加上所研究的初中生都是 90 后,他们成熟较早,接触的新事物很多,个性张 扬,富有冲劲,在很多方面都敢于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惧别人对自己怀疑,是富有希望和梦 想的一代学生。另外现在的学校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希望学生全面发展。加上家 庭的教育更加理性科学,这些都使的他们勇敢自信,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成功,因此,总体 上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 不同性别的

47、初中生,其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这大概与男 女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较高有关。在生理上,男性往往比女性更高大、强 壮,正因为这种生理上的优势,使男性容易产生优势感,这种优势感会影响到他对自己所做对事 情的判断,其自信心相对于女生可能也就较高。再者,社会往往认为男性的能力比女性强,赋 予男性的社会地位比女性高,对男性的期待也较高,认为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 些可能也是导致男性自我效能感普遍高于女性的原因。 不同年级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与华南师大王才康、张敏的研究的 结果不符13。在他们的研究结果中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差

48、异。究其原因,可 能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以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 为被试,而本研究只是以初中生为被试 的,而且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所以结果会有些差异。不同年级上,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变化不大, 相对稳定。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转折期可能不在初中阶段,而是在高中阶段的某一年,所以初 10 中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 重点与非重点中学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本研究假设也有一些出入, 先前认为初中生相对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这一因素。埃里克森认为初中阶段是发展的半幼稚半 成熟的转折时期,他们面临着成长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指出:这一危机主要集中 于青少年的能力感,特别是职业和学业技能14。因

49、此初中生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更多的依 赖于学习成绩。本研究假设重点学校的学生较非重点的学生有心理优势,故而表现出的自我 效能感相对较高。在研究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都属 90 后,学习不 只是他们关注的唯一焦点,他们即使在学习上有所不足、表现不理想也多能在其他方面发挥 自己的特长。他们有很多方面去展示自己,以弥补学习成绩带给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负性的影 响,成绩可能不足以成为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唯一重要因素。另外由于被试是初一初二的学 生中考压力相对较小,学习方面的影响因素更小。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独生子 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生活环境差异不太大,他们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社会期望差异不大,同 样都要完成学业,参加工作,融入社会,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都面临着相同 的困惑和迷茫,有着同样的追求和梦想,也需要去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事件。 4.24.2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父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父亲干涉,父亲拒绝,父亲保护 这三个维度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这大概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下父亲对男孩的期望更高,对他们 的关注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