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2695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教学论文: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一题多问。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男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

2、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解。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米的路,前天完成了计划的,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上:()()(天)()(天)()()(天)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米这一条件的共性。针对这一共性,老师可打破思维定势,启迪学生的新思维:“假如把米当作一条路(用来表示),还可以怎样

3、解答?这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如下解法:()(天)()(天)(天)综上六种解法,显然后三种解法(尤其是解法),列式简洁,想象丰富,充分可以显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变。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要消除这些干扰,就必须进行一些一题多变的训练。如学生学习了工程问题后,求合做工作时间,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解题模式“()。我们可将条件中的时间改变成分数形式。如“一项工作,甲独做小时完成,乙独做小时完成,如两人合做要多少小时完成?如老师不提醒,学生绝大多数会把“小时和“小时当作工效,仍然列出算式“()来解答。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形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