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2803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2).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课后习题“因文而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习题改编的实践研究 王丹【摘要】课后习题附在课文之后,与课文一同组成阅读的教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的语文课后习题是为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拓展,文本内容深入思考,文本内容的积累等服务。那么,课后习题与文本特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契合文章文本特点的课后习题是不是更能体现它的价值呢?于是笔者就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记叙类文章课后习题在原有基础上依据记叙类文章的文本特点进行改编,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关键词】课后习题 记叙类文章 改编 四年级语文 文本特点【正文】一、研究缘起一次改编的

2、思考四年级上册15课猫是一篇状物的文章,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在备课猫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课后习题再对课文学习进行总结和升华:。不可否认,课后习题完全以教学目标为依归,它关注了孩子们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但契合猫在这篇课文的文本特点的习题似乎不够多,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对课后习题进行了如下改编:经过这一改编,我发现通过这几个练习,孩子们很好地把课文又梳理了一遍,关注文本特点对达成教学目标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翻看了四年级上下册语文书,细心去发现,不同类的记

3、叙类文章的课后习题的设计与应用或多或少都能体现文章的文体特点,但大多只是蜻蜓点水或是被遗忘,对于这一现象,我是疑惑重重:(一)课后习题该不该契合记叙内容?记叙类文章按照内容分主要有叙事类、写人类、状物类和写景类,如果不关注记叙的内容,是否会偏离文章的中心,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正确理解课文、学习文本独特的写作技巧以及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二)课后习题用不用关注表达特色?记叙类文章都有突出的表达特色:有的语言具体形象,感染力强;有的语言朴实无华,含义深刻;还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或充满讽刺,不同的表达特色会直接影响学生感悟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和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教学呢?(三)课后习题要不要探究构段方式?段落

4、教学是中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四年级各记叙性文章关于构段方式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承接关系,探究文章的构段方式是一个很好的习作指导的契机。 实践证明,课后习题如果能关注到文章的文本特点,达到的教学效果足以让人惊喜。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中高段语文教学,致力于基于依据文本特点改编课后练习的实践研究,就这与大家研究讨论。二、规律探寻两个要点的确立为了让课后习题的设计和应用更有实效性,应该正确把握记叙类文章的具体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目标,我翻阅四年级上下两册课文,以文本分类为基点,以教学目标明晰为起点,为记叙类文章的课后习题的有效改编引领正确的方向。(一)以文体分类为基点课后习题的有效设计和利用,必须以文

5、本特点为基础。文本特点取决于文体内容、表达特色和构段方式,为了能更好地改编课后习题,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从文体内容、表达特色和构段方式三个方面,对四年级上下两册所有的记叙类课文进行了分类:表一:记叙内容记叙类文章写人状物叙事写景相关课文四下: 5.7.8.14.25.26.27.28四上:6.13.14.15.16四上:8.18.21.22.23.24.25.26.27四下:9.1315.17.18.19.20.四上:1.3.4四下:2.3.4.21.22.24表二:表达特色记叙类文章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哲理相关课文四上:1.3.4.6.7.18.21四下:2.3.4.14.17.18.

6、19.20.21.22.24四上:13.14.15.16四上:8.22.23.24.25.26.27四下:5.7.8.9.13.15.25.26.27.28表三:构段方式记叙类文章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相关课文四上:1.4.13.14.15.18.21四下:2.22.四上:6.7.16四下:19.21.24四上:3.8.22.23.24.25.26.27四下:3.4.5.6.7.8.9.20.14.17.18.25.26.27.28文本特点的明晰直接决定了课后习题编写的质量。结合文本特点,课后习题的改编一定能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相接壤。(二)以目标明晰为起点不同的文本

7、特点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课后习题最终的归宿点都应该是实现相关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不同的学习目标直接引导了课后习题的内容、形式以及应该达成的效果。记叙类文本所侧重的教学目标如下: 1.不同内容的记叙类文章教学目标l 叙事类: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体会选材技巧;感受并学习写作方法。l 写人类:感受并学习如何用写作方法突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交流阅读感受。l 状物类:感受动物和可爱和可贵之处;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现动物的描写方法。l 写景类:了解景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遍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语段,体会课文描绘景物的方法。 2

8、.不同表达特色的记叙类文章教学目标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情朗读及背诵相关语段;激发阅读的兴趣,感悟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分辨并掌握一般的构段方式 感受独特的构段方式带来的效果;并能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片段。课后习题要体现课文的题材,内容的特色,使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成为课后习题设计和实施的“指南”。三、实践研究三个层面的引领细细探究,每一类内容不同,表达特点不同、构段方式不同的记叙类文章对应的课后习题的形式、内容、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结合具体的文本特点,课后习题才更的改编才更具有实效性。于是,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对人教版四年级上下两册的记叙类课后习题进行了改编。(一)

9、依据内容不同明确改编内容记叙类文章以叙述和描写为主,但侧重的内容有所不同,记叙类文章的课后习题改编必须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和形式。 1.叙事类记叙类文章叙事类记叙类文章在四年级课文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作者把一件或是几件事情有条理、有重点、有方法地记叙下来,它是孩子们写作的最好范本。这类课文的课后习题我把他定位在以下四种题型:1.主要内容;2.领悟中心思想;3.学习写作方法(体会选材技巧)。 题例一:四年级下册19生命 生命第二题课文内容概括,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教于了孩子概括的方法:事例合并法。作者叙事类文章都有他自己的目的,第三题

10、能帮助学生学会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2.写人类记叙类文章人物是写人类记叙类文章的主题,体会人物鲜明特点是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也为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交流阅读感受奠定基础,课后习题的类型可以聚焦在体会人物鲜明特点、培养交流阅读感受、学习写作方法三方面。 题例二:四年级下册26全神贯注第一题的体会人物鲜明特点是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学生在第二题中体会词语含义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服务,也为学生的写人类习作上了重要的“一课”。对人物性格特点的领悟以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体会当然不应该局限与写,第三题的设计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1、。 3.状物类记叙类文章“状物”就是描绘事物,状物类记叙类文章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通过临摹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情感。此类文章除了要求学生感受事物特点,还要求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事物特点 题例三:四年级上册15猫第一题能提高学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第二题引导孩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文章的主旨有很好的把握;第三题关注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为学生状物类习作打下基础。 4.写景类记叙类文章写景记叙类文章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专门山川湖海、日月星空花草树木以及居住环境、风土人情等等)为主的记叙类文章,它是也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

12、一。 题例四:四年级下册2桂林山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学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手段,写景的文章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最好的载体,第一题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写景类文章,好词好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尤为明显,第三题中,品读重点语段能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二)依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悟语言特色:记叙类文章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特色,有些记叙类文章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具体,有些语言平实朴素,富有哲理,有些风趣幽默。不同的表达特色相对应的课后习题也应该有不同的题型和目标。 1.语言生动形象阅读生动形象记叙类文章必须从生

13、动形象的语言入手,体味和推敲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从而理解把握文中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人物的情感,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四年级的鸟的天堂可以设计下面这些题目:题例五:四年级上册3鸟的天堂这两个习题中学生通过品具体语句,感悟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在感受语言生动具体的同时,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感受文章独特的表达特色。 2.语言富有哲理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都记叙了一些成长中的故事,语言平实,初读不觉得有多么巧妙,多读几遍会发现课文的语言含义深刻,课文中心思想隐含其中。此类文章的习题编写可以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语

14、句展开。 题例六:四年级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本文语言朴实却含义深刻,学生通过课后习题的训练,透过文字看到了意味平易近人、一丝不苟以及待人诚恳的叶老先生,感受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抓住这些语句的练习就好像达成了文章的灵魂目标。 3.语言幽默风趣 丰子恺的白鹅深入人心,作者以有趣幽默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高傲,骄傲,遇人不惧,有趣的“白鹅”。让读者觉得,作者所描写的这只小动物是多么可爱,笔者认为课后习题中必须有一题是围绕这一特点编写的。 题例七:四年级上册13白鹅 白鹅语言风趣幽默,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在课后习题中摘录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切身感受,语言风格更加深入

15、人心。第三小题还引导孩子透过语言风格感悟作者思想感情,正因为作者对这白鹅有着喜爱之情,面对白鹅“不可理喻”的行为才会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描述。(三)依据构段方式的不同落实段落教学:构段方式是指文章的段落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中段语文教学比较关注段落学习,课后习题的编写还可以从记叙类文章不同的构段方式出发。不同的构段方式体现的写作技巧也是不同的,不如以课后习题为载体,在联系中明晰构段方式,学习写作技巧。 1.总分关系很多文章都会有一个或是两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的主要内容,再围绕这些句子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这就是常见的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包

16、括:先分后总 先总后分 总分总 。这样的文章结构严谨,紧扣主题,对于学生来学是一种易学的构段方式,课后相关习题可以引导孩子领悟并学习这种写作布局。 题例八:四年级上册颐和园 当学生完成第一个小题的时候,总分总的课文结构已经在学生心中明晰,无需过多解释,第二题是考察学生对这一构段方式的应用,从这位学生的课后作业来看,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条理清晰,紧扣主题的作文提纲。 2.并列关系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分别写了几个方面,句与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并列存在,这就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并列关系对孩子来说比较陌生,但只要加以练习,很容易理解也便于应用。 题例九:四年级上册16母鸡通过这两个习题的掌握,

17、学生对并列关系的构段方式是比较明确的,由于这种构段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小练笔这一环节,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构段方式的应用情况也让人惊喜。 3.承接关系记叙类文章有的整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方位顺序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给人感觉条理清晰。课后习题可以穿插设计关于写作顺序或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习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题例十:四年级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游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典型的游记,通过说这一习题可以看出学生按照游览顺序还能把整篇文章简要复述出来,这又为学生的写作上了重要的一课。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基点。只要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关注文本的内容,表达特色、构段方式等要求,课后习题一定会“大放异彩”。到那个时候我们不光能设计好记叙类文章的课后习题,在说明类、童话类、传说类等文体的课文练习中一定也会有闪光点,引导我们的学生圆满地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韩青:语文课后习题的现状和未来(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0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