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296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之一英语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英语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些变化,并就这些变化提出了

2、相应的应对措施。摘要外语教学 教师素质 教学手段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之一,英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地使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往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外语学习和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对于英语教师来说,面临的挑战也更加明显。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的首要特征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

3、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学习人类文明重要成果、对外交流合作都离不开外语的辅助。外语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已经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视。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外语教学将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然而,我们也应该理智而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不少英语教师对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知之甚少,对语言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和无知,这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极其不利的。李岚清同志说,“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李岚清,1996年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公式,即:教学质量

4、=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在一个地区里,其中前三项因素基本相同,或者叫相对稳定因素,而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师素质的优劣才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正如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根本(刘斌语)。所以,我们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改变和提高科学观念及科学思维方式,改变单纯的分析方式和应试选拔的教育观念,努力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更多实用型的应用外语人才。现代英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听、说、读、写、译,全面锻炼。

5、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外语教学中,“渔”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二、现代英语的发展我国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之外,用英语实践交流的机会不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而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传播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新兴词汇越来越多,表达越来越丰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的词汇不断出现,书店里也出现了很多专业化词典,计算机词汇、WTO词汇,等等。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英语用法简单明了,灵活多变。比如,我们现在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mail”。我们用严谨的语法说,“Please s

6、end me an e-mail”。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说“e-mail me”,这时的“e-mail”已经被用作动词了。很显然,这种表达更简单快捷。在近年来的英美报刊杂志中,英语词汇在运用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在美国英语中,词汇的运用更灵活多变。例如,Shall I sugar the milk for you?(要不要我给你的牛奶加糖?) sugar 是常见的名词,在这里它被用作及物动词“加糖”之意。一般的说法是“Shall I mix the milk with sugar for you?” 现代英语把sugar直接用为“加糖”之义,是一新的转变。又如:He was ther

7、e to party, and was delighted to see his old friend. (他到那儿是参加一个聚会并很高兴地见到了他的老朋友。)party原意是社交聚会(social gathering),而在现代英语中party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意思为“举行社交集会”(to give a party)或 “参加聚会”(to attend a party)。还有,The newspaper ran the story on page one.(报纸把这篇报道刊登在第一版。)The chairman ran the meeting well. (主席主持会议井井有条。)run一

8、般作不及物动词用,但现在也常被用作及物动词,后面带一宾语。再比如,“wrong”这类形容词原来是不能用“very”修饰的,而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已经说“I cant go very wrong (or very astray) if I do it”了。再看下面这段文字:ok, mumu said u have received my letter. kady is my bfs(boy friends) english name, but im not sure if i will continue to use it in the future.this week i wont go b

9、ack coz i am a little busywish u pleasant dreams.CUL(see you later)作为英语老师,会发现这封英文信中有许多不符合英文语法和词法之处,连蒙带猜,勉强知道其中之意。但这恰恰是现代网络通讯中常出现的英文chat方法,大家都能读得懂,已经约定俗成,被大家认可并被广泛使用了。它体现了网络交流简单、明了、快捷,以及用符号和缩写字母表达意思的特点,是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写照,更是当今青年们在网上交流的“时髦”英语。在现代网络通讯中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英文表达:d u wnt 2 go out 2nite :Do you want to go out

10、 tonight oic: Oh, I see.c u 2morrow: See you tomorrow.gr8: greatBtw: By the wayasap:As soon as possible.使用这些语言的年轻人大多是大学里的学生,英语并非“三脚猫”,或许这也就是现代英语变化的方向。你能说这种英语是错的吗?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一旦连接了Internet,信息传递就成为一件非常轻松惬意的事情。“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

11、,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一个总的趋势,即现代英语朝着精练,简化的方面发展。因此,我们的英语老师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和接受新兴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跟不上信息时代高速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 三、跨文化意识的增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外语

12、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特别是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能够适用国际形势快速发展的社会人和现代人。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能够面向世界,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言的正确理解, 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13、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现代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现代外语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具备更多的与教学有关的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的修养和造诣,在教学中增加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和现代科技信息,使教学更富有

14、时代感,更富有实践性和启发性,使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结合更紧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不仅能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还能扩大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四、教学手段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外语教学现代化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思想现代化,然后,就应该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电脑和互联网的发明无疑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最好的帮助。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进入了教室和家庭,其强大的储存容量和灵活的交互性能调动人体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生动的文字、图像和音响效果,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直接理解外语,如置身外国环境,培养他们直接用

15、外语思维。用电脑作为教学手段,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电脑为学生和教师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我们英语教师应如何尽可能使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优势,进行现代化教学呢?教师要学会使用电脑,学会快速中英文打字,学会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无纸化备课、制作课件,学会自如地上网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和素材。特别是利用自身外语优势,浏览英文网页,在互联网上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现在有很多年轻的老师已经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利用电脑进行现代化教学,甚至有了自己的教学主页,通过教学主页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线上答疑等,及时与学生交流

16、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有一部分老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由于自身条件或学校设备限制,还做不到这一点。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国际间沟通越来越频繁,协作越来越紧密,对外语和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面对种种挑战,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发挥自身的外语优势,学习国外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条件的话,走出去与国外学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研究活动,在相互交流中博采众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新路子,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各级外语人才,加入到激

17、烈的国际竞争中去。(作者单位:广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

18、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

19、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20、,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