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376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 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 社会和谐在21世纪成为关键词,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首先从邓小平同志若干经济理论的内涵出发,揭示他与和谐思想的关系,其次通过这种揭示,展现邓小平同

2、志经济理论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理论 和谐思想 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恩格斯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创始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虽然都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们的思想也都有着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社会”的内容。本文从小平同志有关的经济理论出发,分析其中的和谐因素,这无疑对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内涵分析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博大精深,本文主

3、要是选取他的若干经济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其中的和谐思想。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论中的和谐思想。新中国建立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们对基本国情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什么阶段等基本问题总是缺乏正确认识,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搞“穷过度”,致使所有制关系政策出现了偏差,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破坏了生产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了损失。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提出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思想。他深刻地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

4、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他还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思想。这一所有制结构思想充分突出了和谐发展思想。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可以弥补公有制经济生产的不足,通过增加生产,扩大服务,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的尊重及创造成果的肯定。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5、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思想不仅消除了旧体制下的诸多矛盾,而且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充满活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最终实现社会的安定、繁荣与和谐。2.坚持“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分三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揭示了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依据国情正确选择发展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步骤,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助于我们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邓小平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化的目标要有步骤地实现,不可能一墩

6、而就。提出用50年70年分三步实现这一目标,就表明了他的慎重态度。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改革上,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1991年8月,他在谈到中国经济应当“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时,着重指出:“重点放在哪里?我看还是放在坚持改革开放上。”“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三步走”的策略目标是建立小康社会。而“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而“和谐社会”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小康”包含着“和谐”,“小康社会”期待“和谐社会”的到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突出建设全

7、面小康的重点,即克服“基本小康”时期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缺陷,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3.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邓小平从20世纪70年代初次提出共同富裕这个思想后,经过了十几年的反复思考和探索,其间多次公开谈论到这个问题。而把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则是对共同富裕问题认识的最大突破。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在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文中,又一次强调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目的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

8、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的飞跃。人民富裕的思想和社会和谐理念尽管阐发于不同的时代,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或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方法论上,则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和逻辑的一致性原则。4.邓小平的区域协调发展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

9、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以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以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带动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两个大局”的思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不是指不同区域经济的低水平平衡发展,协调发展是要突出不同区域经济的优势和效率,是要通过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来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因而协调发展是在不同区域经济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实现的。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

10、和谐思想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启发意义以上从四个方面展现了小平同志经济理论中的和谐因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分析他的这种和谐思想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启发意义。1.从方法论角度解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指导当前经济发展。在方法上,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次要矛盾来表明推动社会发展的途径,这是邓小平社会和谐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社会的主次要矛盾,有效地提出解决当前社会主次要矛盾的方法。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尽管如此,我国还存在数千万贫困人口,还存在许多

11、徘徊在贫困与温饱边缘状态的人口,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程度已经相当突出,严重地阻碍和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面对的单一突出矛盾有所不同的是,单纯的经济发展己经不能卓有成效地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继续促进经济的发展,解决发展生产力这样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必须重视维护社会公平,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解决人 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

12、商业目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民大众公平共享发展成果这样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的力度。 2.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为当前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是对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等各种存在形式的科学反思,又是对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问题的科学回答。

13、正是这一独有的回答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抽象走向了具体,从理想回归到了现实。如果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由工具理性层面深入到价值理性层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本质论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基础性,又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3.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指明了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邓小平作为建设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十分可贵的理论探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气魄,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逐步展开,扫除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同时,解决中国的问题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

15、活力。在发展经济中要注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张允熠:邓小平经济建设理论中的和谐思想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崔凤梅.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7(3)5谢向阳.论邓小平社会和谐发展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16、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17、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

18、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