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415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立体构成教学,就如何感知与分析物体形态在三维空间里的构建元素,如何对元素进行提炼等问题提出见解。关键词环艺教学 空间架构 形态 形态作用力立体

2、构成是各大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承前启后,使基础综合知识向环艺专业过渡的重要角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想象力与构建能力。当然,立构的意义不仅如此简单,在包装等其他专业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在此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限定环境艺术,是空间架构的艺术。小至日常家居单位办公室的局部摆设,大至高楼大厦运动场馆表演舞台的宏观规划,无不处处存在“空间架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制造符合形式美感的架构组合,并使之与功能完美结合,是一个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前者,正是立构

3、课程的训练重点。立构是空间的艺术创造训练,更加注重抽象与理性的思考,是对空间形式美在纯粹地进行探索。至于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学生可以在后续的模型制作等课程中得到解决,不作为立体构成的训练项目。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如何发现空间的形式美。“空间”的美不能仅仅是靠教师嘴上形容词的叠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在有形的实体前面学会观察与有意识的吸收,继而才谈得上再创造。我认为,此阶段的学习应该从“形态造型分析”入手。一、结构感知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以一定的形态出现,如果大致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未经人为修饰的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两大类。无论哪一类,都有其相应的结构特征,并在一定

4、的空间中形成可触摸的形态,正因为所处的是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的可能。而“观察”的意义在于运用,旨在发现对象的形式美,将之置换到立体构成的制作中去。形态的感知首先必须先确立一种观念,便是摒弃物体的生物属性或是社会概念,更不必深究物体组合部位的功能,眼中只需有“形态构成”,即由“球体、方体、锥体”等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形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物象提供的造型中直接提炼出有益于立构的组合元素。比如自然形态:海螺的造型婀娜多姿,其实质仅是螺旋形的渐变与梯形的递减组合而成的梭子形;鱼尾葵参差错落迎风招展,其实质仅是细长条形的对称组合。又比如人工形态:压路机本来就是两个大圆

5、柱体与数个小方块的衔接;军用水壶与可乐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扁圆体一个是窈窕的曲线分明的圆柱加圆锥。这样的观察方式好像带有点超然世外意味的哲学色彩(这当然也不坏),笔者仅是认为,所谓的立构最紧要的是用“体块”的方式去分解物体的结构本质,进而才谈得上去讲解形而下的停留在表面的点线面构成甚至“面”的闭合几何扭曲与开放的自由扭曲,才谈得上形而上的节奏、韵律、对立统一等美学概念的介入。二、形态空间当对物体的结构特征(即物理空间)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较为抽象的“负空间”概念的引导。一把雨伞,其物理空间不外是铁的骨架与几块布,而当其撑开的时候,给予观者造成的心理空间却是伞以下的类似圆柱形的“负

6、空间”,此“负空间”不可触摸不可量化,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海螺”,其结构本身属于“包裹式”,坚硬的外壳在其中一个侧面看来是块给人“厚重”心理感受的体快,而从另一个侧面,一个深邃的洞口告知观者:“你被骗了!其实我有自在的活动空间”,先前“厚重”的心理感受荡然无存,“体块”的印象转化为自由扭曲的不闭合的“面”,由此造成的心理体量的落差正是立构经常玩弄的把戏。亨利摩尔的雕塑是对“负空间”概念较好的注脚。他采取两种基本技法:一是在实体中挖出空间,以显示内在形体的扩散与空间的存在感,另一则是汇聚不同的形体,组合成一件分割组合的完整作品。学生在之前的“体块”认识之后加上“负空间”的概念,便可以较为主动的对之

7、前所感知的“体块”以镂空、掏空、镶嵌等手段进行处理。这也是在“空间”教学思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再一个便是“作用力”概念。先比方说一颗植物,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都呈现不同的结构美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又有不同的外在作用力影响,或舒展,或扭曲;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或柔弱,或惨烈;一一无论是内作用力还是外作用力,都在物象上刻下痕迹。以致其同类型的生物形态复杂多样,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力,这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形态美,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些形式感的参考。众所周知,一件成功的建筑,都需要具备某种“生命”气象,或是向上的,进取的,或是包容的,柔情的,总要流露出某些情感取向才不至于死板且黯淡。构成主义大师塔

8、特林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是一个金属的螺旋式框架,成一个角度倾斜,环绕着一个圆柱。以工业材料为造型媒体,在追求机械美学的同时更加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悲壮美,似乎是在为理想主义者吹响冲锋的号角。整个作品呈上升的气象,这便是种螺旋上升作用力给予观者的心理感受。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认为塔特林这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上文提到的“海螺”,来自予“形态”与“负空间”的分析。三、形态的解构与重组。事物形态纷繁复杂,但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里说:“倒

9、立会使图形完全改变,是由于在大脑的视皮层区域中含有一个占优势的定向缘故。”人们长期受到一个具有固定方向因素的刺激,对形状特点形成了特有的知觉,一旦打破这种视觉形象的恒常性,便形成了新的视觉冲击力,使日趋平淡的形象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解构”与“重组”,是现代艺术特有的美学概念,将某个固有的形态打散,提取出构成单位元素,按照另外的组合规律进行归一或重新组合,或是依据原先的组合方式更改单位结构的形态特征从而得到另一种新的形态,不得不说是种飞跃性的思维与艺术理念,即便这是针对初涉立构课程的学生来说。同时,这也是本文“形态分析”这一主旨的最终指向:一个新形态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在形态美学认知

10、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美学的更改与蜕变,进而制造新的形态与新的空间语言。综上所述,从物像中寻找“形态”的存在,找出其构成的“体块”,进而对此“体块”进行空间的分析,最后解散体块,依据形式美感规律重组新的造型,得出新的空间构成形态,以此探索“空间”塑造种种可能。参考文献:1冯峰.设计素描.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2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作者单位: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

11、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12、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

13、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