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3477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 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这句对于卡夫卡文学风格的模糊评论及其具有宣示西方现代小说艺术诞生意义的经典话语,自G马尔克斯说出来之后就被文学界多次引用,但卡氏文学风格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时至今日学界都没有较好的阐释。

2、多年来,多数论者都仅就其小说文本所表征出的审美特质进行较为“平面式”的归纳,或从“审美现代性”这个“宏大叙事”的角度进行“大而化之”的解读,或从渊源学的层面作出学理并不严密的阐释。卡夫卡的确让研究者们为难。为难首先在于,他不是一个文学理论家或评论家,没有给后人留下系统的关于文学理论或批评的话语。他对文学的看法多是在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文艺观念的点点滴滴其对于文学风格发生的意义极其有限。其次在于,作家很少在其日记、书信与文学手稿中详述前辈作家对他的影响,少有较为具体展开他对前辈作家文学思想、艺术风格的论述,相反,我们大多只能读到相关方面的只言片语,而且这些只言片语还多是“我在某天读了某

3、人的著作”之类的信息量极为有限的陈述。从文学渊源学的层面讲,这无疑也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卡夫卡文学风格的发生学就不可“求解”了吗?当然不是。综合前人对此问题近乎点滴又多少有些偏颇的论述,笔者拟主要从以下几个有些本源性的角度展开:作家心性特征;其生活观、文学观及二者间的错综关联;作家的相关身份或经历所导致的取材与用词倾向等。一中西文论家都非常重视作家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与其文学风格的互动关联。那么,卡夫卡的性格、精神气质具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呢?这些特征对其文学风格的形成又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呢?总的来说,卡夫卡属于内向型性格,但是到底属于内向型中的哪一种,又是一个问题。按照荣格性格哲学对内向型性格的

4、分类来看,他似乎兼具其分类中所有种类(感觉、直觉、思维、情感诸型)的一些特点 ,并且往往把这特点发展到极致。当然,在此复杂混融中,笔者还是倾向于认为他主要属于内向思维型。按照荣格性格哲学理论,这种类型的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含羞草一般的敏感、忧郁型的气质、抽象难解的伤感;第二、执着、任性于观念的巨大真理之中,对外在客体持冷漠、甚至嫌恶的否定性关系,而醉心于事物的效果和自身深刻的主观感;第三、在意识中老是觉得人类深不可测;第四、在他自己工作的特殊领域里,常引发激烈的冲突,但对这些冲突他却束手无策,为一种内在的紧张而奋斗;第五、总是将问题思考到他能力的极限,以致把问题复杂化了,一再陷入他自

5、己的犹豫谨慎而无法脱身。可以看出,这些特征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逻辑场”。当然,这些还主要是从理论上说的。然而,深入阅读卡夫卡的生活与写作实践(文学写作状态、性格在其文学文本中的修辞性投射),会发现这一切在其身上都有着至为明显的体现。由于继承了母亲家族的遗传基因,更由于不正常的家庭氛围(“母爱”的错置放到了其父亲身上,父亲的专横,妹妹的太年小),时常提心吊胆被家厨告状的上学(小学)经历,以及先天的犹太人身份与时代反犹浪潮给予犹太人的压力,卡夫卡从小就较为突出地表征出主观敏感、忧郁及近乎神经质的性格与精神气质。而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使作家的早期人格的深层处于严重的分裂、破碎状态(这种情

6、形随着作家成年后所遭遇的事件:父亲对其从事文学创作的不理解、对其文学创作成绩的不首肯,反犹主义及其浪潮以及“犹太复国主义”所暴露出的犹太文化问题,自己移情于文学却找不到归属,后到式的追求信仰却又破碎不堪等等,越来越严重)。莫名奇妙的伤感、紧张感、恐惧感(顽症式的“情绪化”症);“神经质”式的妄想狂(迷幻之思)、内心的自我折磨;突出的人生挫败感(无能为力感),超强的强迫性驱力(非自发性驱力),深深的内在不安全感、无存在感(借用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卡伦?荷妮的说法,就是严重的生存性的“基本焦虑”)等等,终生像恶魔一样追随着他。从心理学常识来讲,一个人不能在外在现实的存在中肯定自己,他就只有退回

7、内心,在内心生活中进行求证。而这种退回与求证往往以对外在存在的否定作为内心生活的前提(甚至结论)。也就是说,这种退回往往意味着一个人主观生活的突出展开:他与世界构成否定性关系,醉心于外在人事物的效果和自身深刻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对于那些对世界、生命有着独特、深刻领悟与思考的人来说,这种“主观”往往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体性能力,也有着明显的“客观冷静”的一面。他会在这种深刻观念指引的“客观冷静”中反观现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执着、任性于观念的巨大真理之中。然而,这样的人似乎命定会终生在这种观念的巨大真理中流浪:他会将问题思考到他能力的极限,把问题复杂化,在意识中老是觉得人类深不可测,时常引发激烈的冲突

8、却又束手无策以至犹豫无法脱身。毫无疑问,卡夫卡就是这样的人。如果说,他早期的人格分裂还处在直面生存的直观化感性化阶段的话,那么,成年后的外在现实人事与内心生活甚至内心观念本身之间所构成的激烈冲突(如上文所列)所造成的人格分裂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而上性质。另外,从病理心理学来讲,如果说性情敏感忧郁有些神经质的人比较在意生活细节,容易把别人认为很正常的事情与现象看成不(太)正常,从而形成自己与社会、他人比较强烈的“差异感”的话;那么,人格深层处于严重分裂与破碎的人则更是容易形成自己与整个世界、与所有“他者”的“异质感”、“陌生感”。而此两者融合在一个人身上,其对世界的“异质感”与“陌生感”的程度可想

9、而知。卡夫卡就说过,在家里,家里人比陌生人还陌生,而对环境周遭甚至整个人类,他则终生都没有形成一种“我们”这样的同在感(终身缺少一种归属感,认同感)。行文到此,笔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性格气质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与观念基本只具倾向性的潜在定向作用,因为对于“后起”的观念本身来说,它基本还仅仅属于“表层结构”。有思考能力的人的行为、对世界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还来自观念的指引,不管他是否意识到。相关于这里的话题,笔者认为,具有性情敏感忧郁有些神经质、人格深层处于严重分裂与破碎特征的人,其对世界的感知中如果没有深广的对于世界的观念的指引或渗透,就往往只是一种失落感式的差异感、对抗感。对于卡夫卡而言,他的对于

10、世界的“异质化”与“陌生化”的感知与表述中渗透着他独特的、深广的对于世界的观念意识(于此,笔者不太完全赞同苏宠斌先生的相关论述)。而这些观念意识是作家的生活实践与知识、观念自觉逐步积累相互激荡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还不能完全就把卡夫卡出于“气性基因”对于世界的这种“异质感”与“陌生感”完全说成是具有形而上意义上的“荒诞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在这里对卡氏“气性”与其文学风格关联的分析基本只是停留在倾向的定向上,而深层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基础还在后文关于其相关观念的论析中展开(同样,作为作家的卡夫卡对宇宙、人生的异质化与陌生化的内容与形式的表述,也与其对文学叙述的理解相关)。那么,所有这

11、一切,与作家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毫无疑问,是作家对于世界人事的异质化与陌生化的感知与表述。具体说来就是,它们奠定了卡夫卡文本世界建构的以下方向性基础:看待世界人事的方式(主观化内倾化观念化、方式与策略层面的陌生化);内容、思想倾向性(异质化、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异化”性的陌生化);选材;对于前三者的叙述方式等。这样,我们也 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

12、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卡夫卡文学文本中老是出现那样的题材,那么令人诧异的陌生化叙述方式,及其用陌生化叙述方式所呈现的如此令人震惊的陌生化世界(这在他那里是自然而然的人类本相,然而我们却早已“见怪不怪”)。 二一个作家的文学风格,在“本体”意义上更与他的生活观、文学观及其二者间的错综缠绕密切相关。小时候一件在常人看来极其正常的小事成人木然与坦然作假,使天性敏感的卡夫卡从小就敏感出生活的反常或两种生活的存在,并养成了善于辨别生活表象与真相的习惯。成年后的他进而认识到,一般人奔命于琐屑小事,只用生物性的肉

13、眼而没有反思地看生活,就只能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进一步他还认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人类是有意无意地昏昏噩噩地靠着儿童式的幻想、避开障碍满足于虚幻的脚下的一方寸土生活的。他不无感慨地说道:“在看得见的人类东西与所有另一种东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不相称的东西呀!”(1913年12月4日记)。 这些生活观念导致了他后来在文学创作中对生活表象与生活深层真相的揭示与解剖。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这与他对文学如何“反映”生活真相相关。在评价阿诺德茨威格的创作时,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挖空心思描述尘世之外的情景读起来显得很贫乏,“与此相反,世间情景的描写就显得非常生活。”。在谈论好友布洛德一中篇小说成功的原因时,认为它

14、就是作为生活本身的好孩子生出来的。与此相应,他认为自己有时创作失败的原因就是写了跟自己生活无关,没有真实体验的事情11,或者是提取了生活的偶然,并让这些杜撰的偶然剥离了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本身12。这说明,作家是严格按照自己所体验到的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描写生活。问题在于,如此这般,卡夫卡不是回到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中去了吗?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从“常识”与现象的意义上讲,生活本身展示人类众生相,言说真假。也就是说,有此观念并对生活具有很强穿透力与反思能力、善于明辨是非的作家只需描写生活本身,生活本身就可自在地显露出复杂性的人生真相,言说真假。但这种说法充其量从一般意义上从总的方向上说出了“现实

15、主义”作为生活观念与创作方法的似乎二合一却并非二合一的本质规定性。现在看来,“现实主义”的确是个“大而不当”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创作原则(或作为一种生活观念、世界观念)并不能与其作为创作方法简单等同,后者可以在具体方法上表现出无数的可能性。并且就是作为一种原则,也可以有着观念上本质的差异。这一切在卢卡奇与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争论中明显地显现出来(意识流可以是“心理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等可以 “观念现实主义”,但它们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具体的表达方式方面都与西方19世纪所谓批判现实主义不同且互为差异)。具体到卡夫卡,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他的生活本质逻辑到底是什么?他在具

16、体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毫无疑问,卡夫卡是如上述“常识”那样做的。但这样做了之后,一个有趣的逻辑就出现了:文学世界中所描写的生活本来真相,就在上文作家所批判的世俗世界中那些木然坦然作假的人们眼中具有了“不正常”或者“陌生化”的效果原来生活竟是这样,我们竟是这么过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西方思想家关于“日常生活”这个“现代”概念的剖析中得到旁证。“日常生活”这个现代概念的提出者列费伏尔认为,在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中,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被转化为刻板的生活形式;而海德格尔则认为,生存的日常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真理被遮蔽的状态,其主体乃是“常人”,他们排斥任何冒险和反常,一切源始的东西在他们那里都被磨平,他们为“平

17、均状态”而存在;在此意义上,文学对于生活不过是起一种“提示”作用而也!这是人类生活的荒诞性与反讽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氏的小说文本具有一种冲击力与震撼力。然而这也同样也是只在一般意义上对于生活真相与文学叙事关系的泛论。在笔者看来,作家在“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方面,更有着自己的考虑。从逻辑上说,世俗之人类的日常生活显然在卡的思维中显得很不正常,充满“陌生感”、悖论与荒诞。而这些经过他的夸张、变形之后,更具有一种荒诞性。我们可以设想,人类如此那般的生活在这种夸张,变形之后不可能不具有一种“写实漫画”的特性。“漫画”追求神似,即人类存在状态的真,“写实”追求生活细节的真。于此,我们也就理

18、解了卡氏小说为什么在总的框架、氛围上充满荒诞性,而在细节上却是铺陈的真。后者其实还与作家敏感的心性与相关。在生活中,作家对自己的身体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非常敏感,在给女友的信中,总特别关心对方的生活细节,总想在了解细节中得到满足。同时还与作家细微的直觉天赋有关。此两者,按照人格心理学的说法,都可能导致一个人对细枝末节的关注。说到这里,我们似乎也可以联系到作家对福楼拜的热爱后者就及其讲究细节描写及其客观性(但我们仅知道此)。同时,笔者还须进一步强调的是,卡氏的“写实漫画”的特性具有异常强烈的主体性、心理内倾性。这同样与他的主体心理结构相关。论述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观念与其文学叙事方式与其性格、精

19、神气质的关联,而非一般人所论述的某一层面的线性展开。到此,如果我们借用“现实主义”这个大而不当的范畴的话,卡氏的小说文本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哲思观念先行的荒诞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三一个作家的文学风格,还与他喜爱的题材、常常使用的词汇的相关。而此两者与作家的一些身份与经历相关。在20世纪的西方文化批评中,“身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在理论家们看来,任何人都是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上从事写作、其观点、角度和文学的再现无不打着“身份”的烙印。毫无疑问,犹太人坎坷、悲惨的历史命运,作家自己一生作为边沿的小人物的犹太人身份,一生遭遇生活的种种不可能

20、,使他特别敏感于普通小人物的生存,让他时时有机会反思其存在。这也就有了地洞与来自科学院报告等篇什。而早年学习法律的经历及其后来所从事的工伤事故保险工作使他养成了用法的眼光审视世界及其使用法的语言来表述。什么是法?法律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合法与不合法的?这样审视的结果结果就是上帝律法与人间之法的悖论,人间之法本身的荒谬,人类被人间之法所愚弄而不自知,人类为寻求所谓合法身份而展转等等。在实际生活与文学叙事中,他还经常用诸如“犯人”、“案子”、“受刑”、“审判官”、“审判”、“宣判无罪”、“缓期执行”等之类的语汇(见全集7、9、10)。这些都在两部未完成的长篇诉讼城堡以及在流放地等篇章中鲜明地体

21、现出来。从上文几个层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层面对于作家文学风格的影响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错综关联,从而使我们看出过去对于文学风格论述的线性思维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风格范畴“所指”的复杂性(涉及“内容”与“形式”诸层面,可从风格渊流学、叙述学等角度展开),而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也就只能挂一漏万。注释: 参见伏飞雄:作家才能与文学传统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反思,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容格:容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P129-137。 参见林和生: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第一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P15-31。 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小柯论文网

22、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卡夫卡文学风格发生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参见(美)卡伦荷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陈收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2。 参见苏宏斌:现代小说的伟大传统从卡夫卡到卡尔维诺,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P16。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405-406。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

23、全集,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179。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204。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145。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393。11 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九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236。12叶庭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12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24、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

25、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2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