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3483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战略论文《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目录 上卷文化立国 序邓晓芒 导言主流现代化观念的质疑与反思 哲学篇人文视野 内心苍白,丧失独立文化坐标的技术精英们,热衷于出国镀金,看到西方文明的种种皮毛,回来11抄袭、接轨,并以为成就,这造成社会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有生机、没有内涵、没有后劲、没有创造。 社会是活的生命体,文明是人类创造出的有形结果,文化是人类据以创造的内在灵魂。因此,把握现代文明需要人文视野和文化战略,不能停留在经济、制度层面。民族崛起的关键,是建构内在的生命动力体系。 第1章中国需要文化的内在驱动 人们总以消费主义眼光,搜罗别人皮毛,抄袭有形模式,却不反思,现代文明是什么,我们内心缺点什

2、么? 现代文明立足于人们内心的基本认同:普遍、统1、公开、明确的理性原则,是1切自由创造的无形前提 百年中国,人们梦想着富国强兵,超英赶美,4化接轨,结果不是水中捞月,便是诞下个平庸呆板的怪胎 如果没有普遍的理性思维,实用主义与神秘主义、科学崇拜与迷信邪教、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就是1回事 当下文化、教育、科学只存在于外延、数量、骨架、功用上,而内涵、质量、灵魂、本质上几乎完全空缺 人自身的建设与外部生活的变革完全脱节;有科技手段、战略管理、意识形态,缺乏人文意识、民族精神 没有文化的提升,经济建设政治改革只是利益的再分配,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人际角逐,必然走进死胡同 思维是实践的先导;实践都为特定观

3、念所覆盖;理论来自实际而超越实际;走出象牙塔,必须先有象牙塔 远水才能真解渴,文教兴国是决定民族根本命运的最高战略,代价最小、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后劲最足 现代文明波澜起伏,没有创举就会停滞、腐败;只有2030年的战略飞跃,而不会有50100年的渐进演变 第2章文化是文明的内在灵魂 文化不是某种凝固的传统、体系、主义、模式、经验,而是思想、反省、探索、创作、对话本身 文化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是生命冲动升华出的自觉意识,是支配人的生存的心理结构及全部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积淀、传承和更新着的精神内容与观念体系,贯穿于每1个民族的历史命运里 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的启示:各文明体系都在1个大体同时的“轴

4、心时代”,各自形成文化内核 斯宾格勒历史哲学的启示:每个文明都在自生自灭,并不存在单线的、必然上升的人类进化规律 汤因比历史哲学的启示:文明的成长取决于内在的应战意识和创造精神,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 亨廷顿世界秩序论擂响“后冷战时代”的隆隆战鼓:新的国际冲突正以文化差异为标准划分阵线 福山的启示:文化是经济生活的内在灵魂,人际间的“信任度”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潜在资源 历史哲学的基本原则: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客观理解先于主观评价,理论解析先于实践选择 关于911事件的补述:所谓“文明底线”不是先验存在的,它需要在各民族平等对话中建构出来 第3章精神空间及内涵的核心意义 人们总以为:有了高楼、

5、机场、商务中心、GDP水平,及歌厅、剧院、信息网,便能“率先现代化” 革命者和改革者有1个共同错误:总在寻找1个敌对者并努力消灭它,其实真正的敌人就在自己心里 精神岂只需要1点?1种文明,物质是外壳,精神是内核,两极1体;此外,并无所谓“两个”文明 道德、法律的确立,既要外部的支撑,又要内心的根基;西方人有信仰与理性,中国只剩利害关系了 拓展、丰富民族的精神空间,摆脱物欲、权欲、虚荣、盲从的低级生存,才能提升内在的人格与国格 精神文化空间:意义高于实物,理想高于现实,尊严高于名利,人格高于肉体,幸福感是幸福的本质 宗教迷信:人自觉自身的有限,面对无限世界和无奈现实,恪守内心信仰,升华、安顿自己

6、的灵魂 哲学科学:人自信智慧的力量,探索不知的无限,质疑、批判现实的存在,反思、拓展内心的空间 历史:1个民族是否拥有自己的历史,是它兴盛与沦落的标志;中国历史悠久,但人们缺乏历史记忆 文学艺术:1个民族的情感、思想、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如今文艺界几乎1片荒漠 第4章人文思维的生命哲学背景 通过反思、追问、对话、比较与综合,选择并确立1种基本的文化尺度,作为思维与言行的合理依据 生命哲学:不是1面新旗帜,而是1种古老视角,针对主流机械论思维,关注内在、能动的人文价值 文化战略的生命象征:要1堆香甜可口的果实,加1根粗壮实用的木头,不如要1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生命是独特的,是自生、自

7、立、自灭的机体;牛顿定律能解析天体的运动,却解释不了毛毛虫的生存 生命哲学的思维特点:立足于内在性、目的性、统1性、协调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历史性 生命创造的奇妙特征:不断从无到有,从混沌到秩序,从偶然到必然,从自发到自由,从结果到新生 拉马克之后,达尔文进化论并不能揭示生命的真正本质,而当代基因生物学则可能走向机械论的歧路 马克思实践哲学、辩证法及人的全面解放学说:主观性、目的性、能动性、革命性、批判性、否定性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不断地实现着内在冲动的泉流,它遭遇物质阻挠而形成植物、动物、人类 贝塔朗菲系统论思维的原旨:克服技术化、机械化的现代危机,重建人类作为生存主体的价值与

8、尊严 第5章精神动力的生命哲学阐释 精神文化空间的生理学前提:1切文明的最终动力,源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 文化是1种禁忌,1种持守:生命冲动在节制、压抑、阻碍、挫折中,内敛为自觉意识,外化为文明 高高耸立的乌托邦、象牙塔,自由流淌的想象、梦幻、豪情,才使文明之花绽放异彩,结出累累硕果 生命不只是欲望,物欲决非无限,满足趋于饱和而没有余绪时,就会厌腻、疲倦、懈怠、萎靡、堕落 生命需要安顿,人类作为生存主体的最高价值,不是在某种外部尺度下无限扩张,而是向人自身回归 社会腐败是1场恶性蔓延的文化瘟疫,官僚、门阀、邪教、传销、连环信、黑势力骚乱有同样的机理 对新奇无休止的迷恋,只有

9、解放、放纵、脱裤子、开闸泄水,却缺乏持守、庄重、穿衣服、修坝蓄水 我们将不得不从头开始吗?人类历史上曾有那么多辉煌的文明衰落消亡,没有理由认为今后不会重演 西方现代权威的转换与后现代思潮:全民理性化是知识精英阶层隐退的前提;当代中国还根本谈不上 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与统1:前者从天国回到人本身(肉体),后者从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历史篇文明反思 西方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核心文化的建构:犹太信仰与希腊哲学融合为基督教,再在东方技术刺激下,日尔曼精神里诞生出现代文明。非西方民族没有这1内在孕育过程,因此,需要1个间接而深远的文化再造战略。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早已烂熟而腐朽,必须先有深层的反省。文

10、化重建的关键是在内外对立、冲突、对话、融合的背景上,汲取多元的资源,展开自主的创造,既不是复兴传统,也不是复制西方,更不是服从现实。 第6章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渊源 现代文明的渊源(希伯莱人的宗教信仰希腊人的理性思维中国人的世俗技艺)日尔曼人的贵族精神 古希腊工商业生产方式,注重纯粹形式与规则,由此孕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思维基础 现代文明是从彼岸世界的“理想国”里引导出来的,“哲学家当国王”之梦成为现实,知识成为现实的力量 基督教建立超越现实的信仰,成为西方现代文化之母高级宗教提升生命的能量,是伟大文明成长的摇篮 贵族精神以勇敢、尊严、正义成为西方现代文化之父当为贵族、骑士、绅

11、士正名,给“唐吉诃德”平反 犹太民族的秘密:内心的虔诚、执著、保守、自持,积淀成对现代文明的惊人原创力令当代中国人羞愧 德意志道路:皇帝、容克、官僚和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推动的现代化最典型的科教兴国、文教兴国道路 美国道路:清教徒、绅士、冒险家的移民文化整合成现代化中美两种实用主义表面相似,实质并不同构 南欧(南美)与北欧(北美)对照:条件好,起步早,反而落后;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不是纵欲,而是禁欲 第7章非西方民族的文化迷失与重建 非西方的自然进程被打断,只能以殖民主义、立宪主义、军国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胚胎搞基因工程 香港体制的成功与隐患:超市场力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殖民地心态

12、与传统陋俗相腐蚀就很危险 台湾“小龙”的崛起与新的曲折:国民党在大陆腐败如朽木,为何逃亡在孤岛上,反倒创造过1番新的气象? 俄罗斯西方化、现代化历程的3个周期及特征:思维上的教条主义、情感上的国家主义、行动上的集体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到20年就搞出那么多世界第1,30年就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对比中国,令人沉思 日本模式:天皇、武士支撑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现代化所谓“东亚儒家文化”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亚、非、拉的现代之癌变:文化自主日渐丧失,政治腐败越陷越深,经济效率极端低下,社会动乱频频发生 外人看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遗产:那决不是1个停滞的时代,其主要问题恰恰是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副产品

13、印、中两个大国的比较:关键在于建立1种文化认同,政治体制,社会变革,把不具现代性的民族整合起来 第8章中国传统精神空间的弱势 “梨子”与“禁果”的对比:中国文化是功利道德理性信仰;西方文化则是信仰理性道德功利 农业文化的特点:紧贴自然的直觉体验,物我1体的形象思维,虚拟天文的形而上学,简朴实用的理性原则 思维方式的缺陷:“真善美”没有分化,只有功利性的价值判断,缺乏独立的认知判断与公理化的推理思维 价值取向的悖谬:伦理本位与衣食哲学,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饱暖知礼节思淫欲,礼义之邦缺乏公德 伦理道德的死结:无法超越实用主义的价值尺度,常常纠缠于”自私自利”与“为他人谋福利”的2元对立 内省意识的

14、死圈:缺乏形而上的信仰和理性参照系,功利主义的道德反省自相缠绕,只有靠外部舆论来维系 传统信仰的局限:没有执著的彼岸关怀和普遍的理性参照,统1的高级宗教难以立足,迷信和邪教容易蔓延 人生归宿的虚化:道家的自然主义,生命哲学,佛家的宿命主义,虚无主义,出世超渡,对社会的冷却功能 第9章古老中国文明的现代困境 5千年中国文明固然辉煌灿烂,但已老态龙钟,烂熟腐朽;如果我们拒不反省,醉生梦死,就会落花流水! 近代西方人心目中“劣等民族”的阴影,当成为国民自我认识的鉴镜,时时给我们提醒,处处给我们警示! 感谢那位邪恶的日本留学生,应当聘他当教授,把他的文章编进教科书,承认我们挨打,原因首先在自己! 健康

15、的民族精神基于深层的国耻意识与民族反省,而不是自我欣赏,妄自尊大,陶醉于外人的廉价奉承里! 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没有西方法理观念,离心倾向中央集权,小国寡民泱泱大国,1盘散沙天下大同 汉文化中普遍缺乏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团体意识:当外来民族被同化,遗忘自己的民族特征,就成了汉人 文明的败血症:每个单位(家族、王朝、企业、事业)总是1代不如1代,而且只有外部力量才能收拾残局 集权制度周期更替:国难当头,老百姓1盘散沙,爱国志士没有好下场,汉奸国贼层出不穷,奸佞驱逐忠良 中国烂熟文化心态的“后古典”西方“后现代”:只有解构而没有建构,豪绅、官僚的奴性与流氓化倾向 中国古典文明的强势膨胀1统僵化腐败,

16、这应当作前车之鉴,警告今日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化” 第10章民族崛起的内在文化动力 “封建启蒙现代化”3个关键词的错乱,标志着中国人历史坐标的迷失及对西方中心的盲从 20世纪,爱因斯坦在自然科学领域打破了绝对时空观,人们却在社会科学领域制造了绝对时空观 重新理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普遍道路,而是西方压力下自强自新的特殊选择 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其后果:毛泽东激发人们的阶级仇、民族恨,以调动大众的爱国热情 深层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是对自己国家尊严与民族文化的理性认同,而不是1时的情绪冲动 人们陶醉于“20年走过西方50年走过的路”,却看不到模仿的代价丧失原生资源和自决能力 西

17、体中用、普遍真理具体实践、国际接轨中国特色:苏联模式、美国标准、日本经验的误区 人的内在追求与能动创造才是根本动力,传统西方国情都是条件与资源,而不是终极的标准 在异质文化的挑战、批判、对话中,古典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新生的基点,具有永久的精神原动力 民间文化资源是多元文化生态中的宝贵基因:扶贫必须自愿自主,必须摒弃单1的文明进步模式 第101章自立自强的文教兴国之路 思维方式转换:以经济政治文化的生命结构模型,取代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机械关系模型 澄清概念之1:生产力是人的1种能力,并不是别的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由文化(科技)决定的 澄清概念之2:解放既定的物质生产力,不等于创造新生产力,因此光有改

18、革与开放还远远不够 本来是3位1体的关系,为什么中国人普遍认同经济决定论,或制度决定论,却贬斥文化决定论? 启动社会变革需要外部经济与政治力量的挑战,但实现社会进步取决于民族内部文化轴心的驱动 片面理解“1个中心”与“3个有利于”会使经济与政治、文化关系畸变,掏空资源,丧失后劲 全球化应是双向的:经济的自主与开放、政治的独立与接轨、文化的自持与交流之间要保持张力 超越改革开放时代:迈出半步,还需要半步科教兴国是不够的,应当进1步提升为文教兴国 文教兴国战略超越改革开放的特殊模式:实现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的伟大综合、否定之否定 3 文教兴国的误区与防范:维持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在现实与理

19、想之间,发挥人的创造力 下卷大学重建 现实篇文化剖析 近代中国由于急功近利,在器物层面上务实,在文化层面上务虚。因此所有重建的努力,都缺乏有生命活力的现代文化支撑。造成政法体制有外壳而无灵魂,意识形态教条化,经济生产更只有产品低劣的简单复制。 科学技术更与传统迷信、巫术划不清界限,只是盲目跟踪,没有自主创造;知识教育淹没人文教育,人的自我成长受抑制,造成知识精英人格畸形,灵魂苍白。僵化的意识形态已经解体,人的创造力反有退化之势。 第102章制度建设文化前提空缺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弯路:器物进口技术引进体制改良制度革命文化复兴精神再造 改良、革命、改革主要立足于制度决定论,人们往往对制度建设必需

20、的文化心理背景视而不见 中国现代政党的特殊历史使命:建构非西方民族所缺乏的现代文化权威、政治支柱、经济基础 中国现代政党崛起的沉重历史:从1盘散沙走向统1,不得不牺牲生命、财力及传统道德代价 中国现代政党的定位:不同于西方利益集团,而是社会精英组织,以文化理想为最高政治利益 理性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毛泽东的文革实践、继续革命理论及其现实的幽灵 法制的生命在于人对法理文化的认同、遵循、维护、更新;政治本位的法治建设驴头不对马嘴 20年的法治建设抽刀断水,顾此失彼,百孔千疮;社会腐败的表面是利益与体制,根却在文化 基层民主建设可能是伟大的开端,但如果没有文化建设相配套,可能会反弹,甚

21、至崩溃、动乱 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形成健全的公司企业、民间社团、市民社会,由权力管制过渡到法理约束 第103章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僵化 正如经院哲学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先导,政治意识形态则是非西方民族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文化阶梯 毛泽东时代政治信仰与现代理性的矛盾: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但教条主义却造成思想僵化 邓小平时代改革起点与发展趋势的相背:统1思想原则丧失活力,消费生活潜移默化瓦解意识形态 左与右、激进与保守、集权与动乱、自由化与反自由化此消彼长的死结,是文明共性还是中国特色? 文化建设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不讨论,做的不说,说的不做,做与说两张皮,从长远来看是危险的 普鲁士与沙俄两种模式:文化渗

22、透、批评、监督是社会的解毒剂,隔阂、对峙与压制最终导致颠覆 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文化资源,清理苏联教科书体系,从狭义的意识形态回归于全面的现代文化 马克思“人的全面解放”的共产主义境界:并不在虚幻的彼岸,而是在人们可以身体力行的现实里 第104章经济接轨文化后劲匮乏 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思维来自庸俗的传统,术语却仰仗强势的西学;说的话又多又滥,很少切中要害 亚当斯密强调“看不见的手”的法律道德前提;不能讳言市场资本主义的实质,市场骗不出体制来 重新检讨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观念基础只看到物质的开采、制造与流通,看不到技术创新的意义 重新审视知识经济之下虚与实的关系实实在在的“知识霸权”,来自西方文化的整

23、体创新垄断 财富价值的绝对性相对性:不仅在消费功能,更在文化认同;喝咖啡比喝茶更有强势文化的派头 生产方式的1般性独创性:不仅在劳动消耗,更在精神投入;“打工仔经济”越发达国家越贫穷 20多年来,所有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与措施只有两种效应:或者加速它的解体,或者拖延它的死期 国有企业改革不单是经济操作与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是如何重建人的价值认同,选择新的文化目标 消费过剩的警告:不可回避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对立,全球村必须定位于人本主义的生存方式 超越消费社会不是权宜之计,应综合为新的文化哲学,强力扼制广告污染,挽救人类的自由与健康 第105章科技跟踪人文生态枯萎 20年来,大陆中国科学家在任何

24、1个领域,没有搞出过任何1项新理论,任何1个新概念,任何1套新方法 中国科技领先世界水平,文革前后都还有几项,科学春天里反倒绝迹了!近年,科技竞争力居然1直在下滑 中国历来有知识崇拜,对赛先生顶礼膜拜也80年了,还经常得奥林匹克竞赛冠军,为何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 中国科技触目惊心的烂疮:教授、院士满天飞,硕士、博士遍地滚;学术泡沫泛滥成灾,权威体系劣胜优汰 中国曾有个“小心求证”的陈景润,却没有“大胆假说”的哥德巴赫;所有项目都在作实用主义的跟踪研究 中国人创造能力低,技术落后,根本不是利益激励与市场意识不够,而是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缺乏 有原创活力的实证科学,源自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信仰

25、,是西方文化的特殊产物,并非人类文化的普遍形式 中国传统并无科学精神,现代孕成科学主义怪胎,有迷信、巫术基因,生出的“科学”徒有外形,并无灵魂 科学追求是好奇心驱动的,技术才讲实用效率;知识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主义、教科书主义是科学的异化 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宗教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 第106章知识教育人文目的异化 中国教育异化的深层根源:与被动的“现代化”接轨1致的知识教育,抑制了自主发展之路所需的人文教育 中国教育重知识,轻想象:其实,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与生俱来的感性冲动,是推动后天理性建构的原动力 应试教育的实质是知识教育:停滞的传统社会

26、,畸形的现代进程,都是把“知识”当主体,把人本身当工具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变革的关键应以“新民”教育取代“人才”教育,以自我教育取代螺丝钉教育 又红又专的螺丝钉教育的恶果:心灵教育与谋生教育、人文教育与事理教育分裂,文科萎缩,理工科低水平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目的与手段、舵与桨的关系;只有文教兴国的全球化战略,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信任、尊重赢得理解,防范、压制造成叛逆;“乖”、“听话”的标准,体现的是1种根深蒂固的奴性教育 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的经常性误区:精神理想道德化,道德建设楷模化,楷模宣传表演化,空洞滑稽又肉麻 教育积蕴着民族内部文化潜能,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意识形态化、官

27、僚化及产业化,都会使其流入沙漠 传媒本是现代社会的巨大教育资源,权力垄断造成腐败,商业操纵造成堕落,唯有立足于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第107章精英集团人文精神萎缩 每个强大的民族,都有1个精神充实、人格独立、底蕴深厚的精英集团,引领着社会的方向 精英是由某种文化凝聚的共同体,不是1个个富豪、权贵、大腕,也不是秀才、幕僚、人才 百年中国,为什么如此缺乏创造力,为什么不能左右世界潮流,为什么出不了世界文化大师? 蒋介石和毛泽东对待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两种出发点、两种态度、两种方式、两种结果及教训 革命队伍、国有单位组织性退化的根本威胁:宗派化、地方化,“5湖4海”的凝聚力瓦解 精英文化的失调,技术操作抑制

28、人文精神,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知识权威淹没思想创造 人文精神失落,自由人格缺乏;知识分子边缘化其实是逃避,下海当中产阶级更是自欺欺人 以西门庆为代表的中国暴发户是纵欲主义者,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家是禁欲主义者 渴望堕落传统价值已经失落,道德光环不再耀眼,精神空间全面塌陷,文人走向痞子化 大学篇轴心重建 自上而下的象牙塔,是伟大文明的支柱。欧洲现代文明孕自教堂与大学;20世纪中国的所有骄傲,都是蔡元培的北大,孙中山的黄埔,毛泽东的延安,邓小平的特区等大学、准大学及泛大学的文化运动引导的。 21世纪,新的动力来自民族内部,以大学为轴心的文化特区。科教兴国要全面提升为文教兴国。大学的工具化、

29、功利化、官僚化、近亲化、地方化是最大威胁。现代大学重建的关键,在于大学精神的自由成长。 第108章20世纪中国大学运动 教堂大学:1种抑制物欲,给人超现实的精神提升的文化机构,是维系高级文明的前提 大学是酝酿、培养现代文明所必需的摇篮,也是陶冶现代人格、普及科学理性的“象牙塔” “天地君亲师”代表的中国政教合1传统:孔子,董仲舒、宋明理学到曾国藩的教化思路 大学运动孕育了20世纪中国觉醒的新文化:蔡元培开创的北京大学翻开了历史的全新1页 准大学运动结束了20世纪中国的混乱局面: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1 准大学运动奠定了20世纪中国的重建基础: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整风塑造了全新的革命

30、队伍 大学运动积淀了20世纪中国崛起的推动力:蒋介石支持的战时大学培植了成熟的学术文化 30年代乡土中国内部社会改造的系列尝试: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分别展开了乡村教育 泛大学运动支配着50年代以后的社会重建:毛泽东开创的57道路实践着杜威的教育理念 泛大学运动引导了20世纪中国的最后辉煌:邓小平设计的经济特区充当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第109章中国大学的“沼泽化” 西方大学越老越有分量,中国大学的辉煌却只是昙花1现,然后陷入沼泽,1代不如1代 大学的畸形工具化、手段化、官僚化,行政支配学术,权威压倒理性,循规蹈矩办学 大学的病态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实用主导选择,效益统揽1切,盲目跟从潮流 大

31、学的酸腐生活化、市侩化、庸俗化,物质消费泛滥,文化精神空白,无以教化社会 大学的沼泽近亲化、人情化、宗派化,师门陋习猖獗,劣胜优败成风,公平竞争窒息 大学的歧途地方化、土著化、裙带化,小国寡民眼光,市井乡里胸怀,自给自足作派 大学是现代理性的摇篮,决非社会动乱的温床;邪教蔓延,正是大学文化失职带来的耻辱 大学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文化贫乏与体制压抑,却导致天之骄子早熟、放纵、厌世、轻生 大学精神沦丧是民族堕落的先兆,后果比任何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司法腐败都更为可怕 大学沦落为高级“市井”们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地盘;如有破产机制,早已全军覆没了 第210章中国大学的轴心使命 大学之“大”,乃全面、普

32、遍、高深、超然;大学之“学”,乃精神、思想、探索、创造 大学构成民族内在创造力源泉的机理:青年学生成熟学者,生命冲动理性文化相耦合 大学是社会精英们心灵深处的坐标原点,是魂牵梦萦的精神圣殿,是拳拳在念的灵魂故乡 大学是政党的可靠同盟军,大学生作为精神无产者,本应是抑制利益集团膨胀的清新力量 既然市场无须干预,建设自上而下的理性文化与自下而上的民主政治,是政党的中心使命 大学作为现代公民文化的“教堂”,引导社会的潮流,提升时代的品位,重振民族的精神 大学作为文教科技发展的交汇点,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发动机 大学作为自上而下的文明辐射源,是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民形象,促进国家

33、统1的灯塔 若有1所真正的大学,背靠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智慧的人民,她当属世界1流 以大学塑造新的文化,中国将带来人类福音;以西方模式赶超西方,中国将成为世界乱源 第2101章大学主导的文化特区 以10倍的胆识建设大学特区:用经济特区1/10的钱,1/10的人,创造10倍的效益,10倍的后劲 科学院、社科院、文化艺术团体取消独立建制,核心部分大学化(并入大学),其他部分市场化 多数高校可以推向地方、民间及市场,实行产业办学,但文化教育不是产业,大学更不可产业化 职业高等教育产业化,为具体的现实需要服务;研究型大学则以国家为后盾,成为文化战略中心 高校招生制度的分化:重点大学精英化选拔,

34、普通高校大众化普及,灵活多样与严格标准相统1 提升师范院校的规格,依托或并入研究型综合大学,作为全国教育指导中心,形成教师文化网络 意识形态的典型示范模式已瓦解,经济特区的桥头堡使命在淡化,文教特区的轴心需要日益突出 大学文化与校园民主是社会变革的实验场,总不能叫大学生将来到田间地头向村民学习现代民主 重塑中国现代政党的“准大学”性质,以文化理想为政治目标,实现民主化、精英化的自我改造 恢复、充实、再现人民解放军的“准大学”功能,以现代理性文化为参照,培养贮备组织化力量 第2102章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 大学问题的根本不是什么“1流大师超常发展”,而是重建真正的大学,培植真正的学术 问渠哪得清如

35、许,谓有源头活水来:以公开透明的外科手术扼止沼泽化,清淤割瘤,优势重组 大学校长应当是文化大师和教育家:他们若无才无识无德,比省长市长们腐化堕落,更加要命 大学文化应当主导校园生活的氛围:在相互激励、碰撞、流动、综合、创新中溶解物欲与权欲 大学文化应当形成超然的评价规范:崇尚公开、自由的学术批评,建立民主、公正的业绩评估 大学教育使命的深远定位:摒弃“大学为什么服务”的短见,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文化象牙塔 大学教育目标的根本转换:从实用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到完整人格所需的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教学体系的大力整顿:痛砍1半课时,狠压必修课目,增加选修比例,扩大自由选择空间 大学校园环境的全面改造:

36、生动的语言,健康的生活,高雅的文艺,诗意的建筑,绿色的生态 大学人文精神的自由成长:由单纯的政治教育回归全面的人文教育,唤醒天之骄子的自主意识 附录召唤大学魂 人文讲座:1个文化幽灵,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喧嚣的大学校园,久久徘徊 1项稳定推进的文化事业,在僵化教学模式、畸形人才观念的夹缝中崛起,引起全国反响 这里烘托的“无形学院”,生动丰富,内涵多样,超越现代传统,激进保守,左右 这里树起的文学、艺术殿堂,曲高而和者众;优雅的旋律回荡校园,浪漫的诗意滋润青春 人文教育是逆潮流而动的:以真实的心灵,呼唤学术真诚;以平等的对话,激发文化反省 人文教育是反僵化体制的:超越既定知识,激活独立

37、思维;打破专业隔阂,形成创新风尚 人们的理性、激情、良知、友善交汇起来,形成创造力量,建立理解氛围,凝成文化绿洲 世界是傻瓜创造的,文化建构的关键不在经费与权威,而在以人心的投入唤起人心的认同 中国高校普遍畸形,有1种熟透的机制,排斥着鲜活的文化,不让任何生机进入它的机体 目录 - 上卷文化立国 哲学篇:人文视野 第1章 中国需要文化的内在驱动 第2章 文化是文明的内在灵魂 第3章 精神空间及内涵的核心意义 第4章 人文思维的生命哲学背景 第5章 精神动力的生命哲学阐释 历史篇:文明反思 第6章 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渊源 第7章 非西方民族的文化迷失与重建 第8章 中国传统精神空间的弱势 第9章 古老中国文明的现代困境 第10章 民族崛起的内在文化动力 第101章 自立自强的文教兴国之路 下卷大学重建 现实篇:文化剖析 第102章 制度建设-文化前提空缺 第103章 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僵化 第104章 经济接轨-文化后劲匮乏 第105章 科技跟踪-人文生态枯萎 第106章 知识教育-人文目的异化 第107章 精英集团-人文精神萎缩 大学篇:轴心重建 第108章 20世纪中国大学运动 第109章 中国大学的“沼泽化” 第210章 中国大学的轴心使命 第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