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论文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3577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论文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闻传播论文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论文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 对传媒娱乐化热潮的思考 刘婷婷(浙江传媒学院08广电新闻2班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现如今,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都呈现出娱乐化倾向,有的媒体纯粹为了愚乐而娱乐,对于此状人们议论纷纷。支持者认为娱乐能帮人消愁解忧,批评者则严厉指责传媒娱乐化的低俗。这场娱乐化热潮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传媒;娱乐化;文化内涵;责任和义务;文娱结合 自湖南电视台走出一条成功的娱乐化道路之后,全国多家电视台也加入了娱乐化的行列,从那以后快乐大本营多了许多娱乐圈的兄弟姐妹,诸如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舞林大会、非诚勿扰、快乐男声、本山快乐营、我型我

2、秀各种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贯穿中国的大江南北,形成了娱乐当道的局面。除了电视台,平面媒体和网络也不甘示弱,纷纷将热情投入于娱乐之中,一时间各种奇闻异事的吸引力竟超越了正统新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新闻栏目也改换套路,内容上从过去的硬新闻为主逐步趋于软新闻化,日常事件和花边新闻频繁出现;表现形式上则加强故事性,以调动观众们的情绪。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问这样这一个问题这种“娱乐”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这个问题真是众说纷纭。支持者认为娱乐节目是给人们消愁解忧的良药,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批评者则严厉指责过分的娱乐带来的节目低俗化趋势,他们认为这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会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 不能否认,在过去的日子里娱乐节目和娱乐杂志的确给许许多多的家庭带去了欢乐,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娱乐化表示不满?是因为节目(或杂志)不够搞笑,不够吸引人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随着娱乐节目、娱乐杂志的发展,娱乐的理念和节目的样式都在不停的更新、丰富,自然不是“娱”的水平低。相反,正是由于娱乐节目和娱乐杂志过分追求博人一笑的效果,而忽略了重要的文化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节目内容的要求的确越来越高,电视台和平面媒体想改变以往“只讲政治”的枯燥路线是正确的,但从一个极端走出后,过分地投入娱乐,无疑是陷入了另一个极端。观众对节目的要求高是希望节目的品味高,质量高,而不是纯粹的娱乐。

4、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仔细想想,如今的娱乐节目不就像是一场场正在上演的滑稽戏么?为什么这种滑稽戏会屡屡上演?人们在指责电视台及平面媒体娱乐化、低俗化的同时,是否考虑传媒娱乐化形成的原因呢?笔者认为,造成娱乐化泛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受众的需求成全了娱乐节目的发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追寻更多的物质财富,整天辛苦奔波。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忽视了文化的存在,久而久之他们的审美情趣便日趋低下,因而对精神上并没有什么过高的追求。再加上现代人的生存压力过大大,他们十分需要轻

5、松幽默的娱乐节目来缓解紧张的神经,排解心中的不快,打破生活的沉闷与枯燥。而大众传媒正是察觉到了这一点,纷纷掀起娱乐狂潮,为诸多受众提供更多简单、轻松的娱乐方式,及时地满足了受众的享乐之心。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传媒业日趋商业化。在消费的时代里,文化也作为一种商品被生产、传播。由于媒体运作的资金来源主要以广告为主,投资商自然掌握了媒体的生存权。商人以赢利为目的,有投资必然讲求回报,因而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回报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电视台和平面媒体便降低投资风险,将目标转向无深度、文化底蕴薄的,低风险、高回报的娱乐节目上。因而,传媒娱乐化势在必行。 第三,大众奉

6、行的娱乐至上让媒体看到了一条好出路,一家媒体壮大了,其他媒体也竞相效仿,盲目跟从,形成随波逐流的态势。 其实,在传媒领域,最吸引人的是媒体自身独一无二的魅力,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凤凰卫视在传媒行业就做到了创立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喧嚣的媒介竞争中,凤凰卫视成功地塑造了“华文媒体”的全球化品牌形象。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辟的评论、客观的立场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和好评。 与其相比,很多媒体都出现同质化趋势。他们只知道一味追求娱乐风,却不去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诚然,轻松幽默固然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失去了文化的底蕴,电视节目和杂志周刊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内涵。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媒

7、体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媒体只有找到文化和娱乐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娱乐”热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世敏,宋丽平莫把“愚乐”当娱乐浅谈电视传媒娱乐化的迷失当代电视,2009年,第03期. 2傅守祥传媒,你的责任感哪里去了从传媒娱乐化谈起中国德育,2009年,第11期. 3郭蔚守住底线对电视娱乐化时代的反思甘肃科技,2008年12月,第24卷第23期. 4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当代传播,2002年05期. 5李永健,张媛“传媒娱乐化”背后的“娱乐”新闻记者,2008年,03期. 6丁国强泛娱乐化时代读娱乐至死博览群书,2005年,01期. 7吴斐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8易雯凤凰卫视: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之路经营管理者,2009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