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599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 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从情感、性格和情节三个方面论述了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展示了张诚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兄弟友悌之情及孝道,诠释了其饱含的超越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最真实、最圆满的人性人情之美。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无疑有

2、着巨大的感召作用。关键词聊斋志异 张诚 圆满性聊斋中有一类小说,专门描写家庭中夫妻、父子、婆媳、妻妾及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爱恨情仇,鲜明的反映出作者蒲松龄对当时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及其理想追求,并企望以此惩劝世人,使世道人心归于纯正有序,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能够和谐发展。这类小说,我们姑且称之为家庭伦理小说。张诚便是其中很具特色的一篇。张诚重点描写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与同样也描写手足之情的曾友于、二商、林四娘等篇章不同的是,后者很切合现实,但让人在唏嘘感叹、掩卷沉思之余总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和面对人性、人生的沉重。而前者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开出的一朵人伦的理想之花,凸显出一种至善的感性之

3、美,具有圆满性。王国维在区分理想与现实时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静庵文集•自序二)“可信”是人所体验到的有限世界的真实,而一切有限世界的真实都是不完满的,正如曾友于兄弟、二商兄弟之间的关系;“可爱”即“高严之伦理学,纯粹的美学”,是人所崇尚的至高无上的真善美,是圆满而理想主义的。张诚主人公情感上毫无缺憾的至真至善至美,人物塑造所凸现出来的君子人格,情节结构上的多次巧合及圆满结局,无不体现了一种纯粹的美学内涵。它以不完满为基础,创造出别有一番意境的“可爱”天地。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张诚的这种可爱的圆满性。一、情感上的圆满性张诚写的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张讷和张诚(后

4、来又来一张别驾,为他们同父异母的大哥)手足至情的感人故事。张父原为齐人,明末大乱时其妻被北兵抢走,他“常客豫,遂家焉。”在豫地定居下来后娶一妻,生了张讷。不久张讷生母去世,其父娶继室牛氏,而生张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草。”并让他上山砍柴,“日责柴一肩,无责挞楚诟诅,不可堪。”而张父懦弱不能为。正是在这种家庭背景下,一段感人肺腑的兄弟深情隆重上演。先看弟弟张诚。母亲虽恶,他却善良懂事,作者说他“性孝友,不忍兄劬”。多次劝说自己的母亲善待哥哥,在“母弗听”后,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没有助母为虐。而是背着母亲,在张讷“饥火烧心,入室僵卧”时,偷面作饼“饵兄”。之后更是不顾哥哥的极力

5、反对和老师的阻挠,经常偷偷上山“以手足断柴助兄”,哪怕“指已破,履已穿”,也毫不在乎,直到在一次上山帮兄砍柴时被老虎衔走。这种对同父异母哥哥的友善和真情,不能不使人感动落泪。连作者自己都说:“十余岁童子,斧薪助兄于是一堕;至虎衔诚去又是一堕。”面对友善的张诚,张讷更表现出一种对弟弟的无比真切的爱护。张诚偷饼给他,他立刻担忧的说:“后勿复燃,事泄累弟。”张诚上山帮他砍柴,他一怕违背母意,二怕弟弟耽误学业,更是怕山上野兽的危险,于是以死吓唬张诚:“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并嘱咐塾师“闭之”。人情是最易反复的,不管是熟人之间、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总会生出许多的矛盾,在恨中爱着,在爱中恨着,让人

6、感到遗憾。而张讷和张诚,一个“惟知助兄”,一个“亦止知爱弟”(但明伦评语)。相亲相爱,没有猜疑,不存私心。当张诚被虎叼走,张讷痛不欲生,“以斧自刎其项”,并发誓“弟死,我定不生。”这种对兄弟之间你只为我、我只为你的纯净的友悌之情的描写,在聊斋里面仅此一篇。母亲无良,张诚并没跟着张狂;后母无德,张讷不嫉恨其子反眷爱之。恩格斯曾提醒我们:“人来自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兽性。”毫无疑问,这种“兽性”,在曾友于兄弟、二商兄弟和林四娘兄弟姐妹之间,我们都可以看到。可是,在张讷、张诚两兄弟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点的“兽性”,看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利害得失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兄弟友爱之情。按照儒

7、家的“仁爱”思想,爱亲人而后爱天下所有的人。因而,这种兄弟友爱之情又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利他”的善美人性。在这里,不得不提起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张别驾。张诚被虎叼到路侧,别驾刚好路过,“见其貌文,怜而抚之。”这不正是这种“利他”思想的生动写照吗?后偶遇张讷,才知两者皆为其弟,更是大喜,“甚欢,与同卧处。”并偕同两弟回到从未到过的故乡。这种兄弟之情,没有曾友于、二商兄弟之间斤斤计较、形同陌路甚至落井下石的仇怨往事,没有林四娘兄弟姊妹间嫌贫爱富、暗自较劲和相互嘲讽的狭隘心思。没有猜疑,没有隔阂,没有冷漠,有的只是纯净、圆满的友爱善良之情。同父异母的兄弟竟如此相得甚欢!这种极具理想色彩的、圆满的可爱

8、情感,不正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吗?若如此,就不会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叹了。二、人物性格的圆满性一篇小说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点又主要是靠完满的人物性格来支撑。张诚中主人公的性格是单纯而又丰满的。这种人物性格首先是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和谐统一。但明伦把张诚称为是“一篇孝友传”,孝和友即成为了人物性格的两个方面(张别驾身上还体现着义)。“友”是兄弟之间的友爱和善,这是三兄弟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作者集中笔墨描写的,这在上一点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同时,他们对父母也十分尊敬和孝顺,这是他们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张诚暗中饵兄,是不想明违母意;张讷跟老师说不准弟弟上山

9、因为“山中虎狼多”,是为遮母恶德;张别驾说“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决然还乡,是对父亲懦弱的宽容。这种“孝道”,虽是几千年来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更是普天之下有良之人的善良本性。他们的孝不是“愚孝”,是对父母生养之恩的感激和应有的尊重。在此篇中,“孝”是对“友”的映衬,是对他们美好人性的补充和丰满,“友”才是他们的典型性格。母亲的恶德,父亲的无能,使三兄弟的友爱之情有了表现的舞台,他们对父母的爱,又推动着情节一步步的向着更圆满的结局发展。可以说,在孝道的基础上,在美好人性的土壤上,开出了一朵灿烂的友爱之花。如果完全不顾父母,一味的追求友爱,这种性格将是残缺的,不真实也不圆满的。同时,他们的性格又是

10、典型与个性的结合。“孝友”是他们性格和思想中共同的东西,是他们典型性格的体现。但如果没有个性的突出,那么,三兄弟就只有一张面孔,成了一个模子、一个符号了。然而,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手法,把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推到了读者面前。张诚一心一意助兄,不顾后果,表现出一种少年的冲动和善良天性,但冲动中又不乏细心体贴。当他第二次上山助兄采樵,张讷责备时,作者写道:“诚不应,刈薪益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返。”“不应”是面对被母亲虐待的哥哥,不知该说什么。“不少休”是抓紧时间返回学堂,以免违背师命。“不辞”更是掩饰自己内心的悲苦和对哥哥的歉意。在简单的情态和动作描写中,蕴含着如此

11、丰富的心理内容,突出了张诚冲动而又细腻的性格特征。相比之下,张讷显得理智的多。张诚拿面饼给他,他立刻告诫“后勿复然”,是担心后母一旦知道,会牵累弟弟。张诚上山帮他砍柴,他先是问“谁之遣”,当得知是弟自来时,说“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不可”,一是弟弟年幼,而 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聊斋张诚篇的圆满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12、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山中虎狼多,二是后母一旦知道,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十几岁(不过16岁)的小孩,想事情如此周到、理智,令人感叹。后来弟弟被虎叼走,张讷自杀不成,便决定“穿云入海往寻弟”,并告其父“如不可见,终此身勿望返也”。对弟弟理智而又执著的爱,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大哥的张别驾,先是收容奄奄一息的张诚;后又毅然同弟归家,拜见父亲;并“出师建楼阁,延师教两弟”。一派大丈夫气概,成熟稳重。至此,一冲动细腻,一理智执著,一成熟稳重,使三个孝友形象立刻鲜明、突出而丰满了。 由此可见,性格上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典型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统一,从而将人物刻画成了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

13、孤立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尔美学)。这种性格所折射出的精神涵义,正是孔子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一种道德的完美主义者。三、情节结构的曲径通幽和结局的圆满性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促使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反过来不断丰满着人物的性格。张诚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圆满性正是通过情节和完美的结局体现出来的。这一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是巧合。巧合是文艺创作中运用的很早也很广的一种艺术手段,指的是把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太容易碰到一起的东西巧妙的让他们在小说作品中碰头,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张诚在情节构思上正是运用了一连串的巧合,使这种至善的性格和情感得以圆满的诠释。张讷阻止张诚上山,说“山中虎狼多

14、”,结果不幸言中,张诚果被老虎叼走,此一巧合;张讷吓唬其弟:“汝不速归,遂以斧自刭死。”张诚失踪后,在悲痛中果然以柴刀“自刎其项”,又一巧合;张讷四处寻找其弟,历数年毫无音讯,在绝望中“偶见十余骑过”,却先被弟弟发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再次巧合;遇见弟弟后发现,救下弟弟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又一同父异母的大哥张别驾。四次巧合让情节顺理成章的发展,并在每次巧合中,让那种至真至纯至爱的情感得到肯定,得到升华。偶然性的巧合背后往往是情感必然性的结果。二是虚幻的情节设置。人们理想的愿望往往在虚幻中实现,本篇中有一处情节就是极其虚幻的。张讷如何得知张诚没死?原来是在一位巫师的引导下,

15、入冥寻弟,恰逢菩萨至,受其甘露,而使颈伤立愈。没找到弟的鬼魂,由此知道弟弟没死,而引出了外出寻弟的情节。如此虚幻的情节,似乎难以令人信服。然而,蒲松龄在叶生篇中感叹“情之所至,鬼神可通”,追求自由爱情的情感我们谓之真情至性,那么,张讷为其弟死又为其弟生的友悌至情,不同样可以“感天地,泣鬼神”吗?菩萨的出现正意味着这种真情的可贵以及对它的肯定,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给读者带来了一个痛快淋漓的大团圆结局。三是圆满的结局。大团圆的结局在不同的小说中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西厢记中的张生和莺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结局,无疑地削弱了作品反封建反科举的批判力度。张诚最后合家团圆,两个儿子失而复得,连失散

16、几十年的妻子和大儿子都回到张父的身边,这是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导向的,更是三兄弟的友悌至情所导致的,不如此,则不自然,不真实。篇末作者更是锦上添花,“马腾于厩,人喧于室,居然矣。”给予这种人世间的至情更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因此,借助情理之中的巧合、“鬼神可通”的情节设置和圆满的结局,使三兄弟圆满的性格和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并由此看出蒲松龄对这种天地之间的善美人性是由衷赞美的。大学中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提倡的一种理想境界“至善”的境界。这种理想是推及所有人的,包含着人类所有的对人性追求的完美内涵。张诚正是作者对这一人生境界的完美诠释。通过数次巧合和虚幻情节

17、,构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理想天堂,刻画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圆满性格,洋溢着“至乐无声”的圆满情感,从容地道出了一个人们所期盼的圆满结局。它是理想的,也正是人类要和谐相处所必然追求的。参考文献:1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2. 2雷群明.聊斋写作艺术鉴赏.学林出版社,2006,12. 3陈炳煕.聊斋境界.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5.4盛源,北婴.名家解读聊斋志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作者单位: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18、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9、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20、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