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4078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战略11870.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I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摘 要要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 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 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发展涉及金融领域众多方面的内容,但当前主要矛盾是信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 本文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业务分析上。本文以现代 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 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揭示了造成县

2、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 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全文设计六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及意 义国外研究动态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第二部分为县域经 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主要探讨金融及其功能,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方面具有 代表性观点,为金融支持和农村金融发展寻找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供给与需求方面分 析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揭示其特征及缺陷。第四部分为金融支持县 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第五部分为完善县域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路、对策等。第六部 分为结束语。对本文研究作以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3、问题。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金融,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II FINANCIAL SUPPORT FOR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county economy is to point to in the county range to town as the center, in the rural areas and all kinds of economic component based organic component of a regional economy. It is not only the n

4、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but also the link.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unty economy and the county financial ar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promoting each other, both of which are inseparable. Financial support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5、 involves multitudinous content financial sector, bu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s that credit capital needs are not being met, so this paper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content for county bank kind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credit analysis, not on county financial of all. Based on th

6、e theory of moder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instructio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n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gap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dangers of insufficient, and reveals the county financial rep

7、ression caused the system basis and other caus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coun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 Full text design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introduction,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8、of foreign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dynamic thinking and method, content and frame, etc.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mainly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and its func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

9、ment and rural finance representative viewpoint, for financial support and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looking for the theory basis. The third part is from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of the county economy and county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o reveal the chara

10、cteristics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III and defects.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financial support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e fifth part is for improving county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such as the thinking of countermeasures. The sixth is divided into the last word. This paper stud

11、ies on up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tudied further. KEY WORDS: county economy , county financial , financial support , politic proposal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IV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V 1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3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6 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12、.6 2.1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探讨 .6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7 3 从供给与需求方面分析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政策 .8 3.1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建议 .8 3.2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10 4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12 4.1 县域经济的总体态势及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2 4.2 制约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4 5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16 5.1 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 16 5.2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18 致谢 .20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3、 V 参考文献 .21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6 1 导论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县域不发展,全省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城市发展就会失去支撑。作为城乡结合 并颇具特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县域经济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薄弱 环节,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效纽带。金融支持 是指为实现特定产业发展的目标,金融业通过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保险保障 等金融资源的配置,从资金供给到金融服务等对支持对象进行主动的、有计划 的和全方位的扶持和推动。县域金融在配置县域资源中起着核心作用,县域经 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如果经

14、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 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就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断层,而这种断层结构将直接 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金融支持的力度趋弱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 势必造成县域经济衰退,甚至形成金融阻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其危害十分 明显:县域资金的外流和信贷投入萎缩,形成“资金匮乏贫困资金更 匮乏”的恶性循环;此外,县域金融机构缩减和资金外流,导致中小企业融资 难、农民贷款难,势必导致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活动抬头。 1.1 选题背景 在目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仍然处于基础地位,发挥不容轻视的 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断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县域金 融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15、更一度成为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党的十六大、 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相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 、 “大力发展县域 经济”的重要思想,县域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县域内金融机构难以满足 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县域 经济正遭遇到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1)近年来,我国较大范围地并日趋严重地出现了银行贷款向城市集中,以致 大量资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这种资源配置显然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7 而县域经济发展受阻,势必会拖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全面建设

16、 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大量情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对融资方面的需求是非常 强烈,而信贷供给则明显短缺。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县域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强化县域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国县域不但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本身,而且需要建 立健全起一个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 (2)县域经济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怎样发展县域经济关系到中国能否持续 发展,关系到中国“三步走”战略能否实现,然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种 种“瓶颈” 。首先,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深层发 展却非常艰难。制约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概括起

17、来有政府因素、金融 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本文将分别从这些方面来探寻民营企业融资难 的原因和对策,以期对当前县域经济的金融问题研究有所裨益。其次,农民是 县域经济的基础,然而“三农问题”尚为严重。 “三农问题”不仅是县域经济发 展的“瓶颈” ,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3)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瓶颈源于县域金融抑制,完善金融制度安排, 增加金融有效供给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灵丹妙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发端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面对的是高度开放的环境和经济运行的 市场化机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来研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 大量

18、是以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为对象来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独考察一个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甚少。国内经济发展具 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 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揭示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 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 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8 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通过分析县域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特 征与均衡状况,比较系统地描述随着县域经济

19、进一步发展金融需求有何变化, 农户、县域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需求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差异及主要影 响因素,金融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及缺陷。 从县域金融体系、金融服务供给现状等方面对县域金融改革绩效做出较具体的 评价,分析目前的困境及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和发展县域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寻找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现较高经济效率的 有效方法和县域金融组织发展与优化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金 融的需求,减少县域资金外流,促进县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1.2.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将对国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解释拓展到解释 特定

20、区域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验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可以 拓宽现有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空间,推动其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丰富相关学科 研究内容,从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认真总结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提出解决当前县域金融发 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的有效办法,借助切实合理的金融制度创新安排 使农村金融发展走出困境,必将推动农村金融本身和农村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 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加速中国金融制度建设进程,促进金融改 革尤其是区域金融和农村金融的改革。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了、动力激活 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1、,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就有 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群众基础,才能更有效地缓解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推 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在全党高度重 视“三农”问题和县域经济发展而县域金融却日益萎缩的大背景下,探索县域 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现实意义重大。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古典经济学家们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9 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实体经济上, 认为货币不过是便利交易的工具, 是实体经 济的符号。之后, 对于金融功能与作用有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 认为金融市场 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根据他们的

22、观点, 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部分解释 经济增长率。他们对于金融结构、金融压制、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分析, 使人们开始认识到金融的作用并深入探讨金融发展的路径。一些经济学家, 如 Gurley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率。遗憾的是, 国际上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 国家及转轨经济的国别实证研究成果虽然已有不少, 但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与地 区差距方面的探讨则比较少,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20 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中 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 还无暇顾及这一层面;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获取中国 系统的金融数据太过困难, 难以进行定量研究。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 2000) Nicholas R. Lar

23、dy ( 1998, 1999) 等对中国金融业的研究, 加深了我 们对研究中国金融发展问题迫切性的认识, 但这些研究还主要着重于金融改革 与金融危机的应对层面上, 有待于上升到长期金融发展的层面上进行全面的定 量研究。 1.3.2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目前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描述性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 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和如何强化金融支持的对策三大方面。在对县域经济 发展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描述性研究方面,众多的研究者认为,当前农村融 资需求旺盛,但融资的满足度极低。农村资金非农化倾向严重,县域资金大量 外流。

24、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与单一的金融服务供给的矛盾突出,金融服务手段 方式比较落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中大规模 退出,县域金融严重萎缩,县域经济接受投资和支持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县 域金融机构缺乏经营自主权, “慎贷”现象普遍,资金投放与资金需求总量及结 构极不对称,造成县域经济主体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并存。农业保障体系 不健全,加大了农业投资的风险性,致使农村金融部门在信贷投放中顾虑重重。 在对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方面,大量的研究认为形成县域 金融供求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金融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政 策和体制方面原因。县域经济环境欠佳,县域

25、经济整体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0 平低,企业规模小,银行单个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同时社会不能提供有效的 社会化担保服务和信用服务。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已成为推动一国 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先导力量,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带来金融体系的充分 发展,后者又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条件。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肩负 着历史重任,但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不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的利益机制是农

26、村金 融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必须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整体优化 推进,以促进农村金融系统各构成要素向有序化状态发展。坚持从经济发展的 区域性特征出发确定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取向,协调城乡金融发展,促进农村金 融资源的协作与整合,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强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实行适度的县域金融倾斜 政策。这些丰富的成果为我们深刻认识农业大国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背景 下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县域金融问题及对策提供了有益 的支持和启示。但这些研究大都暗含各种各样的假设,有些限定和假设条件也 过于严格。许多研究仅仅着眼于一般

27、层面的现状描述,是从某一个角度或某个 金融组织来研究县域金融问题,缺乏系统性和严密性。尤其是国内关于县域经 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从县域经济运行的特征、结构 转型以及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中来研究县域金融支持问题者不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总体过程: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 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 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毕业设计(论

28、文)专用纸 11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目前的困境及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实现县域金 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县域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寻找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 现较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方法和县域金融组织发展与优化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 县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减少县域资金外流,促进县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涉及金融领域众多方面的内容,但当前主要矛盾是 信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本文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县域银行类金融 机构提供的信贷业务分析上而非县域金融的全部。 全文设计六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外研究动态 综

29、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 第二部分为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主要探讨金融及其功能, 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方面具有代表性观点,为金融支持和农村金融发展寻找理 论依据。 第三部分从供给与需求方面分析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揭示其特征及缺陷。 第四部分为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五部分为完善县域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路、对策等。吸收国外农村金融发 展的经验,从满足县域金融需求主体要求出发,提出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思路 和原则。 第六部分为结束语。对本文研究作以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2 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30、 2.1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探讨 近些年, 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多个 经济学家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国 经济发展程度越高, 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这种经验联系几乎毫无例 外。这些研究隐含了如下意义: 可以努力发展金融市场来促进经济增长。事实 上, 许多国家也都将金融发展作为促进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验。 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探索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分 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条件和模式,研究如何建立有 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

31、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 的核心,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从传统的哈罗 德- 多马模型,到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理论,以及钱纳里和斯特劳斯的“两缺口”理论,都指出了资本在经济增长和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金融发展, 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差距可 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 对其 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良好影 响。在金融发展指标中,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开放金融 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

32、量。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市场化的道路, 以获得高质量 的金融发展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农村金融作为整个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 征,同时农村金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影响。 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理 论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种不同的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3 流派。 (1)农业信贷补贴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农村金融理论的主流学说是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 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 题。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

33、长期性、低收益性等) ,农 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为缩小农业与其它产业之 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消除地主和商人发放的高利贷及一般以高利为特征的非 正规金融使得农户更加穷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 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 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 (2)农村金融市场论 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金融市场论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重视市 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只要提供存款的机会, 即使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可以储蓄相当大数量的存款,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 注入资金;低利率政策防碍人们向

34、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其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 的高利率因农村资金拥有较高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由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制也存在着严重缺陷,为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仍 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相对于稳定金融市场来说,政府 的干预是必要的。相应的农村金融理论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补救市场 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 市场要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会引发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

35、化。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 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 中,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 带来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具有完善体制结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 场的介入,首先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 场有效运行的障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4 组织形式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在小组贷款下,同一个小组中的 同伴监督可以约束个人从事风险性大的项目,从而有助于解决道德风险。不完 全竞争市场理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 3

36、从供给与需求方面分析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 政策 3.1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建议 帕特里克曾经指出,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 供给导向模式,即金融供给先于金融需求发展,这对促使滞留在传统部门的资 源转移到现代部门起到基础性作用。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即实现县域经济中 现代金融业的内生性成长以后,需求导向模式就开始主导了金融发展。因此, 中西部县域的金融供给分析对于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快速实现农村经济 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 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弯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导向模式的基本前提是最少

37、要存在 潜在需求。在当前的县域经济中,存在着不断变化的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不同 的金融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供给渠道来满足。比如,现代商业银行倾向于向财 务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因为企业模式决定了贷款模式是 价格融资或规范贷款,贷款筛选机制主要借助于一系列的财务信息来进行,并 根据有关信息的评估结果来决定是否贷款和贷款价格,这对于财务制度不健全 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来说,是很难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的。而社区银行或民 间融资贷款模式则是关系融资,它不是借助于健全的财务信息来评估贷款项目, 而是主要借助于对借款人软信息的了解来评估贷款项目,决定贷款与否和贷款 价格。在县域经济中,真正满足商

38、业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是少数,因此,商业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5 银行的退出显得非常合理和自然。 在目前的县域金融市场上,金融供给的博弈主体主要由中央政府、县域政 府、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等组成。根据当前的需要, 政策性金融机构中还应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尽管各主体博弈的中心都是 一样的,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体制和行为角色的不同,决定了他们 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比如,中央政府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要实现国家利益 的最大化,从金融供给的角度来说,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 革,改善监管,保证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有效运行,同时完善政策金融的支持 政策,提高整

39、体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市场化水平,可以通过操控风险加权资产 收益率等考核指标实现国家经济、金融利益的最大化,并影响县域经济的金融 供给量。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地方政绩 的最大化,可通过调整财政投入改善地方金融生态,也可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等 影响到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农业发展银行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更多地受国 家支农政策的影响,取决于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方式。 当前县域金融抑制的关键是系统性风险过高,再加上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的基本完成,导致了目前县域金融市场的格局。县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在 于县域经济的二元结构和面临的市场、自然双重风险。传统经济中

40、农户、小型 企业的小农意识浓厚、法制诚信意识淡漠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发展和完善县 域金融市场并改善金融监管的具体建议有以下四方面: (一)金融监管一体化面 在中西部县域经济中,相当一部分金融业务是不规范的,比如,民间融 资和引进外资规模很大,但又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有 可能滋生或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既然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就应该把它纳入金融部门的有效监管范围。 (二)商业贷款利率趋同化。 为了减轻中西部县域经济的金融抑制,应首先给予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所 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相同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实行相同的利率政策。 (三)政策性金融体系完善化。 现在,农业发展银

41、行的政策性融资支持面过于狭窄,没有直接惠及种养大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6 户和普通农户;政策性保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多方面支持农村经济的区 域化、特色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四)民间融资市场有序化。 应首先实现民间融资的合法化。目前,我国没有在法律上对民间融资进行 明确界定,尽管从整体上说,国家保护民间借贷,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 债权人、债务人的权益就很难有效保护,民间融资也就很难继续健康发展。 3.2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3.2.1 金融需求的主体 从广义的金融需求来说, 县域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银行贷款需求, 这也是中西部县域金融需求的主

42、要部分。二是保险需求, 可 分为生活保险需求和生产保险需求。对于中西部的大多数县域来说, 农村的生 产性保险需求显得尤为普遍和强烈, 但难度也很大。三是衍生金融服务需求, 这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决定的。为了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如果单靠市 场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是不够的,还应开辟规避 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新渠道, 这就是衍生品市场。衍生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 在形成规模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上。四是直接融资需求。 从市场经济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资金从县域向城市、从落 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聚集是必然的。 从地域来看, 县域的金融需求可以分

43、为农村金融需求和城镇金融需求, 农 村转型经济中金融需求分为农户需求、农村企业需求和农村公益性需求。农户 需求主要表现为小额贷款需求和保险需求。由于绝大多数农村企业是利用当地 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兴建起来的小型企业, 它们主要是民间融资需求、银行 贷款需求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抵押、质押和担保需求。对于非常突出的大型企业 来说, 则主要表现为银行贷款需求、中间业务需求、衍生服务需求和直接融资 需求, 它们对农村保险的需求相对较小。农村金融的公益性需求主要满足农村 道路、水电、灌溉、防洪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 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金融需求。 城镇金融需求则遍及城镇经济中的各行各业, 按规模可分为个体工商户

44、的生活、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7 创业并扩大规模的贷款、理财、保险需求 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融资、投资 和保险需求 。从整体看, 县域经济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强, 同时表现 出明显的二元性、季节性、风险性、长期性、分散性和灵活性, 突出特点是非 规范性、多层次性和转型性。这也正是现代金融服务难以深入中西部县域的重 要原因。 3.2.2 考虑需求约束的农村金融供给调整 在我国,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显著地域差异, 也决定 了农村金融需求必然是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在沿海等发达地区, 多数农民的就 业和收入已非农化, 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 在内

45、陆的 中部地区、特别是农业主产区, 由于农业生产仍待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 金融需 求更多体现为农业生产的需要; 而在欠发达地区, 农民往往由于缺乏应对大项支 出和临时性支出的能力, 金融需求则主要表现为消费型生活需求。另外, 即使在 同一区域的农村内部, 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性, 企业与农户之间、规模不同 的企业之间、生产模式不同的农户之间,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 从研究的角度, 可以把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概括地分为农村发展需求、农业生 产需求以及农民生活需求这三个层面。在以上三层次中, 农村发展需求是从宏 观社会发展角度出发的一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总括, 含义上侧重于农村社会发 展

4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和社会文明的提高等社会综合层面, 很大程 度指的是农村社会发展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农业生产需求主要针对的是农户经 营以及小规模农业生产组织在农业生产上的货币需求, 是一般意义上农村金融 需求的核心内容; 农民生活需求则属于农民家庭生活对货币的需要。但由于农 户属于生产生活的综合体, 它使得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生活需求经常性地交织 在一起, 而表现为农户的金融需求。由此, 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核心, 也必然体 现在以上三者与金融供给之间的连带关系以及运行中表现出的矛盾等方面。 3.2.3完善农村金融需求措施 (1) 构建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47、不同, 因此具体金融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不同金融安排之间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程 度的交叉重叠, 但相互间不具备完全替代性。比如, 国家农贷制度对于高利贷 有一定制约, 但若要将民间高息借贷全部挤出则是不可能的。所以, 不同地区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8 适用不同的农村金融安排, 应当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最大特点。这 就意味着从全国来看, 需要一个多层次金融安排并存的农村金融制度。其中, 既有直接金融也有间接金融; 既有正式金融安排也有非正式金融安排; 既会有 传统金融安排也会有现代金融安排; 既要有更适合落后地区的政策性金融和互 助性金融, 也要有更适合发达地区的商业性金融和资本市场

48、、保险市场通道。 (2) 提高农民收入, 培育农村金融需求。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 合理定位。 要培育金融需求, 当然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第一要义。而在提高农 民收入方面, 又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村公共保障机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最为重要。另一方面, 在培育金融需求的同时, 特别是地方政府要致力于营 造有利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从而达到吸引商业性金融或规范发展本地区民间 金融的效果。 4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4.1 县域经济的总体态势及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层面和城乡结合部,承载着全国 80 %以上的人 口和 60 %的经济规模,其地位和

49、作用日显突出,特别是在促进广大的农村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 谐社会至关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相宜的金融支持为前提。金融支持的 力度和金融服务的状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4.1.1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 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独特性、层次性、综合 性、农村性、差异性等特点。 (1) 独特性。 “独”是指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区划。县域经济的社会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9 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 其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 围内。 “特”是指特色, 在各县之间, 由于自然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历 史沿革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会导致各县形成自己的地区特色和产业特色。 (2) 层次性。县域经济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既有产业分工, 也有各种经 济所有制; 既有老百姓经济) 就业与收入, 也有政府经济) 税收及财政收支; 既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也表现在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层次。 (3) 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几乎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 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4) 农村性。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