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4103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 论文题目 双杨树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专业班级 农村行政管理09-1班 学生姓名 郑婷婷 指导教师 张晶晶 二一二年六月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首要问题。重视“三农”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党执政以后,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正确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其整体的要求和内容。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时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

2、可以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研究来指导具体的建设过程,使其走上规范、良好的发展道路。目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 关键词:双杨树村 焦裕禄 留守老人 心理问题目 录一、 村情简介1二、 双杨树村的经济发展2(一) 双杨树村村民基本收入状况2(二) 双杨树村产业发展状况3(三)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困难3(四) 治理措施及今后发展规划4三、 双杨树村的文化发展5(一) 双杨树的道路5(二) 双杨树的物质文化5(三) 双杨树的精神文化6(四) 双杨树的文化管理与发展7四、 双杨树村的教育发展7(一) 教

3、育现状7(二) 解决措施7(三) 教育发展方向9五、 双杨树村的社会问题9(一) 留守老人问题91、留守老人的现状92、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1(二) 留守儿童问题111、留守儿童的现状112、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2后记13 一、村情简介双杨树村位于兰考县东北5公里处,兰曹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480户居民,1900余人,耕地面积1400亩,7个村民小组,31名党员,2010年人均纯收达4800元。双杨树村是焦裕禄书记树立的四面先进红旗之一,“双杨树的道路”文明全国,教育鼓舞了几代人。2006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清华大学、

4、河南大学、河南农大等十几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多次到村进行调研,是中央、省、市、县,农村调研重点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经济,初步形成了家具加工和蔬菜种植两大产业。沿兰曹公路建成商业一条街,使双杨树村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轻中度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村里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村里拥有一支60余人的盘鼓队,建有文化广场,每条道路设有路灯,不再是过去黑压压一片,为村民生活提供了方便。2003年,由香港联合工会和县教育局共同投资45万元建成一所高标

5、准现代化的“双杨小学”。2006年村“两委”抓住中央决定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惠农政策,多渠道筹资26万元建成了360平米的高标准办公楼,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院(周一至周五供居民查阅生产生活资料,增长文化知识)、多媒体党员电教室(党员群众按规定时间进行观看,传播外部先进知识)等。目前,全村家家用上自来水(本村集体打造的深水井,方便快捷,水质优良),户户通上了柏油路(摆脱了雨天一脚泥到处脏乱不堪的旧局面),百分之七十农户家中用上了沼气,形成了安全、环保、节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局面二、 双杨树村的经济发展 现在,就双杨树村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和规划

6、做一个分析;(1) 双杨树村村民基本收入状况 双杨树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表(元/人)(二)双杨树村产业发展状况双杨树村一共11个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红木家具厂,塑钢厂,红旗渠矿泉水厂,华丰食品厂等等,特别是塑钢厂本厂总资产愈千万元,工厂职工七十多人,月工资一千余元,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双杨树村的蔬菜种植也是当地主要收入的一部分,但从近几年发展来看,经济效果不是很乐观,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村民的整体知识水平偏低,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生产模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的现状,使其矛盾突出;2、村民经营形式大多是以零售为主

7、,没有统一收购形成规模效应;3、大多数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因而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4、近年来化肥、农药、农机具生产资料采购成本不断上涨,使农业成本加大,而且该区域蔬菜种植分散不具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落后的生产技术及工具使其生产效率偏低;5、农业服务体系和市场应对机制的不完善,使农户抗风险能力极为脆弱,导致了在无情的市场风险冲击下成为产业结构调整风险的承担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困难1、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由于长期以来粮食作物价格偏低,许多农户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种粮

8、面积减少。(2)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农民种植的内在动力受挫。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加大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难度。(3)在国内市场收购价格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没有下跌,农民生产粮食的成本增加,受比较利益的驱使,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断减少。(4)国家弱化了对农民种粮的保护措施,减少了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如在粮食主销区及产销平衡地区基本放开了粮食市场,这就放松了对粮食价格的保护。(5)大部分粮食主产区保护价粮食补贴仍然补给流通环节,没有直接补给种粮农民,这必然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6)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多、文化水平低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9、,而且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受限,所以分散农户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自然灾害的威胁严重。农业和其他产业不同,农作物的产量与自然条件紧密联系。近年来,由于资源与生态条件的恶化,自然灾害明显增多。1995-2002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由69亿亩扩大到7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从1995年的33亿亩扩大为2002年的41亿亩,成灾率(成灾面积受灾面积)从1995年的485上升到2002年的58。根据中国农科院的监控和研究,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是建国以来最少的一年,总产量为10年来最低,人均粮食占有量(仅335公斤)为20年来最低。2、村民对信息的求知性不高,俗话说现在是信息的时代,落后的表

10、现就是对信息的认知程度重视度不高,对外发生的变化不了解,缺乏上进心。3、节日意识的淡薄,农历五月五端午节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四) 治理措施及今后发展规划上述这些导致村民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也不是立即都能解决的,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要对症下药: 1、保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 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要保护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归根到底还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进一步完善粮食首长负责制,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和市场的宏观调控;(2)

11、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3)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支持政策,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4)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农业推广体系,促进农业节本增效;(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粮食流通,走大市场的路子;2、大力实施惠民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3、发展规划村里的蔬菜种植发展规模化系统化,大力扶持种植能手,定期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种植技术,参观种植富裕家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蔬菜种植带来的幸福生活。加大政策的引导,激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对种植模范户进行奖励,发挥好带头作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聘请

12、专业技术员进行培训,推广优良产品栽培嫁接改良,提高质量,对外合作潜力合同,保证长期的友好合作。4、大力发展本村的特色企业及多开展招商引资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商来此投资设厂,这样可以防止空心村的出现,减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人数。5、不断完善村里教育,卫生、医疗、交通等惠民设施以及村民的保障制度。 三、 双杨树村的文化发展(1) 双杨树的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 “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

13、的新农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双杨树村就是富有这种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农村,也是最富有这种精神文明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963年9月在兰考县召开的全县大小干部会议上,焦裕禄书记把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的群众代表请到主席台上,大张旗鼓的表扬这四个村的革命精神,并将这四个村的革命精神总结为四句话:“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书记的这句话带动了无数的榜样,栓释了自己的一生,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带领兰考人民团结拼搏,最终战胜了“三害”,迎来了良田。其中,双杨树的道路最富有特色,在当时双杨树村有一个顺口溜:“早起一个淀粉馍

14、,中午面条捞不着,晚上汤,照月亮,小孩喝了光尿床,劈头劈脑三巴掌,别骂爹,别骂娘,只骂上天不给粮”。在那时双杨树的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对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都表示:“穷,咱穷到一块儿,富,咱富到一块儿”。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焦裕禄将双杨树村作为农村实施集体经济的榜样树立起来,称之为“双杨树的道路”。也是指,双杨树村民贯彻国家的政策,团结一致,共克困难,走集体化的发展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四面飘扬的红旗中,双杨树的道路,奋勇前进。引吭高歌,成为当年焦裕禄书记书里的四个红旗村中发展最好的一个村,综合考评在兰考县位列三甲,2006

15、年被兰考县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 双杨树的物质文化双杨树村在文化特色道路上越走越红火,2003年双杨树村成立了以吴青云书记为代表的村两委领导班子,一上任就本着为村民服务,凡是多吃亏少沾光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民心,村里的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弘扬发展精神文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创出别样的特色发展道路。双杨树村为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红旗精神,采取多个方面措施,将精神文化树为双杨树村发展目标之一,努力致力于加强村文化设施建设,在文化娱乐方面,村里建有村民活动文化大院一所,村图书室一所,建有网吧,体育广场,远程教育系统,

16、还成立了老人娱乐文化队,秧歌队,双杨树村文化协会等文化队伍,并积极参与各级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文体活动。双杨树村村委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加强对民间能人的培训本着传承民间艺术,传播有益文化,弘扬红旗精神的信念,积极打造双杨树村特色文化品牌。(3) 双杨树的精神文化双杨树村两委每年都举办“好儿媳”评选活动,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时代新风尚,对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协调家庭成员建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关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好儿媳”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也必将激励广大妇女要以先进为榜样,继承和发扬我国劳动妇女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诚恳朴实,

17、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双杨树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近几年,双杨树村不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村两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要求,通过一至三年的努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民主法制建设相协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良性互动的局面。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不断改善。双杨树村廉政文化建设以“弘扬廉政文化,建设和谐双杨”为目标

18、,以落实党风廉洁责任制为着力点,始终坚持“反腐倡廉重实效,入家入户入民心”,做到创新廉政文化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容,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在载体建设群众参与,营造氛围,形式多样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廉政文化建设特色。主要措施:1、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强化村两委干部廉洁意识2、 健全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1)推行村务决策民主听证,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开展“勤廉双述”活动,确保村两委干部正确行使权力;(3)健全谈话制度,发挥谈话在廉政教育中的作用。廉政建设任重道远,廉政文化建设无终点,成绩虽有,但相比差距也有,双杨树村村委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其他村的先进经

19、验,全面落实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和谐双杨树”树为创建为着点,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本村倡廉文化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增强群众的拒腐防变意识,提高双杨树村党建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双杨树的文化管理与发展双杨树村两委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对待本村和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待有益的文化积极学习,弘扬,针对“文化垃圾”向村里蔓延,腐朽落后文化毒害村民的现象加大农村文化市场整治和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双杨树的精神文化是先进的,双杨树的精神文化是独特的,双杨树的精神文化是新农村精神文明道

20、路上的一盏灯,照亮了双杨树的人民,照亮了双杨树向精神文明前进的道路,这盏灯与焦裕禄书记树立的红旗交相辉映,一起指引双杨树的人民走向希望和明天! 四、 双杨树村的教育发展(1) 教育现状 双树村现有教育教学机构两所,香港工会联合会双阳小学和红庙镇第二中学。香港工会联合会双阳小学始建于2003年,由港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三方集资兴建而成。学校有教学楼一栋,设六个年级,一二年级均为两个班,其余年级各一个班,共有在校生400余人,拥有教师团队20人(均为大专学历,月工资1000余元,政府直接将款项打入工资册,学校每年发放福利3-4万元,平均1000+/人,职工大多为本地家属,工作较为方便)。运动场地有

21、篮球场、乒乓球案板各一,文化墙两面,宣扬传统道德思想,严格遵照九年义务教育相关法规,不收取学杂费,无乱收费现象,运行模式较正规 。红庙镇第二中学始建于1992年,为该镇4所公立学校之一(现已只剩两所),周围8个自然村中唯一初中,学校有教学楼一座,共设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共五个班,在校生不足200人,办公室为两排平房,教师团队12人(平均年龄30-40岁,大专学历,月工资1400-1500元),其中英语教师3名,体育电脑教师各1人。运动场、篮球场各一,电教室一间,拥有电脑设备30余台。图书馆为该校一大亮点,藏书1.6万余册,多为政府出资购买,学生学校各有捐赠,馆内环境整洁,借阅管理制度较为正规

22、。驻村期间我们访问了该校门卫、教师、图书管理员等人,从中了解到一些令人担忧的农村教育现状。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依然不完备,教室没有电,办学条件显得很简陋。还有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有些混乱,红庙镇第二中学曾经学院繁盛时期学生人数曾达700余人,教职工40余人,每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在校师生无不感知光荣。但现在在校生100余人,教师12名,上下班制度基本作废,有课上班无课走人,曾被县教委点名批评,管理制度混乱,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据我们了解,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 1、前任校长不作为,经常擅离职守,与教职工不能融洽相处,后被镇教委替换。新任代理校长虽以身作则,然不能对该校陈症顽疾决心治理,始终无力改变

23、大局;2、2000年后政府不再向该校委任教师,在校教职员工教龄大都有十余年,对校园环境已相当熟悉,工资待遇稳定,工作态度日渐怠慢;3、近年来,农村在外打工人数剧增,留守儿童难以照料,而相对应的是各种私立封闭式学校大肆兴起,学生在此可一月或数月返家一次,大大减轻了家长心里负担,虽说费用昂贵(较之公立学校免费)然其省心省力迅速成为众多农村家长的首选。这便使许多父母将其孩子送往县、镇私立中学,造成了公立学校学员大量流失,学校相继倒闭。(二)解决措施:(1)强有力的领导为团队的核心,领导阶层应下定整治决心,不畏艰难,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做到办事公正严明,奖罚有据,用人唯贤,树立教师榜样,对问题人员晓以

24、利害,认真教导,力促学院改革;(2)面向社会招募教职员工,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更新教学观念,增加团队内部竞争力;(3)公立院校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改革,与时俱进适当学习私立院校封闭式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让学生父母放心,为农村、人类文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总的来说,中国农村教育现状不能让人乐观,农村与城市相比还落后很多,师(三)教育发展方向党与国家始终对我国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下面摘录部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内容: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2、“学校要把

25、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提高难度。各种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依据。”3、“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生均公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头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4、“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26、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人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五、 双杨树村的社会问题(1) 留守老人问题1、留守老人的现状所谓留守老人,是指子女长期外出而单独居住在老家的老人。本村人大多数人外出打工,所以留守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并非经济拮据,而是缺少照顾,精神空虚。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增加,由于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

27、从自己原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即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量农民青年进城打工,将孩子老人留在家里,即所谓的“留守人员”这对留守人员在物质生活上和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个突击的现象就是留守老人的问题普遍。首先是这些老人经历了苦难时代,他们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只求温饱生活简单。农忙季节饥一顿饱一顿现象经常发生,不注意营养搭配,还承担着沉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诸如耕种,收获施肥灌溉等等繁杂的体力劳动,家庭的一些琐碎事务都要他们操心,在我们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一位奶奶有时一个月之花三元钱,想想都不知道她是怎么

28、过来的,平时家里种的地,够自己吃喝的,他们也不求其他的了!和他们谈论中,看着他们眼中的一丝失落,让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再问下去了,这让他们想起自己的悲伤,实在太残忍了!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坚持问下去,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其次,他们还担负着抚养孙辈的重任。由于大部分进城务工入厂收入和条件有限,孩子就留在了家里交由父母管理,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只管孩子的吃喝,至于道德学习性格心理的教育往往力不从心,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最后,老人的生活缺乏照顾。由于年老的关系,他们大多都患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行动不便等等,还有一部分空巢老人心

29、理上也存在着各种疾病,加上农村的文化生活设施缺乏,精神缺少慰藉,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单。农村有句谚语叫“不管隔辈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管理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属于父母而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义务,一是记长辈年龄大了,管理力不从小,二是长辈由于溺爱孩子,影响孩子成长。但在眼下的我们调查中得知,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基本上都是长辈们一手操劳了。“别看俺孙儿才四岁,他要是跑起来,我这老腿还真是撵不上啊,万一出了事,这咋给外出的儿子儿媳交代啊。”6月5日下午,双杨树村北地的一户老人面对我们几个无奈的道,据了解,双杨树村这个一两千人的大村,70%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因此,一半的村民照看着自己的孙

30、辈,这位奶奶说:“等我老的时候,也根本指望不上孙子,但没办法,俺得再出出劲,让儿媳儿子省省心,为他们再出一点力吧。”说到这里老人的表情就更无奈了。在我们走访过程中,还了解到一家姓刘的婶婶的家庭状况,得知她家一共7口人,儿子儿媳都住在城里,女儿在读研究生,自己的父母又在自己的老家,而现在的家中就只有他一个人,我们去她家拜访了一下,诺大的院子中,只有她独自一个人家里有4亩多地,全是她一人在劳作,我们几个帮她干了一下午的活让她很是欣慰,她说她今晚不用担心睡不着觉了,在她口中我们得知大部分老人都是家里打理农活甚至还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充当劳动力,许多体弱多病的老人在照顾自己之余,还要带着“留守儿童”。生活

31、更加穷迫!同时儿童也得不到更好的学习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照顾,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几个感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调查和关注,更需要的是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2.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对策建议(1)建立完善老年人组织,为农村留守老人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成立老年人工作委员会、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互助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2)加大农村保障力度,完善低保体系;(3)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并重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4)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及个人三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尽快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农村医疗的建设。三是、建立农村贫困老人档案,力争把老人的健康问题解决在村镇。四

32、是、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医疗费用,采用子女拿一些,政府帮助一些的方法加以解决;(5)搞好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6)依法养老;(7)出台优惠政策,让出外打工的能人实现凤还巢。(2) 留守儿童问题1. 留守儿童的现状因人口活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使其他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里的健康发展;其次,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多城市使很多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情况,据调查

33、显示,成绩差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再次,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然后,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异,表现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最后,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温暖,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去发展,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的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从我们访问过的一些农户看,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

34、文盲或半文盲,虽然他们有些也在想教育孩子上下功夫,但是思想观念与孙辈都有很大差距。难以和孙辈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足够的时间照看孩子。2.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是政府应该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二是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设以父母、亲属为主题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题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题的学校保护网络;三是敬爱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担任“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2011年双杨树村“两委”班子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关心下,大力弘扬焦

35、裕禄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让双杨树的红旗更红,让双杨树的道路更加宽广。后记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几日驻村实习,但带给我们的影响确是深远的。下基层不仅是去锻炼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有效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多的是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当今农村的发展变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去有效的解决,能把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人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红火火了,不仅能吃上肉还能喝上新鲜的牛奶,营养健康双手抓。吹着凉空调,洗着热水澡已成为现实,农民再不是一身的泥土汗水味了,而且电脑也是越发普及了,可以浏览到最新的国内外消息。“中国队得了亚洲女排冠军”这是一位农民在与

36、一群村民兴高采烈的说道呢,瞧,如今我们的村民多关心实事,这消息不仅让作为一名亚洲人感到自豪,更作为一名中国国人感到骄傲,这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为有这样一个发展富强,自强不息的国家而骄傲。所以说如今的农民是新型的农民,是与时俱进的农民,不再是顽固不灵,愚昧无知的农民,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农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前进,考我们灵活的头脑,勤劳的双手打造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杨泉明.八亿农民的重要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讲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3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4陈饶.城乡农村如何搞好小城镇建设-城郊新农村建设丛书.金盾出版社.毕业设计批阅答辩登记表毕业设计题目双杨树新农村建设发展调研报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答 辩 成 绩: 答辩小组成员: 人 答 辩 组 长: 年 月 日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 年 月 日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