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4210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析石门坎文化的兴衰及对柏格理的评价.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石门坎(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地处乌蒙山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威宁县)西北边陲的一片蛮荒、高寒之地。石门乡至今仍是威宁县乃至贵州省屈指可数的边远贫困乡。在20世纪上半叶,石门坎竟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苗族文化圣地”,创造了数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奇迹。但从50年代中后期起石门坎的教育开始走下坡路,现如今的石门坎已不是原来曾经辉煌的石门坎了。分析各个阶段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苗族人自身的历史、兴修教堂和学校、苗族同胞渴望文化、落后的经济、闭塞的交通、动乱年代对教育的影响、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教

2、育的重视、学术研究的兴起。最后通过描述柏格的传教办学过程,给柏格理一个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关键词:石门坎;苗族;文化兴衰;文化复兴;柏格理AbstractThe threshold of the township (shimen) the WuMeng weining the hui people in the autonomous counties ( short weining County ) northwest border area, featured a wild land. ShiMen township is still weining and guizhou numbered

3、 or promote agrotechniques in the remot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one gateway unexpectedly become the highest southwest miao minority cultural district, sanctuary, created several breathtaking cultural wonders. But since the middle from 50 of stone gateway of education began to decline, nowadays

4、 already stone gateway is not the original once brilliant stone gateway. Analysis of each stage reasons ar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raffic conditions, miao people own history, building churches and schools, miao nationality eager to culture, backward economy, block traffic, the influence of the unr

5、est on education for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government, traffic conditions to improv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for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rise of attention, academic research. Finally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issionary school process, Pollard to Poll

6、ard Richard a realistic objective evaluation Keywords: stone gateway;miao;culture ups;cultural Renaissance;Samuel Pollard引言地处贵州省威宁县西北边陲的石门坎从1905年开始,创建了数个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史上的奇迹;创造苗族文字,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启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在乌蒙山区创办国内第一批苗民学校(石门坎光华小学);创办贵州第一所苗民自己建的乡村中学(1943年朱焕章所建的西南边疆私立石门坎初级中学);在西南苗族、彝族地区实行男女学生同校,开创中国近代男

7、女学生同校的先河;在中国首倡和实践双语教学;创办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足球场和游泳池(现还有遗迹),倡导民间体育运动,全民参与,使石门坎成为贵州足球的摇篮;在乌蒙山区创建西医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引进接种牛痘疫苗,首次控制了天花在本地的蔓延,使石门坎成为乌蒙山区现代医学和疾病预防的基地;创建中国西部最早的麻风病院(现还有几十名麻风病人,但已不会传染)及孤儿院(不存在了);在乌蒙山区创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站、邮政代办所这些创举使石门坎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苗族文化圣地”1。甚至连当时英国的基督教报纸,也将其称之为“海外天国”2。当时的外国邮件只需写上“中国石门坎”便可寄到3。数个奇迹中

8、,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文化圣地”不仅培养了4000多名小学生,数百名初高中生及中专生,三十多名大学毕业生,两位教育硕士和两位医学博士,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担任大学副校长(贵州大学)和学院院长(贵州民族学院)的苗族学者(杨汉先),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担任省级卫生厅(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的苗族高级知识分子4,而且为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培养了10位省级领导、20位地厅级领导、200位县处级领导5。在一个自古以来无人知书识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短短几十年里培养出这么多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被誉为教育史的奇迹。整个20世纪石门坎文化的“起”、“兴”、“衰”的发展过程,有着相关的社会历史因素和其他条件。对

9、英籍传教士柏格理,我们应该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看待和评价他。1石门乡概况 石门乡地处威宁、昭通、彝良(三县市)交界处,是威宁县最西北的一个边远贫穷落后的乡镇。乡政府所在地石门坎距县城约142公里,东与本县的云贵乡、龙街镇接壤,南与黑土河乡唇齿相依,西与昭通市的大蒿地(韭菜坪)和林边毗邻,北与彝良县的熊家沟和洛泽河为界。乡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的“薄刀岭”顶峰为2762米,最低海拔的“熊家沟”桥边为1185米,乡政府所在地为1940米。全乡海拔落差大,形成了明显的凉山、半凉山和河谷地形。黑土河与天桥河在本乡高潮村境内汇合组成“祖基河”,流经祖基、飞姑、板桥,流入洛泽河。起源于草原村

10、“分水岭”的“母龙河”,从西往东经女姑、新民两个村后向北拐弯与从民主方向来的结依河汇合组成“河坝河”,经杨家院子、狮子洞、河坝、谢家海子、店塘沟与河坝河汇合在熊家沟往北流入洛泽河。境内山高、坡陡、沟深,海拔落差大,雾大阴雨多,年均降水量1500多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均气温约19,全乡总耕地面积22165.51亩,但25度以上的不宜耕种的坡地就占了75%,由于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差,包谷、洋芋、荞麦、豆类也就成了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6全乡总面积143.54平方公里,辖三个管理区,十四个村民委员会(另有一个特殊自然村柳树村),八十七个村民组,分散居住成103个大小不等的院落(

11、大的七、八十户,小的三、五户),居住着汉、苗、彝、布依、回、菜等六个民族共3630户15176人。其中少数民族992户4056人,占全乡总人口26.7%,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石门乡是一九九二年“建、并、撤”后由原中水区的石门、云炉、女姑三个小乡合并组建成的新建乡镇,乡党政机关设在荣和村石门组(即石门坎)。由此,石门坎成了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 石门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21 愚昧无知的封建时代(1904年之前)211 自然条件石门坎,一个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贫穷、落后、偏远的高寒村落,四周被高山环绕,千沟万壑,嵬嵬险峻,山高坡陡,浓雾弥漫的

12、穷乡僻壤,海拔约二千六百米。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大多数作物生长,只能种一些收入很低的洋芋、荞麦等;此外,石门坎因坐落在一个陡坡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大量的水和肥沃的土壤被冲走,因此土地贫瘠,收成自然就差。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加上农民无力购买肥料,多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故民谣曰:“山高协和大小雨多,庄家种遍几坡,到了秋收心要惊,种一坡来收一锅”6。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212 交通条件石门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距离威宁县城142公里,距区公所35公里,山高路陡,少有的一些隘口狭窄,甚至一些要从半崖上通过,雨天路滑的时候根本不敢走,人们只能靠人背马陀,不便的

13、交通使人们的思想封闭,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晓,可谓“与世隔绝”。这就导致了当地的群众见识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由于道路两边坡度太陡,加上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雨水集中,滑坡泥石流较严重。213 苗族人自身的历史因素苗族早期生息在黄河流域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是一个先进而强大的部落群体。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历史上很有名的逐鹿之战在黄河流域展开了。最后,苗族的祖先蚩尤被黄帝、炎帝部落打败了。都说胜者为王,败者寇。蚩尤被打败了,当然在中原地区的黄流域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于是苗族人便开始逃,逃的越远越好,避免被追杀,他们从富足的中原地区向荒芜的长江流域迁徙。由于以失败者的身份到处

14、逃,因而在哪里都没有地位,没有自由,条件好的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都被有权有势的统治阶层所占有,他们只能逃到没有人愿意去的高山上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迁移,历朝历代的变更,苗族人便“一跑一逃”的来到了这乌蒙山腹地的石门坎,一代一代的在这里繁衍,生根发芽。这里早已成了他们的家园。但是,他们在旧社会仍然没有政治地位、没有自由,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过着颠沛流离、任人宰割的生活,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非常严重,由于社会地位低下,被其他民族看不起,所以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很少,能讲汉话的都很少,更不用说读书念汉字了。由于苗族文化教育落后,清末威宁县旧志歧视地描述:“苗族晦盲否塞,蠢如鹿,习俗特殊,或崇拜禽兽以为神、食肉

15、衣皮而不知耕作,穴居野外而不能营造,未脱离野蛮社会现象。”这些说法的确有点夸张了,是一种对苗族的侮辱歧视,但它反映了在基督教传播未到威宁县苗族地区之前,苗族文化教育是多么的落后!苗族人只能过着愚昧无知、封闭式的生活,这的确是个事实。愚昧无知的年代,石门坎地区的落后源于不平等的教育机会,石门坎因其边缘的地位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交通的闭塞成为难以与外界交流的障碍。走不出,进不来,成为当时不可争辩的事实。而石门坎的苗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况则是他们没有获得公平教育的直接原因。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几千年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多为汉族,本身自认为

16、优人一等,就连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们又何尝不是优人一等,就像元朝的时候统治者把其统治下的臣民分为四等,他蒙古族就是一等,而南方的汉族则沦为四等臣民。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北边陲,石门坎又处在乌蒙山腹地,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就处于边缘地带,苗族就是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被压迫的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受到当地彝族土司和汉族地主的双重压迫。22 兴起、发展、辉煌的岁月(19051949)221 柏格理来石门坎修建教堂、创办学校是文化兴起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1904年,柏格理牧师从昭通市来到石门坎,为建立教堂,他奔波于各土司之门或地主之家,往返多次,费时数月,才得到土目安容之捐

17、赠石门坎偏颇荒地八十丈给苗族修建教堂和学校。修建教堂,首先需要的就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如石料、木料、泥瓦等。其次,劳动就得要有劳动力。再次需要人们的团结一致。在柏格理牧师的正确领导之下,在英国教会的物质支持和当地苗族同胞出力、出工、出钱的大力支持下,教堂在一股热火朝天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也许在今天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到那种情景的,苗族同胞为改变自身被压迫、被奴役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激情,他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丝毫没有吝啬之举,远处的由于交通不方便,所以他们出钱助工,而近处没有钱的就出力帮忙或筑墙盖屋及杠材。团结一致,众志一心,从春天到夏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初步建起了长五间的一

18、座礼拜堂,并筑成了一间长三间的教学楼和教职工的厨房宿舍。另外完成了远地的人们来此做礼拜所需栖息的茅舍数间和苗族兄弟议事集会的处所。这时,来石门坎做礼拜的人逐渐增多,因而原来修建的房屋不够容纳这么多人,他们只能在露天做礼拜,一遇到洪水暴涨又不能按时到达,柏格理就想到了设立分堂,从此在石门坎百里之外苗族集中的地方教堂随处可见,如长海子、咪耳沟、大坪子等。6教堂纷纷建立的同时,信徒快速增多、需要读书,各教区要求派人去领导他们,但无人,只有把在昭通市读书的稍具社会经验的成年人选出来急训宗教常识,使他们暂时满足了需要。不过建立学校已经非常迫切,学校的建立是因为传教的需要而快速建立起来的,我们应该看到学校

19、的建立并不是真正想要为苗族子弟服务,而是为宗教的传播而服务,但客观上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大部分苗族同胞的命运。1905年学校建成,次年开始招收苗族子弟入学,男女均收,同校授课,初仅设一初小班,逐渐发展扩大,由于柏格理在苗区伸张正义,支持苗民,传教办学,因此引起了当地一些彝族土目、封建愚昧地主和反教者的仇恨。曾几遭毒打,几乎丧命,1908年回国治疗休养。回国之后他并没有因为在石门坎传教办学遭打而灰心,一心仍然想着石门坎苗区的建校兴学之事。于此同时,他在国内积极宣传,要国人积极出资帮助石门坎的苗族,他在向国人募捐时,说要在中国苗区兴建学校,得到一位叫阿斯多的老人捐赠两千多英镑。1911年回到石门坎后

20、将学校扩建一新。至1912年已成高级、初级男女两部,系完全小学,取名光华小学,遵照国家规定学制为六年。实现了我国近代最早的男女合校。之后又建了宿舍、礼堂、游泳池(现已破败不堪)、运动场。不仅如此,1910年教会所属圣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部还设立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机制教育委员会。该会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本部,有计划地向石门坎周围的支堂推广、扩大,发展苗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其它各支堂的学校为“光华小学第X分校”。 教堂和学校的建立为培养大批苗族知识分子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以后石门坎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为上万名苗、彝等族群众接受初等教育,为苗族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22 苗

21、族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改变自身被压榨奴役命运的强烈愿望是文化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原因苗族人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其到处逃跑、迁徙的过程中,迁徙到哪里悲惨的命运就跟随到哪里,他们难以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只能到那些没有人愿意去的高寒山区。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或很少有土地,而那些极少数的封建地主却拥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苗族人即使逃到最寒冷的高山上,可那也是地主的土地。石门坎作为乌蒙山腹地的高寒山区,那儿的苗族除了受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榨之外,他们还受彝族土司、土目的压迫和奴役。在长期受这双重压迫和奴役的生活中,他们迫切需要知识来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

22、苗族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改变自身被压榨奴役命运的强烈愿望使得柏格理在石门坎的传教办学得以顺利进行,文化兴起和发展有了最直接的对象。苗族人对文化的强烈需要促进了石门坎地区的教堂和学校的迅速兴建,所以,石门坎文化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离不开苗族人的迫切需要,因为柏格理在石门坎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关系,没有柏格理来这里兴建教堂和学校,那么苗族人悲惨的命运也许还会持续几十年(少说也要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更不要说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海外天国”。因为在那个年代,只要写上“中国石门坎”你的包裹就能达到。海外很多人可能连“贵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威宁”了

23、,也许很多人都想象不到,这个曾经不为人所知的荒蛮之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这里,除了柏格理个人的努力及后继者的发扬外,苗族同胞和汉族老师及部分英明的彝族土目所作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223 第一批苗族知识分子学成归来所作的贡献是重要条件在石门坎办学的过程中,柏格理采取了“以苗教苗”的政策,也就是让先毕业的学生留在学校任职。1913年已培养出第一批苗族教师,但只能适应初级小学的要求,教会为培养高级小学的教师,便选拔初小 毕业时的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继续到昭通宣道中学、成都华西中学等学校就读。教会选送至成都华西中学的五名学生于1917、1918年陆续毕业返回石门坎光华小学任教,杨苒惠

24、任校长、王富民任教师;1920年吴性纯毕业于昭通宣道中学后被选送去成都华西大学就读,192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返回石门坎,不久积极向英传教士王树德多次提出苗族需要教育工作人才,后又选送朱焕章去成都华西大学,毕业后获教育学士(注:朱焕章,1943年创办石门坎民族中学)。这些学成归来的苗族知识分子都出任石门光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质量高,数量多,升学率高,为石门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为以后赢得西南最高苗族文化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4 辉煌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石门坎进入博士时代,1929年威宁县龙街镇四方井的彝族聂光廷和威宁县云炉乡的苗族吴性纯毕业于成都华西医科大学荣获该校和美

25、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威宁县四十五户的彝族陆堂恩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0年毕业,荣获本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1936年威宁县石门乡的张超伦考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牙学院医科,学制7年,1943年按期毕业,并获本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这期间“文化圣地”不仅培养了4000多名小学生,数百名初高中生及中专生,三十多名大学毕业生,四位医学博士和两位教育学士,培养出全国第一位任大学副校长(贵州大学)的苗族学者,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担任省级卫生厅(贵州)厅长的苗族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了10位省级领导,20位地厅

26、级领导,200位县处级领导,在一个自古以来无人识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出这么多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无疑是教育史上的奇迹。23 衰落的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231 经济落后是制约石门文化持续辉煌的因素石门坎的经济发展即使在石门坎文化进入黄金时代的时候也一样落后,落后的经济基础赶不上快速发展的文化,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整体上是分离的,柏格理不可能什么都能顾得上,况且他来此传教办学的目的不是帮助苗族同胞发展经济,因此文化的发展不可能长时间保持辉煌。最终走向衰败那是必然的。石门坎曾经是“苗族文化复兴圣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在继续衰败,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

27、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沿海地区的经济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而石门坎因地处内陆腹地,不在快速发展的东部行列,其经济发展徘徊在解放初的水平。石门坎的苗族农民世代就在这点贫瘠的土地上,祖祖辈辈,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年复一年,他们的心灵被扭曲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靠国家救济成为习惯,懒惰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不思进取,维艰度日成为常规,商品生产与他们无缘。特别是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时期,许多群众不仅没有买布的钱,就连买盐的钱都缺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上级政府的救护下,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起步太晚,基础差,贫穷还笼罩在石门坎这个文化一度辉煌的村寨。 落后的经济制约着文化的前进,反

28、过来文化教育的落后同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232 闭塞的交通阻碍了文化与外界的交流有的书上说到秦朝和汉武帝时修通的西南驿道经过石门坎这个偏僻的小村子,曾经是商贾络绎不绝的地方。但那已经过去不知多少年了,而且过去的道路怎么能与今天相比,那些驿道已经破败不堪,模糊不清了。1975年才修通的弯曲的小道,由于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山地上修建,不仅容易出事故,而且很多时候受天气的影响较大,车辆很难行驶,外面的车辆都很少到石门坎去,里面的也很难出来,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禁锢。据统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乡95%的农民一生中没有去过威宁县城;75%的农民没有去过区公所;5%的人没有到过乡政府所

29、在地。因此,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便是一无所知。他们相当一部分只知道白天出工,黑了收工,什么商品生产,市场需要与他们无缘。因此,闭塞的交通阻碍了石门坎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人们习惯于当地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意识去发现,去寻找美好的世界,越来越“坐井观天”。本地文化只有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方才博罗万象,才能继续发扬光大。石门坎正是交通的闭塞阻碍了与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其逐渐走向衰败,不能继续发展或保持原样就只能自生自灭。233 动乱的年代对教育的影响柏格理去世后,张道惠、王树德几位英籍牧师仍能继续继承柏格理的精神,讲苗话,为苗民办实事。后来这两位牧师回国后,派来石门坎的英国牧师常住昭通,很少来石门

30、坎,也无法用苗语交流。到整个四十年代,基督教也只能勉强维持现状。1949年底英国人离开中国,基督教对教会、学校、医院、麻风病院、孤儿院的津贴相继中断了。新中国成立后教会实行自养自传。50年代后期由于“左”的思想的出现,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石门坎出来的知识分子朱焕章、王建明、王建光、杨荣新等陆续遭难。基督教循道公会在石门坎,在所有的苗区烟消云散,销声匿迹6。随着政治运动的增多,伤害了一批老知识分子,很多优秀的学校领导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调离学校,学校整体工作受到影响。6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革命”使学校混乱、涣散。70是年代中期外地教师纷纷离开学校,本地教师青黄不接,学校走向下坡路。80年代虽

31、然规定外地教师去石门坎可晋级一级工资,但愿意去的人很少,也扎不下根来,很多是没有选择,暂时留在那里,以后有机会马上调离。234 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基督教会发展教育的有效措施是:把学校办在苗族人口集中的村寨,同样在彝族人口集中的村寨就办以彝族为主体的学校。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政府慢慢把这些学校迁移和合并到乡或区中心学校,学校慢慢离开苗族村寨,或以民办学校搪塞,造成苗族学校数少质低的状况。六、七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的忽视及对教育人才的迫害,使得大多数苗族学校举步维艰,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苗族教育大滑坡。羊街镇的兴隆厂小学在50年代中期每学期300多名学生,多数

32、是苗族学生。后来把学校迁到兴隆厂乡政府所在地,结果苗族学生只有三十来名去读,其它学生便失学了。其它大多数苗族学校都是这种状况。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度拟将石门民族中学迁入县城,当地老百姓坚决抵制,联名向上级反映才停止迁校行动。60年代又把石门民族小学往中水区所在地迁,高年级学生开始迁移,后经当地老百姓抵制才把原来的石门坎光华小学稳定下来。上海枯小学原来是教会学校,设有高小部,是一所比较兴盛的小学,曾培养出几个大学生。解放后也是搞撤并,学校垮了,当地张有禄老先生一提到此事就流泪6。八、九十年代,由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很多人的眼里就只有“钱”的概念,少数能够走出

33、大山求学的学生,有本事的都留在了城里不愿回到家乡作贡献,使苗区的教育走到了低谷;再加上苗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很多人都不愿去,当官的也只是把它作为向上爬的跳板,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谋划的领导干部较少,石门坎曾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渐渐被人们遗忘。24 复兴之路(21世纪)241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前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是迅速,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了,西部不管是历史发展基础,还是区位因素都远不如中东部地区,因此经济、文化、政治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的发展

34、提高到了一个高度。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发展缓慢,区位条件不好,交通条件闭塞,但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水资源、天然气、石油、煤炭等都十分丰富,在东部自然资源匮乏的时代,西部的自然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的资源运到东部去,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因此交通的改善成为发展西部的首要条件。石门坎地处威宁县西北边陲,自古以来交通闭塞,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人们早已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但由于太偏远,政府也无暇顾及。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才渐渐重视该地区,现在的公路基本上修通,从区政府中水到石门坎的柏油马路已于去年(2010年)修通。此外,从

35、石门坎出发还连通了东南面的云贵乡和南面的黑土河乡,基本上实现了与周边乡镇之间的公路相通,一般的村与村之间的小马路也基本修好,交通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可进入性增强,而且距离云贵乡和黑土河乡及中水镇也都比较近,从石门坎到中水大约40公里的路程,一个半小时能到,如果要去威宁县城的话,在中水小站可以方便的乘火车去,就像做公交车一样很快就能到达,同样要从威宁县城去石门坎只需先到草海火车站去买票到中水下车,再坐微型车去就可以了。21世纪的石门坎,交通已经得到改善,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石门坎附近丰富的煤炭和矿产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石门坎曾经被外国人誉为“海外天国”,天国是基督教认

36、为最理想的地方。这里也曾被誉为“苗族文化复兴圣地”、“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光华小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男女合校先河的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实践双语教学并获得成功的学校。苗族文字在这里创造,并成功推广;威宁县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在这里营业;这里是贵州足球的摇篮;这里有着光荣的爱国革命传统。这里的历史资源丰富,发展石门坎必须依靠这里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此外,石门坎的发展还必须争取外援,原来靠的是外国传教士,现今不可能再靠那些传教士了,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作方向。我们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然而我们自己的发展本身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外因还需内因起作用。首先要依靠本地的人才,树立

37、发展石门坎的科学发展观,依靠有经济政治头脑,有科学技术的年轻一代,吸取教训,发扬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除了国家对石门坎教育的重视外,当地的人们应该以复兴石门文化为己任,先要走出去,然后再回来发展石门坎。21世纪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石门坎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使石门文化走向复兴之路。我想在旅游业迅速腾飞的今天,把石门坎打造成为一方旅游胜地对恢复文化和带动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242 国家政策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苗族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已经与其他民族融为一体,实现了民族团结、平等。国家根据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少数民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己治理

38、的愿望,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威宁县在1954年成立了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成为贵州省西部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威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根据威宁县落后的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政策,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要靠人才的箴言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在过去,除了石门坎文化曾经一度辉煌外,威宁县的教育是十分落后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很重视的。但好景不长,从5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一连串的运动搅乱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上台进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威宁县乃至全国的教育才逐步走向正常化。国家为

39、了培养少数民族子弟干部,在中、高考中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对培养少数民族子弟干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威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县,少数民族较多,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不仅对团结各族人民,而且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也是十分积极的。石门坎虽地处威宁县西北边陲,但在国家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度走下坡路的石门坎教育又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要实现石门坎文化的复兴,道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243 学术研究的兴起石门坎因为曾经拥有的辉煌在21世纪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考察调访,这对石门坎文化的恢复无疑是难得的机遇,我们暂且不管这些专家学者来此考察调访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它能促进文化的向前发展,我们就可以利用。专家

40、学者的到来使这个沉睡了几十年的小村子又重新恢复了曾经的热闹,就石门坎附近地区的人而言,在之前都已经很少听说石门坎曾经有多么辉煌了,只是听老一辈常常提起过那儿的麻风病院,对其他辉煌的成就就一无所知了。对于家就是石门坎的人都不太清楚石门坎文化是到底怎么回事,那么远处的朋友又怎会了解得多呢?众多专家学者的到来引起了很多人对石门坎文化的回忆,除了专家们的研究外,那些曾经经历石门坎文化兴衰的老人回忆得热泪盈眶。而我们这些后辈也趁此机会了解石门坎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沧桑。学术研究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想了解石门坎这个神秘的地方,寻找那里曾经拥有的辉煌,虽然那些辉煌只能用现在的残转剩瓦来描述,但是它作为一种

41、精神永远不会覆灭。它是石门人乃至整个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恢复石门文化不仅仅是石门人的责任。 3 对柏格理的评价31 柏格理简介柏格理系英籍人,字名星,原名柏撒母耳,Samuel Pollard,一八六四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在英国南部康沃尔之查梅福特的工人家庭。其父是基督教巡回传教员,母亲是基督教徒。四岁时其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九岁进入康沃尔南部的韦斯列小学就读,此时除读书外,闲时练就泗水技,十二岁进入德文郡之希博尔中学读书。在校因天资超众,并长于数学,故每期考名列前矛,赢得校长喜爱,寄予继续深造,但因家境贫寒,于是放弃升学,早谋出路。 高中毕业不久,恰逢全国选择行政机构人员,经会考,名列全英第七名,

42、被录用于伦敦某机关。柏格理学生时代阅读过李温斯登的赴非传教探险记,就职没多久,考虑其职不适所愿,便立志改行传教,向英差遣会董事部递交了申请,时逢学友邰慕廉。Frank Dymond,也来董事部申请。二人经批准后,通过培训,于一八八七年一月二十六日乘海船于三月初抵达上海,从此成为西国入华的游历行道员,时年二十二岁。入华后柏格理先于上海改饰华装,再赴安庆(今安徽省怀宁市)学习汉语攻读汉文六个月,于一八八七年冬乘轮船离开安庆行水路至宜昌,换乘帆船逆江而上,途经三峡遇险,被救生船搭救返回宜昌,后才改乘小船抵达重庆过圣诞节(时为一八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后再行水道到宜宾,又由宜宾徒步到昭通,此时已是一

43、八八七年阴历年关。至昭通后受到先于一八八三年前来昭通传教的英教士索仁里夫妇的热情接待。一八八八年春开始在昭通传教,历时半年收获甚微,故赴昆明学习云南地方话长达一年方回昭通,在昭因复患症疾,于一八九0年到昆明调养治疗,并协助教会工作。一八九三年冬赴重庆与韩孝祯结婚后返回昭通。后来,先后来回于云、贵、川边界游历布道,在石门坎建教堂、创办学校,在护理患伤寒的学生中,因受感染,于一九一五年九月十六日病逝,葬于石门坎,享年五十一岁。732 柏格理在石门坎的活动(传教办学的过程) 1904年柏格理牧师从昭通来到石门坎,为建立教堂,他奔波于各土司之门或地主之家,往返多次,费时数月,才得到土目安容之捐赠石门坎

44、偏颇荒地八十丈给苗族修建教堂和学校。柏牧师也相当的赠送给他一些礼品。此后,本寨张武、潘显才领柏牧师到此偏坡来观察地形,柏牧师说这地虽坡度较陡,不易建筑,但柴火方便,且距离昭通七十里,对交通往来便利,消息灵通,就决定在此地修建教堂。教堂和学校的修建是艰苦的,但是苗族同胞们渴望耶稣的福音和改变命运的知识,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兴奋地努力建设,远处的出钱助工,近处的出力帮忙或筑墙盖屋或杠材、割草等,大众一心,教堂很快建好了。为了传教的需要,学校的建立也伴随着教堂的建立而修建,学校是专门为传教培养人才的。1905年初开始兴建学校,到年末已基本建成,次年开始招收苗族子弟入学,男女均收,男女同校,实现了中国

45、近代最早的男女合校。1915年石门坎本部已有学生近四百人。是年,石门坎地区伤寒流行,很多学生都受感染,伯格理和妻子对病者精心治疗,使很多学生免于死亡,在照护学生时,柏格理因受感染,不幸病逝。33 对柏格理的评价 柏格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深入边疆苗区,布道办学,绝非易事,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他可谓是“入乡随俗”做的最好的一个人了,一来到中国就学习汉语,说汉话,改洋服,一副中国人的打扮;来到石门坎后更是改穿苗族的粗麻布衣服和草鞋,同时拜苗族杨雅各为师学习苗话,和苗族同胞同吃同睡,丝毫不嫌苗胞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简陋,生活全盘“苗化”。 此外,柏格理本人除认真学习苗语外,他极力想为苗族创立文字,用

46、苗文进行教学。1905年,柏格理汇同精通英文的汉族教徒李斯提反和苗族教徒杨雅各,张武等,认真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为苗族创立了基本可行、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现称为“老苗文”,这套文字,虽不够科学完整,但在20世纪初能为一个有史以来从未有过文字的民族创立了一种文字,而又以此文字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不说是一次创举。有人说柏格理创造苗文,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向苗族同胞传播宗教神学,这不可否定,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它对苗族的帮助远远大于其最初的目的,而且基本上朝着有利于苗族同胞的发展而前进。因此,柏格理在石门坎的活动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柏格理的办学精神。

47、一个外国人,远涉重洋深入中国西南高寒山区,开展布道、教育活动,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柏格理能在苗区坚持办学十一年,最后为拯救学生的生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的落叶归根情怀深重,而柏格理却魂不能归乡,也许石门坎早已成为他的“故乡”了吧。他夹着一本圣经来,最后又带走了什么呢?这种献身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在石门坎办学的十一年里,可谓千辛万苦,但他一直坚忍不拔,即使在生命的垂危关头,仍没有丝毫动摇。作为一个身居异国他乡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如此地步?什么力量能使他献身于苗区的教育事业?这是精神信仰的力量,柏格理正是由于坚信他神圣的信仰,所以才有为信仰而献身的行动。尽管我们的信仰与柏格理的精

48、神信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我们想要事业成功,就必须有为信仰献身的精神,热爱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热爱我们所处的环境,即使是最艰辛、最恶劣的环境,热爱我们的教育对象,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其次,帮苗族创建文字。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要发展繁荣本民族的科学文化事业,那只能是一句空话。苗族自古以来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文化只能靠口传。20世纪初,柏格理到威宁石门坎传教办学后,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常用苗语说话和教学,特别是创造了苗族文字,是一项创举,虽然他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真正发展苗族文化。但是,他能在那个无知的年代为苗族创造了文字,还用来编写苗文课本、课外读物,发行苗文小报,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苗族也逐步会应用自己的文字作为交流的工具,如通信、记账、写日记、记录本民族的诗歌、故事等,对传播苗族文化,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石门坎教会苗民教育成果。石门坎教会苗民学校在柏格理十年辛苦开拓经营及其后来者的努力下,培养了不少苗族知识分子。居不完全统计,有华西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蒙藏学校等大专院校毕业生(有部分肄业)共三十余人,期中有四位医学博士。中学、中专毕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