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5102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钦 州 学 院自学考试专本衔接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院系名称 钦州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2年 月 日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初等教育文科方向专业2009级 指导老师 摘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探寻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在自身的发展和与外界事物的接触中,总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可以说,情感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它赋予人类社会特有的丰富多彩。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负担起这一神圣

2、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创设情境,交流Analyses the emotional primary language educationElementary education arts direction professional level 2009 FanyuInstructor YanLiJuanAbstractMan is not vegetation is relentless. Search history, we found that human 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

3、ld things, always produce a wide variety of emotion, so to speak, and emotion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human social life, it gives the human society special rich and colorful. Students pick the string of emotion,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4、, and to cultivate, it not only embodies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the humanities, more can train students sound personality and good moral quality, promo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Therefore, Chinese teaching to afford this sacred mission.Keywords: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emotions, creating context, t

5、he exchange目录前言1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1(一)教学方式单一,注重功利性1(二)点到为止,缺乏情感体悟3(三)教学结果评价程序化,缺乏实效3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4(一)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4 1.以生为本,培养语文阅读兴趣6 2.注重引导,融情入教2(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主题活动7 1.开展诗文朗诵比赛7 2.开展以情感为主题交流活动7(三)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8 1.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动之以情8 2.学生应养成尊师重道的素质9 3.师生换位思考9(四)重视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10 1.增加书法课程,陶冶学生情感10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性情感

6、10三.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新定位的意义11(一)利于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11(二)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魅力11四.结语12致谢13引文注释13参考文献13前言美国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到他们自己的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积极的情感是在不断地对情绪实施控制的实践中不断引导而形成的,他必须深化到更高级的热情,才能形成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巨大的推动力。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情感,

7、是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培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正是如今教育的目标,而且具备这样情感价值的个人和团体,在面对复杂的个人与他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时,能够解决得游刃有余。一、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现实的语文教育中,日渐僵化的教学模式,逐步脱离了培养学生情感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地位日趋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并重的语文教学目标,已经渐显失衡,语文学科的 “人文性”往往是被教育忽略的重要环节。与国外情感教

8、育研究相比,我国关于教育感情的研究与应用不无滞后之处,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目的意义,更不能把它作为师生的生命元素看待。0大体体现如下几点:(一)教育方单一,注重功利性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0从决定可知,学校的教育不只发展学生的智育,还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的教育,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然而,功利化教育是全球教育的一个通病,在当代中国的教育中表现更为严重。表现在:以分数为中心,师生关系异化,学校存在意义扭曲。功利主义教育从根本上是将人视为一种工具,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

9、生个体生命关注的人道意识。应试教育正是功利化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0作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主要模式,它影响着学校教学方向方式的制定,而学校教学的方针步骤又决定着教师教学目标的规划及教学观念的落实。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追求教育的短期效应。正如语文学科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下,侧重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使之成为纯粹的考试工具。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总会习惯性地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投放到“听、写”上,不重视发展以课文为依据培养学生的情感。实际上,情感教育并非是与认知教育截然对立的,恰恰相反,它是对认知教育忽视人的情感、不能满足人的情感教育需要的一种补救

10、;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方式,而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与学科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前不久看到演讲与口才中有一篇文章,说当年闻名大江南北的“东方神童”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老家。这是为什么?是“神童”不“神”吗?不对,你看他2岁就能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跳级到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魏永康富有传奇性色彩的经历足以证明这是个“神话”。那么,神童退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人们都在深思。透过这些神话,我们看到神童的成长之路上存在严重的缺憾。据调查,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更严重的是

11、他的社会交际能力极端低下。据了解,他与人交往的方式仅仅是一句话:“你好”;一个动作:握手。在与记者接触的半天时间里,他所说的话非常有限,就是一些短语:“谢谢哥哥”,“谢谢姐姐”,“是的吧”,“我不知道”甚至他答应了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的采访也无法进行,因为他在节目录制的前几小时突然“失踪”了找个地方躲起来。神童的缺失了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社会中,不,应该说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美国著名职业规划专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成功,专业知识的作用只占百分之十五,而交际能力却占百分之八十五。在我们的教育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不少不善交际、不会交际,甚至害怕交际的

12、。有的到了成年,还视交际如险滩,“神童退学”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特例罢了。0教育被赋予知识传授和情感发展的重任,包含了运用工具性和处世的情感人文性。然而,教育这一杆秤并不平衡,工具性被过分地放大,情感的教育往往会被小视甚至忽略。缺乏情感的教育,正如我们所提到的“神童”魏永康,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二)点到为止,缺乏情感体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以学生的不同认知构成,从而形成了相应程度的学习引导方法。一位好教师,就是一位能引导学生会学习的教师。现实中的大部分学校并不没有在整体上关注学生学习,他们的教学被认为是精英教学,学校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步骤的设定,使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

13、被动状态,对于此种环境下的教学,只能有极少部分人,也就是所谓的精英,能够适应。这些现象的产生既是受学校教师因素的影响,也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将教学注意力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得教学设计太过机械化,很多要素只是提及,不展开阐述和自我体悟。教师不作引导,学生没有轻重点的意识,最后,学生只能将记忆停留在课文内容中,而忽视了更广更深层的思想情感。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贝尔这篇课文计划安排了三个课时讲授。教师在课文中心和分段讲解这些环节把握得较好,对学生的提问能紧密地围绕课文,也能通过阅读、自由读等阅读课文方式让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可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对文章中

14、心拓展和为情感作深入体悟,只是作了简单的文本指导。对于主人公诺贝尔的每一个举措,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去感受的机会,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诺贝尔勇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而对于分析,教师只问结果,不道原因,学生就只知道诺贝尔是勇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人,却不知道诺贝尔是怎么做才会成为这样的人。(三)教育结果评价程序化,缺乏实效我国现存程序化的认知教育模式的弊端表现为:偏重知识、忽略感情,这不利于塑造全人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李吉林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只注重认识,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情感意

15、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语文的工具性,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怀,关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然而,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学结果的评价最真实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学生成绩部分,对于学生品德素质状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美劳素质状况等都不十分重视。如在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中,教师亲自动笔的部分也就只有成绩的填写,而对于学生的品德、身体、心理的评价或不写或让学生自己评价。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

16、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波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强调对人的发展,强调对生命的关怀,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的深刻体验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师,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言传身教。(一)转变

17、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是学生获取学问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教育中,语文科目占据最重要地位,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不可多得的语文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情感升华,影响其生活的价值观。1以生为本,培养语文阅读兴趣建立阅读兴趣,爱好阅读,有助于形成牢固的语感,是学生能自主认识、自主感悟的有效前提。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戏剧等,都是作者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是作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几乎包含了人类情感所有的各方面内容。如课文中有杜甫的喜聚童稚娇儿的忘情,鲁迅先生“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激情,宁静的荷花淀里的女人们对

18、丈夫的思念的柔情等,正是这种对祖国、对亲人的情感,唤起、升华、引领着学生情感世界的积极走向,使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日趋丰富。而课文中对丑恶现象的描绘,如葛朗台把人生视为一场交易的丑态,药中康大叔从华老栓手中夺钱的恶态等等,是作品通过刻画人物而展示的对消极情感的剖析。在今天拜权、拜金等异化现象存在的时候,语文教材中渗透的为人类美好事业而奋斗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克己奉公的作风,都是需要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挖掘和体验的。教者不应当是将他对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0为让学生较快地融入作品环境,激发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较深刻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达到

19、较好的阅读效果,则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的方法来实现。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阅读情景,有利于学生在感受中读。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从心理学讲,小学生的动机往往和兴趣有关,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乐此不疲。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的一般做法是:表情感染: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互相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爱憎分明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以及身体动作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因此教师用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真挚的语言阅读,能叩击学

20、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展示图画创设情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等。因此,教师要用这些赏心悦目的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实物演示创设情境: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实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角色表演创设情境: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播放音乐创设情境:一首与课文贴切的优美音乐,让学生更能陶醉在其中。音乐的播放时段也是很讲究,不同时段播放,有其不同作用。比如,在刚上课的时候播放,就能让学生较快地融入课堂气氛

21、;在课中伴随讲课播放,能是学生的思路跟随教师步骤;在课堂结束时播放,可以给学生一个放松的环境。再现生活创设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没有一切事物能逃脱的了。教师选择与学生日常最贴切的方式配合教学,让学生能产生更多的熟悉感,利于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关注和热爱的情感。其次,营造阅读气氛,使学生敢于读,让学生成为读的主体。培养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阅读比赛环节,让学生们作评委,比一比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不足,在评中总结,在评中学,并且鼓励其他同学参与,有助于学生发挥积极性,努力读好,做出比较,读出自

22、己内心的感受,边读边想,注意改进。据心理学分析,小学儿童的情感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他们的脸部表情便是他们的“晴雨表”,如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做感染、所支配。因此,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如教学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催人泪下的场面,学生缺乏有关历史的感性经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录像和录音,简介历史背景,并放映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实况录像,播放哀乐,这就把学

23、生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历史背景,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悲壮、哀婉的音乐,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也很好地体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注重引导,融情入教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而过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而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事物是两面性的,否定任何一方面都不符合辩证法。课堂上教师的讲法:不需要讲时不讲,需少讲时精讲,需大讲时畅讲。0如教师在讲背影时,重在启发学生分析父子之间关爱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父亲动作、语言、外貌,以及作者的思想变化的词语,并加以分析,使学生对课文有了

24、深刻的理解,对课文中的父亲产生敬爱之情。在讲完背影一课之后留作业时说:“回到家里,请和爸爸说一句我爱你。”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验到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父子亲情的美好。特别是以前很少和爸爸沟通,或者根本不沟通的同学,在说“爸爸,我爱你”的时候,心灵的震撼是别人无法体验倒的。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学生对真挚而含蓄的情感的感受力和体验力,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了影响。这篇课文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思考空间,使学生对课文美好情感的感受与体验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父子的内心世界,体会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

25、手段,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是在学习中实践与在实践中学习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获取情感体验,在体验中牢固情感观念。1开展诗文朗诵比赛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朗读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更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融入学生生活。对于现行使用苏教版课本的地区,其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思想情感,以开展诗文朗诵比赛的形式达到既能增加大量的知识,又能丰富情感的效果,参赛者的表情、语言、画面及表演技巧等各方面均被赋予展现,在动中思考、在动中感受、在动中学习,思想情感进一步渗透。如

26、在朗诵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把握邱少云那种牺牲自我热爱集体的大无畏精神,在表情语速、语调等方面互相协调,再现了邱少云被烈火灼烧时严守纪律、不惜牺牲的坚定品质的画面,全方位地获得精神体验,还在朗诵中升华情感,激发现实中自我精神的焕发。以人为镜可以知长短,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及时扬长避短,不仅形成虚心向上的人生观,还能通过朗诵挖掘存在的内涵,自主体验。2.开展以情感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活动是促进情感发展的动力,活动可以使个体实实在在感受到蕴含情感的具体生活情境,真正实现内化。在活动中能给个体提供进行道德分析、判断和选择实现空间,通过活动能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锻炼意志。有交流才有进步。现代社会

27、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交流的作用功不可没。人们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态,才能造就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共鸣,大放异彩。情感在人的发生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将情感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转化成为一种隐性课程,不知不觉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影响稳定持久。这一交流活动成为隐性课程,则可以是教学既定目标、计划之外的课程,可以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等等。0例如,学校或班级播放“感动中国“这一节目。在节目的观看中,培养学生感恩、爱国、敬业的情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学生在观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和思考,谈谈各个同学对此种举动的

28、看法,有什么样的启发等等。教师组织的这个交流活动是以节目中先进事迹做对象从而获得情感触动。活动采用口述的形式表达,说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话语。这样形式的活动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学们交流获得广泛的认识,将情感共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该活动的进行步骤可归纳如下,入境:通过观看节目,思想进入主题;感悟:通过节目中人物事迹,引发思考;交流:结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谈谈节目中的人物事迹,形成新的情感认识;表达:获取广泛的共识后结合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论述。(三)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课内、课外是师生之间两个不同的交流平台,课内交流紧扣教学主题。课外交流畅所欲言,坦言相待。心

29、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能不断闪现。充分亲密和持久的关系(即成人儿童、教师学生)也与学生后续关系中的信念、期望和感情有关。0师生间的和谐共融,则需双方共同努力。1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动之以情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赞科夫特别重视教师的情感教育,他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不再固步自封,仅仅围绕着课文中此举有限的意义来完成教学任务了。教育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

30、学生内心世界强烈地反响和共鸣?要有高尚的情操。马卡连柯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我从来不让自己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我生了病,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要有较深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语文教师即为重要的素质,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谱写一首令人回肠荡气的诗篇,演一幕摄魂夺魄的戏剧。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身为人师,需要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尤其要有充足的阅读量,丰富的知识,才能谈吐自如,表情达意。要对课文做深入钻研。教育只有深钻教材,与作者同喜同忧,才能用自己的感情感染学生。苏霍姆利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

31、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要有情感丰富的语言。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为人师表,就是要树立一名教师应有的风采,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动之以情,有利于给学生一副和善的姿态,才能使学生以诚相待,融情入学。2.学生应养成尊师重道的素质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与教师关系亲密,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不断加深,才会更遵从教师的教学之道。南京师大附小结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关爱教育,让关心走入学生日常生活,使“关心”与学生的生

32、活息息相关,生活就成为一种关心的生活,学生的关心汇入学习及生活之中。0关心的情感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师生之间的关怀状态自然而然地形成。培养学生的关爱之情不是单方面的。教师在课堂中,对作品人物分析唯关爱的榜样,让学生了解关爱。在语文课本中,以关爱为主题的文章不占少数,如,苏教版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册一株紫丁香等。另外,鼓励学生乐于帮助同学,主动问候老师,在做中深化关爱,从而使学生从行为习惯中,从内心深处关心和爱戴老师。常言道:“一日为师,终是生为师。”作为学生,在言行举止要时刻具备尊师重道的思想。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3师生换位思考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成

33、果不是教学一方劳动的成果,而是师生共同劳动的成果。教学效果的优质程度与教学双方的融洽程度成正比,教的劳动和学的劳动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缺的好的效果。要想师生关系和谐,除其他因素外,师生双方互相体谅、换位思考有重要意义。老师能从教的位置换到学的位置去思考,学生能从学的位置调整到老师教的位置去思考,这种换位思考在双方感情相靠拢的同时,既能使老师改善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提高接受教学的自觉性。教师的“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了解学生的感受及想法,的确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师生沟通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的“换位思考”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尊重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责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要理

34、解学生具有向师性,而且还要理解学生的独立性等。有了这个前提,你才会真正谦虚地放下身段去看看学生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如果老师觉得学生为何老师会犯错误,首先检讨的应该是自己。0当学生犯了错,气愤主宰了你所有的情绪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不会喜欢吼叫着批评我的老师。当学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见不到进步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需要老师再一次的鼓励。当学生遇到了挫折而伤心难过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给我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分享我的快乐并为我骄傲。我们从小就熟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35、。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要看到,学生成长的心理,要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谅解和鼓励。 (四)重视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国家将于2012年的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教育部公布了19个学科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其中,语文新课标对三、四年级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将书法练习和赏析纳入教学课程,并鼓励学生在课内课外大胆质疑。1增加书法课程,陶冶学生情感据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些年中小学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继承与

36、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学传统、懂传统、爱传统的情感,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对拓展语文素质教育促进有力、意义重大。根据教育部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其中规定,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并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通过开设书法课,可以让学生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0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性情感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处长李奕表示,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标还鼓励学生走出

37、教室,提倡开展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了解自然和社会的变迁,提出自己的创见和观点,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情感。对此,教育部在颁布新课标时特别要求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标组织教学,同时,各地学校还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0三、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转变的意义小学是人生接受正式教育的起始。小学语文又是

38、给予学生情感构建的有效途径,语文教育包罗甚广,既具“工具性”,又包括“人文性”,在学习中认识情感,在实践中升华情感,毫无保留地突出语文的知和行的过渡和升华。(一)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养成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尤为重要。如学习春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而且感受到了传统的美,领略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通过读春联、品春联、品春联,认识到祖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积极

39、地探讨,基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在一种喜庆的气氛中养成一种乐于发现、勤于思考、迎难而上的生活态度。(二)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魅力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没有情感体验的学生必将是空洞的、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与熏陶,使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相统一;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使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情趣等各方面都得到更加深刻的发展,促进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的

40、形成,是语文课堂更具人情味,使语文课堂充满着激情和乐趣,从而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喜欢语文,获得情感的深化。四、结语实践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更愿意看到的是一名积极乐观、勇敢奋进的学生。完善语文教育,就是要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的落实。发展语文的情感教育,是如今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仅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因素,更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选择的关键。所以,有情感才有交流,有交流才有教育,有教育才有发展,而教育反过来又促进和影响了情感的发展。引文注释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 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 S.

41、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 http:/ 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15页.参考文献1P.A.SCHUTZ.教育的情感世界 S.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2“素质教育决定”N,新华月报.1999年第7期,第149页.3“东方神童魏永康”J.龙源期刊网,2006年第3期.4孙双金.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26页.5孙双金.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M.北京:北京

42、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0页.6班华.“隐形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 S.1989年第12期.7P.A.SCHUTZ.教育的情感世界 S.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8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 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9(台)super老师.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10“开设书法课程列入义务教育”N.法制晚报,2012-2-1.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启用在即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N ,北京日报,2012-2-1.总字数:12,248 字学 生:范彧联系方式:电话13617771623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