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5241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8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学号_密级_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院(系)名 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 业 名 称 :工程管理学 生 姓 名 :傅朝栋指 导 教 师 :柳瑞禹 教授 二一二年 五月BACHELORS DEGREE THESISOF WUHAN UNIVERSITYThe Implication of Integrated Index Method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College :Economy and M

2、anagement SchoolSubject :Project ManagementName :Fu ChaodongDirected by :Prof. Liu RuiyuMay 2012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_ 日期:_摘 要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在加大,开发利用

3、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水电开发目前已成为能源开发建设的新热点。水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常常会对区域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通常都是综合性、多方面、多层次、长期和不可逆的,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前,应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存在主观性。国内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一般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进行定性的评价,而在定性评价的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定量化评价中的指标体系选取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大多生态评价人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背景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以鹤

4、峰芭蕉河水电站建设为例,在一个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芭蕉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从而判断出该地区目前的生态质量,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参考。另外,针对该流域的某些较为脆弱的生态因素,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水利水电 ABSTRACTCurrently, China is positioned in a high and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ing period with a high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These make

5、th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a new focus in energy-exploitation construction. In most circumstances, programs on water exploitation especially some large hydraulic and power projects would exert profound and tremendous effects on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se effects are usually comprehensiv

6、e, diversified ,multilevel, long-lasting and irreversible ,which can be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do an all-arou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specially on ecology before starting a hydraulic and power proj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can be su

7、bjectiv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usually do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researched area from ecology angle ,during which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on the results is inevitable. Currently, most people working 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choose the indexes on the

8、 basis of respective research area and their own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The index system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lacks uniformed standards.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Bajiao River Hydro-power Station in Hefeng as an example and conduct 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on the c

9、urrent situation of bajiao river using integrated index metho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a more perfect index system and its results have successfully provides necessary evidences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In addition, aiming at some relatively vulnerable ecologic

10、al factors in the river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 integrated index meth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hydraulic and power projects目 录第1章 绪论1.1 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21.2 水利水电项目

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21.2.1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的发展21.2.2 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31.2.3 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41.3 项目研究思路61.3.1 研究的内容61.3.1 研究的目的6第2章 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1 水利水电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2.1.1 直接影响72.1.2 间接影响72.1.3 相关影响7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82.3 综合指数法的特点及计算方法102.3.1 综合指数法的特点102.3.2 综合指数法的计算方法10第3章 综合指数法在水电项目环评中的应用以芭蕉河水电站为例3.1 鹤峰芭蕉河水电站概

12、况143.1.1 地理位置143.1.2 地域气候143.1.3 地质地貌143.1.4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153.2 项目评价因子确定153.2.1 评价因子确定的原则153.2.2 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指标类别163.2.2 鹤峰芭蕉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确定193.3 指标等级与权重确定203.4 鹤峰芭蕉河水电站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3.5 结果与讨论22第4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4.1 鱼类资源的生态补偿措施244.1.1 施工期保护措施244.1.2 投产后保护措施244.2 地形地貌及生物物种的保护254.3 水土保持措施264.3.1 工程永久占地区264.

13、3.2 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占地区264.3.3 料场占地区27第5章 结论与展望5.1 本文的主要工作285.2 主要结论285.3 研究展望295.4 研究的不足之处29参考文献31致谢34第1章 绪论1.1 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在自然条件下,它并不能完全的按照人类的意愿为人类服务。因此只有修建水利工程,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我国煤、石油等一次能源日益短缺,且造成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的能源发展战

14、略是: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推进发展核电,协调发展天然气发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新能源发电重视生态与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但火电、核电等的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二次污染,而新能源的利用又受到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大力发展水电变成了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作为可再生的二次能源,水电在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的程度较低,但已经历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市场制约三个阶段,目前生态制约已成为水电开发的关键性问题。要实现以环境友好的、社会和谐的各种方式开发水电,就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河流健康”的理念,坚持

15、可持续发展,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通过水利水电开发规划阶段环评的早期介入,及早发现敏感性和制约性的环境问题,从源头杜绝重大环境危害;从生态与环境保护角度比选论证水利水电开发规划方案,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优化调整开发方案的建议,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决策建设和开发过程中所需采取的环保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1.2 研究意义水电开发因大坝阻隔、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调度运行、工程施工等,主要对水文情势、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局地气候、环境地质、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人群健康,以及生态与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鱼类产卵场)等环

16、境因子产生影响。【1】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在加大,开发利用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水电开发目前已成为能源开发建设的新热点,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水资源开发项目环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将其与环境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在最大限度兴利的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修建工程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辨证关系。水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常常会对区域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通常都是综合性、多方面、多层次、长期和不可

17、逆的,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相对其他建设项目而言,水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多、评价内容丰富、评价范围大,包括自然、社会、生物多样性等。开展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势在必行的。1.2 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1.2.1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的发展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于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二节第二条的第三款规定: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生态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1) 拟议中的行动将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 如果建议付诸实施,不可避免地

18、将会出现的任何不利于环境的影响。3) 拟议中的行动的各种选择方案。4) 地方上对人类环境的短期使用和维持与长期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5) 拟议中的行动如付诸实施,造成的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资源损失21。继美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先后又有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菲律宾(1979年)、印度(1978年)、泰国(1979年)、中国(1979年)、印度尼西亚(1979年)、斯里兰卡(1979年)等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2。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

19、影响评价的内涵在不断地提高,并从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生态影响,开展风险评价,关注对累积性影响,并开始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估23。环境影响评价从最初单纯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区域开发(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得以完善。1.2.2 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董鸣飞(1983)等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组分功能的强弱程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珠海口、海南等区域的生态质量2。进入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已逐渐受

20、到重视,在此阶段,出现众多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都是根据不同需求,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如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依据区域生态环境预警原理,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出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了我国主要省份的生态环境质量。毛文永(1997)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优势度指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3。黄思铭、欧晓昆等(1999)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建立三层指标评价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4;夏勇(1999)在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多级灰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釆用梯阶分解的方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5。白洁根据城市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视角下

21、建立城市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城市生态位及其属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将其作为分类实体进行模糊动态聚类5。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HJ/T19一 1997及培训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司,1999)中,提出生态评价应重点考虑是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完整性、多样性等。在此背景下,张增祥、彭旭龙等关注于相关地学指标,并以西藏中部一江两河流域为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赵跃龙等在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一文中,从生态脆弱角度出发评价生态环境质量。髙志强、刘纪远 在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一文中,基于数字环境模型对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叶

22、亚平把人类影响程度和人类适 宜度考虑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刘全有、张遂业在晋冀鲁豫接壤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文中,从区域的生产力、环境缓冲力、稳定性等选取评价指标,建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胡孟春、马荣华等依据景观生态学思想,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作了评价分析,并编制了海南生态环境评价图6。进入新世纪,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国内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王建、李文君等人利用遥感分析的方法对民勤县近30 年来土地荒漠化变化进行了分析;来永斌以中巴卫星和美国陆地卫星遥感信息为数据源,采用3S技术对抚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王炜等提出了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郑淑

23、娟等人基于3S技术,利用综合指数法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总结起来,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开始注重与新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也开拓了新的领域。但目前的生态环境评价仍存在以下缺陷:生态环境评价存在主观性。国内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一般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进行定性的评价,而在定性评价的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定量化评价中的指标体系选取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大多生态评价人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背景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7。1.2.3 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水利水电建设是我国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规

24、划环境评价的领域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水利建设借鉴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经验,至80年代初总共建立了大约80个鱼道,这些鱼道多为低水头的池型鱼道或过鱼闸窗,过鱼种类主要是河湖之间的半洄游性鱼类,以及降河产卵洄游鱼类24。1981年,水利部和前能源部发布的“加强水电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其第7点要求 在规划阶段开展环境和生态平衡影响的调查研究工作,此后水利水电规划编制工作开始探讨和实施环评工作,如1985年东江流域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1987年的松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北水南调”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新疆的叶尔羌流域 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等。在实践的基础上,1988 年,水利部和前能源部联合发

25、布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实施。5年后,即1992年又联合发布实施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要求流域规划方案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维护和改善流域生态与环境,使治理开发的流域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这两项规范分别早于1999年 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11年和7年、 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J 30- 2003 )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15年和10年,也早于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

26、年和 15年,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也主要是建立在1988年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基础上。此外,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实施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医学评价技术规范(GB/T16142-2005) ; 2002年颁布实施的水法明确规定了 “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 的需要。”针对河道生态用水等问题,2006年环保总局印发了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试行,2008年水利部编制完成了河道内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送审稿)8。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水利水电建

27、设领域基本 上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其环境影响评价已有20多年的实践。目前,无论是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还是专业规划,都有环境评价的篇章。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地位,按照新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我国一些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开始进行环境评价实践研究,如澜沧江、大渡河、怒江、雅砻江、红水河等水电基地和其它些中小型河流如贵州坝王河;此外,近几年围绕河流水电开发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许多应用基础研究,如评价模型、累积性环境影响识别等。总体上,这些研究和实践对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1.3 项目研究思路1.3.1 研究的

28、内容1)总结了生态环境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 2)分析总结了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并对对综合指数法做了详细的介绍。3)以鹤峰芭蕉河水电站为例,利用综合指数法,建立环境质量指标体系, 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4)根据鹤峰芭蕉河水电站生态环境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1.3.1 研究的目的本项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为项目选址提供依据在项目布局及厂(场)址方案选择中,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以及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给予全面考虑。2) 优化建设方案通过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反馈到建设方案研究中去,作为对拟选方案进行优

29、化调整的重要依据3) 多方案比选的基础在一个建设项目存在多个建设地点和多种替代方案的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也是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之一。第2章 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1 水利水电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1 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生物资源的直接影响包括施工期影响和运营期对工程 所及地区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由主要工程造成的,有的是由辅助工程造成的。主要影响为:1) 施工道路开通、大坝修建的基底清理和土石方采掘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问题、水体污染及土地碾压占用问题。2) 土石方工程和涵洞工程打眼放炮会惊扰居民和野生生物,有弃土弃石占地、污染和流失(水土流失、泥石流)风险等

30、。3) 库区蓄水造成淹没土地使土地资源丧失,清除植被使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性的损失。4) 水文、水质变化导致的水生生态影响,如形成河流脱水段,改变河流流态对鱼类的影响等。5)施工人员居住区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土地占用及污染问题,施工人员偷猎、滥伐,威胁生物多样性以及引入疫源性疾病等。6) 因工程配套所需而发生的工程性影响,如输电线路建设、输水渠道和管道 建设、灌区建设等。7) 因移民安置在异地产生的影响。2.1.2 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间接影响涉及到许多方面。由于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影响,如因道路开通而发生的廊道效应、城镇化效应等。2.1.3 相关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

31、环境影响具有流域性和区域性特征,许多影响具有相关性质。1)水库上游伐木、开垦种植,会导致水土流失,引起水库水质恶化和淤积。 这种影响有可能来源于城镇建设或库区外迁人口的回流。2)工业废水或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水库,使水质污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丧失 其供水或灌溉功能。这种影响有的是由于水库蓄水改变水文情势引起的,有的是区 域经济发展所致。3)流域内进行多梯级开发,无统一规划,使生物资源受影响的程度增加9。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对象、内容和特点、主要评价目的和评价要 求进行选择,也会受评价者的专长、意见和偏好所左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正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尚

32、不成熟,亦无定论。专门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较少,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图形叠置法该方法是把两个或更多的环境特征、生态信息重叠表示在同一张图上,构成一份复合图,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指明被影响的环境特征及影响的相对大小。2) 类比分析法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 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它是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动植物 或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方法首先需要 选好类比对象,这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由于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很难找到完全相

33、似的两个项目,因此,单项类比或部分类比可能更实用一些。3) 列表清单法列表清单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是Little等人在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析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于同一张表格的列与行内,逐点进行分析,在表格中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不同符号来表示和判定每项开发活动与对应的环境因子的相对影响的性质、程度等,并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方法使用方便,针对性强。4) 指数法 “环境质量指数”的概念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

34、的无量纲数值,这种数量指标就叫“环境质量指数”,也称“环境污染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则是指数应与待评价的对象相关,是可比的,可加和的,而且是直观易懂的。环境质量指数可分为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5) 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完整性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空间 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这种评价方法可体现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匹配一致的基本原理。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在景观的结构单元中,通常分为3种基本组分,即缀块、廊道和基底。6)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系统

35、论的观点,根据系统具有层次性的特征,把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多个因素的分析,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为若干层次因素,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的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并按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递阶层次数学模型;然后应用两两比较的方法,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决策方案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评估其评价指标值大小,从而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数,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107)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兰德公司于1964年创立的,属专家集合法,实质是一种多专家多轮咨询系统,它凭借专家的经验判断和理论思维对事物 进行分析决策

36、从而提出结论。因此,挑选专家是德尔菲法成败的关键因素。专家人数的确定要根据研究的主题和课题要求达到的精确性而定,一般不少于10人,对一些重大课题的预测,评价专家人数可达百人以上25。2.3 综合指数法的特点及计算方法2.3.1 综合指数法的特点 “环境质量指数”的概念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这种数量指标就叫“环境质量指数”,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则是指数应与待评价的对象(因素)相关,是可比的,可加和的,而且是直观易懂的。 环境质量指数可分

37、为单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两大类。单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有大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土壤质量指数等;它们或是由若干个用单独某一个污染物或参数反映环境质量的“分指数”,或是用该要素若干污染物或参数按一定原理合并构成反映几个污染物共同存在下的“综合质量指数”。若干个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按一定原理可以综合成“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用于评价这几个主要环境要素作用下形成的“总环境质量11。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的特点,是能适应综合评价某个环境因素乃至几个环境因素的总环境质量的需要。此外,大量监测数据经过综合整理,计算成几个环境质量指数后,可提纲挈领地表达环境质量,既综合概括,又简明扼要。环境质量指数

38、可用于评价某地环境质量各年(或月、日)的变化情况,或比较环境治理前后环境质量的改变即考核治理效果,以及比较同时期各城市(或各监测点)的环境质量。它也适用于向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关于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26。 2.3.2 综合指数法的计算方法在建立综合环境质量指数时,要按照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危害性对各参数加权。最简单和常用的加权方法,是将i污染物平均监测浓度Ci除以i量纲的CiSi值,可称为i污染物的分指数,它是多种环境质量指数计算式的基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即环境卫生标准Si,这样把Si的倒数看作权重系数。这种无本构成单元12。各参数的权重系数,还可通过专家判断、征询较多学者和群众意见、或用

39、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来确定。 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有比值法和评分法两种。2.3.2.1 比值法比值法是以CiSi的形式作为各污染物的分指数。(2.1)环境质量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将指数系统与环境标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换算、可比性强等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危害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线性的26。其计算公式是:设某一因子i作用于环境,其环境质量指数的公式可写为:式中:Pi为环境质量指数;Ci为i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Si为环境质量标准中该因子某一标准浓度值。大气、水、土壤等绝大多数评价因子均可采用上述的标准型指数;由于DO(溶解

40、氧)和pH与其他因子的性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2.2)1) DO的标准型指数形式(2.3)式中:Pii点的DO环境质量指数;DOf饱和DO浓度;T水();(2.4)DOii点的DO浓度;DOsDO的评价标准。(2.5)2) pH的标准型指数形式(2.6)式中:Pii点的pH环境质量指数;pHii点的pH监测值; pHsd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pHsu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13。2.3.2.2. 评分法评分法是将各污染物参数按其监测值大小定出评分,应用时根据污染物实测的数据就可求得其评分。应用该方法时,应先按照规定的标准确定污染物等级分类的上限和下限,如果该指标没有相应的规范可依

41、,也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确定了等级后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并根据调查数据和监测值给出个因子的评分,最后加权计算出综合评分14。从几个分指数构成一个综合质量指数,常用的有简单叠加法,即将各分指数叠加成一个综合指数。此外,还有均值均数、加权平均和极值平均等方法。常用的单要素综合指数具体形式如下:(2.7)1) 简单叠加型指数:式中:I某一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Pi为该要素某一环境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2.8)2) 均值型指数:代数叠加型指数与均值型指数均将每个环境因子影响重大性视为相同,是较为常用的综合指数,不同在于前者计算的是总值,后者计算的是均值。(2.9)3) 加

42、权型指数:加权型指数考虑到每个环境因子影响重大性的差异,而赋予各环境因子不同的权值。(2.10)4) 极值型指数:极值型指数在考虑平均值外还突出了最大污染物的作用。第3章 综合指数法在水电项目环评中的应用以芭蕉河水电站为例3.1 鹤峰芭蕉河水电站概况3.1.1 地理位置芭蕉河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州鹤峰县西部,发源于鹤峰县太平乡的文家河、磨石沟一带,自西向北东方向流经岔河、大河坪、官庄河,在八家河与其支流许老河,后突然转向南,流经柳月坪、落山坝、鸡公洞后,于鹤峰县城F游2 km处汇人淡水。芭蕉河干流全长404l km,总落差548 m,平均坡降1356,流域总面积4211 km。芭蕉河流域地处湿润性

43、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l 9347 mm,年径流深11411m3。流域内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1。3.1.2 地域气候芭蕉河淹没区地处中纬度,为县境内中北部温和区,北有清江河谷,向南输入暖润气流,南临澧水河谷源头,不断有暖湿气流由南向北汇集,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降雨量偏少。3.1.3 地质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层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露出地表的岩层,纯系沉积岩类及少量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岩浆岩多为侵入体,为数很少;地史上各大造山运动均对该地有不同程度的波及影响,后经燕山造山运动抬升为黔东褶皱带组成部分;大地构造属湘鄂西拗

44、陷,主要受华夏构造体系的北东向“多”字型构造、新华夏系第3隆起带南端黔东褶皱带的控制,构造类型以断褶构造和华夏式褶皱为主。属八字山背斜的流域多坡地与槽地,河谷山区切割深、高差大、坡度陡、垂直气候生物带谱显著。土壤分布从低到高依次出现黄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岩)土属岩性土主要分布于阳坡,有石灰反应,酸碱度比同地带高一级,有机质含量较高:黑色石灰土分布在石灰岩的坡脚,棕色石灰土分布地形较低;水稻土是人为长期水耕熟化形成的土壤,多为壤土至粘壤土,多数重壤土,分布于阴坡。3.1.4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依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芭蕉河流域水电规划确定河流开发的基本任务是发

45、电,兼顾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芭蕉河流域梯级电站总装机376 Mw,年发电量1306亿kwh。其中,一级电站保证出力5337 Mw,二级电站所期保证出力2,448 Mw。电站建成后不仅为鹤峰丁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电能,还将从根本上解决鹤峰县枯水期严重缺电的局面。随着、二级水库的建成将分别形成659 km、1180 krn的航道,改善库区交通,便利人民来往,也为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3.2 项目评价因子确定3.2.1 评价因子确定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盅接关系到评价的质量,为使体系能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与变化规律,设置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和系统

46、性。指标的选取应结合必要的专项考证,定性、定量分析结合, 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得出科学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2) 系统化原则: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非生物环境为生物环境提供生存基础,生物环境为非生物环境增加活力,因此选择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到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 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处理简便、易于获取的特点.原始数据应容易通过年鉴、土地利用现状报告等手段获得;4) 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指标计算结果具有对比价值,能够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5) 适用性质则:易予推广应用,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具有广泛的空间适用性,对于不同的地区的规划区域,能运用所选择的指标对其生态环境质最做出客观评价。153.2.2 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指标类别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工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综合反映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体系,它从一系列指标的客观实测值或估算值与该指标在生态环境中的主观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两者间建立评价体系, 并根据拟建水库的生态环境效应判别并运用特尔菲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水力发电、防洪、农业灌溉为目的的水利水电项目包括蓄水工程(水库、水坝)、排洪和引水线路工程等。这类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丧失动植物的栖息地;施工现场噪声、扬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