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5322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 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学生姓名:XXXXXX 学号: XXXXXXXX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 音乐表演(声乐)入学时间: 年 月导师姓名:XX 职称/学位: 导师所在单位:XXXXXXXX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设计)提交时间:二一一年五 月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中国民族音乐讲究线条、和谐、意境,追求内在思想上广阔、自由、美的空间。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方式、传统记谱方式以及“写意”式的美学表现思想都对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是一首优

2、秀的山西左权民歌。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的了解,采用举例、归纳、分析等方法,以该作品的产生渊源、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发声特点、情感把握等展开分析。通过此次分析,也让我深深的懂得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关键词: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民族唱法;二度创作My Analysis of Song kiss under wash clothes on the knot o

3、f two degrees creationAbstract Chinas national music has a long history, and formed its unique styl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national music exquisite line, harmon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pursuit of inner thoughts broad, freedom, the space. Among them, language sty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

4、ure, traditional notation manner and enjoyable type of aesthetic ideas are of Chinese national performance music style formation of influenced. The kiss of wash clothes under river knot is a excellent took zuoquan county folk folk singing DaiSheng, clear pronunciation and mellow voice on affection c

5、ultured related, naturally, very stressed the capability to articulate character articulation cavity (sound), bring feeling full, moving, clear pronunciation and mellow voice, by affection DaiShe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form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reation of the

6、background and music music, for example, using the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works of creation origin, music language, melody structure, sound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grasp etc.of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also let me deep sing is hearing art, it reli

7、es on the artistic appeal, singing to manifest, a good, even classic songs poetry and music will only stay on paper, must pass sings it live singers to make the audience feel fully. As a singer should from all aspects to enrich themselves, improve their cultural and artistic quality, down-to-earth m

8、anner the art of hard to create activities. Key words: kiss Ge egg wash clothes; rivers Folk song singing; 2 degrees creation.目 录前言11、 作品的创作背景12、 作品的创作特点2(一)歌词特点2(二)旋律分析3(三)曲式结构63、 作品的演唱处理7(一)音乐语言7 1、语言7 2、发声8(二)情感把握8(三)伴奏契合9结束语10主要参考文献11致谢12浅谈歌曲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二度创作前 言山西,历来被誉为“民歌的海洋”、“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

9、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歌词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王克文先生在陕北民歌艺术初探一书第18页中写道: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即兴之作,日常生活中某个微小的环节都可能触发他们的情思,引起他们的联想,形成一首歌。歌子唱出来了,众人听着还不错,也触动了自己的感情和联想,便你传我、我传他地传了开去。这个流传过程,是社会对作品的一个检验过程,也是民歌的典型化过程。人们往往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个加两句,那个减两句,久而久之,一首歌便从胚胎发育成熟了。 1、 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个民族歌种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其原生态的土壤有着密切联系的,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所特有的旋律

10、发展变化特征与其创作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是一首典型的山西民歌,后经张文秀编词曲、姜哲新配伴奏,董华演唱,成为一首中国艺术歌曲。 山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风中的椒聊葛生绸缪鸨羽;魏风中的硕鼠伐檀十亩之间汾沮葛屡等就有记载。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非常广泛,或歌咏劳动生活,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或倾诉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反映婚姻或爱情生活的。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不仅用民歌来歌唱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感情,而且通过民歌,去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他们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则是属于反映劳动生活的歌曲:山西民歌反映一般社会生活(包括劳

11、动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歌。此类歌曲在山西民歌中数量亦很多,反映的生活面也极广,凡是农民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几乎无所不包。每首民歌,都从一个小小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各种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自然现象的看法和意见,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他们的美丑观、是非观和善恶现。 原歌词: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亲呀圪亲,呆呀圪呆,小妹妹河边把头抬,亲呀圪亲,呆呀圪呆,哥哥在山上唤我来呀。亲呀圪亲,呆呀圪呆小亲圪呆呀,哥哥在山上唤我来呀哥哥唤我来。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你说扭过就

12、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亲呀圪亲,呆呀圪呆,好脸要配好小伙儿,亲呀圪亲,呆呀圪呆小亲圪呆,小妹妹河边看哥来呀着哥哥来。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二、作品的创作特点 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由于各自所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创作个体在创作过程中,或因其属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体系,而对音乐风格作出某些特殊选择,或因对同一种曲调的兴趣、爱好、记忆、演唱技术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所填歌词的字数、句式、音韵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了音乐的形态甚至风格发生大小不等的变化。山西左权的民歌和左权小花戏

13、,很有特色也很有名,在左权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左权人民在对左权民歌的创作、传承、演唱上所体现出的浓浓的地方性特征。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此曲所属种类-左权民歌。主要从歌词、旋律、曲式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歌词特点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是民歌曲调的俗称,适合人们在从事较轻松劳作时哼唱。左权民歌巧妙地引用方言土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歌词朗朗上口、贴切、生动、乡昧十足。歌词中无不反应日常生活的: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小妹妹河边把头抬,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哥哥在山上盼你来,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小亲个呆呀,

14、哥哥在山上盼你来,盼你来。 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呀小亲圪蛋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呀小亲圪蛋。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好脸要配好小伙,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小妹妹河边盼哥哥来,呀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小亲圪蛋,呀小妹妹河边盼哥哥来,呀盼哥哥来。 此曲是人民的歌,始终植根于劳动人民当中,是劳动人民在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己创作而成并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歌词通俗易懂,反应劳动中的情感,趣味性强,小调的曲调简短,易学易唱,并且可以自行填改歌词,唱词内容极其丰富。 (二)旋律分析此曲属于左权民歌的小调旋律,是民歌的主体部分,旋律的逻辑因素包括旋律和曲式结构两个内容。从

15、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音乐材料的运用来看,其组合的特点离不开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月汇和乐句。就像说话中的语句是由每个独立的词汇组成的一样,民歌中的旋律也是由一个个乐汇组成的,乐汇的划分和节奏型、音调型一样,是比较自由灵活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乐汇最短不能少于两个音,最长不能超过一个乐节。例1(乐汇重复):由两句构成的简单明了的左权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三小节构成的乐汇分别在第一小节,第三小节,第五小节开始时重复出现。在这个乐汇中,包涵了左权民歌旋律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骨干音(2-5),所以通过对色彩性的完全重复,把地方特征很好的突显了出来,也加深的听众对这首民歌的印象。在左权民歌中,这种色彩性乐汇重复

16、的现象占到了一半以上,是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法。例2(模进):模进是指保持了相似的节奏性和音调在步容的音高(音区)上作变化重复进行的方法。在这一句乐曲中,很明显是四度模进。乐汇逐层下行模进,渐渐趋于稳定,有圆满,和顺的效果,也给民歌增添了亲切的语气感。例3(乐句组合):与乐汇一样,乐句是乐段内部的基本结构部分。各个乐句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民族的旋律。从这几句中,可以看到两句旋律完全是相重复的乐汇,按相同的曲式结构组成的。他们在结构功能上是一样的,在表现意义上具有了加强、肯定的含义。在左权民歌中乐句的组合以重复组合为主,并且通常出现在村腔重复句和原乐句中,对整个左权民歌的旋律起到了稳定、巩固的作用。 (

17、三)曲式结构 曲式(Form,musical)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曲式有很多种,正如大的宫殿有大的结构,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样。无论大小,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创新之作,都会包含以下三个原则:对比、变奏、重复。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曲式的确立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获得的,特别是和声与调性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性的变化不仅可以带来对比,还常常意味着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再现通常建立在最初调性的回归上等。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属于小型曲式中的三部曲式,首部+中部+再现部。首部以欢快的曲调展开乐思,给听众带来典型山

18、西民歌的情愫;中部是由首部扩展而组成的,开头稍有变化,单对比色彩不强烈,主要还是围绕首部展开,与首部一样曲调欢快、明朗;再现部用了变奏手法,旋律稍慢,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至和声,主要作用是抒发感情,这种手法可以给全曲带来呼应、对称、稳定的感觉。再现加以变化,使之获得一种总结、升华的效果。 3、 作品的演唱处理 (一)音乐语言 1、语言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对于学习声乐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声乐演唱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由此看来语言十

19、分重要,只有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才能够将声乐艺术语言准确运用到演唱中并和情感完美结合才是完美的声乐艺术。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所用语言朴实无华,但需要注意的民族咬字确实特别重要的。从习惯上讲,人们常常把吐字咬字混为一谈,其实这是歌唱中的两个方面,是两个步骤。咬字是指语言中子音(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声)发音器官的着力位置:例如“圪”字,它的子音是“ ”,这是一个舌根音,通过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时发出的,发“ ”的全过程就是咬字的过程。子音不清自然引起字音模糊,所以咬字是歌唱语言的关键之一。子音是不可以延长的,歌唱中对字音的延长是针对母音而言的,子音咬对了,还要通过人体共鸣器官的开、齐、合、撮等不同状态将

20、单字中的母音吐出来,吐出母音这一步骤就叫做吐字。在歌唱过程中每个字分解为字头、字身、字尾三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但他们都基本遵循一个原则:“歌词押韵十三辙”。我在刚开始唱歌的时候因为很注意唱歌管道的统一,所以把歌词都咬的很轻,造成民歌大唱,没有了基本的民歌特色。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让我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其中“歌词押韵十三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国汉字的押韵主要以“十三辙”为参照,每个“辙”都包含着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韵母,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它们的“韵脚”都要遵循“辙”的原则。如:1、眼前辄,普通话韵母(ian、uan),例字:“甩”,不能直接唱(shuai),而是要分开(shuan

21、-i),最后归韵到(i)上;2、楼球辙,普通话韵母(ou、iu),例字:“头”,不要直接唱(tou),而是分开(tong-o),归韵到(o)上;3、怀来辙,普通话韵母(ai、uai),例字:“呆”,不要直接唱(dai),而要分开(deng-i);4、婆娑辙,普通话韵母(o、uo),例字:“搓”,不要直接唱(cuo),而是(cong-o),等等。这种归韵的方法让我能更好的找到头腔共鸣,从而能容易表现民族风格的歌曲。这种方法,上高音的时候也更加的方便,如:唱高音“个”的时候,不要直接扯着嗓子喊(ge),而是掌握方法,唱(geng-e),这样上高音较为轻松,声音不会变“扁”,也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

22、2、音调在声乐演唱中,除了要注意语言,声调作用也很重要。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也叫字调.。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1.阴平(第一声)例如“高、飞、天、空”;2.阳平(第二声)例如“来、回、繁、忙”;3.上声(第三声)例如“勇、敢、友、好”;4.去声(第四声)例如“建、设、世、界”普通话的四种基本声调的调型可以简单归结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在唱歌中,不可忽视声调的重要性。在此要注意几种方法,如: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亲圪”,要努力做到音高不变,保持阴平;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

23、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头抬”,由于两个阳平都在高音处,所以更要注意声音上扬,保持稳定;3、上(shang3)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腿腿”,两个连一起的上音区别有一定难度,我在处理的时候,会在第二个腿绕一下,这样更增加了趣味性;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

24、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中“蛋”“下”两个去声,会连续下降,更强调“下”感觉更有民族韵味。我在演唱过程中,还注意民族歌曲中,鼻音与边音的作用,如:“亲”、“个”、“呆”、“来”等发声时要归韵到“n”,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如等你、你说的声母。这样唱,更能表现民族歌曲中朴实无华的精神。 (二)情感把握 声与情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都知道“声情并茂”是歌唱的理想境界,可是在声乐学习与演唱时间中却存在顾此失彼的偏差。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重声轻情,二是重情轻声,这两种表现都离开了歌

25、唱艺术的技术标准。所以只有在理论与艺术实践中,才能正确处理好歌唱的声情关系,达到“声情并茂”的理想状态。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是一首典型的山西民歌,音域宽阔,音色嘹亮,除了曲子纯情欢快外,歌词也很美,那不是歌,简直是一幅画、一出戏。第一段,“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退跪在石头上”塑造了一个淳朴的姑娘在河边洗衣的劳动的画面,“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描述了在勤劳洗衣的同时流露出的无心美,俏皮、可爱。我在演唱这段脑海中浮现这段画面,在“小亲圪蛋”的“小”字时上扬,这样更能表现出姑娘的俏皮。“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小妹妹河边把头抬”,这句话处于高音位置,所以在唱这句话之前,必须要深呼吸,腰部

26、用力,嗓子放轻松,很柔美的表现出女孩的美丽容貌。“妹”字上有个装饰音,唱起来会更加动人和自然,更有味道和美感。“头”字处在高音位置,所以不能直时接唱(tou),要唱(tou-u)含着一点,想着头顶,这样不仅唱法省气,而且更轻松。后面的“亲呀个亲,呆呀个呆,哥哥在山上盼你来”是一样的道理。第二段,“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那好脸扭过来”,是属于情哥情妹间细微的感情,要表现的更为欢快,重点在节奏上的把握。“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是姑娘对自己未来老公的憧憬,要泼辣中带有稍许羞涩。在这段演唱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节奏的把握和强弱规律上,一是节奏要欢快、明朗,二是强弱对比要明显,重点在“小、把、扭、

27、你、扭、好、好”上面,这样的练习能更加凸显出山西民歌的民族色彩。第三段,“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退跪在石头上”,这段是全曲的高潮,对前面的再现,要同中有异,速度要放慢,重点是在抒发感情,所以声音处理上要放宽、放大,感情掺入的要多过前两段。最后三句“小亲圪蛋”,原则上和抒情部分一样,但此处要提起速度,不然就会唱的过于沉重,和全曲的感情不符。强调“小”,三个“小”要由弱变强、由低变高,凸显出姑娘的俏皮、可爱,是全曲的点睛之处。 (三)伴奏的契合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演唱者动情的表达情意和兼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的伴奏非常重要,两者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 想完整的表现这首歌曲,课下与伴奏老师

28、多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想完全表现好歌曲,必须要仔细分析伴奏,课下反复练习。引子:亲疙瘩下河洗衣裳全曲4/4拍,引子处用了很多的休止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以非常欢快的节奏开场,所以第一段的唱词一定要符合这种感情,轻快、明朗。 间奏:总体和引子旋律一致,但在结束时没有坚强符号,所以第二段接起的旋律应该与第一段有一定的区别,要明确节奏,表现互相调侃,更为诙谐。 通过分析歌曲伴奏,我更加的理解了这首歌的表现方式,当我和伴奏老师配合演唱时,我会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发,自然的、轻松的发挥自己的情感来诠释作品,当遇到某个问题或难点时,就与伴奏老师反复沟通、探讨、研究,从而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经常与钢琴伴奏磨合

29、也让我自信的站在舞台上,从容演唱。结束语 声乐作品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能感染、打动听众,还必须是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和演唱者的“二度创作”的完美结合。通过对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演唱处理三方面的分析,让我了解到了山西民歌的韵味和中国多姿多彩民族的特色文化,进而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歌曲和伴奏相结合,比较完整的表现的词曲的特点、文化及劳作时的乐趣。通过这次“二度创作”,启发了我音乐的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想象和意境帮助我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使歌曲的形象完整、统一,歌曲的主题思想明确,从而达到情真意切,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今后的训练中,我更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主要参考文献:1左权县文化馆编.桃花红杏花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4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乔建中.土地和歌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4周青青.中国民歌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杨时逢.江西方言声调的调类M.北京:中央研究院集刊,19716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7百度搜索:http:/ -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