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187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前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教育及科技等各个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迁移表现出了家庭个体成员的单一外出逐步变成了以夫妻为核心的举家外出,即是家庭化流动。邵泽慧:北京市流动儿童超过50万, 20070128160999.htm.这直接导致中国城市中出现了另一个数量日益庞大并且正在快速增长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由于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与农村(文化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使得流动儿童很难较快的融入城市生活,甚至会在

2、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仍然会存在对城市产生恐惧和不适应等城市适应问题。流动儿童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在短期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平衡;陌生的城市环境、城市的排斥及马路上飞驰的车辆增加了他们对城市的恐惧感,并使其大脑中产生无意识的城市排斥感。由于流动儿童大都是随其父母入城,其自身并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及经验,加上父母左右着他们的生活空间。这种种因素,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非常不利。甚至,在不良环境影响下会使部分流动儿童走向违法犯罪的反社会道路。如何才能让流动儿童更快更好的适应并且融入到城市生活,这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个棘手的难题。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规模不断壮大,其

3、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并越显突出。例如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给城市管理者很大舆论压力;聚居区城市卫生环境差;社会治安秩序不佳(社区盗窃、打架斗殴增多等);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交通压力、居住压力及环境压力。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流动儿童生活的环境也很恶劣。他们生活的地方大多是城市中的城中村,这里社会环境差,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治安较混乱,基本不具备社区功能,这也是使流一、国内研究状况动儿童更难较快的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客观因素。笔者在一次城中村走访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道路拥堵狭窄、街面垃圾狼藉、建筑密集破旧的城中村,三五成群的衣着破旧的流动儿童或在河边玩水捕捉鱼虾,或者玩着乡村传

4、统娱乐游戏,还有七八岁的孩子领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在脏乱的社区中漫无目的的闲游,甚至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在游戏厅、麻将室和不健康的录像厅玩耍。这样的成长、社会化环境对天真活泼的流动儿童们是极为不利的。在随机访谈几名流动儿童后,得知原来他们其实不适应城市生活,他们羡慕城市孩子有很多玩具,有较多零花钱,有漂亮的书包文具,周末父母能陪伴他们,带他们逛公园,父母给他们请家教或者送他们上辅导班等等。流动儿童羡慕的同时,他们内心愈加自卑和看低自己,他们这种生活处境实在令人担忧。人具有对群体的依赖性,他们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困难,这在流动儿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国内研究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

5、国大中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日益扩大,流动儿童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庞大。这些孩子生活在杂乱狭小且破旧的生活环境,在设施不全、师资力比较薄弱的学习环境中备受歧视地学习,这同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流动儿童能否正常快乐地成长、学习及社会化?他们的在适应城市过程中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哪些困难?他们究竟能否真正的适应城市?要多久才能适应?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继农民工问题之后另一个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当前,我国学者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及人口学角度,从社会化、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资本、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社会分层与社会网络、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等视角加以研

6、究,李晚莲.关于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问题的研究综述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兰州学刊.2009,(03):131134.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包括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卑、抑郁、孤独感及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应过程的作用及应对措施或建议; 2社会认同 研究流动儿童对迁入城市的认同和老家认同的比较,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2010,33(04):910912.3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的边缘化(地域

7、边缘化、心理边缘化及生活环境边缘化)产生的影响及如何优化家庭环境;彭瑛,易群,李珊.家庭环境与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4):2628.4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阶段理论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在经过深度访谈后得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呈现三种类型:U型、J型、水平型,在对比了三种过程类型后,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即四个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015.然而,尽管我国学者的研究比较全面了,但是研究却主要集中于

8、采集样本,然后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生活、学习、心理、社会文化等存在的问题)的描述,缺乏对如何促进流动儿童更好更快的适应城市的方法或方式的研究。基于笔者长期对流动儿童及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一线服务,认为流动儿童群体普遍存在以下特征:生活方式同一性、行为的亲密性、心理依赖性及城市适应问题同质性。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的特点为小组工作介入其城市适应问题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是比较灵活的助人方法,它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治疗型小组、发展型小组、同质性小组等等。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基于笔者长期的社区服务,在与流动儿童的交流观察及走访社区后,了解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

9、方面的适应不良表现:1城市文化的不适应 这方面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下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流动儿童以前生活在纯朴、简单和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下的农村。在那里,生活节奏慢,人们之间非常真诚,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而城市里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很多青年男女在大街上手拉手,甚至做出更亲密的动作。另外,城市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了饭前饭后洗手,碰见熟人握手,送高价礼品等等。而在乡村则不太讲究这些。2生活环境不适应 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很多流动人口选择租赁租金非常低廉的城中村民房。因此,流动儿童大都居住在城中村。他们居住的空间狭小,通常一家三口或者五六口就生活在一两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城中村的

10、“三合一”( 居住、厨房、经营场所三个功能合一) 、“多合一”及“小作坊”较多,社区中有些空间还是城市小商品和货物生产、加工、储存的集散地,且生产环境恶劣,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城中村社区环境差,例如:建筑规划不合理,社区内街道狭窄,交通拥堵,排污系统老化,生活污水在街面横流,垃圾随处可见;社区文化功能不足,社区内麻将室、台球室、录像厅及游戏厅等非常多,甚至有不少色情场所。相反,在农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两种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流动儿童生活在条件很差的城市环境中令他们感觉不适应。3学习环境不适应 因为户籍的限制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流动儿

11、童大多就读于城市中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科学、办学规模小等特点。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的公立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上都逐步得到了优化和加强,办学条件优于城市民办学校。4人际关系不适应 流动儿童入城后,几乎断绝了以往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尽快的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然而,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碰壁”,他们在重建人际关系网络时会与城市儿童接触和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城市儿童常常会表现表现出对城市儿童的鄙视、排斥和极重的利益关系,这给流动儿童的重建人际关系网络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因此,他们在重建人际关

12、系网络时会更倾向于流动儿童这个群体。5心理恐惧 笔者在长期的社区服务中,通过跟流动儿童的交流得知,较多年龄不一的流动儿童都在上下学回家的路上或在社区内玩耍时被社会青年“拔毛”(抢劫之意)、辱骂及殴打。由于城中村社区治安不佳,城中村容易出现拐卖儿童的事件。社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很多流动儿童时常到工地和江边玩耍,容易出现溺水、扎伤等安全事故。因此,流动儿童对城市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和抵触三、本文的理论视角等情绪。三、本文的理论视角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自然资源、历史及政策等主客观原因,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而选

13、择了大量入城务工,这些流动人口我们通常叫农民工。他们为了让子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子女真正“跳出农门”,以后能摆脱农民工的悲惨命运,尽管他们的家庭收入很低很难支付城市教育的高额费用,他们还是在自己稍微稳定之后选择将子女接到所在的城市来上学。这就使得城市流动儿童迅速增加。伴随时间的匆匆流逝,很多流动儿童开始感受到他们受到城市的排斥和歧视,这给他们的城市适应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迥异于乡村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及某些缺乏针对性的软硬件教育环境,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带来了重大障碍。张秋凌,屈智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青年眼睛.2003,(09):939

14、5.长此以往,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受挫、自我认同低下等。吴兴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除”的时间.社会与科学.2004,(09):5660.同时,无形中这个群体产生了对城市一切事物(城市人、环境及文化等)的排斥和抵触心理。为了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更好更快的城市适应,本文将引用国外最有影响力的过程理论Lysgaard提出的U型理论和刘杨等学者提出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一)U型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新文化环境适应过程将经历一个U型轨迹:最初感到适应很容易,接着就会经历一个危险期,感觉适应起来很困难,会感到孤单和不愉

15、悦,最后又回复到适应的状态,开始整合到新的文化环境中。此理论强调了人在新环境中会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011.尽管有学者不同意此理论,并提出了J型论观点,但是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却论证了U型论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同时也论证了J型论的存在。本研究基于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一线服务最终决定选用U型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并将其作为小组工作开展的目标路线理论来源。(二)城市适应过程四阶段理论中国刘杨等学者在通过质性研究基于对U型理论、J型理论及水平线型理论的论证并提出了中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四阶段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

16、,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9.它较以往的研究更全面和清晰,是本土化的文化适应理论,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和提共服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各个阶段的特点及时间如下表1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9.:表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表阶段次序阶段名称阶段特点可能经历的时间1兴奋与好奇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兴奋与好奇等情绪状态,感觉城市中的一切都很新颖和不可思议。几天2 震惊

17、与抗拒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孤单、害怕等情绪,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社会文化层面,在人际关系、语言、学习等外线行为上均呈现出不适应状况。,几天1年3探索与顺应随着时间的变长,心理层面不再有强烈的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慢慢变少,个性上慢慢变得开朗;社会文化层面,开始学习当地语言及生活习惯,并探索如何与人交往,开始初步适应新环境。1年2年4整合与融入心理层面,表现高兴、舒服心境,个性变得开朗、自信;社会文化上,重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进步并趋于稳定,语言及生活习惯基本上与当地趋同。两年至适应为止四、研究路线(三)人在环境(情景)中此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服务对象所处困境中的原因分析。它强

18、调个人所遇到的困境是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所导致的。在本研究中,主要引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以下关系:个人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更大一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视从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去剖析其较难适应城市生活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人在环境中是本文研究和开展小组活动过程中的总则。四、研究路线本研究基于对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经验总结及以全新的服务方法小组工作的介入。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几乎没有从小组工作作为研究方法的。为了探析小

19、组工作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文献法、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以收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相关信息。实地调查、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是贯穿整个小组工作的始末的,在小组成立前收集资料为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提供可行性依据,在小组工作中采用这三种方法收集信息也是服务于小组活动的策划,并为评估小组活动效果和服务质量提供详尽参考资料。以下是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服务于活动方案策划、执行检 验评 估方案可行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方案实效性推 动小组发展推 动小组目标和成员目标实现图1 技术路线图五、小组探索(一)组建小组的背景小组所在C社

20、区是郑州市众多改造城中村之一。C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那里交通比较混乱,人口密集,且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内农贸市场、日用商铺、诊所、学校及理发店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个社区中近三分之二的居民为外来流动人口,他们从事的职业大都为建筑工地工人、旧物回收、小摊贩、拾荒者等许多人看不起的工作,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基本上早出晚归,忙于生计,这就必然导致忽略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与城市中普通家庭投入子女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远远不及。他们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也没有从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认为只要能让子女吃饱穿暖、能供子女上学就是尽了其抚养和教育的责任,甚至认为当孩子犯错或

21、忤逆父母的意思时对孩子拳打脚踢也是家庭教育,而忽视与子女交心。社区的性质(城中村)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社区丧失了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如社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在长期的观察及访谈后,了解到C社区中流动儿童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例如踢毽子、跳绳、玩泥巴、弹玻璃珠等。流动儿童中很大一部分孩子喜欢在江边(里)玩耍,在交谈后才知道江里有吸引他们的“活宝”大龙虾、乌龟及鱼儿,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们用零用钱买捕捉工具及诱饵。社区娱乐设施不健全,他们不能接触到城市新型娱乐方式,因此他们任然习惯于家乡的传统娱乐方式。这对他们的生活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二)小组活动设计模型小组是一个小团体

22、,小组的性质决定了小组系列活动的方向。在设计小组活动时,需要考虑小组成员的特质性、小组活动的趣味性、启发性、活动效果及影响等。通过对C社区中的流动儿童日常社区服务活动的观察及访谈,本文认为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可以参照“预估策划准备”的模式。1预估小组活动方案形成前,必须对小组进行预估,考虑小组所处的情景,然后量体裁衣,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应的小组活动。在情景预估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要素:小组目标、小组动力、小组成员特质。小组目标 本文研究的小组是一个发展型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后制定出小组目标,并对小组大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具体的目标,然后以小目标的实现推进大目标的达

23、成。而实现小组目标的媒介则主要是小组活动,即通过把小组目标融入到每次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中。例如,在小组初建时,小组的目标就是要促使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然后让小组成员通过民主、自由的讨论方式制定出小组目标。不能一开始就涉及让小组组员进行深度的自我暴露的活动内容,因为此时小组成员是有着观望、猜疑、探索、好奇矛盾等复杂的心理的。小组动力 小组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动力特征,因此在策划活动方案时要评估一下当前促进小组目标达成的动力特点是什么,任何超于小组动力特征的小组活动不可能实现预期的活动效果。例如,在小组中后期,关于“自信、自立”的活动,小组中的积极分子会有较强的表演欲,有着证明

24、自己“行”或“有能力”的欲望,渴望以此来得到小组的认可、赞同等。组员特质 小组活动策划必须考虑组员的特点,除了需要考虑到小组人数、每个组员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能等,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性格、文化背景、口音等因素。否则活动将是策划者主观的一厢情愿的活动,这样必然会导致活动的失败。另外,由于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跳跃式的思维等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活动不能采取单一的纯粹的讨论,这就和学校的正规教育相似了,是青少年所反感和抵触的,而要通过活动“赋权”,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然,需要社工的监督和正确引导),以此来吸引他们的兴趣。2策划小组活动策划将受到现有资源的影响。现有资源包括了活动所需的场

25、地、活动物资及机构同事的协助等。当然,有些活动所需活动经费为零,有些活动需要较低的活动成本,例如讨论性为主的活动就只需要白纸和笔等。在小组策划时,最好将策划好的小组活动方案发给小组成员,让其根据自己的切实感受进行补充或者提出建议,然后再修改活动方案。让小组成员参与到小组活动内容的策划中来,这是促进小组成员能力提升及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制定小组活动时还需要考虑一些自然因素,如天气等,因此最好要有预备的活动方案,以灵活应对出现的突变。3准备在对活动进行预估及制定了具体的活动方案后,需要进行活动物资的筹备。为了更好的调动组员的参与性及树立其“主人翁”意识,有些活动筹备细节可以让他们一起完成。例如,小组

26、要进行一次外出游公园活动,涉及到组员的饮食及集体趣味游戏,此时小组成员可以自带干粮、他们自由设计活动游戏及节目表演等。在活动方案策划中不可忽视的是成员活动中的安全性考虑,因此一定尽量避免那些危险性较大的活动项目。即使其促进小组团队精神及凝聚力效果特别特别好,也尽量不用。(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尽管本文的理论视角之一为刘杨等学者的四阶段理论,但是笔者反思和总结了以前在农民工子弟集中学校的学校社会工作及流动人口聚集社区的社区服务(主要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的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及服务对象对社工服务的反馈,并在开展小组工作后,认为由于不同区域城市具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速度,每个城市中的城市居

27、民在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素质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对待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的观念及认知评价也不一定相同,因此,本文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将先后表现出以下五个时期:兴奋好奇、震惊与疑惑、认同对比、探索、融合。兴奋与好奇它是每个流动儿童刚入城的最早心理特点。或者说,这个特点是他们在乡村知晓将入城生活、学习时就有了,在他们眼里城市是最美好的,那里有高楼大厦、大型购物商场、公园(动物园)、各种娱乐等等他们之前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东西。入城之初,他们觉得城市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他们走进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当然最吸引他们的是玩家和漂亮的衣服)时,部分流动儿童甚至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尽管也有对城市人一些怪异行

28、为及言行的不解,但是他们从心里感到城市是美好的。尽管其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这些却是可以理解的。震惊与疑惑它是流动儿童在紧随入城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当他们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吐痰及做一些被城市人认为不爱干净或不道德行为时,很可能会受到城市人的鄙视;当他们迷路或遇到危险求助时,可能会受到城市人的漠视或冷眼。城市中冷漠的人际关系及极浓厚的趋利避害等行为让这些纯朴而天真的流动儿童感到很震惊,也令他们很疑惑。他们在心里怀疑并慢慢否决城市的美好,当他们受到来自城市的生理及心理伤害后,他们甚至产生对城市一切事物的抗拒。认同对比它是流动儿童在接触城市更深层次后产生的一种心理行为特点。在长期的城市生活

29、中,流动儿童们慢慢的意识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与城市孩子相比都格格不入,这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并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排斥和歧视,不被城市同伴群体尊重、接纳,老师不重视,并且会受到他人的嘲笑讥讽,不平等的教育安置方式、不对等的福利待遇等让流动儿童无形中开始进行老家认同和城市认同的对比,并且老家认同度高于城市认同,这极不利于他们的适应城市,并阻碍了在城市这段时间中的正常社会化。探索探索的动力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自主自觉的奋发行为,一种是强迫性行为。自主自觉行为的动力在于部分流动儿童开始接受和顺应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并开始探索一种能让自己更好的适应城市的方法,让自己取得城市人

30、的资格。强迫性行为是指流动儿童无法抗拒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要求他们留在城市,他们只能顺从父母的意思去探索、寻求更好的适应城市的有效途径。融合融合时期流动儿童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心理层面上,他们表现出了习惯及比较舒服的心情,接纳城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个性上表现出开朗、比较自信等特点;文化上,他们重构自己的社会人际网络(他们更倾向于流动儿童群体,群体认同感也极高),开始同城市同伴群体交往,适应及熟悉城市的环境,观念上也将自己纳入城市一员。(四)流动儿童适应小组的过程及各阶段小组活动的目的1.接触期 了解组员的个性特征;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打破僵局活动。例如开展成长中的故事、许愿等

31、活动。此时,社会工作者通过自我暴露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此引导小组成员慢慢打开话匣子。此阶段组员彼此之间是较陌生的,由于受到父母教育及自身受到过城市文化等的伤害和排斥,他们在心理及行为上存在着猜疑、强烈戒备心、沉默不语等特点,因此在此阶段开展小组活动时无论是社工还是组员之间一定要在小组活动中做到“诚信、尊重、公平、接纳”每一个组员。在讨论理想时,被试A谈到他想成为一名“公交司机”,此时其他组员开始嘲笑他,认为他的理想不远大,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此时的社工只是秩序维持者,但告诉其他组员不要嘲笑他。在大家分享完各自的理想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在讨论中社工对他们各自的理想作了比较实际的分析,然

32、后组员对彼此的理想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认知上也更加全面。2.建立信任关系期 工作人员与组员及组员间取得基本信任,了解组员的异质性;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小组凝聚力,如开展知识竞答、感悟活动、辩论赛碰撞游戏。此阶段组员间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彼此之间的戒备心不是很强烈,在小组活动前及休息时组员会彼此三三两两的交谈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周围的一些事情。当谈到共同喜好及某件令自己很有面子或者自豪的事时情绪显得很激动。此阶段还注意小组凝聚力的建设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例如,进行了一次“家乡好还是城市好”的主题辩论赛,通过辩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的认知家乡和城市的优缺点。在辩论结束时,组员分享说他们以

33、前确实对城市存在着较多的偏见,但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他们确实感觉到城市对他们的一些误解和偏见。3尊重互爱期 端正学习、生活观;体味爱、传播爱,学会互相帮助。开展我心中的爸爸(妈妈)、我是谁等活动。由于组员在成长背景、家庭经济情况及学习等方面都很相似,因此彼此的认同感很高,也就容易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关系。通过对组员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信心、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等信息的收集,了解到绝大部分组员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信心,认为城市生活(美好)不属于自己。社工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艰苦的成长经历,令组员瞠目结舌,他们都对社工经历产生了怜悯、感叹之情。社工以此引导他们正确认知自己现处环境,并对其环境及条件作了优劣势

34、分析。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生活观,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可以相互帮助或向社工求助等。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团队的认同及归属感更高了,并在学习态度和生活上有了很好的转变。以前他们心中对小组的种种忧虑和担心都不复存在了,相反,每次要到活动时间时他们情绪上显得更加的兴奋和迫不及待。在家里,以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是被迫的现在他们很主动去承担责任和分担,能较好的体会父母的辛苦。亲子关系从子女角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4.成长期 本阶段小组目的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流动儿童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并不比城里的同伴群体平庸,他们也富有创造力。这个群体更具有着“诚实、朴素、热情”的

35、品质,他们也更容易被感化。生活在与乡村文化截然不同的城市文化中,他们被城市不平等对待,遭到排斥和歧视,让他们的心理堆积着太多的压力,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开展“压力知多少排除压力”共同成长,交心赠送卡片、信件活动。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梦想,并在小组内开展了一次题为“为父母洗一次衣服,帮老师擦一次黑板,参与一次社区清洁活动”的活动,让他们心系感恩,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帮他们疏解压力及心系感恩等活动,使得小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他们以前紧闭的心门向他人慢慢敞开。5.独立期 利用身边的资源, 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在情境中强调了人所处困境的原因是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引起的。流动儿童的不良城市适应归根结底

36、也与其所处城市环境有关。为了丰富小组活动及培养小组成员人际交往的积极主动性和技术,让小组组员参与到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后秀文武学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及城中村儿童防拐的宣传活动中去(活动涉及到火灾、食品安全、户外安全及居家安全等安全知识以及如何求救,并有生动而形象的模拟表演活动)。除此之外,小组内还进行了日常生活小细则知识的普及活动。这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其安全知识水平。组员在参与了小组内外活动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提高,能够知道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利用利己资源求救等。6.分离期 本阶段意味着小组即将结束,目的是巩固小组成果回顾小组历程,分享小组所学, 完成评估,放飞理想, 相互寄

37、语。从心理角度看,组员对小组产生了依赖,尽管组员都生活在同一社区,平常他们也能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但是因为小组机体的解散,使得他们的集体活动在功能上并不齐全。在回顾自小组组建到即将解散小组的活动中,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大。(五)小组评估评估指的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服务的介入、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服务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它是小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的试金石。1.评估的目的(1)考察介入效果、小组成员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服务是否实现了计划的目标,测量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是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改变的程度如何;(2)总结工作经

38、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工作能力。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3)验证服务的有效性。通过评估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活动方案。2评估类型本研究主要采用过程评估,同时也采用了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等。在小组活动的各阶段,评估都必不可少。过程评估主要关注小组活动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小组成员的参与性是否高、小组方案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及方案执行的效果能否达到小组方案执行前的预估效果等等。正确的评估对推动小组发展非常重要,以完善活动方案。3评估资料收集方法(1)利用平日工作日志和观察笔记进行评估,收集服务对象对各次小组活动方案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包括小组成员的活动日志和对活动

39、效果的叙述;(2)使用调查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和记录等,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六)建议同在一片蓝天下,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孩子,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明天,他们都应该享有社会公平的对待。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社会福利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尽管差距是各个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通过各种努力尽量缩小差距。流动儿童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本文将从现实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小组工作的原则。在组建小组时对小组成员要有科学合理的筛选标准,尊重、接纳小组成员,为小组成员的秘密保密等。在小组活动设计时,一定要让小组成

40、员一起参与,这样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并推动小组的发展等。2转变观念,加强社会整合,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交流沟通观念是主观的,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要改变城市人的“一等公民”及农村人的“二等公民”身份意识,消除城市人天生优越性的主观偏见。一方面尽可能消除城市人对农村人(儿童)的社会排斥、歧视及不正确认识(很多城市公民认为农村人很落后,他们不讲卫生,说话粗鲁,不遵守一些城市规则,爱贪小便宜等);另一方面,流动儿童要正视自身特点、摆正自身位置,在城市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卑不亢。社会相关单位和机构要组织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增进他们之间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等。3消除制度性障碍流动

41、儿童教育不公根本上源于制度,即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差异。城市政府、教育机构(包括学校)等相关部门制定更健全的扶助流动儿童在城市上学的优惠政策,真正的让社会进步的成果惠及全民,而不是唱高调,空喊口号。消除传统的、落后的及不公平的制度规章,使这个群体能更好的适应城市,更好的在城市文明的环境下社会化,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4整合社会力量,倡导社会各界给予流动儿童更多关注、关心、关爱倡导社会各界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并将之付诸行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以鼓励他们更好的学习,促进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城市和社会化。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将社会上一股股分散、微薄的力量加以

42、整合就有可能改变当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不良的状况。当前,我国服务流动儿童的各界力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流动儿童各类问题的社会力量,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和社科院;另一类是直接服务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力量,如NGO、社会志愿者、企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如何才能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在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上社会各界就能各显其能。例如,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上学存在着教育安置方式不当的问题,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就读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民办学校,若想就读于城市公立学校要交付高额的择校费等。这时就需要企业、政府及教育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该出钱的出钱,该制定政策的制定政策。由于流动儿童群体本身有着柔弱性,其合法权益也容易被侵犯,因此也需要给予这个群体法律援助。除此之外,社会应多开展一些针对流动儿童学习、技能培训、城市适应及防拐等大型公益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