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225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关系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摘 要本文拟以预防性消费与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运用1996-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对我省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讨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并给出刺激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消费理论;回归模型;实证检验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saving and come up with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to stimulate residents

2、consumption. Its on the basis of preventive consumption and saving theory and use regression mo -del to test the consumption and saving behavior of residents in our province 19962005date. Key words: preventive consumption theory, regression model, test,目 录一、引言(01)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与储蓄的主要因素分析(01)(一)模型建立与分析及假

3、设说明(01)(二)居民储蓄增长和消费模型的建立(02)1、消费模型(02)2、消费模型实证检验(04)3、储蓄模型的建立(05)4、储蓄模型实证检验(07)三、消费支出与储蓄的关系(09)四、模型结论及政策建议(10)参考文献(11)致谢(12)一、引言自中国政府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省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保持持续增长,但居民消费增长却远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表现为居民金融资产持续大幅增长而居民消费倾向却持续不断下降,我省居民储蓄率也从1978年的38.57上升到2005年的47.17.与居民高储蓄率相对应,改革开放之后我省的居民消费率呈现单边

4、下滑的态势,消费率从1981年的53.72%下降到2005年的38.73%,降幅近15.如何解释和解决我省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的现象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重点.经济学家黄跃平,胡志涛(2009)拟将预防性储蓄理论和传统的生命周期假说相结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立长期收入与储蓄、收入与消费的均衡关系.从而给出政策建议来解决低消费率与高储蓄率的现象.楚晓娟(1999)通过对储蓄增长因素的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来解释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孙敬水,马骊(2009)采用空间计量经济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研究.田青,马健,高铁梅(2008)利用19962006 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

5、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购房支出、医疗、教育支出、收入波动及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本文综合借鉴文献的研究思路并缩小研究范围以及借鉴文献的研究模型,利用线性回归系统经济预测模型对影响我省消费和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便我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根据.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与储蓄的主要因素分析1、模型建立与分析及假设说明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因素很多,本模型采用收入作为变量分析.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是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决定因素,居民的储蓄水平与其收入状况是直接相联系的,居民收入是居民实现储蓄的源泉,收入水平决定储蓄水平.一般来说,收入增加,则居民储蓄水平增加;收入减少,则居民储蓄水平相应的减少.通过对

6、近几年居民收入与储蓄的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在0.9以上,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与储蓄水平高度相关,显示了收入对储蓄的决定作用.自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省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规律表明,居民收入增长的比例高于消费的增长比例,因此,有更多的消费剩余用于金融资产投资,可以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银行储蓄存款增长的源泉.本文假设社会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这样居民收入就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2、居民储蓄增长和消费模型的建立2.1消费模型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

7、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表示消费,表示收入)假定某家的消费和收入之间有表1所示关系.表1 某家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1234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A900091101.010.89B100001000010.85C11000108500.990.75D12000116000.970.64E13000122400.940.59F14000128300.920.53G1500013360表1的数字表明:当收入是9000元时,消费为9110元.收入为10000元时,费为10000元,收支平衡.收入一次增至11000元、12000元、13000元、14

8、000元和15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到10850元、11600元、12240元、12830元和13360元.就是说,收入增加时,消费随着增加,增加得越来越少.表中收入依次增加1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890元、850元、750、640元、590元和530元.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表1中第3列即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是: 或 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成: 表1中第4列是平均消费倾向(),评价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 表1所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

9、向递减的情况.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c=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例如,若已知,=0.75,则,这就是说,若收入增加1单位,其中就有75%用于增加消费,只要y为已知,就可算出全部消费支出量.当消费和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的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于0而小于1,如图1:图1 线性消费函数C 0 y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 这一点

10、更易看清,因为消费函数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所成射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这里是直线)的斜率,而且从公式看,=,在这里,是,由于和y都是正数,因此,0,所以, .随着收入增加,之值越来越小,说明逐渐趋近于.2.2消费模型实证检验以上所得的函数是从一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来建立的,而社会是由N个家庭所构成的,所以,对于研究一个地区的收入和消费关系时,以上的函数模型同样适用.以下是福建省从1996年到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表表2 支配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单位:元)个人可支配收入(y)人均消费(c)消费占收入比例1996605347810.7901997620148360.78019

11、98654450380.7701999695653000.7622000743256390.7592001831360150.7242002918966320.72220031000073560.73620041117581610.73020051232187940.714取1996年为第一年则可利用表2通过线性回归方程求出:(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2) ,其中可决系数=0.9720,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2)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如图3) ,其中可决系数=0.9663,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 这样可以联立收入与消费方程,

12、得到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方程为:,其中可决系数=0.9589,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从方程可得福建省居民自发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为911.5元;0.63为边际消费倾向. 图2 福建省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 图3 福建省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2.3储蓄模型的建立与消费函数相联系的还有一个储蓄函数的概念.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其公式是: 根据表3的数据,可列出储蓄函数的数字如下表.表3 某家户储蓄表12345收入

13、(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A90009110-110-0.010.11B1000010000000.15C11000108501500.010.25D12000116004000.030.36E13000122407600.060.41F140001283011700.080.47G150001336016400.11根据上表,可画出储蓄曲线如下图4:图4 储蓄曲线 s D2 C1 B0 -16 8101214y 在图上, 曲线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B点是储蓄曲线和横轴交点,表示这时消费和收入相等即收支平衡,B点以右有正储蓄,B点以左有负储蓄

14、.随着储蓄曲线向右延伸,它和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随收入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它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其公式是: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上述公式可写成: 此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则是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点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是: 表3和图4表示的储蓄和收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如果二者呈线性关系,即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为一直线的话,则由于,且,因此: 上式是线性储蓄函数的方程式.线性储蓄函数图形如下图5:图5 线性储蓄函数 2.4储蓄模型实证检验以

15、上所得的函数是从一家庭的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来建立的,而社会是由N个家庭所构成的,所以,对于研究一个地区的收入和储蓄关系时,以上的函数模型同样适用.以下是福建省从1996年到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表。表4 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单位:元)个人可支配收入(y)人均储蓄(s)储蓄占收入比例1996605312720.2101997620113650.2201998654415060.2301999695616560.2382000743217930.2412001831322980.2762002918925570.27820031000026440.2642004111753

16、0140.27020051232135270.286取1996年为第一年则可利用表4通过线性回归方程求出:(1)福建省城镇居民个人储蓄(如图5),其中可决系数,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2)联立收入函数和个人储蓄函数,可得到收入与储蓄直间的关系,求得方程为: , 其中可决系数,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其中0.40为边际储蓄倾向.图5 福建省城镇居民个人储蓄 三、消费支出与储蓄的关系根据建模数据表所提供的19962005年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单位:元)表五年份 消费支出(C)储蓄(S)19964781127219974836136519985

17、0381506199953001656200056391793200160152298200266322557200373562644200481613014200587943527根据上表,可以得出消费支出与储蓄的关系图:图六从而可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消费支出与储蓄的关系模型: 其中可决系数,拟核效果不错,模型误差很小,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四、模型结论及政策建议从消费支出与储蓄关系模型可以看到,储蓄会随着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加,从而进一步反过来增加居民收入,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最终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乃至我

18、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给出以下几点措施来刺激消费:1、 要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2、 要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发挥政府在再分配方面的调节功能,缩小收入差距,主要是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3、 推动我省由温饱消费到发展消费转变.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百姓消费解除后顾之忧.5、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 参考文献1 王志远.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实证分析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82 黄跃平,胡志涛. 浅谈中国居民预防性消费储蓄的实证检验J.四川: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9.3 楚晓娟.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

19、模型J,1999. 4 孙敬水,马骊.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J.20095 田青,马健,高铁梅.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2008.6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致 谢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我的指导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他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指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数学系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