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6230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我国会展业在十几年内迅速发展,而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期长,矛盾越来越显著。会展业发展的步伐不能停,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已有基础,只是缺乏政府的大力扶

2、持,本文认为必须对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引导、服务、投入和监督,并提出具体的政府行为措施。关键词 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一、序言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我国会展业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的同时,合格的会展业人力资源的供给成为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世界形成空前规模的大交流,掀起全球会展经济的高潮,如果不从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这一基本层面做起,我们会因为会展业服务跟

3、不上国际水准而错失分享大蛋糕的机会。为了办会展,我国多数地方政府忙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从立法、监管到科研、学科建设、教育和培训投资等没有给予应有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极不平衡。二、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政府大力扶持1.会展业的强关联性西方经济学家把会展称为“信息冲浪”、“知识会餐”、“财富平台”、“城市经济的拉力器”。可见会展业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各个国家积极争办会展业的根本动力。2.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要求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指提升“人力”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国家、组织或家庭和个人对会展

4、业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体质投资、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涉及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经济性人口迁移和启智投资等各方面。因此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事关全局的观念。3.新生的我国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会展业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会展业历史仅有十几年,要赶上国际会展业水平,就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府能够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优越性。当然提高我国会展业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建场馆、铺道路、搞绿化建设等物资环境改善以外,更应该投资进行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根据一般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的贡献远远大于物资资本和货币资本。同理,进行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对会展

5、经济的贡献大于其他任何方面的投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且会展业对从业者要求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得有足够的实践经验。4.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目前处在“三无”状态:无全国性会展人力资源建设总规划;无全国性会展人力资源建设实施系统;无我国自己的会展科学理论和会展管理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未建立,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成果研究不透彻,引进不全面,胡乱嫁接。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从业者或潜在从业者个人也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例如,高校盲目开设会展专业;会展职业培训市场散乱、幼稚,缺乏科学规划、缺乏实用性,流于形式,与国际脱轨、与实践脱离;

6、会展企业缺乏开发会展人力资源的热情;会展学术研究力量不足,等等。三、我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对于目前刚刚起步的中国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下加强引导、服务、投入和监督。英明的政府引导可以减少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社会及劳动者等市场经济元素活动的盲目性;科学周到的政府服务可以帮助市场经济元素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加大政府投入可以刺激各经济元素的活力,形成新兴的局面,从而吸引更多投入;政府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大棒,其威慑力迫使经济各元素在利己时不损害他人。当前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需政府尽快解决:1.加强与国际的联系,尽快建立我国的会展业教育培训体系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均已建立了一套

7、完整的会展业教育培训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国际著名的展览机构,如国际展览局(BIE)、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等。我国可以政府出面与这些国家和机构联系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派人员前往学习等。新加坡会展业和我国一样,是在短短十几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也经历过会展业人力资源瓶颈限制,但是新加坡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会展业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建立完整的会展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我国完整的会展业教育培训体系,有利于指导和规范职业培训、高校教育。2.对社会会展职业培训机构资格进行筛查,淘汰不合格者,对合格者加强监督和管理在以德国为首的会展业发达国家,会展职业培训的任务大

8、部分由会展行业协会来承担的,他们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内容,并分别通过课堂学习、工作实践、参与协会活动等方式给予学员各种机会,每完成一个专业的测定就给予一定的学分,累积到一定的分数后,协会将授予一个资格证书,整个过程管理非常严格。而我国会展职业培训市场散、小、弱、差,培训主体过于复杂,培训资格无严格限定,培训内容缺乏科学规划、缺乏实用性,流于形式,与国际脱轨、与实践脱离。3.加强对高校申请开设会展专业资格的审查和办学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中国的会展教育处于扫盲阶段,无论是师资培养,还是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由于众多院校缺乏对会展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办校;或者是出于

9、经济利益,不管师资条件如何,不对会展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模仿其他院校,照搬照套地就办起会展专业。高校办会展专业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1)各类院校办会展专业趋于雷同,特色不明显;(2)会展专业开办多,但规范性不强;(3)会展课程发展快,但专业性较弱;(4)会展知识涉及广,但体系性差。国家主管部门对院校开设新专业要重点监督,审批时严格把关,检查不能走形式。4.加大会展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大我国会展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包括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师培养,对会展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研究以及派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等。我们认为,其中尤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效果的是科研项目的立项,由政

10、府主持,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这样可以明确政策导向,吸引经济、管理、商贸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改变把会展行业研究归于旅游学术界的误区。5.重点扶持几个会展业人才交流会,带动会展业劳动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政府牵头组织在会展业发达的城市定期举办大型会展业人才交流会,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形成品牌、名牌,这样势必会给劳动力就业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而且有利于在整个劳动力市场吸纳优秀人才进入会展业,积累经验,交流传播,最后有条件的城市都可以定期不定期开辟规模不等的会展业劳动力市场,创造人才辈出的局面。6.建立我国的会展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是个人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能力系统或基本条件。职业资

11、格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其他各种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具体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会展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制度,只有在上海、广州、北京这些大城市引进了国外的认证制度,因为存在本土化问题,无法普及全国,因此建立我国的会展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势在必行。7.建立中国特色的会展行业协会为了尽快改变目前会展业的混乱和低水平的局面,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必须尽快成立全国性的和有权威性的会展业协会来规范、协调和管理会展劳动力市场,尤其在会展业培训上可以集中师资力量、净化培训主体、规范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

12、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

13、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

14、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