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396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目前住宅工程混凝土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裂缝的

2、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关键词:混凝土;楼板;填充墙;裂缝;原因;防治1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2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2.1设计方面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

3、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的温度变化每30.48m收缩或延长19mm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2.2商品混凝土原因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2.3施

4、工原因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冬时期间受冻。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3防止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3.1设计方面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3.2施工方面现浇楼板尝试设置

5、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在预埋电线管下加钢丝网,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混凝土达不到1.2MPa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3.3搅拌站方面保证按设计的坍落

6、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减缩剂不久将面市,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后可减少收缩裂缝。4楼板混凝土裂缝处理4.1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4.2裂缝宽度大于0.3mm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20mm的V型槽。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灌浆:配制灌浆液注入灌浆器,由空压机加压0.2MPa,从一端灌浆嘴起进行灌浆,一般从邻近灌浆嘴溢出灌浆液后停止灌

7、浆,并封闭灌浆嘴,依次进行下次灌浆。拆嘴,封闭灌浆嘴。5砌块填充墙的裂缝分析5.1裂缝类型砌体与柱、梁交接处的裂缝,水平缝或垂直缝。砌体本身发生的裂缝,竖直缝或沿灰缝出现的裂缝。5.2裂缝产生的原因砌块干缩的影响:砌块干缩值一般小于0.4mm/m,有试验证明,在常温下养护一个月完成总收缩率的3040%,养护两个月左右,其收缩率约完成95%,如在施工时速度过快,使用停滞期不足28天的砌块,就会产生砌块墙的收缩裂缝。砌筑砂浆不饱满:砌块壁肋较窄,如不精心施工难以保证砂浆饱满和均匀,墙体一旦受到应力的作用就会在砂浆欠饱满处产生沿灰缝的裂缝。温度裂缝:外墙内外温差造成变形不一致而产生裂缝,如梁下水平缝

8、和窗台下暖气窑处裂缝。结构沉降造成的裂缝:结构整体刚度差,砌块墙与框架柱梁只能靠柱上的拉筋连接,即使在抹灰时加了钢丝网,也难以抵抗由沉降造成的应力变形。抹灰砂浆的影响:抹灰常用的水泥砂浆或水泥白灰混合砂浆,其收缩值一般为0.60.8mm/m,且保水和易性差,时常在抹灰时界面处产生泌水,下滑而导致空鼓开裂。砌块的收缩变形是机砖的23倍左右,砌块与机砖,砌块与梁柱混用时易裂缝。5.3防治措施在设计上要能保证结构框架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合理设置变形缝,防止不均匀沉降。从设计着手在易裂的部位采取加强措施,如在门窗洞口两侧增加芯柱,在窗台下墙灰缝中设置水平拉筋,在墙面抹灰中加钢丝网等,以增加抗

9、裂能力。砌块在砌筑前要进行干燥,以减少内在收缩,砌块的含水量最好等于或低于现场外界空气平均年相对湿度,刚砌完时含水率不应大于35%40%.选择砌块的线形干缩率低于0.030.065%。严禁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有条件的可养护2个月后再使用,现场存放时底部要垫起,注意防潮,雨天要苫盖。在墙体顶部除用斜砌机砖顶紧外,还应加钢丝网片,柱墙接缝处除有拉筋也要加钢丝网片,网片要用用射钉与柱墙连接牢固,网片要夹在底子灰中间为宜。大面积的填充墙可设控制缝,在墙内做连续的竖向减弱的断面。可作成企口缝或预制嵌缝条等,使裂缝出现在控制缝处,不引人注意。砌筑砂浆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限制砌块从砂浆中吸水,一般在砂

10、浆中掺熟石灰膏或通过试验确定掺合适的外加剂。采用反砌的方法,砌块的底面朝上,可使砌块与砂浆接触更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的裂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从图纸会审开始,制定综合的治理方案,主动与业主、设计结合,加强对分包方、分供方的控制及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使住宅工程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论文来源于小柯毕业论文网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11、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

12、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