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447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论文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探析 【摘要】 本文对19882007年2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文献涉及的药方中使用频率居前的中药功效、单药及这些单药的性味归经进行分析。将文献分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及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3类。在此3类文献中,治疗胃癌最常用的药物均为白术、黄芪、党参、甘草、人参等补气药,其次为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消肿药,陈皮、木香等理气药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重楼等清热解毒药。温、寒、平性药物,甘、苦、辛味药物及归脾、肝经的药物在胃癌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 【关键词】 胃癌; 中药; 组方原则 Cao W, Zhao AG. J Chin

2、 Integr Med. 2009; 7(1): 18. Received May 14, 2008; accepted July 22, 200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09. Indexed/abstracted in and full text linkout at PubMed. Journal title in PubMed: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Free full text (HTML and PDF) is available at . Forward linking and reference lin

3、king via CrossRef. DOI: 10.3736/jcim20090101Open Access 论文网 毕业论文 Prescription rul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en CAO, Aiguang ZHAO Fir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onghua Hospita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4、Analysis of the nature, tastes, channel distributions and effects of the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prescriptions involved in the clinical literatures about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published from 1988 to 2007 was made in the paper. The literatur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5、1) treatment of middle and latestage gastric cancer; 2)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 3)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enhancing efficacy and reducing toxicity.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three literature ty

6、pes were qiinvigorating herbs, such as Atractylodes, Astragalus, Codonopsis, Glycyrrhiza and Ginseng, etc. The herbal medicines for promoting urination to subside swelling such as tuckahoe and Semen Coicis, etc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herbal medicines for regulating qi such as dried orang

7、e peel and putchuck, etc, as well as for clearing away heat to remove toxin such as spreading hedyotis herb, 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 yangtao actinidia root, and Rhizoma Paridis, etc. From another angl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tric cancer were those cold

8、, warm and neutral in nature, sweet, bitter and pungent in taste, and distributed to spleen and liver channels.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Chinese herbal drugs; fomula composing principles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仍居前位。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将胃癌治愈的方法,但42.2%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1,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作为晚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一定程度上

9、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但目前仍未有突破性进展。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针对胃癌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辨证用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抗肿瘤生长、复发及转移和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等方面有一定作用2,3。目前中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很多,但却未有文献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整理了19882007年20年间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旨在探究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为胃癌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使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检索词“胃癌”及二次检索词“中医”或“中药”或“

10、中医药”检索出19882007年20年间国内发表的使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 1.2 方法 1.2.1 文献筛选 从检索到的文献中剔除动物实验、经验介绍、理论探讨、综述以及胃癌癌前病变、一种药物治疗多种癌症(包括胃癌)、中成药注射液治疗胃癌、研究样本量少于20例及结果表明无疗效的文献,筛选出样本量大于20例且结果表明有疗效的中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并将同一作者、同一方名和同一治法的文献合并归一。 1.2.2 药名统一及药物分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大辞典5,将筛选出的文献中出现的同药异名的中药名统一,如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统一为重楼;红藤、血藤、大血藤统一为大血藤;莪术

11、、文术、蓬术统一为莪术。药物使用的不同炮制方法不另外独立,如炒麦芽、焦麦芽统归于麦芽;法半夏、姜半夏统归于半夏。参照中药学6,将文献中出现的中药按其功效分类。 1.2.3 中药类别分析 统计不同功效的药物类别在文献所有药方中的使用频次,对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分析。 1.2.4 单味药频次分析 统计临床文献中出现的单味药在所有药方中的使用频次,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单药。 1.2.5 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大辞典5列出临床文献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的性味归经,对其进行分析。 1.2.6 不同阶段的中药类别分析 按治疗不同阶段将文献分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中药防治

12、术后复发转移以及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3类,分别统计3类文献中出现的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次,对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分析。 1.2.7 统计学方法 使用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对胃癌治疗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及3类文献中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两两比较的统计分 析。使用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多构成比比较的2检验及2分割对使用频次较高的单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以上处理均运用SPSS 12.0软件完成。 2 结 果 经过检索,得到文献共3 788篇,依照文献筛选方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文献共248篇,涉及350首方,39类药。统一药名后,得到中药共278味。按治疗不同阶段

13、将248篇文章分为3类,其中,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87篇,涉及119首方,38类药;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文献23篇,涉及23首方,26类药;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文献138篇,涉及208首方,35类药。 2.1 中药类别分析 胃癌治疗的临床文献共涉及350首方,39类药,按使用次数和频率高低排序,前10类药见表1。 为明确此10类药的使用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补气药、利水消肿药分别与其他各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温性药物与凉性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见表5。 表

14、4 常用26味药的药性出现次数及构成比 表5 常用26味药药性构成比的两两比较多构成比的2分割(=0.05,则=/C240.008) 2.3.2 中药药味分析 常用治疗胃癌的26味药药味出现次数及频率见表6。 为明确各药味的出现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甘味与苦、辛味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苦味分别与淡、酸味药物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2.3.3 中药归经分析 常用治疗胃癌的26味药归经出现次数及频率见表8。 表6 常用26味药的药味出现次数及频率 表7 常用26味药药味出现频率的两两比较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

15、r检验(=0.05) 表8 常用26味药的归经出现次数及频率为明确各归经的出现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归脾经的药物与归肝经的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归其他经的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归其他经的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化寒痰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防治胃癌复发转移应当攻补兼施,攻补并重;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补气药分别与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和清热解毒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论文网 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