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6490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27915.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2 2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2 2 前前 言言 .3 3 1 1 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4 4 1.1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4 4 1.2 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5 5 1.3 家庭教育方式和手段欠科学5 5 1.4 家庭教育投入分配不合理6 6 1.5 家庭教育外部环境不佳7 7 2 2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7 7 2.1 提高家长素质,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 7 7 2.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8 8 2.3 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9 9 2.4 合理分配收入,适当增加家庭教育

2、投资 9 9 2.5 净化外部环境,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1010 结结 语语1111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1212 致致 谢谢.1313 2 摘要摘要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观念落后、手段单一、投资分配不 合理等现状,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使得孩子在生活学习、思想道德、心理情感 乃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农村 家庭教育应注重切合受教育者自身实际进行,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报以 正确的期望,由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上升到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层面上,切实转变家 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做好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协作,真正实现良好的 家庭教育,促进

3、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vast rural areas, the concept behind the prevalence of home education,means a single, ir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status, family education, so children are not in place and lack of learning in life,moral,psychological and other aspec

4、ts of emotional behavior as well as a series proble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and solve them.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rural families to meet their own reality for the educated, rational view of the childs growth and development,at the right expectation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amily ed

5、uc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to rise to the level of training, and effectively change the concept of par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s , good parent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real good family education, and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

6、pment of children. Key words: rural;Family education; Problem; Reason;Strategy 3 前 言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基本 群体。1家庭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人成长的摇篮。古语云: “一家仁,一国兴仁” 、 “一家让,一国兴让” 、 “家之不兴,国难保安” 。 2可 见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营造一 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如何正确教育好孩子,是每位家长必须考虑的问题。 然而,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正面临着认识欠缺、观念陈旧、手段单

7、一等现状,致使家庭教育问题较多。必须清楚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并有针对性得采取措施改进,才能使农村的家庭教育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 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 1 1 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娇宠、溺爱,把孩子当作自己的 私有财产或实现大人理想甚至是光宗耀祖的工具。父母盲目为子女安排好未来 道路,不懂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去了解、研究孩子心理和生 理的需要强行将自己的意愿转嫁给子女。这种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决定孩子 成长道路的教育模式,不仅不能考虑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发生的

8、巨大变 化,更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从而造成教育的低效,造成孩子独立意识、 身心、情感等层面的欠缺,严重制约着子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 “重男轻女”观依然盛行,男孩在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受到家长的恩宠 优待,而女孩则备受冷落、轻视。这种依据性别决定待遇的养育观深深的伤害 着孩子的心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 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 3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 实际出发,把孩子的学业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忽略了孩子在 为人、处事、交际、人格、心理等

9、方面的教育。常听到家长为孩子成绩忧心叹 息,却很少有家长会为孩子情感和心理发展驻足观望。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普遍 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忽视心理素质、智力开发及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教 育孩子更多的以非理性的教育目标进行,如“望子成龙” “成绩至上”的教育观。 这些过分追逐成绩轻道德、情感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容 易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对家庭社会的冷漠和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自身所具备的品行和素质往往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有重大的影响,很多 农村地区家长自身只具备小学或初中毕业学历,加之多年从事其它行业,很少 涉及课本知识,对孩子的学业基本上起不到辅导作用。自身素质和能

10、力的不高, 使得农村家庭中许多父母目光短浅狭隘,把孩子的学习仅仅看做是“跳龙门” 的一种手段。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对家庭教育知识理论知之甚少,有的无非是一些经验之谈。家长缺少与孩子平 等沟通的技巧,不了解孩子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得运用各种教育手段 5 和规律。家庭教育仅采取说教或者打骂等方式,难以取得实效,还容易引起孩 子的抵触,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 1.2 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据国家统计局监 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 2.42 亿人,打工者数量还在持续 递增。据全国妇联统计,

11、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 5800 万,其中 14 岁以下的 留守儿童超过 4000 万。4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村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盛行。由 于城市生活费用的支出高,特别是借读费高,很多农村家庭务工人员的务工收 入不足以支撑孩子在城市接受教育,因此,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农村家里,教 育子女的重任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亲人身上,由于老一辈所经历 的时代背景不同和受教育程度不高,决定了他们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的滞后性, 难以有效应对现今孩子身心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大多数农村祖辈对现代社会人 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 凭着旧思想、旧观念、旧方法教养孙子辈, 在教育过程 中以经验代替科学, 带来教养质

12、量下降。 ”5有的则在教育孩子方面力不从心, 只好听知任之。孩子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关爱,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往往不被 理解和关注,受到父母教育少,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足,长此以往,极 易引起家庭内部关系出现障碍,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内疚感,同时使孩子失去对 家庭的依赖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从而也使家庭教育收效甚微。6从家人那里 得到的关怀少,难以与身边亲人沟通倾诉,外部不良诱惑多和自我管理能力差 及监控的不到位,往往使孩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1.3 家庭教育方式和手段欠科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直 接关系到其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能力,能否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以恰当

13、的启发和激 励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姑息溺爱、专制 粗暴及放纵几种类型。一些家长把子女看做是心肝宝贝,对孩子百般疼爱呵护, 做错事舍不得责怪和追究,让孩子在家中享有独特的地位,长此以往导致许多 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与人交往,做事专断独行,蛮不讲理等性格 特征。与此相对的教养模式则是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管教甚严,采取极端的暴力 方式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对子女的评价更多的表现在其所作所为是否达到要 6 求,这类家长坚信“不打不成材” ,认为只有在严厉的管教下才能使得孩子长大 有出息。然而事实却是这种暴力教育不仅会破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 还容易对孩子的

14、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一些 孩子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此外,还有一 类教育方式则是对子女不闻不问,不关心子女的未来发展,认为孩子“能读则 读” , 不能读书就不过多强迫和干涉,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业抱着一种随意态度。 在这类父母的认识中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学校老师和班主任的事,孩子成才全靠 自身而不依赖家庭的支持。这种教育方式形同虚设,使得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到 孤独、迷茫,缺乏目标感和责任心,易导致孩子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力和目 标,养成随意性格,给以后人身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1.4 家庭教育投入分配不合理 在农村地区,家庭开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15、是用于日常的基本生活需要的 消费开支,如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消费。二是用于改善家庭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消费开支,如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享受资料的消费。 三是用于家庭成员的智力开发、更新知识、发展特长等方面的消费开支,如购 买书籍、文具、学习机等发展资料的消费。现实生活中,许多农村家庭家长在 家庭教育过程中,注重家庭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投入,而忽略了发展资料的 投入。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子女吃得更饱,穿得更好,用得更高档已成 为一种时尚,而受教育、发展智力、增长才干等方面却没相应的改善,在子女 的身心发展上舍不得投资,却只是把大部分收入投入于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层 面。这种家庭

16、教育投入模式不仅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反而会严重阻碍其成长。 “多年来,学杂费(目前已经减免) 、书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农村,人们往 往依据这些费用的升降来决定教育投入的多少和是否继续让子女读书” 。 7这 种主要以货币投入的多少来衡量孩子的受教育是否应该进行,很显然违背了教 育的初衷,更有甚者依据性别决定是否让子女接受更多教育,男孩往往可以在 这方面可以得到优待而女孩则被轻视。面对社会上越来越盛行的青少年“打工 潮”及高校毕业就业巨大压力的冲击,一些家长认为花光家底,千方百计供养 子女完成学业,而子女在毕业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可观甚至还不如一些早 年辍学出去的打工青年,为此,很多家长产生一

17、种消极的“读书无用观” ,对孩 7 子的学业并不上心,早点替孩子谋划出路胜过读书的思想盛行。在农村很多家 庭在孩子刚成年甚至还未成年时父母就花大力气把孩子的终身大事敲定,送孩 子外出务工挣钱,这些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长看重孩子的学业,认为读书才 能出人头地,才能光宗耀祖,为此,对孩子的学业抱有极大地希望,家长们在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外出务工挣钱,千方百计把钱节省下来供孩子以后高中、 大学阶段的学业费用,而在孩子学前及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仅被忽视,甚至连 基本的教育投入都不足,孩子只能单纯的从课本和老师那里获得一些知识,而 其它方面知识则欠缺,遇到各类问题得不到指导。 1.5 家庭教育外部环境不

18、佳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今农村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投入成本高、 成效低、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困境,一些外部的不良环境,如影视、书刊等经 常出现一些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不良、信仰危机,赌 博、暴力风气以及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更是给家庭教 育带来深深的阻碍。在农村地区,由于法制法规的不健全和法律监督的不到位, 学校周围网吧、游戏厅随处可见,许多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等等。这些不良的外 部环境不断地腐蚀了青少年的身心,给家庭教育带来严重的阻碍。事实上,人 是环境的产物。外部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是长期的、潜 移默化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9、” ,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容 易从中受到感染而内化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家庭教育应注重外部坏境整 治,切合受教育者自身实际进行,由传统的关注表面成绩上升到培养人的全面 发展层面上。 2 2 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 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改善家庭 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实现社会和谐。为改变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的现状,需解 决以下问题: 2.1 提高家长素质,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 8 “良好

20、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8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培养,要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建设质的飞跃,这 就要求家长既要从自身出发,扩大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同时又要自觉树立良 好的道德观念,遵守道德规范,真正做到知识进家、文明进家。 “每个家庭家长 必须学习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 ”9据 此,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经验探讨活动,定期组织专门人员下乡进行家庭教育讲 座。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到孩子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规律, 更新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不合理

21、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各类教育、 心理知识教导子女,坚持正面疏导,耐心说教和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待孩 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从 而把家庭教育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 的人格的洗礼。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子女心目中最早的偶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给孩子身心发展会打 上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 境。同样,今天的家庭教育亦该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一个家庭都应从 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周围坏境利弊,趋利避害,善于利用和改善家庭外部 不

22、良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内部环境的改善,树立良好的家庭作风,充分尊 重孩子,留给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不随意打骂孩子,不专断独行,充分听取 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注重自身文化修养,善于诱导孩子。给孩子创设一个整洁、 安静的学习小天地,以身作则,多看新闻报纸,了解新知识,远离赌博,好逸 恶劳等不良行为,用自身实际行动健康引领孩子成长。 2.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长。但是和城市人口相比,农 村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仍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0 年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5919 元人民币,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10城乡经 济

23、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与之而来的是“隔代教 育” “远程教育”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直接有效的途径:一是父 母返乡,二是子女进城。可以通过兴建乡镇企业引导资源回流乡村,吸收一部 9 分劳动力,实现农民工回乡就业。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注重结合职业技 术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 度,包括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农村医疗保健等。 为农民增收提供经济、科技、文化保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禁止以各种名义 向农民工乱收费现象,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民进城的迫切性,逐步减少和 消除隔代教育现象。另一方面,政

24、府要注重改善扎根在城市的农民工的工作和 生活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消除各种阻碍农民 工子女城市上学的“潜规则” ,实现受教育机会均等化。这有助于农民工将子女 接到城市接受教育,从而转变现今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困境。 2.3 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传统的农村家庭问题教育方式主要有溺爱、粗暴、放纵几种方式,这些教 育方式取得的成效甚微。对孩子的教育应坚持不完全干预同时也不轻易放纵的 原则,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报以正确的期望值。同时衡量孩子优秀与否 的标准应客观、多尺度和符合实际,而非仅仅只依据成绩。充分尊重孩子个性、 隐私等,采取民主管理模式治理家庭。理解、包容

25、孩子,给予孩子适度的爱, 促使孩子对自我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反思,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反思习惯和 行为习惯。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写信、电话、留言等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 关注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孩子的情感发展,使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拉近家长 与孩子的距离消除隔膜。家庭教育要依据各个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恰当方 式进行,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要注重防治相结合,事先要有准备地 开展预防工作,遇到各类矛盾时,要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正面引导,疏导结合 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 2.4 合理分配收入,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虽然还处于较低水平,但还是取得了一些发展, 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已

26、经明显增长。要充分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投资对子 女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投资理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合 理进行各个阶段的教育投资,而非盲目偏重某一阶段,通过优化家庭教育投资 实现家庭教育成效的最大化。客观看待社会上一些“倒退”思潮,消除性别决 定待遇,未来预期工资收入决定教育投入的投资观。理性加大家庭教育发展资 10 料的投资,例如,给子女买一些学习资料、辅助工具、课外书籍,鼓励孩子多 进图书馆、书店学习,带孩子外出参观游览增长孩子阅历和情感体验等。也要 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多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获得锻炼,丰富内 心世界,完善自我。 2.5 净化外部环境,注重与学校的

27、沟通协作 外部环境的整治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参与,互相监督。每个公民都应该以身 作则、严于律己,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远离赌博、色情等不健康事物,给孩子 一个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政府既要加强立法,填补法律漏洞,又要规范执法、 文明执法。加强普法守法教育,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抵制腐朽思潮。对网吧、 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经常驻足的场所进行重点整治,规范其合法经营。消除社会 上假丑恶现象,还社会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 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家长和老师各自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对 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协 作,通过开展家长访谈会、电话联

28、系等方式加强父母与老师之间的信息沟通, 一方面,有助于双方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孩子的实情和身心发展动态。另一方面, 可以让家长学习到更多的教育思想、方法,让老师能更切合实际的开展教育工 作。此外,还应注重整顿教育乱收费及差别对待城乡孩子受教育的现象,减轻 农村家庭经济负担,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11 结 语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 蒙老师,承担着对孩子的“摇篮教育” ,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关系到 孩子的“终生教育” 。家庭教育应顺应社会发展和孩子身心变化特点制定方法策 略,应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的开展工作,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 结

29、合,共同致力于孩子健康成长,使每个家庭孩子都能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学 有所用的人。 12 参 考 文 献 1吴铎.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9. 2 李中生.国学文化经典读本:礼记精萃大学篇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8: 311. 3舒静庐.美国父母家教的 10 大方法.前言M.广州:海潮出版社,2005:1. 4谢晓怡.5800 万留守儿童监管堪忧 孩子不能与狗为伴N.人民日报,北京, 2010-12-22. 5洪曾.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中国家庭教育,2005(1), 12-16. 6叶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

30、文综合版) ,2006(7) ,221-222. 7刘守义,郑利萍,韩惠鹏.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36(26) ,384-385. 8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编.失误家教警世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60. 9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编.失误家教警世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60. 10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11,(1). 13 致 谢 大学四年的时光匆匆流逝,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我们向学校和老师上交的最 后答卷。在撰写该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欧阳超老师的多次细心指导和帮助, 对论文的初稿进行了多次详细审阅、指正,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向 欧阳超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师范学院政史学院全体老师在大 学四年中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 2011 年 5 月 1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