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6538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 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利用线性规划解决集装箱调运问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在现代物流中,集装箱运输是相当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管理好集装箱的调度,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本文通过线性规划方法,对集装箱调运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2、,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利润最大的集装箱调运方案。关键词 集装箱调运 线性规划 空箱调运一、前提假设1.集装箱大小均视为一致,且空箱不计重量。2.任意两个港口间COC空箱调度的成本是固定的。3.如果一个港口需要从别处调运空箱,必须是在本处所有COC已经用完且还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且只调运所缺数量的集装箱。4.集装箱运量必须满足需求。二、建模1.变量选取Qijs:从i港运往j港的SOC数量Qijc:从i港运往j港的装有货物的COC数量,这个变量是指由其余港口发货到本港,卸货后再装货运走的COC数量Xijc:由其他港口调剂到i港再装货运到j港的COC空箱数量Eijc:从i港调剂到j港的COC空箱数

3、量Dijs,Dijc:分别为i港到j港的SOC与COC需求N,W:分别为船只的载货数量与重量限制C:任意两个港口间COC空箱调度的成本Gijc,Gijs:分别为从i港到j港的COC与SOC重量 Rijs,Rijc:分别为从i港到j港的SOC与COC运费Cijs,Cijc:分别为从i港到j港的SOC与COC运输成本2.目标函数采用利润最大化原则:maxZ=(Rijc-Cijc)(Qijc+Xijc)+(Rijs-Cijs)Qijs-C*Eijc;ij3.约束条件从i港到j港的SOC、COC数量不超过船的载运数量限制,COC包括从其他港调剂来的空箱装货后发出的数量和要调剂到其他港的空箱数量:Qij

4、s+Qijc+Xijc+Eijc=N;i,j=1,2,3n,ji从i港到j港的SOC、COC数量不超过船的载运重量限制,COC包括从其他港调剂来的空箱装货后发出的数量:QijsGijs+(Qijc+Xijc)Gijc=W;i,j=1,2,3n,jii港的、从其他港调剂来的空箱装货后发出的COC数量必须等于其他港调剂来i港的空箱数量:Xijc=Eijc;i,j=1,2,3n,ji从i港到其他港的COC总数量和从i港调剂到其他港的空箱数量之和不超过其他港发货到i港的COC数量:(Qijc+Eijc)=(Qjic+Xjic);i,j=1,2,3n,ji从i港发货到j港的COC数量满足i港j港的COC

5、需求:Qijc+Xijc=Dijc;i,j=1,2,3n,ji从i港发货到j港的SOC数量满足i港j港的SOC需求:Qijs=Dijs;i,j=1,2,3n,ji三、实例求解某货运公司拥有两种集装箱运输服务,分别针对COC(Carrier owned Container)集装箱和SOC(Shipper Owend Container)集装箱,SOC集装箱占用运输成本,但不算在空箱调运之中。公司需要在东京(TYO)、青岛(TAO)、香港(HKG)、新加坡(SIN)、巴生(PKG)五个港口之间进行运输。每艘船限重为7943吨,载货限量为699Teus,任意港口对之间的COC空箱调运成本为$80。现

6、需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对港口之间的COC空箱进行调度,以减少集装箱持有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公司业务数据如下表(未特别标注都是美元/Teu):四、求解依照上述公式,将数据代入,用EXCEL规划求解得:目标函数maxZ329745参考文献:郭耀煌:运筹学原理与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7、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

8、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

9、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