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6617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与管理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和管理是学校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关键,学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配备一支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同时进行必要的校本培训、管理和评估。【关键词】专职 兼职 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 指导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三级管理课程,即国家统一制定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指导和管理,学校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者,需要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实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使之进入常态化。师资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的关键,同时也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瓶

2、颈之一。传统的学校教学通常是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某一班级或某一年级的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科教师是专职的或兼职的。假设一所拥有30个教学班(每个年级5班)的公立小学,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36年级每个班级每周开足3课时,每周总课时为60课时,需要配备4位专职教师,公立学校的教师编制不允许这样做。如果全部由学科教师兼任,缺少专业引领,很难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势必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向学科化发展。我校现有两个校区,36个教学班,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周总课时达到63课时。到2011年将发展到66个教学班,综合实践活动周总课时将达到132课时。为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3、程尽早进入常态化实施状态,势必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能规划、管理、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对此,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一、配备一支“专职+兼职+特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有六年,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学生家长资源以及学校周围的社区人员、企事业人员、机关干部、有关专家和学者,配备了一支“专职+兼职+特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专职教师:由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规划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自己发展方向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协调、科研和校本培训工作。兼职教师:即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班主任

4、担任,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各阶段活动的规划和指导、活动小组行为的监督、活动安全的管理以及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和管理。特长教师:即小组或个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课题指导教师),由具有特长的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企事业人员、机关干部、有关专家和学者担任,主要负责活动主题背景知识的介绍、研究方法的指导、小组或个人活动的具体指导以及活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团队指导”,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团队是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年级段为单位,建立了四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团队。每个指导团队由学校行政人员、本年级段各班班主任以及具有特长的本校教师、社区人员、

5、企事业人员、机关干部、有关专家和学者组成,其中学校行政人员主要负责指导团队的组织管理以及特长教师的协调和聘请,小组或个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课题指导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配备。二、实行校本培训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来自学科课程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陌生的。他们急需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特征和实施模式,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师指导策略和管理策略。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但对急需培训的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来说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必须

6、依靠校本培训。培训什么、怎样培训和如何落实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的三要素。培训什么?培训什么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前和之中要学习哪些东西,即培训的基本内容或基本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需要解决三类问题:第一类,全面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特征,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以及各要素的实施过程;第二类,实施过程技术层面上的具体任务和操作要领;第三类,教师教学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着重解决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培训组织者应在每次培训前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进行座谈,采集教师在组织实施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7、,整理归纳为培训主题,再确定培训内容。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确定每学期的培训内容。如2006学年第二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内容为“一个纲要,九个专题”,“一个纲要”指的是解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九个专题”指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活动主题分解整合、如何指导学生组合活动小组、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修改活动计划、如何进行活动实施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制作活动成果、评价活动过程和成果的策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的管理和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策略。怎样培训? 怎样培训说明了培训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选择哪一

8、种培训方式最适合教师,操作最方便,而且耗费最低,深受教师欢迎。我们从学校的财力和教师的意愿出发探索出三个“结合”。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校划拨专项资金让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县市、地区、省、全国各级教师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出面邀请县市、地区教研员和专家来校指导年轻教师上课或做讲座。 集中学习与自我研修相结合:学校定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集中学习指导纲要,讨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探讨教师教学策略。同时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我研修,如教研组长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2007年春季新课程远程研修”。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

9、合:教研组“定时、定人、定主题”开展教研活动,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各阶段活动的组织方式,探讨教师指导策略。另外教研组每两周编辑一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理论学习专辑供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如何落实? 培训落实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的关键,我校通过“两个计划”和“三个固定”来落实校本培训。 两个计划:指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校本培训长远计划包含八方面的培训内容,即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

10、。近期计划指的是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需要来确定。三个固定:指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场所固定。学校规定隔周二下午第五、第六节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时间(这时段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班级指导教师没有课),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和各段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行政人员必须在学校的会议室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培训。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指导班级或小组开展活动时进行指导的全过程,包括制定教师指导方案、指导各阶段活动、指导小组活动、管理活动小组、指导学生管理档案

11、袋以及组织和管理指导教师、家长、学生对活动小组和个人活动的多元评价等。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1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分两类,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班级指导过程档案袋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小组指导过程档案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班级指导过程档案袋包含主题活动方案、主题活动教师指导方案、主题活动教学案例、主题活动日程安排、活动小组分组情况、活动指导过程记录、学生优秀成果和活动日记、活动精彩照片等,由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小组指导过程档案袋包含小组活动方案、小组活动日程安排、活动指导过程记录、学生活动

12、成果和活动日记、活动照片、指导教师对活动小组和个人的评价等,由小组或个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课题指导教师)负责收集、整理。2实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常规管理; 定时监督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常规管理的主要手段,由学校教务处和教研组实施,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管理问题。定时监督分三个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这阶段主要监督教师编写主题活动方案、制定教师指导方案、安排主题活动实施日程等综合实践活动准备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这阶段主要监督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程和教师指导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这阶段主要监督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成

13、果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评价、指导学生整理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档案袋等情况。四、实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评估。 实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或班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为了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学校或班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内容包括教师指导方案是否得当、主题活动各环节是否完整、教师对各阶段活动的指导是否充分、各阶段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充裕、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评价学生活动的方式和主体是否合理、指导学生整理成长档案袋是否及时等。学校在每学期末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优秀班级和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并作为评选年度良好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的指标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配备和管理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适当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配备一支结构合理、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管理及指导任务的教师队伍,同时进行必要的校本培训、管理和评估。参考文献: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推进与校本化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