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6617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 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药品管理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摘要】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费用则是医疗保险的直接调控手段,因此,药品管理体制的良性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者的协调推进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健康事业的稳健发展【关键词】医疗保险 药品管理 体制改革Abstract: Drug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expenses,while medical expenses act as direct control means for medical insurance.Hence,there exists an compl

2、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ign reform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continous improv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Only to coordinate the two,can we promote the temperat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ealth careers.Key Words:Health Insurance Drug Administration Reform医疗保险作为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在维护

3、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才能赶上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如何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是保障医疗保险事业平稳有序运作的前提,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是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石。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建立药品管理体制,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良好发展是当下医疗保险工作的要点之一,本文将浅谈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协调发展。 一、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管理体制的现状(一)医疗保险体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5O年代,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

4、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意见,并在九江和镇江进行试点,之后不断扩大试点城市,到1998年已有50多个城市进行了医疗改革试点。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弊端口渐显露,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国情,甚至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医疗保险的发展。在多年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共同负担、统帐结合、多层次”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定颁布之后,全国范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9年,按照国务

5、院的要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到2000年底,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5000万。(二)药品管理体制入世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药品管理法修正案,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次的药品管理法虽然称为修改稿,但却引发了药品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1、 执法的部门执法的部门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转变为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这个规定中,涉及的部门很多。比方说,关于价格管理问题,涉及到国家计委;关于行业管理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经贸委;关于新药的研究与

6、开发问题,涉及到科技部;关于临床用药的管理,医院制剂的管理,不良反应的监测,新药的临床实验,涉及到卫生部;关于企业的注册、广告的管理及处罚,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药品质量监督的管理, 涉及到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医药科研及临床用药的管理,涉及到中医药管理局;还有其他部门,如海关、高法、公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责任。2、 药品检验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第二类是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无论是哪类药品检验机构,均可以依法承担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3、 药品的质量责任药品的质量责任由生产者负责,流通企业只对药品运

7、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药品破损、冻坏、热坏、虫蛀等质量问题负有有限责任。二、 控制医疗费用的难点随着全民医疗保险时代的到来,医疗保险费用作为医院收入的主体决定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医改的对象,又是医疗保险的供方的医疗机构必须挖掘潜力,与医改、医疗保险协同改革,初步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改革目标,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医院在实施有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医疗费用控制与医院生存之间的矛盾由于财政对医疗投入的严重不足,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提供有偿服务来维持。生存的压力使

8、医院必然注重药品及大型检查设备带来的收入。我国公立医院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和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怪圈,政府越投入不足,医院为弥补投入不足,就开足马力,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地增长。医院的逐利行为,影响了政府投入的决心和动力,导致投入进一步不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医院作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源头,在需要依靠自身服务进行创收的前提下,无法主动、高效地遏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二)过高的药品的定价目前药品行业的流转过程中,期间费用占药品售价的比重特别高,而实际药品的制作成本往往很低,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了“公关”上面,期间有不可否认的“回扣”现象,正因为有这样的“回扣”,才会出现看病贵、治病难、滥用抗生

9、素等现象,而这些现象都是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也为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增加了不少困难。(三)人口老龄化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据资料统计,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2.5 。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亿人。退休后人们的生存时间延长,即不用缴纳保险费而享用医疗保险的时间在延长。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且老龄人口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加剧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四)新技术新疗法的广泛开展为提高诊治水平,保障民众健康,各大医院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探索,广泛使用新材料。PET、ECT、微创手术、移植手术、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等项目

10、的开展,吻合器、人工关节、支架、起搏器等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院的诊治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了期望寿命,这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医疗费用的上升。(五)缺乏医疗保险费用过程监督与控制目前各家医院均成立了医疗保险办公室,对医疗保险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大多数医院从均次费用、医疗保险总额完成率等指标着手对医疗保险费用进行管控。医院也组织专人对科室的医疗保险患者用药、检查、治疗是否规范、合理进行监督检查。但是上述监督、检查、管控均为事后进行,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缺乏过程监督与控制的机制和手段。三、医疗保险和药品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方法(一) 政府责任方面1、关于医疗保险政府应该明确责任,规避多头管

11、理的弊端,合理调整财政对医疗的投入,减轻医院生存的负担,让医院能够积极主动的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2、关于药品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监管责任,维持产业秩序,不断补充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协调社会利益,对产业如何运行不做干预,为医药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医药行业得以健康、稳健的发展。(二)医保药品目录、药品定价方面1、关于医疗保险应该建立专属的药品评价机构,药物的质量、安全和经济学等的评价是医保目录甄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利益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我国药品目录的甄选遵循安全、有效、临床必需和质优价廉的原则,通常通过临床、药学等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根据

12、经验进行评估确定,没有专门的药品评价机构,没有一套合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药品进行定期评价,为药品定价和医保目录遴选及确定药品补偿比例提供证据。建立这样一种专属的药品评价机构,指导药品定价和补偿,这有利于于维护患者权益、控制药品费用和医药企业的公平竞争。2、关于药品应该严格把关药品审批,控制低水平重复仿制问题,严格把关,合理审批,鼓励新药研发,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还原医药行业真正的内涵,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并使更多的药品能够在国外上市,让我国的医药行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三)医疗保险费用过程监督与控制方面1、关于医疗保险充分发挥社会监管作用。各国都在积极地扩大非政府组织在卫生服

13、务上的监管作用。一方面,非政府机构社团组织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可以代表不同方的利益,发表不同群体的声音,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力度。例如在德国,政府和疾病基金会均要求医院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如果医院不合作,对医院的补偿就会相应减少。同时,他们还成立了质量监督委员会,对医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评价,要求这些服务必须经济而且有效。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可以促进公立医院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公开和透明使医院和社会、病人沟通感情,增强理解,缩短距离,无形中可以消除很多误解,化解矛盾,形成合力。有效的非政府组织实际上架起了政府、公立医院、民众之间的桥梁。2、关于药品建立药品监管的预警机制

14、。我国长期存在事后监管的问题,问题药品多次出现损害后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要实现科学监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监管模式,积极推行预警制度,通过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正面引导、教育、提醒,建立起药品市场监管的预防机制,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法国的药品监督委员会对我国的药品监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陈强、唐冬平.医院对医保费用自我监控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杂志.2003.6(3).132-1322吉迪.浅谈法国的药品监管体制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7).120-1223栾瑞、高峰、曲松涛.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控制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3).43-454谢琼.社会保险法: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